导航:首页 > 防爆电器 > 电气不防爆引发气体爆炸事故

电气不防爆引发气体爆炸事故

发布时间:2022-04-27 09:05:10

㈠ 防止电气装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防止电气装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答:(1)根据周围环境和生产性质,选用合适的电气装置;(2)电气装置不得超负荷运行;(3)要保证电气装置的安装与检修质量,使之处于良好状态;(4)电气装置附近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并配备消防器材;(5)动火作业,必须动火许可证。从安全角度来理解电气设备为什么要接地?答:从安全角度考虑:(1)消除漏电。电气设备如果通电部分的绝缘性能欠佳,就会轻则感到“麻手”,重则伤人。倘若接地,漏电电流就从地线漏到大地,从而保护了人身安全;(2)避免雷击。电气设备上的避雷器是一种防止雷击的器件,必须埋好地线,以便引雷人地;(3)消除感应。电气设备会受到静电感应,如果机壳接地,就可将感应电荷安全地导人地中。在同一配电线路中不允许一部分接地,另一部分设备接零,这句话对吗?答:对。18.具备哪两个条件会发生电气火灾和爆炸?答:(1)场所空气中存在各种可燃易爆物质;(2)电气装置中产生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源。电气设备着火灭火的安全要求?答:首先要设法切断电源,采用适当灭火机,如二氧化碳、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干粉等灭火机。对易燃易爆物品存放时应注意什么?答:对有爆炸、燃烧危险的物品等要按规定妥善存放和管理,严禁在其附近吸烟和明火作业。特殊情况必须动火时,要严格按规定报告有关部门批准。在接触网附近发生火灾救火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1)在接触网附近发生火灾时,应立即通知列车调度或接触网工区值班员。(2)用水或一般灭火器灭火距离接触网不足4m的物体时,接触网应停电,若用砂土时,可在不停电情况下进行。(3)在距接触网4m以外的物体着火时,可不停电用灭火器,但喷射方向不能向接触网,并使水流与带电部分距离在2m以上。怎样停止物质的燃烧?答:扑灭火灾就是停止物质的燃烧,要停止燃烧就要消灭燃烧条件,其方法有:(1)窒息法:使燃烧区周围空气中氧的浓度低于维持物质燃烧的浓度,或者根本不使氧进人燃烧区。(2)隔离法:限制和停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也包括将燃烧区的可燃物质撤除燃烧区。(3)冷却法:把水或其他灭火剂喷洒在燃烧物质上,使其下降到可燃物质自燃点以下。怎样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答:二氧化碳灭火器,有开关式和闸刀式两种。使用时,先拔去保险销子,然后一手紧握喷射喇叭上的木柄,一手揿动鸭舌开关或旋转转动开关,然后提握机身。闸刀式的一经开启后,内部封口铜片穿破,即无法关闭,因它喷射的距离一般只有2—3m,所以在喷射时,人要站在上风处,尽量靠近火源,要从火势蔓延最危险的一边喷起,然后逐渐移动,不留下火星,手要握住喷筒木柄,以免冻伤,在空气不流畅的场合,喷射后要立即通风。在易燃易爆车间哪些工作属于动火作业?答:(1)一切能产生火花的工作。(2)安设刀形电气开关。(3)安设非防爆型灯具。(4)钢铁工具敲打工作。(5)凿水泥地、打墙眼。(6)使用电烙铁等。电器装置的防火要求有哪些?答:电器装置引起火灾的原因很多。如绝缘强度降低、导线超负荷、安装质量不佳、设备选型不符合防火要求、设备过热、短路、机械损伤、使用不当等都可能酿成火灾。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的要求是:(1)电器装置要保证符合规定的绝缘强度;限制导线的载流量,不得长期超载。(2)严格按照安装标准装设电气装置,质量要合格。(3)根据环境条件(如潮湿、多尘、易燃、易爆、腐蚀性等)选择适当的设备。(4)经常监视负荷,不使设备过热。(5)防止由于机械损伤、绝缘破坏、接线错误等造成的短路。(6)按电气装置的性能合理使用。导线或其他导体的接触点必须牢固,防止过热氧化;铜一铝导线连接时,还要注意防止电气腐蚀;注意检查铝线接头有无腐蚀松动或过热现象。工艺过程中产生静电时要设法消除。

㈡ 如何防止电气火花引起的爆炸

根据放电原理,电火花可分为三种:如高电压的火花放电、短时间的弧光放电、接点上的微弱火花。在工厂里使用的大量低压电器设备,往往会产生后两种着火源的火花,这些电火花虽放电能量极小,只对需要点火能量极小的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气、爆炸粉尘、堆积纤维粉尘等构成危险,在存放这些危险物质的场所中,一般都设有动力、照明及其他电气设备。其产生的电火花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率很高,所以必须对电气设备及其配线认真选择防爆类型和仔细安装。同时还要采取严格的使用、维护、检修制度和其他防火防爆措施,把电火花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㈢ 电气防火与防爆

电气防火防爆基本措施有哪些
根据场所特点电气防火防爆所采取的基本措专施有:
(1)正确选用电属气设备。具有爆炸危险场所应按规范选择防爆电气设备。
(2)按规范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保持必要的安全间距是防火防爆的一项重要措施。
(3)加强维护保养检修,保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包括保持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升等参数不超过允许值,保持电气设备足够的绝缘能力,保持电气连接良好等。
(4)通风:在爆炸危险场所,如有良好的通风装置,能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
(5)采用耐火设施对现场防火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为了提高耐火性能,木质开关箱内表面衬以白铁皮。
(6)接地:爆炸危险场所的接地(或接零),较一般场所要求高。必须按规定接地。

㈣ “8 26”事故后续

不知道你指哪一个?

第一个:

“8·26”事件全回放 (2003-11-26)
8月26日,26名祖国大陆女子受“人蛇”集团蒙骗私渡台湾地区时,被台湾“海巡队”发现,台湾“人蛇”集团成员为逃避追捕、毁灭证据,凶残地在苗栗外海将26名私渡赴台的大陆女子全部推入海中,造成6人溺死,2人受伤的重大惨案。
8月28日,“台湾妇女救援基金会”举行记者会,副执行长陈婉惠、基金会董事沈美其在记者会上呼吁台湾主管部门成立专责查缉单位,对在背后操控的犯罪集团加以追查,以防类似悲剧再次重演。
8月29日,祖国大陆海协致函台湾海基会,对上述事件表示严重关切,要求台湾方面妥善安置获救人员,迅速查处犯罪分子,严惩凶手,严厉打击台湾蛇头的犯罪活动。海协在函件中请海基会速协调台湾有关方面告之死者名单及资料,以使尽早通知家属善后。海协会在函电中表示,如有大陆人员介入犯罪,有关方面将尽速缉拿归案,严惩不贷。
8月30日,福建公安边防部队逮捕了18名组织参与“8·26”私渡台湾地区案件的涉案人员,其中有4名台湾人。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副参谋长王冰强调,私渡活动之所以屡禁不止,因为主要组织者在台湾。如果两岸警方能够携手打击,私渡问题就能有效遏止。
9月16日,在案件中溺水身亡的部分大陆女子家属抵台,处理善后事宜。
9月18日,私渡女子遗体在岛内火化。
9月26日,台湾苗栗地方检察署宣布要求法院判处王中兴、柯清松死刑。
10月21日,台湾苗栗地方法院合议庭3名法官到苗栗县现场调查,审理程序启动。
10月28日-11月4日,台湾苗栗地方法院庭审“8·26”大陆私渡女子被溺毙案,“8·26”大陆私渡女子当庭控告犯罪嫌疑人,经过6天集中审理,当地检方要求法院判处王中兴、柯清松2人死刑,另外2名船员分别被求处6年和4年徒刑。
11月25日,台湾苗栗地方法院宣判。

第二个:

8月26日早六时,位于广西宜州市郊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车间发生的特大爆炸事故。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今天(28日)发布的快报显示,截止27日16时30分,广西河池市维尼纶厂有机车间发生的爆炸事故共造成20人死亡。目前,事故已得到控制,所有被疏散转移的厂区附近的18个村屯及工厂职工、家属共1.15万名群众已全部返回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执行事故抢险和搜救任务的消防官兵、武警官兵等专业搜救人员也同时陆续撤离现场。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8.26”事故是近10年来全国伤亡最严重的化工事故

“‘8.26’爆炸事故是一起近10年来全国范围内伤亡最严重的化工事故。”昨天已到达事故现场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说。

据了解,广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原国家纺织部投资,始建于1971年, 现有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两个主要控股子公司。2008年8月26日6时45分,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爆炸引发的火灾导致车间内装有甲醇、乙炔、醋酸乙烯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储罐发生爆炸。事故还造成周围3公里范围内18个村屯和广维集团生活区的11500名群众紧急疏散。

据新华社消息,爆炸发生后,当地政府有关领导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宜州市政府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厂区及周边村屯群众至安全地带;驻桂某集团军防化营出动100多名防化专业人员参加救援;为保证饮水安全,当地政府组织干部到爆炸点下游15公里靠近龙江河的地区通知群众暂时不要饮用江边水。

为防止氨气、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扩散,救援指挥部专门调运14吨活性炭用于抢险工作,并组织环保技术人员对附近江河水质开展监测工作,组织龙江河下游水面养殖户转移。初步调查发现,广维集团厂区离居民生活区太近,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经国家安监总局和有关专家鉴定,初步判定这起事故为生产安全事故。

孙华山表示,目前要全力以赴做好事故抢险和善后工作要继续全力救治伤员,搜救失踪人员,进一步核清伤亡人数,安置好疏散的群众,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加强对水体和环境的监控,完善现场清理的各项安全保障措施,防范次生事故发生。并特别强调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认真地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事故调查组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聘请知名专家,查清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分清事故责任,严格责任追究,督促企业吸取教训,促进全区化工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

化工行业90%为中小企业“三违”现象严重

我国目前像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这样建于六七十年代的化工企业还很多。据国家安监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总体上看,我国化学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基础较差,给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带来压力和挑战。特别是生产规模较小,90%以上是中小企业,其次,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自动控制水平低。

据了解,目前我国中型化工企业大多为上个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建成的老企业。一些地区化工项目安全准入条件低,化工企业布局不合理,产地远离市场, 大量危险化学品长距离运输,造成运输事故多发频发。据统计,截止2007年10月底,全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已达29716家,仅半年时间就增加了6575家。许多化工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企业经济效益差,导致安全投入不足。

早在今年初,孙华山就曾表示,我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三违”现象十分严重。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问题仍是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的重要原因。从今年发生的几起事故来看,有章不循、违章操作、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但是没有严格执行。今年1月1日,山西省太原华原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其主要原因就是有章不循,没有对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作业人员违章进入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遇到危险后,盲目施救,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伤亡扩大。

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尚存漏洞

“目前,一些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水平低。”孙华山说。

据了解,今年已发生了十几起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其中不少都是由于管理存在的漏洞所导致。今年初,浙江武义博阳实业有限公司发生火灾和燃爆事故,造成4人死亡。从调查情况看,该公司未经安全条件论证,擅自改变生产工艺,还存在工厂布局不合理、危险场所电气设备不防爆等严重问题。6月12日,云南昆明市安宁市齐天化肥有限公司净化车间,发生硫化氢气体逸出,造成6人中毒死亡、2人重伤、13人轻伤。事故直接原因是工艺设计存在缺陷,无相应的操作规程;磷酸槽顶未配备硫化氢尾气回收系统。经查,该生产线未经批准,擅自安装、改造设备进行生产造成事故。这些问题暴露出一些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已经成为当前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此外,中小化工企业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安全培训工作质量不高。当前,我国化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化工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差,应急体系不健全,没有应急预案,违章作业现象严重,遇险自救或者互救不当现象屡见不鲜。今年山西太原华原化工有限公司“1.1”硫化氢中毒事故、重庆市重庆特斯拉化学原料有限公司“1.9”窒息事故,都存在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对作业场所的危险性认识不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问题。在发生人员遇险时盲目施救,致使事故中伤亡人员进一步扩大。

而广维“8.26” 事故将给我国化工企业再次敲响警钟!

㈤ 哪些原因导致电气发生火灾或爆炸

电气线路往往是因短路、过载和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产生电火花或引起电线版电缆达到危险高温而发生权火灾的。
电气线路发生火灾爆炸主要原因有:
(1)电气线路短路起火,短路瞬间放电发热相当大,能烧毁绝缘,使导线金属熔化,引起火灾。
(2)电气线路过负荷,一般导线最高允许温度为65℃,长时间过载导线温度就会超过这个允许温度,会加快导线绝缘老化、损坏,引起火灾。
(3)导线连接处接触电阻过大,导线接头处不牢固,接触不良,发生过热,甚至导致导线接头处熔化,引起火灾。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㈥ 在什么情况下电气设备可引起空间爆炸

)短路;(2)过负荷;(3)接触电阻热;(4)电火花和电弧;(5)照明灯具、电热元件、电热工具的表面热;(6)过压热;(7)涡流热
(l)电气设备过热。电气设备本身的温升是有规定的,这与绝缘材料允许耐受温度有关。当温度大大超过绝缘材料允许温升后,不仅会引起加速老化,还会引起绝缘材料燃烧。当电气设备正常运行遭破坏时,发热量增加,温度升高,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火灾。
引起电气设备过热的原因是:
1)短路:相线与零线之间或相线之间造成金属性接触即为短路。短路时温度急剧升高,引起绝缘材料燃烧而产生火灾。
2)过载:电气线路或设备所通过的电流值超过其允许的数值则为过载。过载可引起绝缘烧毁。
3)接触不良:电器连接部分常用焊接或螺栓连接,一旦松动,则连接部分接触电阻增加,接头过热,导致灾害。
4)铁芯发热:铁芯绝缘损坏因发热量增大会产生高温。
5)散热不良:电器散热措施受到破坏,会造成过热。
(2)电火花或电弧。电弧是大量电火花汇集成的。电弧温度可高达6000摄氏度。因此电火花或电弧不仅能引起绝缘物质燃烧,而且可以引起金属熔化、飞溅,构成火灾、爆炸的火源。
电火花可分为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工作火花如开关或接触器触头分合时的火花。事故火花是电器或线路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火花。如发生短路时产生的火花,绝缘损坏或保险丝熔断时出现的闪络等。事故火花还包括外来原因产生的火花。如雷电火花、静电火花、高频感应电火花等。
电气设备本身除多油断路器、电力变压器、电力电容器。充油套管等充油设备可能炸裂外,一般不会出现爆炸事故。以下情况可能引起空间爆炸。
1)周围空气有爆炸性混合物,在危险温度或电火花作用下引起空间爆炸。
2)充油设备的绝缘油在电弧作用下分解或气化,喷出大量油雾和可燃气体,引起爆炸。
3)发电机氢冷却装置漏气,酸性蓄电池排出氢气等,形成爆炸混合物,引起空间爆炸。
电气线路、电动机、油浸电力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灯、电热设备等由于结构、运行特点不同,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和原因也各不相同。但总的看来,除设备缺陷,安装不当等原因外,在运行中,电流的热量和电流的火花或电弧是引起火灾爆炸的直接原因。
所以,我们根据以上的电气原因导致火灾爆炸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做到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㈦ 引发爆炸的常见原因包括

1、物料原因
生产中使用的原料、中间体和产品大多是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可燃物。
2、行为作业原因
作业行为导致爆炸的原因有:违反操作规程、违章作业、随意改变操作控制条件;生产和生活用火不慎,乱用炉火、灯火、乱丢未熄灭的火柴杆、烟蒂;判断失误、操作不当,对生产出现的超温、超压等异常现象束手无策;不按科学态度指挥生产、盲目施工、超负荷运转等。
3、生产设备原因
由于设备缺陷导致产生火灾的原因有:选材不当或材料质量有问题,而致设备存在先天性缺陷;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零部件选配不当,而致设备不能满足工艺操作要求;由于腐蚀、超温、超压等而致出现破损、失灵、机械强度下降、运转摩擦部件过热等。
4、生产工艺原因
生产工艺原因主要表现为:物料的加热方法不当,致使引燃引爆物料;对工艺性火花控制不力而致形成引火源;对化学反应型工艺控制不当,只是反应失控;对工艺参数的控制失灵,而致出现超温超压现象。
此外,还因为人故意破坏,如防火、停水、停电、毁坏设备及地震、台风、雷击等自然灾害也可能会引发爆炸。

㈧ 天然气爆炸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天然气使用过程的主要安全风险为泄漏引发的爆炸着火。

少数用户对燃气设施、设备的保护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非专业人员违章操作和擅自改动燃气设备,出现事故后又不懂如何采取抢险措施,导致燃气泄漏、火灾、爆炸等后果,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害。

另外一些居民的安全意识不强,缺乏正确使用燃气和出现问题后的处理能力。造成了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的发生。比如不及时更换老化的燃气设施,胶管老化脱落、用火不当,烧水煮饭时把火扑灭造成漏气,而漏气后,又没能及时通风,或通风不够就使用电讯设施引发爆炸。

(8)电气不防爆引发气体爆炸事故扩展阅读

发现天然气泄漏时,要第一时间切断泄漏源,立即通风置换,现场不得启动非防爆电气设备和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一切可能产生静电的行为,严格管控点火源。

如果女士穿着高跟鞋,注意走动步幅不要过大,因为高跟鞋的金属鞋跟可能会和地面摩擦形成火星。另外,如果身着化纤衣服,做各种动作时一定要轻柔,因为化纤亦会引起摩擦,从而引起火花。

避免开关电器,以防引起爆炸,如开灯(不论是拉线式还是按钮式)。

㈨ 电气火灾和爆炸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造成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原因很多。除设备缺陷、安装不当等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原因外,电流产生的热量和火花或电弧是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1.过热
电气设备过热主要是由电流产生的热量造成的。
导体的电阻虽然很小,但其电阻总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电流通过导体时要消耗一定的电能,这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导体温度升高,并使其周围的其他材料受热。对于电动机和变压器等带有铁磁材料的电气设备,除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外,还有在铁磁材料中产生的热量。因此,这类电气设备的铁芯也是一个热源。
当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降低时,通过绝缘材料的泄漏电流增加,可能导致绝缘材料温度升高。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电气设备运行时总是要发热的,但是,设计、施工正确及运行正常的电气设备,其最高温度和其与周围环境温差(即最高温升)都不会超过某一允许范围。例如:裸导线和塑料绝缘线的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70℃。也就是说,电气设备正常的发热是允许的。但当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时,发热量要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一定条件,可能引起火灾。
引起电气设备过热的不正常运行大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短路。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的电流增加为正常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使设备温度急剧上升,大大超过允许范围。如果温度达到可燃物的自燃点,即引起燃烧,从而导致火灾。下面是引起短路的几种常见情况: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变质,或受到高温、潮湿或腐蚀的作用失去绝缘能力;绝缘导线直接缠绕、勾挂在铁钉或铁丝上时,由于磨损和铁锈蚀,使绝缘破坏;设备安装不当或工作疏忽,使电气设备的绝缘受到机械损伤;雷击等过电压的作用,电气设备的绝缘可能遭到击穿;在安装和检修工作中,由于接线和操作的错误等
(2)过载。过载会引起电气设备发热,造成过载的原因大体上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设计时选用线路或设备不合理,以至在额定负载下产生过热;二是使用不合理,即线路或设备的负载超过额定值,或连续使用时间过长,超过线路或设备的设计能力,由此造成过热。(3)接触不良。接触部分是发生过热的一个重点部位,易造成局部发热、烧毁。有下列几种情况易引起接触不良:不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牢、焊接不良或接头处混有杂质,都会增加接触电阻而导致接头过热;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紧密或由于震动变松,也会导致接头发热;活动触头,如闸刀开关的触头、插头的触头、灯泡与灯座的接触处等活动触头,如果没有足够的接触压力或接触表面粗糙不平,会导致触头过热;对于铜铝接头,由于铜和铝电性不同,接头处易因电解作用而腐蚀,从而导致接头过热。(4)铁芯发热。变压器、电动机等设备的铁芯,如果铁芯绝缘损坏或承受长时间过电压,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将增加,使设备过热。(5)散热不良。各种电气设备在设计和安装时都要考虑有一定的散热或通风措施,如果这些部分受到破坏,就会造成设备过热。
此外,电炉等直接利用电流的热量进行工作的电气设备,工作温度都比较高,如安置或使用不当,均可能引起火灾。
2.电火花和电弧
一般电火花的温度都很高,特别是电弧,温度可高达3000℃一6000℃,因此,电火花和电弧不仅能引起可燃物燃烧,还能使金属熔化、飞溅,构成危险的火源。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电火花和电弧更是引起火灾和爆炸的一个十分危险的因素。
电火花大体包括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两类。
工作火花是指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时或正常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如开关或接触器开合时产生的火花、插销拔出或插入时的火花等。
事故火花是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出现的。如发生短路或接地时出现的火花、绝缘损坏时出现的闪光、导线连接松脱时的火花、保险丝熔断时的火花、过电压放电火花、静电火花以及修理工作中错误操作引起的火花等。
此外,还有因碰撞引起的机械性质的火花;灯泡破碎时,炽热的灯丝有类似火花的危险作用。
参考资料:
http://www.dianli114.com/news/12529442.html

㈩ 防爆场所电气设备的安全基本要求是什么

基本要求如下:

1、选型: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选型原则 是按区域和瓦斯等级不同,选用不同的防爆型式。对安 装在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瓦斯矿井总回风道、主 要回风道、采区回风道、工作面和工作面进、回风道的 电气设备,除不允许选用增安型外,其它防爆形式的电 气设备均可选用。

对于安装在瓦斯矿井翻车机硐室和 采区进风道的电气设备,选用矿用防爆型设备;对于安 装在瓦斯矿井井底车场、总进风道或主要进风巷的电 气设备,可选用矿用一般型设备。

2、使用:防爆电气设 备下井前要经防爆检查员检查,签署合格证才能下井。 防爆电气设备在井下使用时,操作和维护人员要进行 巡视和检查,经常保持其防爆性能,发现问题要及时处 理。设备失去防爆性能,要追查有关人员责任。

3、实行 专业化管理:建立防爆检查、电气管理、小型电器和电 缆管理组。电气管理、防爆检查组负责防爆电气设备到 货验收、设备入井和井下防爆性能巡回检查,各种保护 的整定管理和增、减负荷的审批工作。小型电气和电缆 管理组从小型电器和电缆编号、入帐开始,对发放、回 收、修理、试验和报废进行全面管理。

4、修理:对上井 的电气设备,全部入厂检修。检修工人要经过培训,熟 悉设备防爆性能,对检修质量负责。

5、建立各项管理制 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包括:防爆电气管理制度;设备 检查、维修制度;停电检修制度;包机制和岗位责任制 等。

6、建帐立卡、实行图,牌板(计算机)管理,包括 绘制井下供电和各采区配电系统图。掌握各种防爆电 气设备的分布、使用情况,了解设备动态以及在发生事 故时,制定正确的处理措施。

(10)电气不防爆引发气体爆炸事故扩展阅读:

在启动、运行和切断过程中不致引燃周 围可燃介质的电气装置和设施。防爆电气设备类型有:

1、防爆安全型 (标志A)。在正常运行时不产生火花、 电弧或危险温度,可提高安全程度的电气设备。

2、隔爆型 (标志B)。其结构为全封闭式。即使在电气 设备内部爆炸,也不会传爆引燃外部爆炸性气体,从而排除 了着火爆炸的危险性。隔爆电动机就是这种结构。

3、防爆充油型 (标志C)。将可能产主火花、电弧或危 险温度可能成为引火源的带电部件浸入油中,使外部可燃气 体不产生着火爆炸的电气设备。

4、防爆通风充气型 (标志F)。在内部充入空气或惰性 气体,并使其保持正压,以阻止外部可燃性气体进入内部的 电气设备。

5、防爆安全火花型。在电路系统中,正常情况产生的电 火花,不致引燃爆炸性气体的电气设备。该设备按最小引爆 电流分为Ⅰ 、Ⅱ、Ⅲ级。这种防爆电气设备电流限制很小, 用于仪表和通讯。

6、防爆特殊型 (标志T)。这种结构不属于上述各类 型,而是采用其他防爆措施的电气设备。

参考资料:网络-防爆电器设备

阅读全文

与电气不防爆引发气体爆炸事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厨房里的化学实验电解装置 浏览:446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2018 浏览:768
关于骨科什么仪器检查最好 浏览:286
水流量标准装置设计 浏览:335
轴承怎么挑选视频 浏览:115
凝汽器冷却装置的作用 浏览:637
报停暖气关几个阀门 浏览:89
开家小型面馆需要什么设备 浏览:837
射精阀门受损是什么症状 浏览:673
阀门硬密封用什么符号表示 浏览:212
cnc宝龙机床攻牙加什么 浏览:685
卖炸鸡汉堡需要什么设备 浏览:683
砼打磨电动工具 浏览:671
实验室氨气装置 浏览:247
上海电动工具有 浏览:864
把脸部螨虫吸出来的仪器叫什么 浏览:816
摩托车前轮轴承更换要多少钱 浏览:974
工业管道阀门安装标准 浏览:472
氟利昂制冷机组带弹簧的叫什么 浏览:169
外租区域怎么单独收制冷费 浏览: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