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防火防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在制定防火防爆措施时,可从下面四个方面考虑:
(1) 预防性措施。这是最理想、最重要的措施。其基本点 就是使可燃物、氧化剂与点火(起爆)能源没有结合的机会,
从根本上杜绝发火(引爆)的可能性。
(2) 限制性措施。这是指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限制其 蔓延、扩大的措施。如工厂的安全布置,限制物料数量,安装
阻火、泄压装置,设防火墙等。
(3) 消防措施。万一不慎起火,要尽快组织人员扑灭。 特别是如果能在着火的初期就能将火扑灭,可以避免发生大火
2. 防火泥和防爆泥的区别
防火泥是一种柔性阻燃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火、堵烟、耐油、耐水、耐腐蚀性能。该材料主要用于电线,电缆的孔洞封堵,以防止电线、电缆发生火灾而由孔洞向邻室蔓延,减少火灾损失。避免事故的扩大具有阻烟、防火、防尘等功能。因此,该堵料广泛用于发电厂、工矿企业、高层建筑、造船电力、邮电、变电所、冶金等系统工程中垂直式水平的电线、电缆贯穿孔洞的封堵。
使用方法:
将有机堵料揉匀后均匀地嵌入孔洞,该有机堵料在气温低时会较硬,此时可将堵料置于50度左右的温水中加热等稍软即可取使用。该有机堵料一般与SEF-II防火堵料配合使用,封堵厚度为150mm时,耐火极限大于等于3小时。
3. 消防工程师考试都考什么
国家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考试有三个考试科目,分别为:①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100道选择题,80道单选,20道多选,考试时间2.5h)②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100道选择题,80道单选,20道多选,考试时间2.5h)、③消防安全案例分析(客观题二道,主观题四道,考试时间3h)。
每年11月份的第二个周末考试。
整个消防工程师考试知识主要围绕着三大模块考查(占总分95%):分为防火篇、消防设施篇及安全管理三大部分内容。
三科考试特点(什么知识、什么区别):技术实务是站在偏设计的角度上学习的,综合能力是安装调试检测维保方面的内容。案例是技术和综合两门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没有任何新知识。技术和综合两门学科有80%的重复,所以三门就是一门学科。学透了技术和综合,案例自然水到渠成。
防火篇学习难点:好理解、难记忆、苦于识平面图。内容偏重记忆,大量的表格需要记忆,而且都是重点考查内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忆。
防火篇学习什么知识:消防基础知识、物品危险性分类(厂房和仓库)、建筑高度和建筑分类、建筑耐火等级及构件的耐火极限、防火分区、防火分隔构件、总平面布局和防火间距、平面布置和防火分隔、安全疏散、装修和保温、灭火救援设施、建筑防爆电器防爆、其他建筑防火。
防火篇的重点章节:物品危险性分类(厂房和仓库)、建筑高度和建筑分类、建筑耐火等级及构件的耐火极限、防火分区、总平面布局和防火间距、平面布置和防火分隔、安全疏散、装修和保温、灭火救援设施、建筑防爆电器防爆。
设施篇学习难点:侧重原理,各个系统的原理需要掌握透彻,熟练掌握原理的基础上再去记忆,设施篇知识比较散,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多去对比记忆。
设施篇学习什么知识:消防给水设施、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水喷雾系统、细水雾喷水系统、干粉、气体、泡沫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建筑灭火器、应急照明和消防供配电系统。
设施篇的重点章节:消防给水设施、消火栓、自动喷水系统、气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灭火器。
4. 报名电大安全技术与管理专科是不是全部机考
要笔试的,内容过于冷门,你去考场带手机网上找都不一定有答案。60%是机考剩下40%要笔试的,但是都是开卷考试,不过没什么用,你根本找不到答案,安全技术与管理在全日制大学都是个冷门专业,内容多杂而不精,想电气化基础你要学但是比不过学电气的,防火防爆你要学,但是比不过学消防的,工业通风要学但是比不过学管道的.....等等。本专业也就是学个安全系统工程这类的,这个都是作为第二专业在学,我本身是学消防的,学个这是补充,你要当主业来学太鸡肋了。
5. 防爆波井电缆是战时安装么
防爆波电缆井的型式目前分为两种: 顶盖式(甲型) 和侧墙式(乙型)。顶盖式防爆波电专缆井设属在人防工程的上方, 电缆由顶板引入。侧墙式防爆波电缆井贴邻人防工程, 电缆由人防工程的侧墙引入。工程上可根据覆土厚度和地形条件来选择适合的型式, 但尽可能采用侧墙式, 即侧墙进线。因为冲击波的来向与进出人防工程套管的方向成90°, 这样作用在套管上的冲击波被大大削弱了, 所以侧墙进线相对于顶板进线更安全。
防爆波电缆井从功能上分为强电井和弱电井。强电和弱电电缆直接由室外地下进出防空地下室时,应防止互相干扰, 需要分别设置强电、弱电防爆波电缆井,在室外宜紧靠围护结构外墙设置防爆波电缆井。设置防爆波电缆井的目的是防止冲击波沿着电缆进入防空地下室内部。 在国家标准设计图集《防空地下室电气设计》(07FD02) 中有关于电缆防爆波井的做法图示, 其中的注4 要求电缆井战时用粗中砂填满。这样做的好处是更好地保护了电缆井中的电缆和进出人防工程的套管。防爆波电缆井高度同室外地坪一样就行,做法参照07FJ02第106页
6. 防火防爆的措施有哪些
通常可采取以抄下3方面的防火防爆措施:
一是排除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的物质条件;
二是当燃烧爆炸物质不可避免地出现时,要尽可能地消除或隔离一切点火源;
三是当点火源也不可避免时,则要采取工程设防措施,尽量降低燃烧爆炸事故造成的损失。
防火防爆措施的一般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分类管理措施;控制着火源形成措施;抑制燃爆物质的形成措施;贮存过程中的监控、检测措施;安全生产措施(防火防爆装置);运输过程安全措施;销毁措施;灭火与消防;危险物流向控制措施。
(6)防火防爆工程的机考是什么样子的扩展阅读:
防火防爆的组织管理措施主要有;
1、加强对防火防爆工作的领导。
2、开展经常性防火防爆安全教育和安全大检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及时发现和整改不安全
的隐患。
3、建立健全防火防爆制度,例如防火防爆责任制度等。
4、厂区内、厂房内的一切出入和通往消防设施的通道,不得占用和堵塞。
5、应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并配备有针对性和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6、加强值班值宿,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7. 消防工程师考试内容都是什么
1,你好,注册抄消防工程师一共考三科,三科成绩有效期保留三年,意思就是三年内通过三科考试即可。三科考试分别是《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安全案例分析》、《消防安安全技术综合能力》
2,《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和《消防技术综合能力》科目的考试题型为客观题。“单项选择题”要求从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作为答案。“多项选择题”的每题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错选不得分;漏选,所选的每个选题得0.5分。在全部选择题中,有8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个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3,《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科目考试15年题型为6道主观题,主观题为综合案例分析题;16年之后的题型为2道多选题+4道主观题,主观题为综合案例分析题。三个科目试卷总分均为120分。每科需要达到72分以上(含72分)。
4,考试成绩实行3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在连续的3个考试年度内参加应试科目的考试并合格,方可取得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2015年8月24日,公安部消防局发布2015年233号文件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时间为每年下半年11月的中旬。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8. 防火防爆应注意哪些事项
防火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如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储存设备及其包装和运输工具是否符合防火技术条件,设备或容器的安全阀、阻火器、爆破片、紧急切断阀、过流阀、水封、单向阀等防火安全附件或装置是否齐全、合格、适用,包装的材质、容积、重量、构造、型号、标志等是否符合所装物品的要求等。
2、用火、用电及其他火源管理。如烘烤、熬炼、气焊、电焊、热处理等用火管理情况,是否都有动火审批手续和相应的安全措施,电气没备、线路等安装、敷设、选型是否符合场所的防火防爆要求,设备、储藏及建筑物的防静电、防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等。
3、建筑物的平面布局、耐火等级、消防车通道和消防水源。如建筑物的平面布局、防火间距以及与四周建(构)筑物和设备装置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城市规划的消防安全要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否符合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类别要求,建筑物的装饰装修、防火分隔、防火分区是否符合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消防水源是否充足,消防道路是否畅通等。
4、火灾隐患的整改及防范措施。对历次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如何,是消防安全检查的一个重点,在检查时应注意三点:一是上次检查的认定火灾隐患是否准确无误;二是没有整改的原因是什么;三是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是否采取了补救措施或其他临时安全措施。
5、消防组织和防火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如单位的专职和群众性义务消防队是否建立健全,是否定期组织学习和训练,专职消防队的执勤备战情况如何,义务消防队员的分布是否有空白点,本单位及重要部位有无必要的防火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如何等。
9. 消防应急的考试,笔试和体能都是考什么的啊
笔试内容为时事政治和公安消防业务知识,闭卷进行,总分100分。 面试采取面谈,体能测试男子1500米、俯卧撑、单、双杠。
体能测试主要考察招录对象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柔韧素质等;岗位适应性测试主要考察招录对象协调能力、空间位置感知以及对高空、黑暗环境的心理适应度。体能测试、岗位适应性测试项目及标准由应急管理部制定。
录用标准
公示期满,根据公示情况,确定录用人员名单。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录用的,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录用手续;对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的,不予录用;对反映有严重问题,但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录用,待查实并作出结论后再决定是否录用。
新录用消防员须填写《献身消防救援事业志愿书》。录用人员名单送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备案,并报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部汇总后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