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液氧储罐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
1,低温液氧贮罐在安装前,地基应结实牢靠,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在固定的时候必须采用地脚螺栓,严禁采用焊接固定;立式罐体的倾斜度应小于0.1%。
2,液氧贮槽、汽化器及减压装置与管道的法兰连接时应采用低温密封垫、铜或者奥氏体不锈钢连接螺栓,应在常温预紧后在低温下再拧紧。
3,低温液氧贮罐周边7米范围内的所有导线、电缆应设置金属套管,不应裸露,罐体应距离公公集会场所、生命支持区域不低于15米,距离一级、二级建筑物墙壁或突出部分不低于10米,距离燃煤锅炉房不低于30米。
4、在一次加注液氧前必须确保已使用氮气吹扫并且使用医用液氧进行置换和预冷。初次加注完毕后应慢增压并在48小时内监视罐体压力的变化情况。
(1)液氧储罐区域电气应防爆吗扩展阅读:
液氧储罐气瓶内的液化气无从罢休,应留有势必的余旁压力。余压力相像应凌驾49.03kPa(即0.5kg/cm2,表压),严防气氛进人气瓶中。液化石油气用完后,瓶内所剩的残液也是一种易燃物,不兴自行倒下,以防因残液的流淌和挥发而挑起火警。
液氧储罐是一种受压容器,要很好地更何况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液氧储罐在搬运和采用历程中要以防万一气瓶倒掉或相撞,查禁用铁器叩击张开瓶阀,要防护日光直射和长期淋雨。气瓶形似2年检讨一次。
Ⅱ 电气防爆中危险区域怎样划分
危险场所区域的含义,是对该地区实际存在危险可能性的量度,由此规定其可适用的防爆型式。国际电工委员会/欧洲电工委员会划分的防爆区域为:
1.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0区:爆炸性气体环境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也可以说: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也可以说: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也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也可以说: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0.1~10小时/每年的区域;)
中国划分的有效区域和以上相同。
2.可燃性粉尘环境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20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和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和物,但未划入20区的场所。该区域包括:与充入或排放粉尘点直接相连的场所、出现粉尘层和正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和物的场所。
22区:在异常条件下,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云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和物的场所。如果不能保证排除可燃性粉尘堆积或粉尘层时则应划分为21区。
Ⅲ 液氧罐属于几类防雷要求
液氧罐属于几类防雷要求
答:一般体量的液氧罐都应符合二类防雷,超大型的,发生事故极易对周围造成严重威胁的可以认定为一类。
Ⅳ 氧气储罐附近是否形成爆炸危险区域
包括装置区的罐。 GB 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在生产、加工、处理内、转运或贮存过程中出容现或可能出现爆炸危险环境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及电力装置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下列环境:1矿井井下;2制造、使用或贮存火药、炸药和起爆药、引信及火工品生产等的环境;3利用电能进行生产并与生产T艺过程直接关联的电解、电镀等电力装置区域;4使用强氧化剂以及不用外来点火源就能自行起火的物质的环境;5水、陆、空交通运输工具及海上和陆地油井平台;6以加味天然气作燃料进行采暖、空调、烹饪、洗衣以及类似的管线系统;7医疗室内;8灾难性事故。
Ⅳ 液氧贮槽与储气罐的安全距离是多少
氧气(包括液氧)储罐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相邻两罐中较大罐的半径,氧气乙炔瓶的安全距离5M,氧气乙炔与火源的安全距离10M。
液氧储罐适用于液氧、液氮、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液态储存,液氧储罐因为其容量大,可以减少了大量的运输费用以及人力资源,在气体制造、金属冶炼、医院等被广泛应用,是集中供气的最佳产品。
(5)液氧储罐区域电气应防爆吗扩展阅读:
液氧储罐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液氧储罐一般放置在空分装置近旁的安全地点,远离 火源、热源及可燃物,储罐严禁超压。
2、液氧有磁感性,在放电作用下,易形成化学活性极高的 臭氧,这是一种引爆激发能源。故液氧储罐周围半径30m以内 的范围,严禁明火或电火花,必须用防爆电器。
3、液氧储罐内的液氧不断蒸发,乙炔浓度有可能提高, 产生积聚而析出,为了防爆,液氧储罐内的液氧应尽量边充边 用,经常更新,防止乙炔积聚,每周分析一次液氧中的乙炔含 量,超过标准要将液氧排空。
4、液氧储罐的压力表、真空计、液面计及报警系统、安全阀等均要 定期校验,确保准确、灵敏、安全。
5、液氧储罐内有压力时,禁止维修或紧固,需要带压操作时,工作人员必须要制定好安全措施和操作程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液氧储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储气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液态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液氧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安全防护距离
Ⅵ 3000立方液氧是否防爆区
氧气本身不会燃烧,但是当液态氧受热急速膨胀时可能引起爆炸;当这个区域有可燃物质,而又遇到氧气泄露,又有火源时,会引起爆炸。
所以,这个区域划为防爆区域比较合适。
Ⅶ 电气的防爆的等级,区域怎么区分
防爆等级的区分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的划分是根据设备使用的类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温度组别,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来划分的。
防爆区域的区分: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的不同,将危险场所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按场所中危险物质存在时间的长短,将两类不同物态下的危险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即:对爆炸性气体环境,为0区、1区和2区;对可燃性粉尘环境,为20区、21区和22区。
Ⅷ 但液氧储罐布置执行什么规范
你第二个计算方法是用在固定容积的氧气贮罐,不是液氧储罐。所以液氧储罐还是按50x800=40000来算
Ⅸ 液氧储罐的安全注意事项
液氧罐安全注意事项
1、液氧罐禁止倒放。无论是使用、运输、存放,在任何情况下罐体都应处于直立位置。
2、液氧罐采用真空夹层的绝热方式。使用中罐体不应遭受翻倒、坠落、碰撞、挤压等任何形式的损害,以免破坏真空绝热条件,酿成事故。
3、液氧罐应放置在合适的安全地点。距离5米以内禁止动火,禁止堆放易燃物。
4、一般不要移动罐体。必须移动时,禁止直接用手提、抬罐体。
5、液态氧温度极低(低于-184℃)对液氧罐作任何操作时,应穿长袖工作服、带防护手套、佩戴护目眼镜。避免液体意外排出时造成伤害。
7、使用中,管路的联接和各阀门的操作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相关条款进行。
6、对于XL-45、XL-50型液氧罐,其自带的内置式气化器(盘管蒸发装置)供气流量不大于9、2 m3/h、使用时应控制用氧器具的数量,维持供气、用气平衡。避免低温液体排出造成火灾、爆炸,或损坏工具、设备。
7、一般情况下,增压阀是不需开启的。如罐内压力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可开启增压阀,将罐内压力调整到合适大小。停止用气时应及时关闭增压阀。
8、外部输气管路结霜或结冰严重时,可能的原因是气体排放率大于蒸发率、增压阀开启过大,导致罐内压力增高,未气化的液体流入外部管路。此时应停止用气或减小用气量。禁止给管路加热或使管路快速升温。
Ⅹ 二级防爆环境对电气元件有哪些要求
1、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划分
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和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和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和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
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和物的环境。
0区一般只存在于密闭的容器,贮罐等内部气体空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1区
也很少存在,大多数情况属于2区。
2、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二类:
Ⅰ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Ⅱ类除矿井以外的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
3、Ⅱ类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分为ⅡA、ⅡB、ⅡC三类;并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六组。
4、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分组
2.1、隔爆型电气设备
具有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壳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传播的电气设备外壳的电气设备,其标志为“d”。
2.2、增安型电气设备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或可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安全裕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认可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电弧、火花或高湿电气设备,其标志为“e”。
3、防爆原理电气设备引燃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电弧、另一个是电气设备表面(即与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相接触的表面)发热。对于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能产生电弧、火花的部件放在隔爆外壳内,或采取浇封型、充砂型、充油型或正压型等其他防爆型式就可达到防爆目的。而对于增安型电气设备是对在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高温的设备,如果在其结构上再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尽力使设备在正常运行或认可的过载条件下不会发生电弧、火花和过热现象,就可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这种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就没有引燃源,而可用于爆炸危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