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防爆电器 > 防爆电气设备密封圈的单孔内可以穿进

防爆电气设备密封圈的单孔内可以穿进

发布时间:2022-01-31 18:35:08

A. 防爆电气设备的引入装置是什么

引入装置就是将电缆引入电气设备,而不改变该设备防爆型式的防爆性能的装置。引入装置的形式有:密封圈(密封圈是指为了达到外壳所要求的防护等级而采用的可压缩材料或弹性材料部件)式引入装置;浇铸固化填料密封式引入装置;金属密封环式引入装置。⑴密封圈式引入装置①把引入电缆或导线采用压盘式见、或压紧螺母式见、 ( 引入装置,具有防止松动与防止电缆拔脱的措施。 压盘式引入装置1—防止电缆拔脱装置;2—压盘;3—金属垫圈;4—金属垫片;5—密封圈;6—联通节固定式电气设备的接线盒壳体与联通节分为两部件制造见至,其目的是为检修设备时可以不拆卸密封圈,只须将联通节与接线盒壳体分开,就可以将设备挪走,从而避免密封圈的反复拆卸而损坏其密封性能。但也可以不用联通节,直接与接线盒连接。 压紧螺母式引入装置1—压紧螺母;2—金属垫圈;3—金属垫片;4—密封圈;5—防止电缆拔脱装置;6—联通节②压紧螺母式引入装置,应避免密封圈、金属垫圈外缘与螺纹的内表面配合时,密封圈受压后被螺纹碰坏;避免金属垫圈与螺纹或空刀槽接触,影响压紧。、中的压紧螺母、由于其压紧端有一段外径较小的无螺纹部分,从而密封圈与金属垫圈可置入光滑的圆柱孔内并保证压紧。③引入橡套电缆时,压盘或压紧螺母的电缆入口处必须制成喇叭口状,其内缘应光滑(电缆固定在工作机械上者例外)以防损伤电缆。制成喇叭口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移动式电气设备经常移动,以确保电缆不受损伤。 高压电缆引入装置1—联通节;2—金属垫圈;3—密封圈;4—压盘;5—铝皮和铠装接地④引入高压电缆时(额定电压不低于3kV的电缆),其引入装置(或接线盒),必须留有放置电缆头的空间。钢管布线引入装置的压盘或预紧螺母与布线钢管或防爆挠性连接软管的连接,必须制成螺纹连接方式(见),其连接后,两件啮合的螺纹扣数不得小于! 扣。由于钢管布线引入装置,保护钢管已经具有防止拔脱的作用,因而就不另设防止拔脱装置。 钢管布线引入装置1—压紧螺母;2—金属垫圈;3—密封圈;4—联通节;5—接线盒⑤密封圈是保证电缆引入电气设备的重要防爆措施,它可以保证防爆性能和密封的要求,因此对密封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a.在结构尺寸上必须符合和的规定;b.对弹性要求必须用符合邵氏硬度45-55度的橡胶制造,橡胶材料须能承受GB3836.1—83, 规定的橡胶热老化试验;c.为了配合不同外径的电缆需要,可以在密封圈上切割同心槽。对于隔爆型电气设备,密封圈尺寸须符合、 的要求。 密封圈d=电缆公称外径±1mm;A≥0.7d(不小于10mm) B≥0.3f(不小于4mm)⑥装密封圈的孔直径D0,与密封圈外径D配合的直径差须不大于下表的要求。表 壳体与密封圈的配合(mm)DD0-DD≤201.020<D≤601.560<D2.0 密封圈d=导线公称外径±0.5mm;D1=几个d孔外节圆直径;A≥0.7D1(不小于10mm,不大于35mm);B≥d/2(不小于4mm);C≥d/2(不小于4mm)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引入装置须加设金属垫圈:a.压紧螺母式引入装置,必须在螺母与密封圈之间加设金属垫圈;b.采用密封圈时,必须在其两侧加设金属垫;c.采用密封圈时,对于接触面积小者须加设金属垫圈,以增大接触面积。

B. 防爆钢管中间能用普通直接嘛

防爆钢管中间当然是不能直接连接的,因为钢管是会有气体压力的。

C. 密封圈的装置要求有哪些

隔爆设备的电缆引入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使间隙过大而失爆:

1,密封圈内径大于引入电缆外径超过lmm。

2,进线嘴内径Do与密封圈外径D的差值超过1.0 (D≤20mm时)或1.5(20<D≤60mm时 )或2.0(D>60mm时)者。

3,密封圈厚度<电缆外径的0.7倍、密封圈内外径差<电缆外经的0.3倍者。

4, 密封圈的硬度达不到邵氏硬度 45~55度要求,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密封作用的。

5,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者。

6,密封圈没有完全套在电缆护套上或将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的,

7,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有其它包扎物者。

8,密封圈部分破损。

9,一个进线嘴内多个密封圈的。

10.空闲进线嘴或备用的高压接线盒没有密封挡板或挡板不合格者。

11挡板直径比进线嘴内径小2mm以上,挡板绝对厚度小于1.82mm者。

12挡板放在密封圈里边的,压盘式进线嘴或螺母进线嘴金属圈放在挡板与密封圈之间的。13进线嘴压紧后,没有余量或线嘴内缘压不紧密封圈,或密封圈端面与器壁接触不严,或密封圈能活动的。

14压盘式进线嘴缺压紧螺栓或压紧螺栓未上紧的。

15螺母式进线嘴因乱扣、锈蚀等原因紧不到位或用一只手的手指能使压紧螺母旋进超过半圈的。

16使用压紧螺母式进线嘴时,在螺母与密封圈之间缺少金属垫圈的。

17电缆在进线嘴处能轻易来回抽动的(电缆紧固程度合格与其判别方法:顺着电缆方向以用手不能将电缆推进接线室为合格)。

18高压铠装电缆终端接线盒没有灌绝缘胶,绝缘胶没有灌到电缆终端分叉口以上,绝缘胶裂纹而能相对活动的。

D. 对防爆电气设备密封圈的使用有何具体规定

防爆电气设备密封圈属于防爆部件,使用时要选取与出线口的尺寸相匹配,就是密封圈略小于出现口,但是不能小的太多。
来自南阳中天防爆

E. 电气防爆知识问答

石油和化学工业电气产品防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中仪电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就“防爆技版术权培训“达成合作
1.防爆相关国家法规及标准
2. 爆炸性环境基础知识
3. 爆炸性危险场所分类
4. 防爆标志及铭牌
5. 防爆合格证
6. 电气防爆技术原理
7. 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
8. 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
9. 防爆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10. 防爆电气安全管理
11. 在用防爆电气典型问题解析
考核发证
理论考试+实操考试
理论考试+实操考试均合格者,颁发培训资格证书

F. 防爆密封圈宽度与电缆外径关系如何计算得到

答:1)、密封圈的邵氏硬度为45~50度,否则为失爆。密封圈的分层侧在接线时,应朝向接线腔里面,否则为不完好(但煤电钻除外)。
2)、密封圈尺寸须符合以下规定,如有一项达不到要求均属失爆。
①a、密封圈外径小于或等于20mm的,密封圈外径与接线装置内径差小于或等于1mm
b、密封圈外径小于60mm或大于20mm的,密封圈外径与接线装置内径差小于或等于1.5mm
c、密封圈外径大于60mm的,密封圈外径与接线装置内径差小于或等于2mm
②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的差小于1mm。
③密封圈的宽度不小于电缆外径的0.7倍,且不小于10mm。
④密封圈的厚度不小于电缆外径0.3倍(70mm2的电缆除外),且不小于4mm。
3)、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它物体。
4)、未穿电缆的接线嘴用密封圈和厚度不小于2mm的钢挡板封堵压紧。密封圈放在钢挡板以里。
5)线嘴压紧有余量,线嘴与密封圈之间加装金属垫圈。
(1)胶圈外径与腔室内径间隙不大于2 mm (2)胶圈内径与进线电缆外径间隙不大于l mm;(3)密封圈的单孔内不许穿进多根电缆;(4)不准将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5)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不许有其他包扎物;(6)一个引入装置内不许用多个密封圈。
来自安弘认证网

G. 为什么防爆电器电缆引入密封圈的同心槽线应朝内有规定没解释,求解!

首先给你提供点法律依据,首先能明确的一点是,引入装置的安装顺序为,嘴子,铁圈,挡板,胶圈,不按顺序为失爆,这点是明确的,那么我们再来看关于切割层胶圈也就是同心槽胶圈的规定,有向内的也有向外的,不过我查到的都是各个煤矿的规定,国家层次的规定我查到一个。
是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年发布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设备标准》。里边是这样规定的为配合不同外径的电缆,允许在密封圈上切割同心槽。
密封圈尺寸须符合图15、图16的规定。
图15
d=电缆公称外径±1mm
A≥0.7d(不小于10mm)
B≥0.3d(不小于4mm)
图16
d=导线公称外径±0.5mm
D1=n个φd孔外节圆直径
A≥0.7D1(不小于10mm;不大于35mm)
B≥0.5d(不小于4mm)
c≥0.5(不小于4mm)
21.3.7 装密封圈的孔径Do与密封圈外径D的配合直径差须不大于表10的规定。
表10 mm
D
D0-D
D≤20
20<D≤60
60<D
1.0
1.5
2.0
21.3.8 引入装置在下列情况须加设金属垫圈:
a. 压紧螺母式引入装置,须在螺母与密封圈之间加设金属垫圈(图12、图14);
b. 采用图16密封圈时,须在其两侧加设金属垫圈(图14);
c. 采用图15密封圈时,对于接触面积小的须加设金属垫圈,以增大接触面积(图11)。

规定中并没有对方向做出要求,但规定接触面积小的需加设金属垫圈,胶圈两个面哪个面接触面积小呢?当然是有同心槽的那一面,那么同心槽这一面加金属垫圈,如果向内的话金属垫圈就应该加到里边,这样就会形成失爆,这是我对规程方面的理解,下边我再实际应用中的理解,同心槽如果向内的话是如果电缆受力,是会很容易把同心槽拉出形成失爆的这与同心槽的设计初衷也是不符合的。

H. 防爆电气设备电缆引入装置的橡胶密封圈在装入电缆后为什么应该用压紧螺母或压盘压

因为橡胶有弹性啊,为了更好的密封。

I. 煤矿防爆电气检查细则内容

苍上煤矿防爆电气检查标准
总 则
第一条 本标准适用于本矿井井下和地面具有瓦斯、煤尘爆炸环境中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及连线电缆。
第二条 防爆电气设备、小型电器必须有永久性的防爆标志(Exdi)、煤安标志(MA)、产品“铭牌”,无“防爆标志”、“煤安标志”为失爆,无“铭牌”为不完好。
第三条 防爆电气设备、小型电器设备下井前必须经专职防爆检查员检查,粘贴“防爆检查合格证”,并签发“入井许可证”才能下井,现场检查无“防爆检查合格证”为失爆。
壳体

第四条 凡是转轴穿过隔爆外壳壁的地方应有隔爆轴承盖,否则为失爆。
第五条 隔爆外壳变形长度超过50mm,凹凸深度超过5mm为失爆。
第六条 隔爆外壳开焊为失爆,锈蚀严重、有锈皮脱落为失爆;油漆皮脱落较多为不完好。
第七条 穿越隔爆腔的接线座有裂缝或晃动为失爆。
第八条 隔爆外壳上的观察窗内密封衬垫必须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或金属包覆的不燃性材料制成,衬垫的厚度不能小于2mm。当外壳净容积不大于100cm3时,衬垫宽度不得小于9.5mm。否则为失爆。观察窗玻璃表面伤痕深度小于1mm为不完好,否则为失爆。

防爆面

第九条 隔爆结合面间隙和宽度不得小于表1、表2的规定,快开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宽度不小于25mm,否则为失爆。
1、静止隔爆面的间隙与结合面宽度:表1
隔爆空腔容积(L) ≤0.5 0.5~2 >2
间隙(mm) ≤0.3 ≤0.4 ≤0.5
结合面宽度(mm) ≥8 ≥12.5 ≥25

2、活动部分(操纵杆及电机轴)隔爆结合面间隙与结合面宽度:
隔爆空腔容积(L) <0.5 ≥0.5 备注
结合面宽度(mm) ≥12.5 ≥25
间隙
(mm) 操纵杆及孔 ≤0.3 ≤0.5
电机轴及孔 ≤0.4 ≤0.6

第十条 隔爆面划伤为不完好,其深度与宽度不大于0.5mm,或无伤隔爆面有效宽度小于表1、表2规定值的2/3,为失爆。无伤隔爆面的有效宽度计算见图1。
第十一条 转盖式或插盖式隔爆面的宽度不得小于25mm,间隙不得大于0.5mm,否则为失爆。快开式门或盖因变形打不开,且隔爆面间隙大于或结合面有效宽度小于表1规定值为失爆,否则为不完好。
第十二条 隔爆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6.3um,操纵杆的粗糙度应不大于3.2um,否则为失爆。
第十三条 隔爆面有锈迹,用棉纱擦后,有“云影”为不完好,仍留有锈蚀斑痕者为失爆。(云影:青褐色氧化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
第十四条 隔爆面局部存在直径大于0.5mm,深度大于1mm的砂眼,在1cm2范围内超过5个为失爆。
第十五条 隔爆面上不得有油漆和硬杂物,否则为失爆。
第十六条 隔爆面应磷化或涂以适量的中性凡士林等合格的防锈油(磷化后也可涂凡士林油),磷面脱落并未涂防锈油为失爆。涂油应在防爆面上形
成一层薄膜为宜,涂油过多为不完好。

电缆引入装置

第十七条 高压电缆的引入装置采用浇铸固化密封式时,填料的填充深度须大于电缆引入孔径的1.5倍(最小为40mm),否则为失爆。采用铠装电缆供电时,使用密封圈要全部套在铅皮上,否则为失爆。
第十八条 电缆护套伸入器壁小于5mm为失爆;大于15mm为不完好,电缆直径较大而不能进入接线腔时,可适当将需伸入接线腔部分电缆护套锉细。
第十九条 没有接线的电缆引入装置分别用密封圈、金属挡板和挡圈依次装入、压紧,否则为失爆。接线的电缆引入装置加装的金属圈应装在密封圈外面,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条 金属档板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应不大于2mm,厚度不小于2mm,金属套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之差应不大于2mm,厚度不小2mm,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一条 接线嘴压紧后应有间隙,否则为失爆。接线嘴应平行压紧,两压紧螺丝入扣差不应小于5mm,否则为不完好。接线嘴压紧后仍不能将密封圈压紧时,只能用一个厚度适当的金属圈来调整,不得再垫其它杂物。金属圈内的外径应与喇叭嘴伸入器壁规格一致,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二条 接线嘴压紧要求:卡兰式的以压紧密封圈后用单手晃动喇叭嘴,上下左右晃动时为失爆。螺旋式接线嘴拧入丝扣数不得少于5扣,用单手顺压紧方向用力拧动超过半圈为失爆。
第二十三条 接线嘴严禁朝上,否则为失爆。接线嘴外部有缺损,不影响防爆性能为不完好。
第二十四条 电缆压线板压紧要求:未压紧电缆为失爆,电缆压紧后的直径比原直径减少10%以上,为不完好。
第二十五条 低压隔爆开关接线室内不允许有负荷侧接线嘴接入引出电源线或从电源侧接线嘴接入引出负荷线,低压隔爆开关接控制线、信号线的喇叭嘴严禁接入或引出动力线,否则均为失爆。

密封圈

第二十六条 必须使用合格的橡胶密封圈,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七条 密封圈尺寸应符合以下规定:
1、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表3规定值,否则为失爆。
D(mm) D0—D(mm)
D≤20
20<D≤60
D>90 ≤1
≤1.5
≤2
备注:D:表示密封圈外径,D0:表示进线装置内径
2、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为±1mm、芯线截面积4mm2及以下电缆密封圈内径不大于电缆外径,否则为失爆。
3、密封圈的厚度不小于电缆外径的0.7倍,且不小于10mm,否则为失爆。
4、密封圈的宽度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0.3倍(截面积70mm2的电缆除外),且不得小于4mm,否则为失爆。
第二十八条 密封圈修整后应整齐圆滑,凹凸大于2mm(含2mm)为失爆,小于2mm为不完好。
第二十九条 密封圈的同心槽线应朝内,否则为不完好。控制线、信号线的密封圈分层严重内凸、外凹达密封圈宽度的1/3者为失爆。
第三十条 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它物体,否则为失爆。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时为失爆。

紧固件

第三十一条 隔爆面紧固件应齐全、完整、可靠,否则为失爆。
第三十二条 紧固件应采用不锈材料或经电镀防锈处理,否则为不完好。
第三十三条 用一紧固部位的螺母、螺栓其规格应一致。螺纹裸露部分一般不得超过三扣,否则为不完好。
第三十四条 紧固隔爆面的螺母必须上满扣,否则为失爆。紧固螺钉伸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纹直径的尺寸,(铸铁、铜、铝件等不小于螺纹直径的1.5倍),如螺孔深度不够螺纹直径尺寸,则螺钉必须拧满螺孔,否则为失爆。
第三十五条 隔爆面紧固螺栓应加装弹簧垫圈或背帽(弹簧垫圈与螺栓规格一致,弹簧垫圈应压平),螺栓松动,无弹簧垫圈(或背帽)和弹簧垫圈不合格均为失爆。

联锁装置

第三十六条 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到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保证非专用工具不能轻易解除它的作用,否则为失爆。
第三十七条 开关内隔离开关应与负荷断路器、接触器在电气或机械上联锁。否则为失爆。

电缆与连接

第三十八条 电缆(包括通讯、照明、纤毫、控制以及高低压橡套电缆)的连接不采用连接装置的接头,为失爆。
第三十九条 铠装电缆的连接不采用连接器和未灌注绝缘充填物或充填不严密的接头,为失爆。
第四十条 通电电缆末端没有接防爆电气设备或防爆元件,为失爆。
第四十一条 橡套电缆护套损坏露出芯线或伤痕深度达最薄处二分之一以上,长度达20mm,或沿围长三分之一以上为失爆。

电缆接线工艺

第四十二条 接线应采用弓形垫圈、碗形垫圈或利用专用的接线头连接导线,螺母下应有弹性垫圈,或采用双螺母,不得压芯线绝缘。芯线裸露部分距距卡爪(或平垫圈)的最近端不得大于1mm,否则为不完好。
第四十三条 高压电缆的连接,一律采用压接方式,否则为不完好。接线柱使用压板压线时;压板凹面一律朝下,否则为不完好。井下使用的带有屏蔽层处理干净,否则造成事故按失爆处理。
第四十四条 电气设备内接地线未接者为失爆。接线腔内地线长度应适宜,以松开先嘴卡兰拉动电缆后,三相火线拉紧或松脱时,地线不脱为宜;接地螺栓、螺母、垫圈不允许涂绝缘物。否则为不完好。
第四十五条 接线腔应保持干净,无杂物和水珠,使用铠装电缆的接线腔内不允许有油,否则为不完好。
第四十六条 隔爆接线腔内导线的电气间隙应符合表4规定值,否则为失爆。隔爆电动机斜面接线盒严禁反装,否则为失爆。
表4、隔爆腔内导线的电气间隙(mm)
额定电压(V) 电气间隙(mm)
500V以下 6
660 10
1140 18
3300 36
6000 60

其它

第四十七条 插接装置的电源侧应接插座,负荷侧应接插销,当断开时插销不得带电,否则为失爆。
第四十八条 各种防爆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和影响防爆性能的附属元件必须齐、完整、可靠。损坏、拆除或失效均为失爆。
第四十九条 接线嘴电缆出口处应平滑,出现死弯致使像套电缆(包括控制线、信号线)绝缘外护套与相线的绝缘橡胶分层为失爆。
第五十条 旋转电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外风扇、风扇罩、通风孔挡板和它们的紧固零件相互间的距离最小为风扇最大直径的1%,且不小于1mm,否则为失爆。
第五十一条 弹性物上不得再加弹簧垫,否则为失爆。
第五十二条 井下电缆不得用铁丝捆吊,不得盘圈。
第五十三条 喇叭嘴用密封圈分层不得朝外。
第五十四条 接地装置必须规范,杜绝串联接地。
第五十五条 五小电器必须上牌管理且牌板规格一致,不得用铁丝固定。
第五十六条 矿用开关必须上架管理。
第五十七条 本规定解释权属机电科.

阅读全文

与防爆电气设备密封圈的单孔内可以穿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池包翻转实验装置 浏览:727
什么车仪表盘有挡位 浏览:332
化工设备仪表怎么画 浏览:880
三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的场所 浏览:558
阀门开关Hss是什么信号 浏览:965
氨压缩机皮带传动装置 浏览:81
哪里做养殖设备的多 浏览:206
广州广一阀门厂 浏览:242
阀门as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696
902轴承是什么地方用的 浏览:179
维西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95
手持电动工具的导线长度不得超过多少米 浏览:551
阀门上面带细管是什么阀门 浏览:928
a6怎么改启动仪表 浏览:6
汽车仪表盘静电干扰怎么办 浏览:766
白色仪表盘灯什么颜色 浏览:265
ed工具箱2进不了游戏 浏览:555
冰柜没制冷红灯不亮什么原因 浏览:4
蒸汽和空气管道用什么阀门 浏览:964
球磨机支撑装置的作用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