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爆炸性粉尘环境10区11区与20区21区22区的区别
没有10区和11区,这两个区是杜撰的。
20区:爆炸性环境以空气中可燃性粉尘云的形式,持续地、或长期地、或频繁地存在的场所。
注:这些情况一般发生在容器、管道和储罐等的内部。
21区:爆炸性环境以空气中可燃性粉尘云的形式,在正常运行时偶尔可能出现的场所。
注:该区也包括靠近粉末投料和排料点附近的区域,以及在正常运行中可能出现粉尘层,并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
的混合物可能达到爆炸浓度的场所。
22区:爆炸性环境以空气中可燃性粉尘云的形式,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如果出现也是短时间存在的场
所。
注:该区也包括容装粉尘、并因泄漏形成沉积粉尘的设备、保护系统和元件附近的场所。(例如:磨房,粉尘从
磨粉机上逸出然后沉积下来)
(1)防爆11区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的意义:
可燃性粉尘在具备一定浓度(超过爆炸下限)和足够引燃能量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
可燃性粉尘的存在形成了一个潜在的爆炸环境,这些区域的危险性有高低之分,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危险区域进行分类,以便按照危险区域的类型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
将可燃性粉尘出现爆炸浓度的可能性,或任意点燃源出现的可能性,以及使二者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小,将粉尘爆炸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
Ⅱ 防雷中的区是什么意思有1区,2区,11区!
在GB50057-94(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二章建筑物防雷分类中提到的0区、1区、2区、10区、11区的具体含义如下
按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程度及危险物品状态,将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为三类八区。
1.第一类(气体、蒸汽爆炸危险环境)
根据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划分。
0区:指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1区: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区: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出现而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2.第二类(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
10区:指正常运行连续成长时间、短时间连续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环境。
11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仅在不正常运行时偶尔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环境。
3.第三类(火灾危险环境)
21区: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并在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22区:具有悬浮、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环境。
23区:存在固体可燃物质,并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环境。
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3.2雷电防护区划分
3.2.1雷电防护区的划分应根据需要保护和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从外部到内部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LPZ)。
3.2.2雷电防护区(LPZ)应划分为:直击雷非防护区、直击雷防护区、第一防护区、第二防护区、后续防护区。(图3.2.2),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属完全暴露的不设防区。
2直击雷防护区(LPZOB):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很少遭受直接雷击,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
3第一防护区(LPZ1):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比直击雷防护区(LPZOB)区进一步减小,电磁场得到了初步的衰减,各类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
4第二防护区(LPZ2):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雷电流或电磁场而引入的后续防护区。
5后续防护区(LPZn):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电磁脉冲,以保护敏感度水平高的设备的后续防护区。
Ⅲ 微博上经常说的11区是什么
指日本。出自动漫《反叛的鲁鲁修》
剧情简介:2010年,超级大国神圣不列颠帝国为了夺取日本的地下资源而侵略日本,在神圣不列颠帝国强大的兵器Knightmare进攻下,日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被征服。日本被剥夺了自由、权利甚至是国家的名字,神圣不列颠帝国将“日本”改称为“11区”,“日本人”这名词则被11这数字所取代。表面上看来神圣不列颠帝国的统治似乎牢不可破,但其中早已出现了裂痕。
11区即出自这里。
Ⅳ 润滑油防爆等级划分
一、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防爆等级为ExdIIBT4,
问: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防爆等级为ExdIIBT4,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另外就是,有一个说法是“防爆等级二级”,请问这个二级防爆是根据什么标准制定的,是否达到了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防爆等级为ExdIIBT4的要求?
答:IP防护等级是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1个数字表示灯具离尘、防止外物侵入的等级,第2个数字表示灯具防湿气、防水侵入的密闭程度,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级越高。
IP55 第一个5代表 防尘 完全防止外物侵入,虽不能完全防止灰尘进入,但侵入的灰尘量并不会影响灯具的正常工作。
第二个5代表 防止喷射的水侵入 防止各自各方向由喷嘴射出的水进入灯具造成损害。
EX防爆通用名词,d代表隔爆,(首先这个地方有几处要注意:d 代表隔爆,de代表主隔爆次增安,ed代表主增安次隔爆,e代表增安,标志不同做法也就不同) IIB 防爆等级(一般IIB,IIC较多,本安ia) T4 温度级别(T1\T2\T3\T4\T5\T6)T4代表135度
防爆等级二级就是上面II类的意思
二、防爆等级说明
ia等级—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电路中存在一个故障或两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在ia型电路中,工作电流被限制在100mA以下。
什么是增安型(e型)仪表?
答: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险温度,并在结构上采取措施(如密封等),提高其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规定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点燃现象的仪表设备。
1 我国对爆炸性危险场所是如何划分的?
答:我国对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采用与IEC等效的方法。国家标准GB 50058-92中规定,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按其危险程度大小,划分为0区、1区、2区三个级别,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划分为0区、11区两个级别,详见表4-1。
2 国际上对爆炸性危险场所是如何划分的?
答:国际上各主要工业国家对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基本上可分两种意见。
一种以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为代表,包括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对气体划分为0区、1区、2区,对粉尘划分为10区、11区。其定义与IEC基本相同(可参见我国对各区域的定义,我国等效采用IEC标准)。
另一种为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的划分,以NEC(美国国家电气规程)的定义为代表,对气体划分为1区、2区(没有0区),对粉尘也划分为1区、2区。
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大致如下:
气体:
IEC0区、1区——NEC 1区
IEC 2 区 ——NEC2区
粉尘:
IEC 10区——NEC 1区
IEC 11区——NEC 2区
IEC“区”的英文为Zone;
NEC“区”的英文为Division。
3 我国的防爆电气设备,其防爆结构形式有几种?列出其名称和标志。
答:根据国家标准GB 3836-83,我国的防爆电气设备其防爆结构形式有8种,列举如下。
结构形式 标志
隔爆型 d
充油型 o
增安型 e
充砂型 q
本质安全型 i
无火花型 n
正压型 p
特殊型 s
4 什么是隔爆型仪表?它有什么特点?
答:隔爆又称耐压防爆,它把能点燃爆炸混合物的仪表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特别牢固,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向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这就是说,隔爆型仪表的壳体内部是可能发生爆炸的,但不会传到壳体外面来,因此这种仪表的各部件的接合面,如仪表盖的螺纹圈数,螺纹精度,零点,量程调整螺钉和表壳之间,变送器的检测部件和转换部件之间的间隙,以及导线口等,都有严格的防爆要求。
隔爆型仪表除了较笨重外,其他比较简单,不需要如安全栅之类的关联设备。但是在打开表盖前,必须先把电源关掉,否则万一产生火花,便会暴露在大气之中,从而出现危险。
5 什么是本质安全型(intrinsic safety)仪表?它有什么特点?
答:本质安全型仪表又叫安全火花型仪表。它的特点是仪表在正常状态下和故障状态下,电路、系统产生的火花和达到的温度都不会引燃爆炸性混合物。它的防爆主要由以下措施来实现:
①采用新型集成电路元件等组成仪表电路,在较低的工作电压和较小的工作电流下工作;
②用安全栅把危险场所和非危险场所的电路分隔开,限制由非危险场所传递到危险场所去的能量;
③仪表的连接导线不得形成过大的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以减少电路中的储能。
本制安全型仪表的防爆性能,不是采用通风、充气、充油、隔爆等外部措施实现的,而是由电路本身实现的,因而是本质安全的。它能适用于一切危险场所和一切爆炸性气体、蒸气混合物,并可以在通电的情况下进行维修和调整。但是,它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本安关联设备(安全栅)、外部配线一起组成本安电路,才能发挥防爆功能。
6 本安型仪表有ia、ib两种,请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
答:
ia等级—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电路中存在一个故障或两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在ia型电路中, 工作电流被限制在100mA以下。
ib等级—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电路中存在一个故障时,不能点烯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在ib电路中,工作电流被限帛在150mA以下。
ia型仪表适用于0区和1区, ib型仪表仅适用于1区。或者说,从本质安全角度讲,ib型仪表适用于煤矿井下,ia型仪表适用于工厂。
7 什么是正压型(p型)仪表?
答:向仪表外壳内充入正压的洁净空气、惰性气体,或连续通入洁净空气、不燃性气体,保持外壳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危险性环境的压力,阻止外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进入壳内,而使电气部件的危险源与之隔离的仪表设备。
8 什么是增安型(e型)仪表?
答: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险温度,并在结构上采取措施(如密封等),提高其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规定的过载条件下出现点燃现象的仪表设备。
Ⅳ 11区到底什么意思。
指代日本, 11区是宅文化中对于日本的称呼之一。 该称呼出自TV动画《Code Geass》系列。 强大的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入侵日本(远东事变),并在短短时间内攻占全境。 帝国占领日本后,废除了“日本”国号,将其划入帝国的版图,改名为“Area 11”(11区)”
Ⅵ 防爆20区中2和0分别代表什么区别
怎样划分火灾及爆炸危险场所等级 ?? 火灾危险场所,按其危险程度可分为三级区域: 21区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加工、贮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并且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场所。 22区 在生产过程中,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场所。 23区 存在固体状可燃物质,并且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场所。爆炸危险场所,按爆炸物质的物态,可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两类。根据发生爆炸危险的可能性和后果,按爆炸物质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的不同,可将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和区域。 (1) 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划分如下: 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区 正常情况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可能出现的场所。 2区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而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2)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划分如下: 10区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易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1区 正常情况爆炸性粉尘或易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而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上述正常情况,是指设备的正常起动和停止、正常运行和维修;不正常情况,是指有可能发生设备故障或误操作。
Ⅶ 防爆电机的防爆等级怎么划分
Ⅰ类:煤矿井下电气设备;
Ⅱ类:除煤矿、井下之外的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Ⅱ类又可分为ⅡA、ⅡB、ⅡC类,标志ⅡB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ⅡC可适用于ⅡA、ⅡB的使用条件。
说明:ⅡC标志是较高的防爆等级,但并不表示该设备性能最好。
防爆电机的特点
1、全系列采用F级绝缘,温升按B级考核。
2、噪声限值比YB系列低,接近YB系列的I级噪声,振动限值与YB系列相当。
3、外壳防护等级提高到IP55。
4、全系列选用低噪声深沟球轴承,机座中心高在180mm以上电机设注排油装置。
5、电机散热片有平行水平分布和辐射分布两种,以平行水平分布为主。
Ⅷ 防爆分区为11区,选用哪种防爆形式 查了很多防爆资料,但以下的适用区域并没有11区啊,请高人解惑!
本安型防爆型式可以用在任何有防爆要求的区域,是最安全的。
Ⅸ 11区是什么意思
11区(エリア11、Area 11)是代指日本的意思 。
11区出自2006年的一部日本动画《反叛的鲁鲁修》中, 片中虚构日本遭不列颠帝国(映射19世纪世界霸主日不落帝国英国)侵略战败 ,沦为帝国的第11个殖民区, 并被剥夺国名, 只有代号“11”。
片中日本的代号11区开始多在一些动漫论坛、网络贴吧看到, 后来流行开广为所用。
拓展资料:
《反叛的鲁鲁修》剧情介绍:
皇历2010年,超级大国·神圣不列颠尼亚帝国为了夺取日本的地下资源而侵略日本。在欧洲帝国强大的拟人兵器Knightmare进攻下,日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被征服,被剥夺了自由、权利甚至是国家的名字。
神圣不列颠帝国将“日本”改称为“11区”,“日本人”这名词则被11这数字所取代。表面上看来帝国的贵贱阶级统治似乎牢不可破,但其中早已出现了裂痕。
七年后的2017年,在生死边缘获得“Geass”的力量,立志要粉碎神圣不列颠帝国的黑色皇子鲁鲁修,以及获得第七代人型机甲兰斯洛特,立志从帝国内部进行改革的白色骑士枢木朱雀,影响了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