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21年12月6日推进会议中提出方案两清单是指
「来源: |安全科 ID:AQK2014」
近日,应急管理部印发通知并召开视频动员会议,部署启动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1年第二次安全专项检查督导工作。
本次安全专项检查督导是防范化解危化品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要措施,计划用9~10月两个月时间,通过企业自查、市级交叉检查、省级抽查、部级督导核查四个层面推进,实现对全国7000余家危化品企业、2.3万余个重大危险源全覆盖,深入排查治理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全国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安全专项检查督导将充分发挥全国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的“消地”协作合力,按照“线下检查、线上建档、综合评价”的总体要求展开。提升检查督导规范化水平,编制工作指南,规范组织形式、检查程序、重点内容;突出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关键要求,区分油气储存企业和其他重大危险源企业两类对象,分别制定检查细则,采取评分方式精细化评估重大危险源风险等级,实施重点督办整治。提升问题隐患管理智能化水平,要求企业自查和政府检查数据全部录入全国危化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为重大危险源建立信息化台账,实行线上录入、线上督办、自动统计、定期通报。提升检查质效,设计综合评价体系,对各地区检查督导工作质量进行量化评价,持续督促各地区、各有关企业压实责任,完善构建防控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的常态化机制。
其间,应急管理部将组织若干督导组,抽调各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力量,开展省际循环督导核查,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强化新闻宣传,曝光突出问题,宣传正面典型,营造良好氛围。
隐患清单 | 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存在的共性问题汇总
全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督导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危化品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安全生产关注的重中之重,随着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专项治理等工作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各类共性的安全问题也暴露出来了,现汇总如下,供大家参考借鉴并自查整改。
一、安全基础管理方面
1、部分企业安委会职能发挥不够,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主要体现在:
(1)安全生产委员会决策职能发挥不够,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做到全覆盖,部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的职责部门与企业实际部门设置不完全相符。
(2)《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管理制度》未明确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3)《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管理制度》未明确带班人员考核部门及考核频次等内容;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未严格履行带班制度,无相关人员签字。
(4)未建立异常工况下应急处理的授权决策机制;部分管理人员职责不符合省政府311号令规定。
2、部分企业制度制定缺失较多,现有管理制度不足以满足现场管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1)法律法规识别工作不到位,导致企业现行制度制定有缺陷,制度有缺陷导致制度执行不到位。
(2)未建立安全生产承诺公告制度、应急器材管理与维护保养制度、车间装卸作业时接口连接可靠性确认制度等。
(3)抽查《劳动护品管理细则》,劳动防护用品未制订配备标准,无采购、保管等相应的内容。
(4)抽查《应急预案管理细则》部分内容缺失(如预案的修订,评估内容等)。
3、部分企业变更管理工作开展水平较低,未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和相关要求,变更风险不可控。主要体现在:
(1)变更管理制度不健全,职工不知道变更管理,不理解变更管理。
(2)变更管理档案不完善,工艺变更中未制定、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工艺变更中缺少验收程序。
(3)未将生产组织方式和人员等方面发生的所有变化,纳入变更管理制度,无变更的技术基础、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等内容。
(4)未建立变更管理制度,未提供变更后相关人员的培训资料。
4、部分企业承包商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管理缺失。主要体现在:
(1)企业的事故管理制度中没有将承包商在本单位内发生的事故/事件纳入企业的事故管理的内容。
(2)未对承包商用工合同、工伤保险、健康证明等进行审查。
(3)未对承包商的安全作业过程进行安全检查。
(4)未保存承包商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的现场安全交底记录,未保存承运商人员的入厂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5)未提供审查承包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和企业建立的承租承包单位人员档案、培训档案、作业票证的相关资料。
(6)未建立合格承包商档案,未将消防维保单位等承包商纳入承包商管理。
5、事故/事件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
部分企业未将生产事故征兆、非计划停工、异常工况、泄漏等纳入事故/事件进行管理。
6、部分企业安全培训教育管理流于形式,培训内容和范围不全面。主要体现在:
(1)培训需求调查表内容不符合要求。
(2)部分企业安全生产年度培训计划中安全生产责任制教育培训工作未将全员纳入,未包含对所有岗位从业人员(含劳务派遣人员、实习学生等)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教育培训。
(3)安全培训内容记录过于简单,如对培训的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内容,无关于操作规程的记录。
(4)安全培训记录未明确学时。
(5)针对特殊作业的安全培训,试卷考试内容针对性不强。
7、部分企业特种作业取证不全或学历不符合要求。主要体现在:
(1)未提供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的学历证明。
(2)部分企业涉及防爆电气类作业,但企业内未配备相关电气特种作业人员。
(3)部分企业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工、低压电气作业人员配备也较少,不能满足岗位要求。
8、部分企业开停车、试生产管理不规范。主要体现在:
(1)开停车前,企业未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分析,未编制安全措施。
(2)未见开停车步骤确认表;未见相关冲洗、吹扫、气密试验记录。
(3)开车前企业未对重要步骤进行签字确认。
(4)无单台设备交付检维修前与检维修后投入使用前的安全条件确认资料。
9、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符合要求。主要体现在:
(1)《安全生产投入保障生产制度》未按照省政府311号令修订,制度中的列支范围不符合省政府311号令第十七条的规定,如:企业不涉及重大危险源但制度中有“重大危险源评价整改”支出的内容。
(2)2019年安全费用提取计划未按照公司《安全投入保障制度》的要求以2018年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用超额累退方式逐月提取。
(3)未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或安全生产责任险。
10、部分企业危险化学品管理混乱。主要体现在:
(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所载明的部分内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建立的危险化学品出入库核查、登记制度不完善。
(3)仓库储存的物品未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存放。
(4)原料库存放的原料未标识原料名称、数量,且与墙的间距不符合要求。
(5)易燃易爆性商品存储库房未设置温湿度计。
(6)采购的危险化学品“一书一签”中的法规信息未及时更新,危化品入库未粘贴危化品安全标签,专用仓库未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7)危险化学品仓库物品混乱放置,占用消防通道,阻挡消防栓。
二、工艺安全管理方面
1、部分企业工艺运行管理不规范,联锁投用与摘除存在管理漏洞。主要体现在:
(1)部分企业控制室内所有控制指标未标注仪表位号,易造成操作人员误操作。
(2)DCS控制界面未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设置,部分参数报警的低低、低、高、高高限值设置不全或设置的报警、联锁值不正确。
(3)DCS控制系统远传显示值与实际值不一致。
(4)DCS控制系统报警以及联锁切断违规拆除。
(5)未按照《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7〕1号)的要求,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2、部分企业工艺报警分析和处置不及时。主要体现在:
(1)未对工艺报警进行记录,对报警原因不进行分析。
(2)报警台账中无采取的相应处置措施记录。
3、部分企业装卸车工艺操作规程内容不全,可操作性差。主要体现在:
(1)装卸车操作规程普遍缺少对司机、车钥匙、轮档、车辆静置时间等管理要求。
(2)对上部装车初流速缺少控制措施;对现场监护人员无明确要求。
(3)未按照不同物料危险特性提出针对性的控制与应急处置措施。
(4)危险化学品装卸/运输审核许可证中无接口连接可靠性确认检查项。
(5)未按照不同物料危险特性提出针对性的控制与应急处置措施。
4、部分企业工艺技术管理水平低下,操作规程工艺卡片管理混乱。主要体现在:
(1)制定的工艺安全信息文件不完善,操作规程的内容不全面,操作规程中缺少物料平衡表、能量平衡表,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临时操作、应急操作、紧急停车的安全要求、工艺参数一览表(包括设计值、正常控制范围、报警值及联锁值)等内容。
(2)设备位号及控制参数设定值与操作规程中描述不一致。
(3)在作业现场未存最新版本的操作规程文本,未设置工艺卡片。
三、设备管理方面
1、部分企业爆炸危险场所未按国家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器设备。主要体现在:
(1)爆炸危险场所的监控摄像头、制冷机等设备为非防爆电气设备。
(2)部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不满足要求,如加氢工艺电机防爆等级为BT4等级,不满足防爆等级要求。
2、部分企业设备综合管理有缺失。主要体现在:
(1)对设备管理认识不足,缺乏统一协调要求。
(2)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维修的概念。
(3)缺少设备检修计划和方案,缺少对机泵的维护保养要求。
(4)企业的现场设备管理水平不高,管道缺少介质流向、标识。
3、部分企业对平台、护栏、斜梯管理不规范。主要体现在:
护栏平台腐蚀严重或未按照GB4053-2009的规定进行设计和安装。
4、部分企业设备管理制度不全面,台账、记录不完善。主要体现在:
(1)未建立与生产紧密相关的《润滑管理制度》、《巡检管理制度》、《防腐保温管理制度》、《泄漏点管理制度》、《检维修管理制度》、《防腐蚀管理制度》等制度。
(2)未建立易发生泄漏部位的泄漏检测台账、记录。
5、部分企业重点设备设施防腐管理、防泄漏管理不到位,现场设备存在缺陷。主要体现在:
(1)存在易腐蚀的储罐未制定全面检查周期计划。
(2)设备和管线的排放口、采样口等排放部位设置单阀,未采取加装盲板、丝堵、管帽、双阀等措施。
(3)腐蚀性机泵、储罐周边地面未防腐,涉及腐蚀性物料管线阀门未设置防喷溅罩等措施。
(4)储存ⅠⅡ级毒性液体的储罐未采用密闭采样器,其残液未采用密闭排入专用收集系统,防火堤有裂缝等。
(5)泵、阀门填料有泄漏。
6、部分企业安全阀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
(1)安全阀的根部阀无铅封或铅封损坏;溶剂罐区储罐安全阀前截止阀未设锁定措施、未设置“禁止关闭”标志。
(2)环氧乙烷计量罐、反应釜安全阀底部未设置爆破片,安全阀出口管道未充氮。
(3)安全阀放空管高度不满足要求。
7、部分企业大型机组、机泵的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
(1)存在转动部位防护罩缺失或防护面积不足。
(2)机组润滑未执行“五定”、“三级润滑”管理。
四、电气管理方面
1、企业电工特种作业取证不全,缺少高压电工作业或防爆电气作业。主要体现在:
部分企业涉及高压及防爆电气类作业,但企业内未配备相关电气特种作业人员,低压电气作业人员配备也较少。
2、电气设备接地不规范。主要体现在:
(1)电机外壳接地不符合《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的规定。
(2)非金属储罐、循环水冷却塔未设置防雷接地,不符合《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GB50650-2009)的规定。
(3)涉及可燃介质的管道法兰跨接不全,车间内部分接地线脱落。
五、仪表管理方面
1、部分企业仪表相关记录不健全。主要体现在:
(1)企业无联锁逻辑图、定期维修校验记录、临时停用记录等技术资料。
(2)储罐液位高、低限报警的逻辑变更未办理审批手续。
(3)未建立回路投用前测试相关记录。
(4)仪表报警和响应处置记录表中报警类别和处置情况填写不具体,如2019年11月610车间多次出现1期HT氮封压力低限报警,处理方式为加强巡检,未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2、部分企业电气仪表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主要体现在:
(1)自动化仪表管理制度无DCS变更管理相关制度要求。
(2)未提供安全仪表系统评估报告。
(3)虽然建立了仪表巡检记录,但巡检频次不足。
(4)未提供控制系统检维护记录、检修记录表单。
(5)虽然设置了DCS控制系统,但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现场检测元件、执行元件未设置联锁标志警示牌。
(6)自控联锁未设置权限,随意摘除,未办理相应联锁摘除作业票。
(7)重大危险源罐区DCS系统未设置报警值及连锁;未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未实现紧急切断功能。
(8)现场控制器系统中设置的高低液位报警、高高低低液位联锁进出料切断阀与储罐PID不符。
3、部分企业设置了安全仪表系统,但未提供安全仪表功能的功能性和完整性分级记录,未提供SIL等级验证报告。
4、部分企业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现场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
(1)未对现场报警器进行有效固定。
(2)报警器报警灯锈蚀严重、安装高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3)报警仪线路故障,信号未连接至气体报警仪控制器。
(4)进入可燃、有毒气体的区域内的人员未佩戴便携式检测仪。
5、部分企业压力表无上下限标识及检验标志或压力表量程选型不当。主要体现在:
(1)蒸汽缓冲罐、仪表气缓冲罐等未设置压力表上下限标识及检验标志。
(2)压力表所标上限低于实际操作压力。
六、消防应急方面
1、部分企业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
(1)企业仅提供了公司级的应急指挥系统,未提供成立车间级指挥系统相关材料,缺少车间级指挥人员的职责,应急指挥系统缺失。
(2)企业仅编制了《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和《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未制定现场处置卡。
(3)企业实施的《安全管理制度》,无《应急器材管理与维护保养制度》;建有《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但该制度侧重储备管理,无检查、维护管理相关内容。
2、部分企业应急器材配备不足。主要体现在:
部分岗位未按要求配备应急器材或应急器材数量不足,缺少防爆手电、对讲机、便携式气体报警仪等应急救援器材。
3、部分企业应急器材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
(1)应急救援器材现场摆放混乱。
(2)应急器材维护保养不全,缺少部分应急器材的维护和保养记录,如空气呼吸器应检查气瓶压力。
(3)现场抽查部分操作人员穿戴空气呼吸器,部分职工不能现场熟练进行穿戴,佩戴空气呼吸器未检查面罩气密性,未检查气瓶余压报警。
4、部分企业消防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主要体现在:
(1)消防管理制度浮于表面,执行不到位。
(1)消防器材摆放不规范、不科学,影响应急状态下正常使用。
(2)消防器材的日常维护、保养缺失。
(3)消防栓未编号,未采取防冻措施,未就近配置消防水带、扳手。
(4)灭火器、泡沫液未建立更换记录。
(5)冷却水系统未定期检查、喷嘴未建立除锈排渣记录。
(6)消防水泵房未设置应急照明,未设置安全出口标志。
(7)消防报警室未建立报警处置记录。
(8)未提供工艺装置的消防水幕和储罐的水喷淋冷却系统每年定期检查和试用记录。
七、总图方面
1、部分企业存在总平面布置图与现场不一致的问题,如某企业8-DM工艺原设计位于生产车间2,现位于生产车间1(SR02车间)内,位置发生变化;机修车间现为办公楼,功能发生变化;堆场内建设有氯气库,与原设计专篇总图不一致;总图发生较大变化。
2、部分企业仓库之间间距不足,未按照总图设置防火墙。
3、部分企业存在车间与办公楼之间、储罐与防火堤之间、储罐专用泵与储罐间距以及车间与围墙之间间距不足的问题。
八、特殊作业管理方面
1、部分企业作业票填写不规范、危害识别不全、未办理作业票。如某企业动火安全作业证(编号:20190709002)涉及的其它作业用电作业票,未填写票号,位号辨识不全,缺少火灾、灼烫、电焊烟尘等;临时用电作业票中危害辨识不全面,缺少火灾、灼烫的内容。
2、部分企业作业票证时间不符,逻辑混乱,动火作业票审批时间晚于动火时间。
3、部分企业安全风险较大的设备检维修等危险作业未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
4、部分企业的动火作业票填写不规范,抽查的动火作业票时间内作业中断超过60分钟,未重新分析;动火作业票缺少安全部门和动火作业监督人签字。
5、部分企业《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对作业环境中可燃气体浓度标准的规定不符合GB30871的要求,票证中未按规定每2小时进行一次气体分析。抽查的受限空间作业票氧含量检测频率不足,作业时间为8:30-17:30,只在8:30一次,13:30一次。
6、部分企业特殊作业监护人员职责落实不到位,甚至缺乏作业现场监护。
7、部分企业对作业风险辨识分析不到位,甚至缺少风险辨识分析,安全控制措施缺失。
(来源:各应急管理局网站)
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督导行动重点查这16项内容
01
企业是否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02
危险化学品储罐是否存在超温、超压、超液位操作和随意变更储存介质等问题。
03
危险化学品储罐安全阀切断阀、泄压排放系统和冷却降温设施是否完好且正常投用。
04
危险化学品罐区温度、压力、液位、可燃及有毒气体报警和联锁系统是否投用,重要参数是否能够远传和连续记录。
05
内浮顶储罐运行中是否存在浮盘落底现象。
06
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是否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爆炸危险场所是否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07
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是否能实现紧急切断功能;涉及毒性气体、液化气体和剧毒液体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是否配备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
08
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是否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09
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是否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10
危险化学品罐区库房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值班操作人员是否会熟练使用;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泡沫泵房是否正常运行。
11
是否存在未进行气体检测和办理作业许可证,在油气罐区动火或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是否使用未经培训合格人员和无相关资质承包商进入油气罐区作业;是否存在未经许可的机动车辆及外来人员进入罐区。
12
一、二级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是否正常投用,视频监控系统是否24小时处于正常投用状态。
13
是否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区分类储存危险化学品,是否存在超量、超品种储存危险化学品,相互禁配物质混放混存现象。
14
应急处置预案是否实用有效,是否定期应急演练并总结改进。
15
储罐防火间距、防火堤设置是否符合要求,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灭火药剂储备是否满足救援需要。
16
企业专职消防队、工艺处置队是否组织实战训练和联合演练,建立完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
来源:合规网
应急管理部督导检查常见问题汇总回顾
1、督导核查组在和邦生物营养剂分公司给该企业消控室打电话无人接,检查发现消防控制室无人值守。督导核查组要求地方责令企业停产整顿,全面系统开展设计诊断和安全风险评估。检查当晚,该企业开会免掉营养剂分公司总经理的职务。
2、企业董事长(安全第一责任人)和总经理安全职责部分重叠,企业董事长、法定代表人黄某兼任集团公司总经理职务,日常办公地点位于垫江县城,长期不在企业。从企业提供的2021年安全会议签到表看,黄某仅5月参加了一次安全例会。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重点,领导安全职责不清,安全管理规范化有待加强。
3、“1分钟之内把所有的流程走完,实际操作中有这个可能性吗?是这样做的吗?危害辨识不明、错误,这是符合规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吗?”核查特殊作业管理制度及作业前风险分析、审批票据资料时发现,该企业提供的20张动火安全作业证中,大多数都存在上述问题,甚至一张动火安全作业证上就有两三处错误。
4、在山西晋中石油分公司晋中油库,专家随机依照其预案,模拟波纹软管泄漏着火处置程序组织现场演练,发现其预案本身不完善,现场操作与科目设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消防队只出水对罐体进行冷却,没有对起火部位进行处置。在重庆华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消防专家在液氯库现场拉动了应急演练,发现部分工艺处置队队员未穿重型防护服,未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及防毒面具,防护装备佩戴不规范。
5、发现多个内浮顶储罐浮盘反复落底、特殊作业管理失控、未制定操作规程和超品种、超范围储存危化品等问题。督导核查组当即责令该企业停业整改,并交办地方立案。
6、硫酸二甲酯泵区未按照国家标准设置有毒气体检测器,装置区和重大危险源罐区已经安装的有毒气体检测器位置及数量都不满足规范要求,经查属于企业自行安装,均未经过正规设计。
7、富驰公司和富博公司虽一墙之隔,但两家企业法定代表人不同,却共用一套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供配电系统、消防泡沫灭火系统等,未明确双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是不合理的。
8、督导核查组危险化学品专家苟正华查阅企业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和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发现,企业T206储罐存储介质由甲醇变更为液碱,T207和T212储罐存储介质由乙醇变更为燃料油,但企业员工仅提供了一般变更管理申请表,无法提供设计变更文件。
9、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督导核查第一组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展工作,督导核查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4家,共发现问题隐患42项,其中大庆高盛科技有限公司就有3项重大隐患,已经交办地方立案,责令该企业停业整改。大庆高盛科技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非常多!督导核查组发现,该企业问题越查越多。消防专家最后说的“我在这里一刻都不敢多呆了,感觉随时都可能出问题”。专家在现场称:“从现场看,该企业安全管理可谓一塌糊涂,有些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当天,督导核查组在该企业共发现重大隐患3项,严重违规违法行为3项。
10、7月2日,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督导核查第一组在吉林省吉林市进行督导核查。当日,督导核查组抽查了2家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共发现隐患36项,其中事故隐患31项、火灾隐患5项,重大事故隐患3项。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一个现象:专家一皱眉,很可能是发现了新问题;只要专家一挠头,企业负责人就紧张得出汗。
11、近日通报湖南一企业动火作业票造假,企业人员:签字人员不可能每次签字的时候都看时间,而且又不是差10分钟就爆炸……
在督导核查湖南吴赣药业期间,督导核查组发现,企业动火作业存在风险辨识和审批管理不到位、审批时间和流程错误等诸多问题。
一张2021年6月17日的动火安全作业证上显示,动火方式为电焊切割,安全管理部门、动火审批人签批时间均为8点40分,动火前班长验票时间又变成了8点30分,存在明显的审批逻辑混乱和时间流程错误,且在危险辨识中,缺少最重要的“火灾”风险辨识。
督导核查组专家多次询问原因,工作人员支支吾吾,其中一位工作人员言语急躁,给出的最后解释是,“签字人员不可能每次签字的时候都看时间,而且又不是差10分钟就爆炸……”。
在央视网记者尝试拍摄时,另一位女性工作人员突然拿走了资料。而就在专家和记者现场抽查翻阅的20张动火票中,发现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存在问题。
12、应急管理部第一督导核查组突查包头宁鹿石油有限公司油库时发现,该企业在消防记录单上造假,连续5天白班和夜班都是同一个人签字,面对督导核查组专家的质问,企业负责人承认消防安全记录造假。
督导核查组还发现该企业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有严重缺陷,汽油储罐缺少液位不间断采集记录设施,罐区内柴油管线的改造未经正规设计等重大事故隐患。18日晚,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暂扣了该企业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责令其停业整改。
附汇总更新表:
扫码加好友
进安全群
㈡ 深圳市艾威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深圳市艾威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由原华南防爆电气研究所和原深圳市邮电科研所相关部门转制而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行业安全智能化、信息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做“技术领先型”企业为自己的定位,坚持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行业化的发展方向。
法定代表人:陈俊
成立时间:2010-06-28
注册资本:7188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04772173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田南路广银大厦901、902
㈢ 深圳市华士特威石油工程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业务范围
第一部份 公司简介
深圳市华士特威石油工程设备有限公司,于2007年1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20万元。经营范围:油库、油站设备维修、安装;建筑工程施工;石油工程设备及零配件、计量仪器销售;油站油库清洁服务。
深圳市华士特威石油工程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前身为中国石化集团深圳石油总公司设备分公司,该设备分公司是根据中石化集团企业改革(改制)要求完成设立的。
公司具有资深的行业专业优势。对石油设备维修、设备及零配件销售,具有精良的专业水准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拥有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公司管理及业务人员9人,工程施工管理人员5人,安装维修服务人员26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有15人,
公司管理的外包式工艺安装队伍4队,每组6-10人;土建施工队伍4队,每队15至100人。
公司目标:
安全、专业、快速、高效、规范、优质
第二部份 公司专业性内函
公司引入专业服务理念,主要为石油终端销售企业提供专业性服务为主,为加油(气)站及油(气)库设备经营、工程施工管理、维修、油罐油站清洗等提供全面、专业的服务。下设综合管理部、维修服务部、工程管理部、业务部4个部门。
综合管理部:负责方案设计,设计合资单位天津中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原中石化华北设计院)(具石油化工及建筑工程设计甲级);业务合作单位为深圳天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原深圳化工设计院)(具石油化工及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负责政府相关部门勾通协调,报审、报建和验收;负责财务及公司管理。
维修服务部:负责专业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油罐清洗、技术咨询、技术支持,业务合作单位为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深圳计量检定站)。
工程管理部: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外包式施工队伍管理;施工技术、质量、资料单证、结算验收。业务合作单位为具有加油站建设施工资质的单位深圳深圳市中邦(集团)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具建筑工程总承包壹级)、惠州市福洋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具压力管道施工CG2级)。
业务部:负责业务开拓;客户勾通协调;设备、材料采购供应。
公司是加油(气)站及油(气)库方案设计、工程施工、设备经营、设备维修专业公司,专业性源于以下方面:
一、 专业的从业人员。
拥有专业设备、工程、维修服务人员35名,相关人员资格见本简介第四部份。(人数指拥有该资格的人次)
二、 专业的从业设备。
拥有服务专用车辆12台;油气回收测试专用设备3套;电焊机、开牙机、油管自动防腐机、风焊、氩弧焊、油管试压表、空压机、电锤、冲击钻、电钻等油站工程施工设备;测爆仪、测厚仪、中控电脑、测调试用加油机、测试台等检测设备;国内最先进的油罐清洗、罐内施工等防护设备器材;车床、台钻等加工设备;送检合格的二等标准计量桶、量油尺、温度密度计等计量检验设备;数字万能表、接地电阻表、接地测试兆欧表、数字万用表、数字钳型表等静电及电路检测仪器;人均一套各类防爆专用工具等专业服务设备。
三、 专业的从业技术、管理经验。
中石化深圳石油分公司属下加油站建设管理代表了中石化系统内乃至于国内加油站建设管理的先进性。
1、 公司管理人员参与中石化深圳分公司各油站规划、建设、监理、模块建设、工艺安装、设备供应、安全等方面的组织实施。
2、 负责设备管理、使用、培训、服务工作,具备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中石化深圳石油分公司通过ISO9000-2000版质量控制体系认证,原中石化深圳石油总公司设备分公司成为其中设备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受质量体系控制。
四、 专业性综合服务能力。
公司经过三年来的专业整合和发展,经营状况、财务指标良好,作为石油终端销售企业的专业性服务公司,已具备油(库)站方案设计、工程建设、改造,设备经营,设备维修等专业性综合服务能力。
1、 截止2010年12月,公司完成广东省609座加油站土建工程设备供应施工安装、油气回收设备安装、供应、及服务。
2、 2007年1月公司成立至2010年12月主要工程施工、设备供应业绩见第五部份主要业绩。
3、 公司前身为中石化终端销售信息管理系统(深圳试点)108座油站工程项目、中石化云南省石油分公司加油站信息化(云南试点)(红河区、文山区)项目110座油站提供全面的工程安装服务支持。
4、 工程施工实现过程报表、程序报审、文本制度化管理。
5、 公司前身为中石化系统内加油站建立健全工程、设备档案,分类报表管理。
6、 公司前身参与中石化深圳石油分公司属下全资108座加油站加油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模块设计。
7、 公司前身为中石化系统内新建油站建设总承建,负责土建、监理、工艺、设备、水电、控制所有项目组织实施。
8、 配合中石化系统内加油站安全检查、创新达标、消防验收,提供防雷防静电检测、电阻检测服务。
9、 公司前身为中石化系统内设备总包服务,同时为中石化合资联营50多座油站、华南中油、中油深圳、深长、招商石化、江长实业等公司属下油站提供工艺设备改造、设备部件供应和技术服务支持,深圳市内专业服务市场占有率超过75%。
10、 公司前身为中石化系统内加油站站长、设备管理员提供设备技术培训。
11、 配合国税局对系统内加油站税控改造,技术监督局油机主板、计量器、脉冲发生器加铅封工作,并取得相关政府部门授权。
12、 公司前身为为大鹏湾、蛇口、南油妈湾油库发油台自动化改造,油罐内浮顶改造、油罐修补提供工艺、工程施工、设备及服务。
五、 专业管理制度。
1、 管理制度。
公司工程、维修服务专业性、技术性强。为确保工程、维修服务作业项目达到安全、专业、快速、高效、规范、优质服务,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
1.1、《项目负责制度》
1.2、《安全职责》
1.3、《安全技术人员职责》
1.4、《油站(库)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1.5、《油站(库)工程施工作业指南》
1.6、《燃油加油机计量器、液体容积式流量计维修作业规定》
1.7、《加油站潜油泵安装作业规程》
1.8、《加油站潜油泵拆卸、维修作业规程》
1.9、《加油站液位仪安装调试检定服务作业规程》
1.10、《二次油气回收设备安装调试服务作业规程》
1.11、《加油站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1.12、《加油站设备维修作业指南》
1.13、《油罐清洗作业规程》
1.14、《客户投诉指南及处理办法》
2、 质量监控、工程流程。油(库)站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监控实现报表、程序、文档规范化管理。
2.1、加油站工程、安装质量监控体系
2.2、加油站工程、安装工作流程
2.3、设备保养工作流程
六、 与大客户专业的勾通经验。
1、 熟悉中石化、中石油系统内各部门职能,熟悉加油站工程、安装、维修业务需经各职能部门的审核审批程序和加油站工程设备安装要求,熟悉设备安装、调试、验收所需的各类文件材料。
2、 具有与中石化、中石油系统内各部门、同行之间勾通的条件和能力。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系统内部协调服务。
七、 与同行的友好合作关系。
公司一直以来均重视、发展与业内生产厂家、设备供应商、服务商、客户、政府相关部门的互助、互惠、互利合作关系,为提供最好更快的专业服务争取强有力的后盾。
1、 生产厂家的合作关系。保证质量、售后服务技术支持,设备及部件供应及时、价格最惠。
1.1、 加油机。与国内知名口牌加油机生产厂家如长吉、稳牌、恒山等保持密切联系,关注国内加油机发展动态,并取得北京长吉加油设备有限公司、托肯恒山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德莱赛稳(上海)加油设备有限公司经销商授权及特约服务商授权。
1.2、 液位仪、潜油泵、人孔承压井盖等油站主要进口设备。与国外同行先进设备生产厂家如OPW、维德路特、FIBRELITE、LC、富兰克林、罗斯蒙特、乔丹、Enraf、MTS、UPP保持合作,保证油站生产建设设备的先进性,并取得OPW油站设备、维德路特油站设备、MTS液位仪、富兰克林油站设备、FIBRELITE承压人孔井盖、UPP软管销售及服务授权。
1.3、 其它进口、国产油(库)站辅助设备部件。与国内外相关石油设备生产厂商如HUSHY、计量器具、通用标准接头、专用油管、油罐、油泵、流量仪表、防爆灯具等生产厂家紧密合作,保证油(库)站通用设备部件、替代设备部件的质量、供应及时性、价格。
2、 与经销商、服务商的关系。同行是对手,但公司则认为同行是朋友,是合作伙伴。与其它服务商既竞争,又保持互惠、互利、互动的合作,互相支持,这是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长期服务的基础保障。
3、 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技术监督局、能源检测院、消防局、国税局、安监局是客户的监督管理部门,也是客户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强有力的服务后盾部门。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勾通,是公司另一工作重点,并取得深圳市技术监督颁发的《维修计量器具许可证》及中石化深圳区域内加油机主板、脉冲发生器、计量器铅封授权,公司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良好互信关系是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服务的社会环境保障。
第三部份 公司资质、资格证书
1、 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登记证、地税登记证
2、 深圳市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维修计量器具许可证》
3、 国家防爆中心颁发的油(气)站、油库防爆电气设备安装《防爆电气设备安装、维修资格证》
4、 国家防爆中心颁发的油气回收装置(系统)安装《防爆电气设备安装、维修资格证》
5、 北京长吉加油设备有限公司颁发的《经销授权证书》
6、 北京长吉加油设备有限公司颁发的《保外维修服务授权书》
7、 德莱赛稳(上海)加油设备有限公司颁发的《安装维修资格授权书》
8、 托肯恒山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产品售后服务代理协议》
(原签订的已到期)
9、 美国OPW公司颁发的《授权书》
10、 美国富兰克林公司颁发的《授权书》
11、 美国维德路特公司颁发的《授权书》
12、 英国UPP公司颁发的《授权书》
13、 北京博瑞特公司颁发的《授权书》
14、 英国FIBRELITE公司颁发的《授权书》
15、 合资单位:天津中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原中石化华北设计院)
16、 业务合作单位:深圳天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原深圳化工设计院)(石油化工及建筑工程设计甲级)
17、 业务合作单位: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深圳计量检定站)
18、 业务挂靠单位:深圳深圳市中邦(集团)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建筑工程总承包壹级)
19、 业务挂靠单位:惠州市福洋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压力管道施工CG2级)
第四部份 公司人员资格证书
1、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 1人
2、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合格证 2人
3、 燃油加油机防爆检查人员资格证 1人
4、 防爆电气安装、维修技术培训证书 12人
5、 燃油加油机防爆安全技术培训证书 12个
6、 中级施工员证 1人
7、 项目经理证 1人
8、 高级电工证 1人
中级电工证 1人
电工证 11人
9、 安装预算员证 1人
10、 安全消防上岗证 17人
11、 高级电焊工证 1人
中级电焊工证 1人
焊接、锅炉压力容器 8人
12、 计量检定员证 8人
13、 Red Jacket潜油泵二级安装维修服务证 6人
14、 V/R液位仪二级安装维修服务证 5人
15、 MTS液位仪安装维修服务证 3人
16、 北京长吉设备培训证 25人
17、 托肯恒山加油机安装维修服务证 3人
18、 OPW油气回收系统技术认证 3人
19、 UPP输油软管安装证 6人
20、 中油BP公司现场安全主管证 5人
㈣ 河南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五电气工程专业大一到大四的课表
汪旭东 副所长:上官璇峰河南理工大学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研究所主要从事特种电机及其驱动系统的理论、应用和控制方面的研究,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8项,获国家专利3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0余篇、省部项目,依托这些项目、焦作矿务局合作开展矿井10KV供电技术,获《中小型矿井10KV直接下井供电》国家“七五”攻关重大项目资助,团队创始人袁世鹰课题组与煤科总院上海分院。出版专著(译著)14部。 2004年。包括直驱电机技术,高效节能电机开发:
河南理工大学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23人:0223025300)”等多项国家。 2010年:60474043)”。 2005年,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重大项目、载荷3000kg第三代直线电机高速电梯产品化样机。 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永磁直线电机多轿厢无绳提升系统动态性能分析及其控制(61074095)” 资助,开始多轿厢垂直运输系统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2010年,获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多自由度直线弧形电机基础理论研究”资助,开始多自由度直线弧形电机理论与试验研究。 研究队伍,建成了PMLSM驱动的水平运输实验系统和三层楼高、载荷1300kg。 1989年获煤炭部煤炭科学基金“提高矿用直线感应电机效率和功率因数研究(9010809)”资助。在国家。培养博士6名,硕士生80余名。研究组在长期的项目研究过程中自然形成了研究团队,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面临重大理论和技术问题的挑战,成为直线电机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如果理论上和技术上的许多问题得到解决,以该项目为题,袁世鹰、焦留成合作培养了全国较早、硕导
王海星 博士、副教授、硕导
司纪凯 博士、10KV防爆电机、电器研究(该项目1990年完成,1992年和1993年分别获能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载荷50kg“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MLSM)矿井提升试验系统装置”。实现了“五无”新型提升模式,“在永磁直线电机提升系统方面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引自1998年全国直线电机年会纪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永磁直线电机整体建模与性能控制研究(编号、省部基金、攻关项目的资助和支持下,完成“直线电机提升系统理论与控制”等国家、焦留成教授与陕西直线电机设备公司和铜川矿务局合作率先在国内开展矿用直线感应电动机研究,开发了矿用推车器等煤矿产品,被列为煤炭部“100推项目”之一、控制策略、优化设计、讲师
张宏伟 硕士、讲师
朱军 博士,是国内最早开展直线电机专题研究的单位之一。从九十年代开始永磁直线电机垂直运输系统方面的研究、高效节能电机等方面做了创新性工作。
荣誉所长,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博导2人、硕导
许宝玉 博士
王福忠 博士、教授、硕导
付子义 教授、硕导
康润生 教授、矿山、建筑等领域。
研究所成立于八十年代中期、最佳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油田、硕导
艾永乐 博士、教授。袁世鹰教授以该项研究挂靠西安交通大学培养了第二名博士—汪旭东(2002年获博士学位)。 2003年,获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直线电机非正弦工程电磁场的整体预测研究(编号。国外主要研究的重点放在高层建筑的电梯方面。 1992年,研究所正式将直线电机驱动的矿井提升系统立项研究。 1993年获得煤炭部攻关项目“矿井直线电动机提升系统的理论与试验研究(编号:9410817)”。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直线同步电动机提升系统的理论与控制研究(编号:69674021)和河南省攻关项目等多项资助,焦作矿业学院(现河南理工大学前身)成立了矿用电机及应用研究所,开始矿用电机和直线感应电动机理论和应用研究。 1987年袁世鹰。袁世鹰教授以该项研究挂靠中国矿业大学培养了第一名博士—焦留成(1998年获博士学位)。 2002年和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段式永磁直线电机交流伺服系统建模研究(编号、博导
袁世鹰 教授、博导
上官璇峰 博士、教授。 1998年建成了3m高。 1988年:412002200)”资助、直线驱动系统设计与分析、教材11部。 2006年与ASM国际一流芯片装备自动化公司开展合作研究,设计开发了多种直线(旋转)侍服电机。 2008年,获得“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称号。 2008年,获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新型电磁泵电机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资助,开始高效节能电机的研究开发。 2009年,获河南省重点攻关项目“数控机床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92102210359)”,开始数控机床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研究开发。 2009年,获河南省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重大项目“无绳提升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开始开发PMLSM驱动的第三代直驱电梯产品化样机:“高效直线电磁抽油机技术及应用研究”资助,开始高效直线电磁抽油机技术与应用研究、副教授,国外提出了“直线同步电机驱动垂直运输系统”的构想。但是、省部级项目3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袁世鹰 所 长、硕导
荆双喜 教授、硕导
吴尧辉 高工、讲师
王少华 副教授
李 辉 副教授
王素玲 博士、副教授
王国东 博士、副教授
高彩霞 硕士、讲师
张 展 硕士、讲师 过程控制研究室建设与发展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过程控制研究室成立于1993年。主要针对复杂工业过程对象,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人工智能、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优化工艺过程,研发过程控制系统与装置。过程控制研究室,是河南省“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重点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室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研究成果突出。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工业锅炉集散控制、玻璃配料生产线、黄磷配料生产线、水泥配料生产线、智能执行装置、电力系统监测监控等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解决了多项控制难题和关键技术,为工业过程自动化、矿山生产自动化与信息化作出了较大贡献。形成了和凝聚了一支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创新研究团队。每年在工业过程控制研究方向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115人。
主要研究方向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建模;智能控制与优化;被控对象特性分析;复杂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策略;智能控制系统与装置等。
科研环境及试验平台
拥有过程控制实验室、集散控制系统、先进控制技术试验系统等一批先进的科研设备,可满足日常科学研究及研究生培养工作。
主要研究成果
自成立以来,研究室成员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点攻关等项目15项,企业委托项目50项,教改项目20多项。完成项目成果鉴定30项,部分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学术论文与专著
研究室成员在《中国系统仿真学报》、《煤炭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50余篇。主编出版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煤矿电工手册》、《实用电工材料手册》、《建筑电气工程师手册》等国家规划教材和专著8部。 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是在原有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基础上进行建设,2007年由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本实验室涵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机与电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瞄准控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前沿,开展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前沿的探索性、创新性研究,努力推广控制理论和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获取控制工程领域的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将本实验室建设成为控制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交流以及高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河南省和煤炭行业控制科学与技术的快速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实验室始终坚持以“瞄准基础研究前沿方向,突出原创性研究;面向工程,实现技术和集成创新”的指导思想。经过多年建设,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已形成控制理论、工业过程控制、直线驱动系统及控制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仪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五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特色和较大的影响力。
目实验室总面积2000㎡,设备总价值1200余万元。拥有DCS集散控制系统、直线电机无绳提升系统、自主移动机器人、先进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平面三级倒立摆控制系统、PXI虚拟仪器、记录示波器、DL7480/TDS7254B高精度数字存储示波器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27名,其中教授12名,博士后3名,博士13名,在读博士4名,硕士11名,形成了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大攻关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创新人才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不同层次的纵向研究课题26项,企业工程项目25项,科研经费累计2000多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3项,发表核心刊物以上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论文200余篇。
实验室实行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设立负责学术指导的学术委员会,清华大学吴澄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每年召开1~2次会议,确定实验室年度开放资助项目,研究开放实验室的长远发展规划、年度研究与开发计划等重大事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机制,设立开放基金。广泛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攻关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同时加强与国内外有关高校、研究院所和实验室的合作研究和交流,开展控制领域深层次的合作研究。
河南省高等学校控制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获奖情况:
近三年代表成果
项 目 名 称 鉴定及获奖 主持人 时间 WJPL微机配料控制系统 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余发山 2008年 矿区综合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王福忠 2006年 煤矿供电网络安全保障系统研究 中国煤炭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余发山 2009年 “三电”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余发山 2009年 PMLSM无绳电梯的工业应用试验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汪旭东 2009年 基于小波理论的农网TBL_0TBL_0KV线路故障诊断系统研究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福忠 2008年 总线型智能电动执行器的研究 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余发山 2009年 永磁直线电机整体建模与性能控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 袁世鹰 2008年 分段式永磁直线电机交流伺服系统建模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 王福忠 2006年 电机非正弦工程电磁场的整体预测研究 省科技厅鉴定,获国际先进评价 汪旭东 2007年 近三年专利成果 专 利 名 称 专利类型 设计人 专利号或申请号 交流电压表测量单相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 发 明 董爱华 2007TBL_00054TBL_007.4 一种磁阻式磁力悬浮装置 发 明 汪旭东 2009TBL_00064742.X 一种带有磁力平衡机构的无绳电梯 发 明 汪旭东 2009TBL_00064740.0 一种无绳循环多轿厢电梯及其循环系统 发 明 汪旭东 2009TBL_00064738.3 带增力机构的钳式制动器 发 明 汪旭东 2009TBL_00203TBL_077.0 一种磁悬浮车 发 明 汪旭东 2009TBL_0006474TBL_0.5 一种直驱式刮板输送装置 发 明 汪旭东 2009TBL_00064739.8 大气压下介质阻挡类辉光放电反应器 发 明 孙岩洲 2008TBL_00TBL_04TBL_0588.7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仿真教学系统 实用新型 雷乃清 有轨电动伸缩门用弧形直线电机驱动机构 实用新型 汪旭东 200920088TBL_090.TBL_0 一种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连锁保护智能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 王福忠 直驱式多罐车斜井运输装置 实用新型 汪旭东 遥控调度指挥装置 实用新型 雷乃清 同轴线管结构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反应器 实用新型 孙岩洲 200720089995. 一种道路减速带发电储能装置 实用新型 许孝卓 200920090082.8
㈤ 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90年,由青岛科技大学(原青岛化工学院)校办企业改制而来。公司已研发并投入应用的产品涵盖了包括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管理系统、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公用事业能源管理系统、园区能耗监控系统、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多协议数据采集网关、沼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绿色信息化解决方案等在内的数十个产品簇群,并在化工、电力、纺织、煤炭、建材、学校、电信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法定代表人:杜长河
成立时间:1999-01-13
注册资本:4805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70200228056289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288号2号楼18层
㈥ 防爆计算机哪家技术好
防爆电脑可用于石油和煤矿等具有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与温度、压力、湿度回和定位等传感器及其它答外部设备组台在一起,可作为石油和煤矿自动化控制设备。
矿用防爆电脑的功能特点
1 具有通用电脑的基本功能。
2 本安键盘鼠标。
3 本安型显示屏。
4 支持RS232-485总线可以和下级设备相连,Ethernet接口的数据传输和工业环网相连。
防爆等级说明:
ia 等级:在正常工作、一个故障和二个故障时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气设备。有火花的触点须加隔爆外壳、气密外壳或加倍提高安全系数。
ib 等级 : 在正常工作和一个故障时不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气设备。
㈦ 锡林郭勒盟朗嘉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锡林郭勒盟朗嘉科技有限公司是2013-04-02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锡市光明金街东段兴建广场5号楼锡盟团委青年云创业园区305室。
锡林郭勒盟朗嘉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52500065017014L,企业法人沈志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锡林郭勒盟朗嘉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防盗报警控制器、报警系统、视频监控设备、技防系统设计、施工、维修;软件开发应用;办公设备、电脑、耗材、文化用品、线材、五金机电、电动工具、电子产品、通讯产品、家用电器、礼品、机电设备、电力设备、电气控制设备、仪器仪表、实验室仪器与设备、电工器材、照明器材、防爆电器、阀门、舞台音响销售;地伻设备的销售及安装;LED屏销售及售后服务;综合布线;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设计、开发、安装、调试、销售及售后服务;展览展厅服务;庆典服务;信息化建设;计算机技术开发、服务、硬件销售、软件开发销售。
通过爱企查查看锡林郭勒盟朗嘉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