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际危险品包装标准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决定,从1991年1月1日起,凡须经过海运出口危险货 物的国家都必须执行《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简称为《国际海运危规》)。具体说,世界各国通过海运出口的危险货物的包装必须按照《国际海运危规》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和检验。达到要求者,方准出 口。为了保障海运安全,为了使各有关国家的有关部门能准确,快速而直观地辨别某个国家所使用的危险货物包装是否达到了规定要求,联合国作出规定:在已检验 合格的每一件包装容器上必须铸印耐久清晰的联合国规定的危险货物包装标记。也就是说,危险货物包装标记是各个国家的主管当局按照《国际海运危规》要求对出 口危险货物包装进行性能检测合格的一种证明。有这种标记的包装,国外就能接收,无这种标记,则将拒收。由此可见,铸印包装标记是执行《国际海运危规》的 重要内容之一。
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版本(2010年):http://wenku..com/link?url=xzLaHNG_oozyV1dActRGRYMbWX__-MbSZ03btTSgEs3FiHJ0NBpW
❷ 请问危险品运输车的防爆等级有哪些大家帮帮忙啊
爆炸和剧毒化学品运输车安全技术条件
4.1.5 排气系统要求:
4.1.5.1 发动机排气系统排气管的走向要合理,应能避免对燃油箱和货物的热传导和热辐射。
4.1.5.2 排气管与油箱的距离至少保证100mm。
4.1.5.3 排气管与货物的水平距离应大于100mm;排气管与货物垂直距离应大于250mm,并有隔热装置。
4.1.5.4 发动机排气消声器要选用防火型或加装防火装置,应安装在驾驶室前端,其出气口要远离运输
货物,距离不得小于0.5m。
4.2 整车要求
4.2.1 质量参数
4.2.1.1 车辆的质量参数必须满足GB1589 及GB7258 的要求,且不得超过该底盘允许的最大总质量。
4.2.1.2 车辆的额定载质量应符合有关部门对爆炸和剧毒化学品的破坏特性所规定的载质量的要求,最
大不得超过10t。
4.2.2 尺寸参数
4.2.2.1 车辆的尺寸参数必须满足GB1589 及GB7258 的要求。
4.2.2.2 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不得小于300 ㎜。
4.2.2.3 罐式车辆满载时的质心高度与轮距的比值不得大于0.9。
4.2.3 罐体容积
运输爆炸品的罐式车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20m3,运输剧毒品的罐式车的罐体容积不得超过10
m3。
4.2.4 罐体基本要求
4.2.4.1 常压罐体必须符合GB18564 的要求,压力罐体应符合GB150 的规定。
4.2.4.2 罐体及罐体上的管路及管路附件不得超出车辆的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并应得到侧面及后下
部防护装置的有效防护,且罐体后封头及罐体后封头上的管路及管路附件与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纵向距离
不得小于150 ㎜。
4.2.4.3 罐顶应设置倾覆保护装置,以用来保护当倾覆发生时,罐顶的管接头、阀门及其它附件不致损
坏,从而避免造成罐内所装载的介质泄漏。罐顶的管接头、阀门及其它附件的最高点必须低于倾覆保护
装置的最高点至少20 ㎜。该倾覆保护装置应能承受相当于2 倍的车辆满载质量的负荷。该装置应是封
闭的,同时必须装备有能把积聚在倾覆保护装置内的液体排到远离任何车辆结构性部件外的排放阀。
4.2.4.4 底部卸料的罐式车底阀应有截断装置,当卸料管由于撞击等外界突发事件拉断时,能迅速封闭,
以防物料大量泄漏。底阀远程控制器应靠近卸料装置,并应设置手动紧急切断装置,以便当紧急事件发
生时能快速关闭所有的底阀。
4.2.5 厢体基本要求
4.2.5.1 货厢基本结构为金属骨架、金属蒙皮封闭式,金属骨架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内外蒙皮与货厢钢骨架贴合紧密、平整,不允许有空鼓缺陷。
4.2.5.2 货厢内蒙皮应采用有色金属材料或船用胶合板,船用胶合板应涂防火涂料。
4.2.5.3 货厢板面内外蒙皮之间采用阻燃隔热材料填充。货厢侧壁或前后壁板应设置具有防雨功能的通风
窗。货厢内应装设感烟火灾探测器,并与驾驶仓连接。顶板外蒙皮可采用防雨、防火性能较好的非金属
材料。
4.2.5.4 货厢门口应安装密封条。密封条应固定可靠,防雨防尘密封良好。
4.2.5.5 货厢门铰链应固定可靠,旋转自如。锁止结构安全可靠。
4.2.5.6 货厢内不得装设照明灯光,不得敷设电气线路。
4.2.5.7 货厢内应设置货物固定紧固装置,在货厢前壁、侧壁设置一定数量的固定绳钩。
4.2.5.8 总质量大于2000kg 的车辆,货厢后门和侧门上应设置防盗报警装置;总质量大于9000kg(含
9000kg)的爆炸品、剧毒品厢式运输车驾驶室内应装监视器,其摄像头应设在货厢后部上端。
4.2.6 连接装置的规格强度
4.2.6.1 罐体或厢体应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的支架锚固在底盘上,不允许采用集装箱形式的快速连接方
式。
4.2.6.2 连接装置所采用的螺栓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8.8 级,螺栓拧紧扭矩应符合QC/T 518 的要求。
4.2.7 防静电措施
4.2.7.1 底盘、罐体或厢体、管道及其它相关附件等相关装置必须紧密接通,其以上元件的任意两点间
的电阻值应不大于5Ω。
4.2.7.2 货厢内底板应铺设阻燃导静电胶板,厚度不小于5mm,系统电阻为104~108Ω。
4.2.7.3 需配置输送泵的车辆,应采用离心泵、叶片泵或其它不易积聚静电的泵,泵送系统应形成导静电
通路。
4.2.7.4 装卸软管所用材质应与所装运介质相适应,应采用防静电胶管,装卸软管两端金属件之间的电
阻值应不大于5Ω。
4.2.7.5 必须装设接地线,接地线应柔软,展开、收回灵活,末端应装设弹性“鳄鱼夹”,接地线与车架
之间的电阻值应不大于5Ω。
4.2.7.6 车辆底部必须设置导静电拖地带,其性能应符合JT/T230 的规定,拖地带一端紧接底盘,另一
端轻触地面,拖地带末端与车架之间的电阻值应不大于5Ω。
4.2.8 应急灯
4.2.8.1 车辆应设有手提式照明应急灯,应急灯连续照明时间应不少于12 小时;若装运的是爆炸品,
则应急灯应是防爆的。
4.2.8.2 车辆应设有手提式黄闪灯,黄闪灯应符合GB14887 的要求。
4.2.9 消防设备与灭火器
4.2.9.1 驾驶室内应配有一个2 kg 的干粉灭火器,在车辆两边应设置4 kg 的干粉灭火器各一个;有特
别要求时,应设置与所装载介质性能相适应的4kg 灭火器一个,灭火器应固定牢靠、取用方便。
4.2.10 急救与人体防护
4.2.10.1 驾驶室内应装有收发两用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应存放有性能良好的扩音器一具。
4.2.10.2 剧毒品车辆上的每一工作人员最少必须配备一套护目镜及手套。
4.2.10.3 剧毒品车辆上的每一工作人员应设有一套正压呼吸器,且具有完全充气的气筒,可以维持三
十分钟的工作时间,呼吸器应符合GA124 的要求。
4.2.10.4 剧毒品车辆应放置一个设备齐全的急救箱,以便在任何时候均可即时取用。
4.2.10.5 剧毒品车辆应设置工具箱和随车配件箱,应配备装卸作业的防护用品和紧急处理的材料、器
具。
4.2.10.6 剧毒品车辆内应备有一手提“有毒物品,危险勿近”的中英文警告牌,字体应为120 毫米正楷,以便在采取应急措施时展示出来,该警告牌应能放置在道路上以警告其他道路使用者。
4.2.10.7 车辆内须存放应急措施指南,列载以下各项应急措施,随时可供参考:
a) 警方及消防部门的报警电话;
b) 如怀疑泄漏气体,尽可能把车辆驶至空旷地方,确保司机和其他人员处于漏出气体的迎风位,
同时应尽快佩戴呼吸器;
c) 发动机熄火;
d) 不要有明火;
e) 不准吸烟;
f) 利用车辆内存放的手提警告牌及黄闪灯,在道路上放置标志,警告其他道路使用者;
g) 如果发现有物料泄漏的情况,应及时关掉相应的开关,或在可行的情况下,用阻止物料泄漏的
工具或物料来阻止物料泄漏。
你可以搜搜这个标准
❸ 危险物品的包装分为Ⅰ、Ⅱ或Ⅲ类,是如何分类的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2463-90:
包装分级 按包装结构强度和防护性能及内装物的危险程度,分为三个等级:
Ⅰ级包装:符合表1~表4有关规定,适用内装危险性极大的货物。
Ⅱ级包装:符合表1~表4有关规定,适用内装危险性中等的货物。
Ⅲ级包装:符合表1~表4有关规定,适用于内装危险性较小的货物。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 15098-94 :
危险货物按其危险程度划分为三个包装类别:
Ⅰ类包装:货物具有大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高。
Ⅱ类包装:货物具有中等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较高。
Ⅲ类包装:货物具有小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一般。
标准解析
危险物品的详细分类参见IATA《危险物品规则》,危险物品品名以《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载明的为准,并参照现行有效的IATA《危险物品规则》。
《安全生产法》在第七章附则中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危险物品,即由于其化学、物理或者毒性特性使其在生产、储存、装卸、运输过程中,容易导致火灾、爆炸或者中毒危险,可能引起人身伤亡、财产损害的物品。显然,这是从物品的性质上所作的界定。通常讲,危险物品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危险物品
❹ 危险品运输分几类几个级别
一、8大类。依据GB13690-2009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和GB6944-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两个国家标准将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分为8大类: ①爆炸品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③易燃液体④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⑤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⑥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⑦放射性物品⑧腐蚀品。
二、类别:
(1)第1类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2)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3)第3类 有毒气体
该类气体有毒,毒性指标与第6类毒性指标相同。对人畜有强烈的毒害、窒息、灼伤、刺激作用。其中有些还具有易燃、氧化、腐蚀等性质。
(4)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1项 易燃固体 本项化学品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第2项自燃物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 本项化学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5)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1项 氧化剂: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
第2项 有机过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6)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1项 毒害品:
具体指标 经口:LD50≤500 mg/kg(固体)
LD50≤2000 mg/kg(液体)
经皮:LD50≤1000 mg/kg(24hr接触)
吸入:LC50≤10 mg/L(粉尘、烟雾、蒸气)
第2项感染性物品:本项化学品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
(7)第7类放射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Bq/kg的物品。
(8)第8类腐蚀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超过6.25 mm的固体或液体。该类化学品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第1项 酸性腐蚀品、第2项 碱性腐蚀品、第3项 其它腐蚀品。
(4)包装危险品防爆等级扩展阅读:
危险品运输安全操作:
1、从事运输危险品的驾驶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牢固树立对国家企业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责任性。
2、从事危险品运输的驾驶员必须持有公安消防部门核发在有效期内的“危险运输证”
3、运输化学、危险物品要事先掌握了解货物的性能和消防、消毒等措施,对包装容器、工具和防护设备要认真检查,严禁危险品漏、散和车辆带病运行。
4、在运输、停靠危险区域时,不准吸烟和使用明火。
5、凡危险品的盛装容器,发现有渗漏、破损等现象,在耒经改装和采取其他安全措施之前,易引起氧化分解、自燃或爆炸现象,应立即采取自救,向领导、厂方、当地消防部门报告,尽快妥善处理解决。
❺ 危险品包装要求
危险品包装要求需注意以下几点:
1、包装的结构是否合理、有一定的强度,防护性能是否好。包装的材质、型式、规格、方法和单件质量(重量),是否与所装危险货物的性质和用途相适应,以便于装卸、运输和储存。
2、包装的构造和封闭形式是否能承受正常运输条件下的各种作业风险,不应因温度、湿度或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渗(撒)漏,包装表面不允许粘附有害的危险物质。
3、包装与内装物直接接触部分,是否有内涂层或进行防护处理,包装材质是否与内装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危险产物或导致削弱包装强度。内容器是否固定。
4、盛装液体的容器是否能经受在正常运输条件下产生的内部压力。灌装时是否留有足够的膨胀余量(预留容积),除另有规定外,能否保证在温度55℃时,内装液体不致完全充满容器。
5、包装封口是否根据内装物性质采用严密封口、液密封口或气密封口。
6、盛装需浸湿或加有稳定剂的物质时,其容器封闭形式是否能有效地保证内装液体(水、溶剂和稳定剂)的百分比,在贮运期间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以内。
7、有降压装置的包装,其排气孔设计和安装是否能防止内装物泄漏和外界杂质进入,排出的气体量不得造成危险和污染环境。
8、复合包装的内容器和外包装是否紧密贴合,外包装是否有擦伤内容器的突出物。
盛装爆炸品包装的附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盛装液体爆炸品容器的封闭形式,是否具有防止渗漏的双重保护;
2、除内包装能充分防止爆炸品与金属物接触外,铁钉和其他没有防护涂料的金属部件是否能穿透外包装;
3、双重卷边接合的钢桶,金属桶或以金属做衬里的包装箱是否能防止爆炸物进入隙缝。钢桶或铝桶的封闭装置是否有合适的垫圈;
4、包装内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包括内容器,必须衬垫受实,在运输中不得发生危险性移动。
5、盛装有对外部电磁辐射敏感的电引发装置的爆炸物品,包装应具备防止所装物品受外部电磁辐射源影响的功能。
由于危险品的特殊性,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相关行业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平时我们听到包装都会觉得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危险品绝对不是这样,包装的不匹配极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千万不可以粗心大意呦!
❻ 危险货物包装划分几类
根据包装的适用范围,可以将包装分为通用包装、专用包装和救助包装。
通用包装适用于第3/4/5/6.1类中大部分货物和第1/8类中部分货物。一般分为I II III三个等级,危险程度依次减弱。
(b) 专用包装:第1类的部分包装,第2类和第7类全部包装,第3/4/5/8类一些特殊货物。
对于第2类危险品,采用耐压容器作为专用包装。
对于第7类危险品按照运输指数(TI)包装划分3个等级,I类:TI=0, II类:0<TI<1, III类:TI>1。其中I类图案是白色,II和III类上黄下白,且包装危险程度III类最大,I类最小,此包装方法和通用包装分类危险程度恰恰相反。
(c) 救助包装是指用于运输途中危险货物出现破损等意外事故时候用于救助的包装。
对于曾经装过危险货物的空容器,除非经过清洗或者处理外,均应该保持危险货物标志,并视为所装过的危险货物对待。
❼ 危险品分几个等级
危险品分八个等级。
第1类 爆炸品 (IMO CLASS 1);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IMO CLASS 2.1 / 2.2 2.3);
第3类 易燃液体 (IMO CLASS 3 with Packing Group I, II, III);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IMO CLASS 4.1 / 4.2 / 4.3);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IMO CLASS 5.1 / 5.2);
第6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IMO CLASS 6.1 / 6.2);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IMO CLASS 7);
第8类 腐蚀品 (IMO CLASS 8);
第9类 杂类 (IMO CLASS 9)。
危险品运输注意事项
1、注意包装
危险品在装运前应根据其性质、运送路程、沿途路况等采用安全的方式包装好。包装必须牢固、严密,在包装上做好清晰、规范、易识别的标志。
2、注意装卸
危险品装卸现场的道路、灯光、标志、消防设施等必须符合安全装卸的条件。装卸危险品时,汽车应在露天停放,装卸工人应注意自身防护,穿戴必需的防护用具。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滚翻、重压和倒置,怕潮湿的货物应用篷布遮盖,货物必须堆放整齐。
3、注意用车
装运危险品必须选用合适的车辆,爆炸品、一级氧化剂、有机氧化物不得用全挂汽车列车、三轮机动车、摩托车、人力三轮车和自行车装运;爆炸器、一级氧化剂、有机过氧物、一级易燃品不得用拖拉机装运。除二级固定危险品外,其它危险品不得用自卸汽车装运。
❽ 危险品包装被划分为三个等级I 级,II级 ,III级,其中哪种适合于内装高度危险地货物
高度危险货物应使用I级危险品包装。
由于危险货物品种繁多,性质各异,危害程度也各有不同,因此危险货物的包装分为下列三类:
1、Ⅰ类包装:是适宜装较大危险程度的危险货物。
2、Ⅱ类包装:是适宜装中等危险程度的危险货物。
3、Ⅲ类包装:是适宜装较小危险程度的危险货物。
高度危险货物属于危险程度较大物品,因此应该使用Ⅰ类包装包装。
(8)包装危险品防爆等级扩展阅读
1、每种危险品包装件应按其类别贴相应的标志。但如果某种物质或物品还有属于其他类别的危险性质,包装上除了粘贴该类标志作为主标志以外,还应粘贴表明其他危险性的标志作为副标志,副标志图形的下角不应标有危险货物的类项号。
2、危险品包装标志应由生产单位在货物出厂前标打,出厂后如改换包装,其标志由改换包装单位标打。
3、危险品包装标志的位置规定如下:
(1)箱状包装:位于包装端面或侧面的明显处;
(2)袋、捆包装:位于包装明显处;
(3)桶形包装:位于桶身或桶盖;
(4)集装箱、成组货物:粘贴四个侧面。
❾ 油墨属于几类危险品啊运输油墨有什么要求
油墨属于第三类危险品,主要是因为油墨中含有很多的易燃成分、溶剂如甲苯、二甲苯、丁酮等等,是易燃液体。
运输要求:
1、油墨既然是危险品,个人就是不能运的了,一般的资格证的物流企业也是不能运输的,油墨运输企业必须具有危险品运输资格证,相关人员必须具有从业人员资格证。
2、油墨属于易燃物,其中的溶剂易挥发,所以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车厢的通风,避免高温天气下运输,车辆要求有遮阳设施,远离火源、热源。
3、运输人员不得携带火种、不能在车辆附近吸烟。
4、油墨在运输过程中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以防发生碰撞,油墨泄露。
如果油墨运输需求尽量找专业的危险品运输企业去运输,有完善的运输规定,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杭州卓越危险品运输有限公司。
(9)包装危险品防爆等级扩展阅读:
2010年我国油墨工业生产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中国油墨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统计,全国油墨年总产量共计58.99万吨,首次超过德国、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按照当年世界油墨年产量约410万吨来计算,中国的油墨生产规模占到全球的14%。
2000年前作为印刷的物质基础之一的墨便已出现了,国际间公认中国是古代文明中最先使用墨的国家,早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0年)就开始使用墨了,这种墨可以在竹帛上写字传递信息,其某些功能与当代油墨可以类比的。
公元1000年左右,北宋时期的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缩短刻周期,有些地方开始使用软木刻版,这种刻版容易制作,出书快,成本低。
元代印刷技术除了在安徽江西有大的发展以外,福建与浙江也成为印刷发展地区。
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昌盛的时代,也是印刷术发展的时期。
15世纪德国的谷登堡发明了铅合金活字印刷,油墨有了改进,用灯黑作为颜料,亚麻油为连结料,用手工将其均匀混合制成了当时的油墨。
但是直到19世纪中叶,科学尤其是化学的进步,使得煤焦油染料以及色彩科学的发展,油墨制造商才能根据用户需要为用户制出具有不同色相、明度、不饱和度的各种颜色来。油墨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