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检测用仪器设备如何管理
一、检测仪器设备的验收,由质检部成员负责人组织进行,同时组织其安装、调试和检定工作。
二、检测仪器设备由质检部负责保管,使用和日常保养,定期进行检定工作。
三、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超负荷、超范围和带病工作。使用中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待恢复正常,并经检验后,方可继续使用。
四、仪器设备每季度进行一次保养。
五、仪器设备要按期请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检定。当精度达不到规定时,应按检定结果降级使用,并更换标志。
六、当仪器设备的计量精度经检定达不到最低精度标准,且无法修复时,由质检部负责人提出报废申请,上报批准报废。
七、仪器设备由各项目试验组统一管理,每台仪器均应有使用说明、操作规程和检验校准时间、记录及保管人,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八、新购的仪器设备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合格方可使用,能正常使用的各种仪器应定期检查,所有检查都应做好记录。
九、仪器设备调试、校准记录应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记录。在使用中自检情况和故障情况应有测试人员做好记录。
十、检验设备、计量仪表使用时要做到用前检查,用后清洁干净。
十一、检测人员必须自觉爱护仪器设备,保持仪器设备整洁、润滑、安全、正常的使用状态。
十二、检测人员要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做到管好、用好,会保养、会使用、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性故障。
十三、游标卡尺暂定使用期限为3年,在正常操作情况下磨损、报废不追究使用者责任,使用期限内丢失的按采购价和3年比例赔偿。超过使用期限仍能正常使用的,公司将根据使用状况和延期使用的时间长度给予奖励,超过使用期限丢失的罚款50元,但奖励部分仍然有效。
十四、分发给各部门的测量设备,当员工调换岗位或离开公司前应将所使用的测量设备归还于质检部,质检部做好《计量仪器跟踪表的》登记工作。
十五、游标、千分尺鉴定周期为6个月,硬度计、液压式拉力试验机鉴定周期为1年。
2.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应该注意哪些
1、实验室所有大型仪器设备与设施均责任到人,其使用要严格遵守验收、登记制度,在借出、归还时课题负责人和实验室仪器管理员双方共同验收仪器设备与设施的完好情况,并在登记表上签字;哪方验收不好,出现问题哪方负责。
2、实验室所有仪器实行分室管理,开放使用。适宜室外的测试仪器由实验室统一管理,对校内外所有科研人员开放服务,进室课题使用(原则上)也不收费,非进室课题使用只收取成本及服务费,其收费用于补偿实验室的仪器维修、仪器消耗性部件补充、配件更新等。
3、各种仪器设备必须有操作使用卡片,便于使用者操作。凡对拟使用的仪器的操作无把握者,务必请教仪器管理员或相关专家;任何使用者在使用任何仪器前必须首先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与操作程序,经实验室仪器管理员考核后,方可上机操作;上机操作一定要严格遵守各仪器的操作规程,强行上机或不按操作规程操作,将视为违章作业,一切后果自负。
4、实验室要配备专职仪器管理人员。作为仪器管理人员,一要熟悉实验室所有仪器的性能及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二要懂得各仪器一般故障的排除,三要熟知实验室所有仪器的校验及维护常识。
5、必须严格执行仪器设备运行记录制度,记录仪器运行状况、开关机时间。凡不及时记录者,一经发现,停止使用资格。
6、发现仪器有故障者,有义务立即向管理员或实验室主任报告,严禁擅自处理、拆卸、调整仪器主要部件,凡自行拆卸者一经发现将给予严重处罚。用后切断电源、水源,各种按钮回到原位,并做好清洁工作、锁好门窗。
7、下次使用者,在开机前,首先检查仪器清洁卫生,仪器是否有损坏,接通电源后,检查是否运转正常。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管理员,并找上一次使用者问明情况,知情不报者追查当次使用者责任。
8、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及技术资料原件一律建档保存,随仪器使用的只能是复印件。
9、保持仪器清洁,仪器的放置要远离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品,远离水源、火源、气源等不安全源。
10、各仪器要根据其保养、维护要求,进行及时或定期的干燥处理、充电、维护、校验等,确保仪器正常运转。
3.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包括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包括:
1、规范化编制操作规程。
2、开展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授权。
3、使用和维护保养。
4、期间核查。
按照其管理要求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才能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和人员(设备)安全。
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1、使用
所有对检测准确度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新购置检测设备,必须经检定/校准合格后才可投人启用,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校准。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应建立相应的操作规程,按有关规范要求编制作业指导书,并放置在仪器设备附近,便于使用。
2、维护保养
保养与维护是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仪器日常维护保养,关系到仪器的完好、检测工作的顺利和设备能够较高效使用,因此,操作人员应懂得仪器保养与维护的一般知识,掌握保养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保管人、使用人对仪器设备均负有维护保养责任,定期或不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对清洁度和温度、湿度要求较严格的仪器,除日常保养外,应经常检查这些设备使用和存放环境的状况,必要时适当采取防尘、调温、去湿、防腐蚀、防虫、防震等相应措施。
3、维修
仪器设备故障或技术性能下降等需要维修时,按实验室规定的程序开展维修,修复后的仪器应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检查,确认能正常工作并能满足使用要求后才可恢复使用。同时,应对仪器故障前开展的检测工作进行核查,以免对之前的检测造成影响。
4. 怎样管理好实验室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笔者认为,认真抓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运转和实验教学质量回稳步提高的重要举措答。下面,笔者就健全农村中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实验教师管理、提高仪器使用率提出自己的认识。一、加强实验室管理是提高实验仪器使用效率的前提实验室管理工作只有做到制度化、程序化,才能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实验仪器的使用效率。1.创新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农村中学实验室管理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学校领导要亲自主抓该项工作,成立由校长、主管副校长、教导主任、实验室主任等构成的领导小组,同时实验教师要配合学科教师对实验教学进行详细安排。学校还应结合具体情况建立管理明朗化、网络化的管理体制。2.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强化实验室设施管理,保证实验室的台、架、水、电、照明、通风等设施完好。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要账、物、卡相符,做到有账就有物,有物就有卡。实验室设备要由实验保管员负责管理,建立责任追究制。3.加强实验教师管理。实验室工作应做到
5. 如何购置及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检验仪器不断进入临床检验科。由于各医院病床数、门诊量、资金以及检验工作人员素质的不同,在仪器购置和管理方面也会有所不同,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医疗市场对外开放,医疗服务行业竞争激烈,检验科在仪器配置及管理中如何讲究效益,就成为值得考虑的问题。
一、仪器的购置
1、收集信息:根据医院床位数、门诊量/日、临床科室的设置和各专科病人数、标本量/日以及原有仪器配置,并考虑3-5年后科室的业务发展,结合经济实力,初选出3个品牌仪器,作全面比较:主要在仪器的性能特点,如准确性、精密度、检测速度、条码系统、自动检测功能、自动重测功能、各种提示功能、冷藏试剂室、急诊标本插入、24小时待机状态、配套的中文软件系统、校标液、质控物、试剂以及国产试剂能否上机应用、价格与性能比、厂家的售后服务、代理商的实力和信誉等方面进行比较。
2、实地考察:通过以上资料的比较,对相关仪器有了理性认识。然后到有同型号仪器的医院进行考察,主要是观看实物,询问仪器的使用情况、仪器的性能、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选择仪器时还应结合临床科室的设置,仪器的价格和是否增加病人的额外负担等因素综合考虑。如血球计数仪不论时三分群还是五分类,其白血球分类结果均为“初筛”,而五分类血球计数仪的价格是三分群的二倍甚至更高,其消耗试剂的成本也较三分群血球计数仪高出许多。显而易见,在没有血液病专科的中小医院选择三分群的血球计数仪是较为合理的。
二、仪器的管理
仪器装机后,管理得好,就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减轻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为临床医生和病人提供准确而有效得信息。反之则不但不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会增加检验人员的烦恼,甚至误导医生和病人。如何管理好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其作用呢?
1、人员培训:五万元以上进口仪器,许多是高科技产品,技术含量大,对操作人员水平要求相对较高,而许多仪器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凝血仪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均要做急诊检验,因此,全科所有检验人员均要参加上机操作的培训。培训包括仪器厂商来科培训和科室内部组织培训。培训的内容有仪器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注意事项、日常保养等。通过培训考核后,方可使用相关仪器,可以避免操作者因不熟悉仪器而出现停机或不能正常使用而影响工作。
2、仪器应用前评估:除厂商提供的资料外,我们还要对仪器设备进行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参考值的评估。如高、中、低定值血清做批内、日间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凝血仪要做出本实验室参考值以及用20人份正常体检者血浆混合后做对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仪器各种参数未经科主任同意不得修改。制定仪器的操作流程图,使仪器的使用规范化。
3、更新观念,服务临床:医学检验发展到检验医学,就要求检验人员不但会操作各种仪器获得数据,而且还要懂得一些临床知识,熟悉各项测定结果的临床意义及影响检测结果的干扰因素,应用循证检验医学方法提供给临床有效信息。如仪器设备引进后,检验科向临床科室散发宣传仪器设备的资料 ,包括基本原理、测定项目、临床意义、参考范围、出报告时间、标本类型及标本量、收费等。并且取消原来的生化急查只做十六个项目的规定。凡是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做的生化项目,只要临床要求急查,检验科是随到随做。凝血仪上PT、APTT、TT、Fbg和电化学发光仪上的HCG、TNT、Myo、CK-MB等均列为急诊项目,随到随做。
如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越早越好,因为溶栓治疗在心梗后6小时内为最佳。过去,临床医生习惯用心酶五项(CK、CK-MB、LDH、HBDH、AST)来协助诊断,其阳性结果出现晚,特异性也较差。而电化学发光仪的心梗三项(Myo、TNT、CK-MB)的阳性结果出现较心酶五项早10个小时,且特异性较高。通过做实验,要将急性心肌梗塞和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心梗三项和心酶五项结果制成曲线图提供给临床医生,并建议依胸痛出现时间长短选择适当项目进行检测,既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又减少了病人的检查费用。
4、提高仪器的使用率,增加仪器的经济效益:检验科可以每天日常生化标本50份左右,约进行40个测试。一般情况下,中午12时30分以前均可完成。一般检验科还会有一项较大的体检任务,体检任务通常都具有时段性,而医院又不会为了体检再购置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如果科室为此而增加检验人员,既要增加成本支出,又会造成平时人浮于事的局面。因此采取休人不休机的方法,体检期间增加一个中班和一个半夜班,利用中午和傍晚时间做体检手术,做到在规定时间将检验结果送到主检医生手中。
5、选择高量试剂,保证结果准确可靠: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与试剂质量有关。一般情况下,使用与仪器配套试剂和校标物,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但原厂配套试剂价格很高,而每次测试的收费标准是物价局制定的,不能随意更改,特别是生化项目,每项测试收费5元/次,极个别项目为10元/次或20元/次。检验科使用的生化试剂、校标物和冲洗液均为贝克曼原装试剂,成本较高。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通过做平行对比试剂、高、中、低值定值血清重复试验和广东省检验室间质评活动,可以发现某些品牌试剂测试血清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等项目准确度和精密度都很好,完全可以代替原装配套试剂,使成本降低。通过实验,使得血球检测试剂已实现完全国产化。
6、仪器保养落实到人:检验科人员虽然都是经过上机前操作培训,能够熟练使用仪器,但由于需要轮换,而且要值夜和外出体检,常有不在班上的时候。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根据人员特长和相对稳定等因素,将仪器的保养落实到人,实行定人负责仪器的较大保养,在科主任的指导下调校仪器和质量控制,保证仪器正常运作。
总之,通过以上管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比较充分地发挥了仪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 实验室仪器设备如何管理维护
设备维修应该有专门的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