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计算负荷的方法
1、需要系数法。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2、利用系数法。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因而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适用于各种范围的负荷计算,但计算过程稍繁。
3、单位面积功率法、单位指标法、单位产品耗电量法。前两者多用于民用建筑,后者用于某些工业建筑。在用电设备功率和台数无法确定时,或者设计前期,这些方法是确定设备负荷的主要方法。
4、除采用以上的方法外,还有二项式法以及近年国内出现的abc法、变值需要系数法等。这些方法有的已被其他方法代替,有的是利用系数法的简化,还有的实用数据不多,未能推广。
(1)如何设备功率换算空调负荷扩展阅读:
主要计算公式有: 有功功率: P30 = Pe·Kd 无功功率: Q30 = P30 ·tanφ
视在功率: S3O = P30/Cosφ
计算电流: I30 = S30/√3UN
其中:Pe为设备容量,Kd为需要系数,即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为用电设备组的半小时最大负荷与其设备容量的比值。cosφ为用电设备组的平均功率因数 ,Un为用电设备组的额定电压。
❷ 空调制冷量与用电功率怎么换算
空调制冷功率与机房面积换算公式?
方法1:功率和面积方法Qt=Q1+Q2Qt总冷却能力(千瓦)Q1室内设备负载(=设备功率X0.8)Q2环境热负荷(=0.18千瓦/m2X设备房间面积)方法2:区域方法(仅当该地区已知)Qt=SxpQt冷却能力(千瓦)设备房间总面积(平方米)P冷却能力评估指标
机房精密空调电功率一般是多少
我觉得问题没那么简单。普通UPS无法为空调供电。计算它没有意义。需要注意的一点是:UPS一般会说VA是多少不是w。压缩机可能只有1KW,但也可能需要10KVA的UPS来运行。普通UPS不支持电感负载。非常大的机房需要一个发电机组来运行大型空调机组,或一个机械UPS(飞轮)。这又不是什么可怕的死亡。就像完全停电,瞬间过流。简单地说:功率=电压*电流*余弦角度UPS提供最大电流,但如果余弦角度只有0.1,这意味着需要10倍的电流才能获得相同的功率。一般情况下,电感性和电容性负载不适用于普通UPS。
空调的几匹怎么换算功率
1P=2500W(制冷量)=0.735W(功耗)房间面积=制冷量/140您的理论制冷量=36*140=5000W您的计算机需要制冷量=15*200=3000W您实际制冷量=5000+3000=8000W
空调制冷量与用电功率怎么换算?
空调制冷量为2300W ~ 2600W,压缩机功率为0.73KW
❸ 空调负荷计算
常见空调负荷计算方式有:谐波反应法、冷负荷系数法和冷负荷指标估算法。
谐波反应法:在负荷计算中,得热量形成冷负荷的关键是得热中辐射部分变成冷负荷的比例,应为对流部分直接变成了冷负荷,谐波反应中辐射扰热量转化为冷负荷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辐射扰热量投到板壁上,相当于引起板壁表面空气边界层温度升高,板壁吸热后温度升高会以对流的形式向房间放热,所放出的热量即为冷负荷。
冷负荷系数法:冷负荷系数法是建立在Z传递函数基础上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该方法把得热计算和负荷计算两步合并成一步,通过冷负荷系数直接从各种扰量源求得分项逐时冷负荷。
1、冷负荷系数法确定空调房间各项冷负荷。
(1)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外墙和屋顶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内墙、楼板等室内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2)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3)室内热源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ƒ设备和用具的散热量引起的冷负荷;空调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应按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如果空调系统中新风直接送入房间处理(新风不承担室内空气负荷时),则空调房间冷负荷还应包括新风负荷。
冷负荷指为了维持室内设定的温度,在某一时刻必须由空调系统从房间带走的热量,或者某一时刻需要向房间供应的冷量。房间的得热量是指通过维护结构进入房间的,以及房间内部散出的各种热量。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于太阳辐射进入房间的热量和室内外空气温差经维护结构传人房间的热量;另一部分是人体、照明、各种工艺设备和电器设备散入房间的热量。根据性质的不同,房间得热量可以分为潜热和显热两类,而显热又包括对流热和辐射热两种成分。
空调系统依靠送风带走室内的热量,只能是对流热。这就是负荷。而上述得热量含有辐射成分不能被送风所吸收。这部分辐射通过被辐射的围护结构的蓄热一放热效应才能转化为对流成分。
这种转化必然产生峰值的削减和时间的延迟,其结果使的得热曲线变成负荷曲线时被延迟被削平。负荷峰值小于得热峰值。也就是说得热和负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得热含有辐射成分。
❹ 机房内的空调怎么配置,计算公式是什么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
Qt=Q1+Q2
--Qt 总制冷量(kw)
--Q1 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x0.8)
--Q2 环境热负荷(=0.14~0.18KW/㎡x机房面积)
方法二:面积法
Qt=S xP
--Qt 总制冷量(kw)
--S机房面积(㎡)
--冷量估算指标(根据不同用途机房的估算指标选取)
精密空调的优势
其具体体现的问题如下:
1、舒适性空调出风温度过低
舒适性空调的设计为小风量、大焓差。出风温度设计在6-8oC ,换气次数设计在10-15次。精密空调的设计为大风量、小焓差。出风温度设计在10-14oC ,换气次数设计在30-60次。舒适性空调出风温度为6-8oC ,而在湿度大于等于50%的时候,8oC 为露点,就是说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此温度下会凝结成水滴。尤其对靠近空调出风处的设备局部极其不利,会导致微电路短路。舒适性空调在不考虑湿度对设备影响的前提下,对近端设备可以有效降温,但由于换气能力及风量不足,导致换气次数不够,即对距离出风口较远的设备无法起到降温作用。精密空调在出风温度设计上避免了“露点问题”,并通过大风量(换气次数最小设计为30次,即每2分钟将机房空气有效过滤一次)的设计解决了机房整体降温问题。
2、舒适性空调在-5oC以下即无法运行
舒适性空调在设计理念上只是在夏季发挥降温功能,其夏冬两季蒸发器、冷凝器功能互换的设计决定了——室外温度在-5oC及以下时,即无法进行空气调节——无法降温和升温!而标准机房的特点是发热量大,其空调即使在冬季也要具备降温功能!精密空调的设计严格适应各类室外温度变化的要求,-40oC到+45oC趋间保证空调24小时正常工作,包括降温升温。
3、舒适性空调温度调节精度过低
舒适性空调温度调节精度为6oC。从风量及出风问题上考虑,仅仅保障近端设备处的温度。温度的波动对设备稳定运行极其不利。精密空调温度调节精度为1oC。感应点为整个机房,温度无波动。
4、舒适性空调没有湿度控制功能
舒适性空调无法进行湿度控制。既没有加湿设备,也无法有效除湿。湿度过高产生的水滴及湿度过低产生的静电对设备运行都极其不利。精密空调的重要控制因数为湿度,可以达到1%的控制精度,湿度无波动。
5、舒适性空调设计寿命短
精密空调(如LIEBERT)的设计寿命为10年(在中国,LIEBERT已经出现15年仍然正常运行的案例),运行要求为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目前已经有一些舒适性空调厂家标称设计寿命超过5年,然而其计算方法为每年应用1-3个季度,每天运行不超过8小时,根据精密空调设计寿命的计算方法要求,其设计寿命绝对不超过2年。
6、舒适性空调基本没有空气过滤能力
舒适性空调只具备简单的过滤功能,不提供过滤网备件,一般在应用1-2个月后即无过滤功能。精密空调严格按照0.5 微米/升<18,000(B级)设计,配合以每小时30次的风量循环,保障机房洁净。机房洁净对设备运行非常重要。
7、舒适性空调维护量大
对舒适性空调而言,客户必须组织专门的队伍进行维护,维护量及维护成本高。精密空调的设计针对“免维护”,其维护量只集中在机组自动提示的过滤网更换及加湿罐清理等简单工作,无须专业的维护队伍。
8、舒适性空调综合成本高
从一次性购买成本上看,如果使用舒适性空调,达到相同制冷量精密空调的价格是舒适性空调的2倍左右,但考虑使用寿命——精密空调的使用寿命空调是舒适性空调的2-4倍,也就是说,在10年时间里,我们可以只应用1批精密空调,而不是应用2批甚至3批舒适性空调。
从运行成本上看,在发挥同样制冷效果的前提下,舒适性空调的耗电量是精密空调耗电量的1.5倍。
从维护成本上看。在发挥同样制冷效果的前提下,舒适性空调的维护量是精密空调维护量的2倍。
根据以上3种计算,从成本角度考虑,选择精密空调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运行成本、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