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详细介绍一下唐山市丰润区,谢谢!
燕山脚下,还乡河畔,在辽阔的冀东大地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唐山市丰润区。丰润位于东经117°45′-118°21′,北纬39°32′-40°04′,北依燕山,中南部偎冀东平原,地处环渤海、环京津开放开发中心地带,丰润是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一月平均气温-6.3℃,七月平均气温25.4℃,年平均气温10.8℃,无霜期185天,年降水量710毫米。由东北到西南层次分明的分为低山、平原、洼地三类地区,海拔高度在1-648米之间。境内有水库4座,4级以上河流5条,还乡河、陡河、泥河纵贯全境。
丰润区总面积1334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18镇、10乡),2个街道办事处,587个行政村,49个居委会,总人口87.4万人,29.5万户,其中非农业人口18.5万人。
丰润区辖3个街道、18个镇、5个乡:太平路街道、燕山路街道、浭阳街道、丰润镇、老庄子镇、任各庄镇、左家坞镇、泉河头镇、王官营镇、火石营镇、韩城镇、岔河镇、新军屯镇、小张各庄镇、丰登坞镇、李钊庄镇、白官屯镇、石各庄镇、沙流河镇、七树庄镇、杨官林镇、姜家营乡、欢喜庄乡、银城铺乡、刘家营乡、常庄乡。
据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商代为孤竹国领地,春秋战国时属燕国,西汉时期开始建县制,史称土垠县、徐无县、无终县,金大安元年(1209年)始称丰闰,明洪武元年(1368年)更名为丰润。后一直沿用。1980年,根据唐山大地震后恢复建设需要,由丰润县划出一部分,成立唐山市新区。2002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丰润县和新区,合并建立唐山市丰润区。
丰润以文化昌明、人才辈出而著称,历史上素有"南无锡、北丰润"之说。这里曾哺育了三国时期东吴开国重臣程普、清代文学巨匠曹雪芹、晚清北方国民革命的重要领袖丁开嶂等一批先贤圣哲,走出了我国早期马列主义传播者安体成,著名剧作家宋之的,一代评剧皇后白玉霜,著名诗人李瑛,音乐指挥家李德伦,历史学家杨向奎,作家张爱玲、管桦等一批杰出人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丰润富有独特的魅力。现在,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266所,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健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日臻完善,具有百年历史的省级重点中学车轴山中学为国家培养了很多栋梁之才。
丰润地处京、津、唐、秦腹地,西距北京120公里,西南距天津130公里,东距秦皇岛120公里,南距唐山中心区22.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古就有"幽燕之门户,辽海之襟喉,神京之肘腋"之称。当今,这里已发展成为连接东北、华北的重要通道。公路四通八达,102、112两条国道和京沈高速公路、津唐高速公路、唐山东外环高速公路、西外环高速公路在境内连接;铁路纵横交错,京秦、京山、唐遵三条铁路横跨城区,境内设有二级铁路货运编组站和三级铁路客运站;水路运输便利,距京唐港130公里,境内还坐落军地两用机场。发达的路网框架,构成了丰润独特的立体交通格局。
丰润是传统的农业大区,素有"冀东粮仓"之美称,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省花生出口基地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特别是通过近年来调整农业结构,已经形成了以奶业、蔬菜、苗木、特色果品四大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目前,全区建成百头规模的奶牛养殖场42个,奶牛存栏9.2万头,国内外知名的广东乐百氏、香港均瑶、石家庄三鹿和蒙牛等10家鲜奶加工企业在本区落户,日处理鲜奶780吨,是全省奶业大区和奶业产业化示范区。蔬菜业,形成了以国家级农业三元结构示范园区为龙头,辐射周边乡镇的产业格局,涌现出了11个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专业村,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苗木花卉业,以博亚苗木集团和格林农林开发公司为龙头的苗木企业,正在努力建设北方大型苗木生产基地。另外,以优质葡萄、苹果、核桃等为主要品种的特色果品业已初具规模。
丰润区工业起步较早,门类较多,已初步形成了钢材加工、水泥、食品、机械、化工、建筑装饰材料等六大龙型经济体系。食品业,境内曹雪芹家酒和乐百氏、均瑶、三鹿、蒙牛等乳制品企业的产品驰名中外。水泥行业,灰剑、鑫源等一批水泥产品已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被评为河北省质量信得过产品。钢铁行业,近年来先后培育了银城、国贸、国华、丰丰等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带钢项目,总投资过亿元的世纪鲁班巨型模板项目已经投产达效,概算投资1.4亿元的华声中宽带钢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机械加工业,先后建成了唐山重型机床厂、华森压铸有限公司等企业。化工行业,主要有冀东制药厂、溶剂公司、生化制药有限公司、太博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建筑装饰材料业,扶植发展了永兴铝材、舒润建材、宏利塑胶、美欧铝塑板等一大批新型墙体和环保装饰材料生产企业。坐落在丰润区的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冀东水泥集团、铁道部唐山机车车辆厂、华新纺织集团、冶金部第二十二冶金公司、中国建筑建材唐山安装公司等20余家国家大中型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成为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使丰润自古商贾云集,富甲一方。近年来,丰润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发展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初步形成了以建材、家俱、农机、陶瓷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市场体系。其中,冀东建材大世界已发展成为全省十大生产资料市场之一,年交易额达23亿元。目前,总投资3亿元的铝材市场、曙光建材装饰城、汽车商贸城、商贸中心、商贸综合楼正在建设之中。旅游业方面,城区北部燕山脚下的"高峡平湖"邱庄水库度假村,满目滴翠的"冀东名山"腰带山森林公园,峰峻石奇的"御带仙境"聚仙谷等旅游景区的开发已初具规模,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近年来,丰润区在城市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改造力度,城区主要街道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水、暖、电、气普及率堪称一流,城区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味进一步提升,受到了外地客人和居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分别实现了无线发射和有线联网,有线电视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目前,全区固定电话装机总容量已近25.6万门,拥有程控电话21.9万户,移动用户12万户。农村小城镇建设全面启动,沙流河镇被命名为全国城镇建设先进镇、全省首批优先发展镇。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服务周到的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完善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为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全区广大干部"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强化服务"的意识浓厚,各类企业"诚信、守法"蔚然成风,"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招商引资"的观念已化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B. 中国的三山五岳是指那几座山,它们分别坐落在什么地方
三山,有三种说法:
(1)是指华夏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三条龙脉:喜马拉雅山脉(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触不周山)、昆仑山脉(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月)、天山山脉(西王母娘居庭、女娲炼石补天);
(2)是道教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
(3)今人所喜欢的三座旅游名山:黄山、庐山、雁荡山。
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泰山是“五岳”之首,位于山东泰安 。
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
衡山,又名南岳,是我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海拔1300.2米。
北岳恒山:
山西恒山,原名高是山、玄武山、崞山,后附会北岳恒山故事,明后期建北岳庙,清顺治被定为北岳。
河北恒山,明代以前北岳,今大茂山,亦名恒山、常山、玄岳、神尖、毋恤台、神仙山等,位于河北省阜平县西北70里,海拔1989米;北岳庙在曲阳。
中岳嵩山横跨荥阳、新密、巩义、登封、偃师、伊川、洛阳等市县,全长60多公里。
三山五岳遍布华夏大地,或绵延千里,或高耸平原盆地之上,格外险峻。
三山是华夏远古传说之地;五岳是中华文化的兴盛之地。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闻天下。以中原为中心,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命名。五岳称华夏名山之首,有景观和文化双重意义。五岳各具特色: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早已闻名于世界。
C.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它们分别在什么省。
一、东岳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D. 三山五岳中的五岳是哪五岳
三山指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其中北岳古今不同。
1、黄山位于中国安徽南部,是中国的三山之一,黄山距市区屯溪69公里,北纬30度10分,东经118度10分,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地跨市内歙县、休宁、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山脉面积1200平方千米,规划入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
黄山
从风水文化上讲,南干巽龙经西藏云南贵州湖南江西,遥遥千里而来,入安徽起顶于黄山。黄山千峰竞秀、万壑纵横,有莲花峰1864.8米、光明项1860米、天都峰1810米三大主峰,七十二峰,脉分八方,真大龙祖山矣!所谓玉屏、华盖、龙楼、凤阁,辞楼下殿一应俱全,迎客松就位于玉屏楼左侧,到黄山莲花峰一览便知。黄山为金陵之祖,传婺源曾有一碑,书“金陵正脉”,今已不存。黄山正脉西南向东北行进至金陵,故此,黄山是金陵的太祖山无疑。
2、庐山地处江西北部,九江市南部。背倚庐山,面临鄱阳湖,东与都昌县隔水为邻,西与九江县、德安县、共青城市接壤,北与濂溪区(原庐山区)相连,南与永修县湖洲相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山地地貌,背靠庐山,面向鄱阳湖。风水文化中属南龙范畴。
庐山
庐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历来被称为“人文圣山”。原星子县相传“有星坠湖(鄱阳湖落星墩)”而得县名,设县已有千余年。千百年来,儒家、 星子地名起源--落星墩。佛教、道教文化在此地水乳交融、相互影响,是影响中国思想文化近千年的理学和一千数百年的禅宗兴盛区,是南天师道的发祥地,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学府、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所在地,是中国田园诗的摇篮,是我国隐逸文化的典型区域。庐山历来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古代和近代留下了2500余篇咏庐山诗文,1300帧摩崖石刻。田园诗派鼻祖陶渊明生长于此、创作于此,他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周敦颐的《爱莲说》、苏轼的《题西林壁》。
3、雁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297公里,距温州68公里。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00 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雁荡山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一般指东岳泰山(位于山东)、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北岳恒山(位于山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
1、东岳泰山:泰山古名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中部泰安境内。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泰山对中国人以及中华文化影响甚远,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诸多与泰山有关的成语、俗语和掌故。儒释道三教并存,宫观庙宇不计其数,历代君王及文人墨客都在泰山上留下过自己的诗文墨宝。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最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观”。古人以“泰山北斗”来喻指人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东岳泰山
泰山因其气势之磅礴,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泰山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显示出这一带早期的人类活动。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也反映出早期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动状况。战国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进入秦汉之后,泰山逐渐成为政权的象征。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占第三位。全国的许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
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死后,头部化为泰山。据《史记集解》所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古代历朝历代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对泰山仰慕备至。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泰山河溪以玉皇顶为分水岭。北有玉符河、大沙河注入黄河,东面的石汶河、冯家庄河、南面的梳洗河、西溪,西面的泮汶河,均注入大汶河。
2、南岳衡山: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衡阳南岳区,旧时汉族民间广泛崇拜的神祇,即南岳衡山君神,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海拔1300.2米。由于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有“南岳独秀”之美称。
南岳衡山
衡山呈北东—南西走向,北起衡阳市衡山县福田铺乡,南迄衡阳市衡阳县樟木乡,长38公里,西起衡阳县界牌镇,东止衡阳市南岳区,最宽处17公里。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紫盖峰、天柱峰、祝融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衡山东北坡、东坡、东南坡共计河川26条,经衡阳、湘潭、衡山三县的易俗河、荆坡河、乌石港、龙隐港、萱洲港、白鹭港等注入湘江。
3、西岳华山:华山又称西岳,为五岳之一,位于中国陕西渭南华阴市,西距西安市120公里,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扼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华山山体倚天拔地,四面如削,更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鹞子翻身、长空栈道等十分险峻之地,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共有五峰,即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中峰玉女,南峰落雁,北峰云台。
西岳华山
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来说,同华山山峰像一朵莲是分不开的,古时候“华”与“花”通用,正如《水经注》所说: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华山。
4、北岳恒山:
1)古恒山,原北岳恒山在曲阳西北,也名常山,人称古北岳,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位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的神仙山(又名大茂山主峰1898米)。
北岳古恒山
自虞舜帝以下历代王朝皆祀北岳于曲阳,明代始以山西浑源的玄岳为北岳恒山,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移祀北岳于浑源。修德寺位于曲阳县城西南,曾出土石像2200余件,绝大部分是白石造像,是目前国内出土数量最多、时间延续较长的一批佛教造像,对研究佛教发展史有重要的意义。北岳庙位于曲阳城西,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年间,为祭祀北岳恒山之所。庙内古建成群、碑碣林立,现存北魏至明清碑共计160余通,金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保留下来的《北岳恒山图》和明太祖朱元璋撰写的《洪武碑楼》等碑刻艺术价值最高;主体建筑德宁之殿内的巨幅壁画“天宫图”,据记载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绘。
2)今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区62公里。号称108峰,东西绵延150公里,横跨晋、冀两省。西衔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北岳恒山
今北岳是明末清初时才被定为山西浑源天峰岭,而古北岳恒山是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中期一直在河北保定市阜平县大茂山。从秦代到清初的1700多年的历史中,历朝皇帝祭祀的恒山都在河北大茂山,有明确史料记载。直到明朝后期才把北岳恒山“易地安置”到山西浑源,清代才开始在山西的恒山祭祀北岳。
今恒山,明朝中期利用古恒山人文景观损坏严重之际,通过伪造仙迹,牵强附会转移到天峰岭上,不断要求北岳移祀,并最终在顺治年间获得刚刚入关的清政府承认,上升为北岳,成为五岳之一。
关于北岳改祀: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兵部尚书马文升,议祀北岳于曲阳改为浑源,理由:一是曲阳在京都之南;二是曲阳北岳庙距北岳恒山140里;三是宋失云州,始祭恒山于曲阳。这第三个理由纯属编造,时任礼部尚书的倪岳予以反驳,奏议没有生效。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户科陈公奏罢曲阳庙祀改祀浑源获准,但仍祭于曲阳。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帝允刑部给事中粘本盛之请,始改祀浑源,改祀之争历时150余年。
造成北岳改祀于山西省浑源县天峰岭直接原因:一、河北在元代、明代初期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减少,同时建于大茂山上的原有庙宇损毁严重,明朝从洪洞县向河北大移民可作旁证。而进入恒山交通阻塞,只能到曲阳祭祀,不能亲临登山之乐。同时山西在元末明末战争中损失相对较少,人口及历史文化保留较多,于是朝中逐渐产生了改祀派,想把保定的恒山正位改祀于浑源的天峰岭。直到清初顺治年间满清入关不久并不了解实际情况,朝中改祀派占了上风,终于改祀北岳恒山于山西浑源。二、浑源人注重名山文化的宣传、挖掘、培养,特别是在天峰岭脚下修了悬空寺(北魏后期公元490年始修),天峰岭上建了不少的庙宇、神殿,这也增加了改祀于此的分量。(没有重视就得不到重视)
不过,对于“改祀”一事,明清两代都有不少人反对。如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在对曲阳、浑源考察后,作《北岳辨》就认为北岳在京都之南的理由不能成立,“都邑无常,而五岳有定”,历代的制度是“改都不改岳”。至于“宋失云州始祭曲阳”一说,更是错误,还用大量史实碑文驳斥马文升之说。如果单从自然景观来讲,论山的雄、奇、险、秀,保定的古恒山皆在浑源的天峰岭之上;要论人文景观和交通便利,古恒山就逊色了。清帝之所以“改祀”,据推测可能与崇尚佛教,注重人文景观和交通便利有较大关系。
5、中岳嵩山:嵩山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位于河南省西部,属伏牛山系,地处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最高峰连天峰1512米;东西绵延60多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南依颍水,北邻黄河。嵩山地处中原,东西横卧,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嵩高”、“崇山”,西周时称天室山。
中岳嵩山
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阳后,以“嵩为中央、左岱、右华”,为“天地之中”,称中岳嵩山。嵩山又分为少室山和太室山两部分,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
E. 末日来临多储备粮食能够度过难关吗
这个未雨绸缪绝不是多准备点面包那么简单,而是必须高瞻远瞩的看到100年甚至1000年。
现在世界上很多科学家就在做这些事,它们探索深空,开发基因食物,呼吁自我约束,销毁和控制核武等等,这些都是为了预防当毁灭性灾难来临时,人类束手无策。
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肆无忌惮的反智反科学,甚至肆意贬损为人类走的更远而孜孜不倦的科学家们,实在令人可憎。
人类自己不作死,才能够走的更远。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感谢粉丝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注支持与厚爱。
原创版权,未经作者许可的任何装载与内容引用,均视为侵权抄袭行为,会受到法律责任追究,敬请理解与合作。
F. 为什么北宋是金国灭的,而南宋是蒙古灭的
北宋时期,蒙古还没有崛起,辽国已经没落,金国如日中天,加上北宋时期重文轻武,导致被金国所灭。到了南宋,蒙古崛起,金国没落,南宋更是偏安一隅,所以被蒙古所灭。
G. 青岛的历史名人有谁
1、黄培
黄培(1603~1669),字孟坚,号封岳,即墨城里人。其祖父黄嘉善,明万历年间兵部尚书、赠太保衔。
明亡后,黄培返归故里,忧郁悲愤,常以诗文抒发情感。清康熙五年(1666年),因自刻《含章馆诗集》致祸,遭姜元衡告发,史称“黄培诗案”。
黄培被囚禁于济南,清廷判曰:“黄培因系明朝世宦,隐怀反抗本朝之心,刊刻逆书,已属不法,吟咏诗句,尤见狂悖,且宽袍大袖,延用前朝服制,蓄发留须,故违当朝法令,大逆不敬。应按隐叛诽薄之罪,但律无正文,无从援引,谨援他律比附,定拟绞罪”。
黄培于康熙八年(1669年)四月初一被处以绞刑,临刑时,昂然阔步,从容吟诗明志。终年六十六。
2、黄嘉善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黄嘉善出生于即墨城,字惟尚,号梓山。黄嘉善从小聪慧,渐大学习勤奋努力,他少年时入崂山石门西麓的上、下书院就读,饱读经史子集,精心体会治国安邦的道理,所作的文章流畅优雅,胸有韬略。黄嘉善成年后仪表端庄伟岸,风度儒雅,人品出众。
3、秦纮
秦纮(1426年-1505年),字世缨,山东单县人。明朝名臣。
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官至三边总制、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弘治十八年(1505年)卒,年八十,赠少保,谥襄毅。《皇明经世文编》有《秦襄毅公奏疏》。
秦纮长期在西北和南方边区担任巡抚和总督,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为明代边疆地区稳定,尤其是西北九边重镇的巩固做出了极大贡献。《明史》赞其“文武兼资,伟哉一代之能臣矣!”
4、尤淑孝
尤淑孝(生卒年不详),字孟仁,大兴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尤淑孝被任命为即墨知县。在任十几年间,为即墨地方兴利除弊,政声显著。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他将位于县城南偏西的龙王庙移建至南门外偏东处。当时,位于县城西南的淮涉河(今墨水河)大坝,由于年久失修,经常被洪水冲溃,不能预防河水泛滥。
为使百姓免受洪水之灾,尤淑孝组织民工,重新修建了大坝。同时,由于位于城北部的北大河(今龙泉河)桥年久失修,早已倒塌,为方便地方百姓,1760年,对其进行重建。
尤淑孝还十分重视地方文化建设,在任期间,他组织人员,搜集整理地方史资料,甄别真伪,确定体例,重新编纂了《即墨县志》,共计12卷,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地方史料。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即墨百姓在县南三里的登高埠建造了遗爱祠,四时奉祀。
5、郭孟泽
郭孟泽(1913—1972),山东省平度县(今平度市)人。七七事变后投身抗日活动。同年冬,受中共胶东特委委派,来平度协助郭士先组织抗日武装。
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3月任平南县行署主任兼县大队大队长。1944年3月任中共平南县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财政部监察司监察专员、甘肃省高级法院办公室主任、中共民勤县委书记、武威地委纪委书记等职。1972年病逝于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