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热杯使用说明书
用途说明:
1本产品适用于深秋,寒冬,初春等低温时期的驾车长途旅行,或一家人(包括老人,孩子)集体出游。可能大家从前都是放两箱矿泉水在后背箱里,就上路了。老年人和小孩子要喝热水怎么办呢?一般情况下是带几个大保温杯或两个暖瓶,出发前灌满热水。但举家出游时车里多是坐满了人的,这么多瓶瓶罐罐和各色食品袋挤在一起,拥挤不堪而且很不安全。如果您带上一个车载电加热水杯,路上可随时提供热水,尤其是到山区旅游时非常有用。
2很多职业司机(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大客车等)由于饮食不规律,患有肠胃疾病,即使在夏季,也要喝热水。常见做法是带一个大大的玻璃瓶(装满开水或茶水),随车颠簸。备上一个车载电加热水杯就方便多了。在不加热时,它同样可当普通口杯使用。
产品说明:
1本产品为国家专利产品,证书号第996769号。
2本品是汽车专用产品,利用车载电源工作,为点烟器设计,12V10A以下,不需要改动原车电路,适合大多数车型。
3标准气压下可将水烧开至100度,杯口直径8cm,为广口设计,可以沏茶,煮咖啡,煲汤,泡面甚至煮鸡蛋。用途广泛。
4使用1平方专用电缆,满足大功率工作需求。不同于那些30瓦左右的电热杯(电缆很细易过热,并且无法将水烧开)。
5容积450ml, 杯体为内外双层不锈钢设计,外形独特,适合车上杯架要求,使用简单,安全可靠。
6具有短路保护,高温断电保护等安全措施,确保您爱车的电路安全。
7根据季节不同,20分钟左右可将冷水烧开。
使用说明:
1将水,牛奶等需要加热的液体倒入杯子里,注意不要太满,以防止加热后溢出。同时也不可太少,液面要高于杯子下部的窄小部分(100ml),然后平稳放置在车内杯架上。
2将电源插头插入点烟器插座,线缆不可打结,防止过热。水开后拔下插头即可。
3本品为即插即用型,不用时或杯子里无水时一定要拔下插头,不可干烧!
4本品连续工作1小时后应暂停使用,待杯体温度冷却到室温时才可继续工作。
5工作时,杯体外表面温度最高在60度左右,不会烫手,冬季暖手非常合适。
② 我新买了个不锈钢电热杯 正茂的 第一次用觉得塑料味道很重
底盘受热所至,以前我买的时候买电器的老板是这样说的,后来逐渐就没啥味了,用的不到一年吧。
③ 电热杯可以用来干什么尤其对于大学生在寝室。
烧水,煮饺子,面条,鸡蛋等,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就是这样用的。
④ 电热杯的种类和使用方向
采英牌不锈钢电热杯 价格13元 400W功率
红梅牌电热杯 价格15元 泡面最好
正茂不绣钢电热杯 价格18元
广东永亨产豪华电热杯 价格20元 可以煮菜
⑤ 电热杯可以做米饭吗可以炒菜吗买和用电热杯要注意什么
电热杯不能蒸米饭,也不能炒菜,倒是可以煮粥喝、煮面吃,但是很容易糊底的~~买的时候注意你要怎么用它,别买了做不来你的饭,用的时候要注意人不能离地方,多搅拌,电热杯实在是很容易糊底的。
⑥ 我买了不锈钢电热杯 正茂的 第一次使用就杯底出现黑点现象是什么原因
很正常的,那些黑色东西怎么洗也洗不掉,用醋泡上一会再洗会好点的,用电热杯做饭很容易糊锅底的,做饭的时候小心点啦~~
⑦ 不锈钢电热杯热牛奶要注意什么
像这种电热的牛奶杯一般都是在底部集中高温加热,所以用于加热粘稠的物体就有传导散热不良和温度过于集中于局部的弊端,就很容易造成“糊底”的问题了。所以对于除了加热牛奶和水外,不介意使用来加热其他东西
⑧ 由于是在校学生,用砂锅煎药不方便,我有一个不锈钢的电热杯,请问可不可以用它来煎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人类抵抗疾病及繁衍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只是由于煎药过程稍显复杂,下面我详细地介绍一下煎煮中药需注意的各个方面:
煎药器具的选用-煎药的加水量-煎药中注意的问题-煎药前的浸泡-煎煮次数-煎药温度--煎煮时间-留取药液量-服汤药方法-特殊药的煎煮-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二.煎药的加水量 煎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 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三.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1)先煎药: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 另有毒性药物先煎,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乌头类药物久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只有原来的1/2000。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
(2)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如钩藤所含的藤碱,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是大黄甙,但其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分解。而大黄甙泻下作用又比甙元强,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后下方法。
(3)包煎药:一般是种子和各别的花粉药物,用纱布袋装好放入群药内共煎煮。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如车前子易粘锅糊化,焦化。所以需包煎,。旋复花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
(4)溶化服:用热药液将药物溶化后服用。常见的药物有玄明粉,芒硝。
(5)烊化服;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用热药液烊化后服用。如果混煎会使药液粘性大,影响其它成分的浸出,胶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损失,所以采用烊化服用的方法。常见的有生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6)另煎兑入,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7)冲服,一些贵重的药物细粉不能与群药一起煎煮,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即将药粉溶于药液中服。这样既有利于发挥药物的作用还又可节省药材。常见的有三七面,羚羊角面,牛黄面等。
⑨ 不锈钢电热杯--不要让它糊了,这样会有毒吗
应该检查一下电热杯的导线接头是否接触良好。导线接触不良会产生接触电阻,大功率电器的电阻比较小,这时导线接口处就会发热,时间长了导线会氧化,导致接触电阻更高,这样恶性循环,导线温度越来越高,就会产生一种刺鼻的气味。
检查接头处,如果发黑,就说明味道是从这里出来的。
电热杯不能煮粥,温度太高,煮粥得文火。
⑩ 电热杯的使用指南
你所说的电热杯是烧开水用的,所以水一开就跳,就自动断电了,以防止水烧干后损坏电热杯。之所以它能够自动断电(跳),是因为其中装了温度感应控制装置,水温达到100度它就能感应到并自动断电。因此,把它用于煮水饺、面条等,的确是很麻烦的,它总是要“跳”嘛,一般不提倡这样做。
当然,如果是应急或的确没有其它炊具,可以用小木块或者其他硬物、软线等把开关固定住,只要能让它“跳”不起来、不能自动断电即可煮食物了。但前提是务必确保杯中有水或汤(反正不能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