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304不锈钢碗,怎样检测
辨别抄304不锈钢的方法:
1、使用袭不锈钢鉴别药水:操作简单,只要把药水滴在不锈钢上,看颜色及反应速度即可判断不锈钢型号。 反应迅速,几秒种就能辨别不锈钢型号。201不锈钢显示深红色,202显示红色,301显示浅红色,304显示无色或淡黄色。
2、通过磁性辨别:304不锈钢的磁性,与其他材质的不锈钢磁性完全不是同一级别的,也就是说304钢的磁性始终显示的是弱磁性。这就是说,如果不锈钢带弱磁性或完全不带磁性,应判别为304或316材质;如果与碳钢的磁性一样,显示出强磁性,因判别为不是304材质。
【304不锈钢】是不锈钢中常见的一种材质,密度为7.93 g/cm3,业内也叫做18/8不锈钢。耐高温800度,具有加工性能好,韧性高的特点,广泛使用于工业和家具装饰行业和食品医疗行业。304 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8%以上的铬,8%以上的镍含量。
② 304、316不锈钢都有些什么区别可以怎样看出来吗求教
304不锈钢与316不锈钢的区别
材料性能差异
304不锈钢为奥氏体不锈钢,不能经热处理强化,不能像碳钢一样淬火,无磁性。304的各种力学性能都很优异,具有相当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作为不锈钢耐热钢应用较为广泛。
316不锈钢具有比304更好的耐酸碱性和耐高温性,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外科手术器械。此外,316不锈钢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基本上没有热胀冷缩,这对精密零件极为重要。
金属主要成分的差异
304不锈钢和316不锈钢的铬含量约为16~18%,但304不锈钢的镍含量平均为9%,而316不锈钢的平均镍含量为12%。金属材料中的镍可以提高材料的高温耐久性、机械性能和抗氧化性。因此,材料中镍的含量直接影响材料的综合性能。
用途的差异
304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制造综合性能(耐蚀性和成形性)要求较高的设备和零件。316不锈钢主要用于制浆造纸设备、换热器、染色设备、膜处理设备、管道、沿海地区建筑外墙材料等。
日常生活中用哪种好?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有锅、碗、瓢、盆,铲、勺子以保温杯等等,这些日常用品通常使用304不锈钢材料,一般来说,304不锈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已经足够了,因为304不锈钢的特点是耐酸碱和耐高温。我们通常使用的餐具是酸碱腐蚀的,所以我们只需要能够抵抗酸碱。
不锈钢保温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不锈钢保温杯的选择仍然有很多的认识。比如我们在选购保温杯时,主要看包装上的GB9684”的字样或者杯子上是否有“SUS304”。要购买经过测试的不锈钢产品。因为食品级304不锈钢是要符合重金属沉淀标准的,而普通304不锈钢,并没有经过这些检测,所以在购买时,要仔细查看包装上的品牌。
不锈钢餐具,顾名思义,既不生锈,又具有耐酸腐蚀性。这一点,所有的不锈钢都能轻易做到,但有人认为他们的不锈钢产品生锈了吗?是假的吗?其实,这是一个误会。事实上,所说的锈迹不是空气氧化造成的,而是被酸腐蚀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酸性物质,比如常见的雨水。我们的不锈钢产品会被酸腐蚀,就像生锈一样。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304不锈钢是非常好的。当然,有些人认为316更好。毕竟,316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能力更好。一般来说,只要没有腐蚀性的食品材料,我认为304不锈钢是比较划算的选择。
③ 如何区分不锈钢餐具的好坏
一、笼统的讲,不锈钢的抗方腐蚀性和含镍有关,镍含量越高,抗腐蚀性越好(但也不是绝对)。食品工厂与食物接触的不锈钢多为304,含镍在8%以上,要求高的个别器具会用316L(含镍12%以上,医疗用手术刀就是)。
二、带不带磁不能完全证明不锈钢的镍的情况及其牌号。含磁与钢材熔炼时的加工处理有关(热溶后退火或淬火等工艺处理不同,分子的排列发生变化)。我过去一直认为可以以这个来判定不锈钢,后来到了食品机械加工行业后才发现,不锈钢的牌号非常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有日本标准、美国标准、德国标准、中国标准等等,经常说的201、304等用数字表示牌号的多为日标或美标(而同样是316L,日标和美标也不一样,一个要求含镍12%,一个要求10%)各个牌号除了含镍这个因素外,还和加工等工艺因素有关。
三、一般的餐具是舍不得用304的,新的餐具上有铭牌,你看一下它所执行的标准就可以知道具体是什么材质的了。我曾留心过一些餐具的铭牌,发现它们的材质也是良莠不齐,但基本没有304材质的。
四、不锈钢不代表永远不会生锈。它一般不怕酸,主要是怕氯离子,即含盐的食物(酱油厂用316L材质的不锈钢用久了都会腐蚀)。我家里有一个含镍低的不锈钢小碗被经常来加热卤味就腐蚀变黑了。
五、不用担心这些问题,即使你用铁家伙也不存在人体危害的问题。与食物接触的金属器具一般只要不是铝或铜及其它重金属就没什么事。 希望对你有用
④ 用磁铁能试出不锈钢碗是否合格吗
你好!
不锈钢碗是否合格,和磁性无关。和制作工艺,使用的材料,加工后遗留的有害元素有关。
祝你生活愉快
健康快乐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⑤ 如何识别食品级不锈钢
(1)磁性的角度。201有一定磁性,但磁性不好;202几乎没有磁性;304与316上绝对没有磁性;4系列都有磁性而且磁性很好。2系列之所以有磁性是因为2系列不锈钢多数是回收料回炉,我们叫反扎料,含有的元素不纯净,反扎料的成本只等于一级料的1/2。因此,食品级不锈钢完全无磁性的有可能是安全的,有弱磁性是有毒的,强磁性也是安全的。(2)质材的区别。在2系列不锈钢中,马氏体、高锰合金。它的特点是原材料价格便宜、中度和低度重金属析出,塑形性普通;在3系列不锈钢中,奥氏体、铬镍合金;它的特点是原材料价格比较高、无重金属析出,塑形性较好,炊用比较多是304而医用的是316;在4系列不锈钢中,铁素体、碳合金。它的特点是锅用430价格比较便宜、塑形性比较差、磁性非常好,但属于健康金属,在碱性环境中会生绣。4系列除了430以外多数是用于刀用钢材与其他用途,因为硬度高于2、3系列不锈钢。
⑥ 怎样判断是铁还是不锈钢
可以听声音判断是铁还是不锈钢,声音沉闷为生铁,声音清脆为钢。或者专等时间久一点了,铁会属生锈。
大部分情况可以用吸铁石判断,不能吸的是不锈钢。不锈钢是因为钢的组织中加了Cr(铬),使组织细化,不易被磁场磁化。
铁和钢是以含碳量的多少来区别的。含碳量在2%以下的铁碳合金是钢,含碳量在2%以上的则称之为铁。
还有,钢是指碳含量不高于2%的铁,要做到耐腐蚀碳含量是不允许这么高的,所以行业中只有“不锈钢”没有“不锈铁”。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
不锈钢-网络
⑦ 请问专业人士:不锈钢的简易判断方法~ 吸铁石吸不住的一定是不锈钢吗
购买不锈钢器件(面盆、水槽等)不能被吸住的一般是不锈钢,但是有可能是比较差的201材质的,其实国内超市商场买的不锈钢厨具例如锅碗瓢盆各种架子水池等304材质的很少,大多是201材质的不锈钢,304之类的产品大多出口了,国内即使有卖的也非常贵201是无磁的,还有一部分是410或430之类的俗称不锈铁材质,吸铁石可以吸住,一般大品牌并且标注其材质的有环保标志产品,你可以放心使用,一些杂牌价格很便宜无标注的建议你不要买,大多是用回收的废料做的,残留化学物质很多,多人有害!总之便宜没好货。*****论坛潮之家的分享,对你这个问题挺有用,建议看看.---->
⑧ 不锈钢如何检测
磨花复鉴别:将不锈钢放在砂轮制机上磨,看其火花如何。若火花看起来为流线形,而且火花密集,证明是含锰较高的高锰钢或锰氮钢;若出现无节花证明为不锈钢。2退火法鉴别:一般经过冷加工的铬镍不锈钢,本身会带有磁性,可以用小块在火中烧,当全体烧红时再让其冷却,正常情况下,退火后磁性将消失。但有些铬镍不锈钢,因为加入了铁元素,即使在热状态下也仍带磁性的。3化学定性法鉴别:将小块不锈钢溶解在王水中,再添加氨水中和,轻轻注入镍试剂。若液面上出现红色绒状物质,证明不锈钢中含有镍;如并未有红色物质,说明无镍。
⑨ 怎样鉴别是否是不锈钢餐具
目前市场上在售的这类产品常见的有不锈钢刀、叉、勺、碗、锅、食品加工器具中的滤网、内胆等。如果按照不锈钢材质分类,一般按组织结构可分为奥氏体型不锈钢、铁素体型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和马氏体型不锈钢四类,各材质其耐腐蚀性和卫生安全性能也有所不同。
从这四类的不锈钢特点而言,马氏体型不锈钢其强度硬度高于其他三类,但其抗腐蚀性的能力明显比其他三类低。按照国标,餐具和食品加工钻研器具可使用马氏体不锈钢,不锈钢容器类等制品应选用其他三类不锈钢材质生产。
这意味着,各种存放食品的容器和食品加工机械应选用奥氏体型不锈钢。而各种餐具,应选用马氏体型不锈钢。
其次,一定要认真观察产品的外包装和各项证书、合格证号。
一是注意实物与包装上描述的内容是否一致;
二是检查产品是否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QS标记的生产许可证和许可证编号,以及GB或其他国家认证部门出具的合格证号;
三是产品上是否有中文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和地址;
四是包装或说明书上是否标明产品规格、等级、主要成分名称和含量等;
五是包装或说明书上是否有一些正确的操作规范或者清洗方式的提示;
六是因使用不当,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GB9684-2011对不锈钢餐厨具也给出了更具体的标识要求,即在产品或最小销售包装上应标识'食品接触用';在产品或最小销售包装上应标识不锈钢类型。
最后,有的标签上会将不锈钢的型号直接标注出来,也可作为鉴别产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