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锈钢钢板常用的厚度有哪些常用最薄的为多少
工业 0.5mm-5mm 、比较普遍最薄0.3mm。
B. 为什么在不锈钢厚度现在市场上较乱,标1MM厚的实厚只有0.7的,也有0.8 0.85 0.9
现在的标准是比较乱,按照行业的标准不锈钢管材下差是0.35,也就是说1.0的实际厚度只有0.65,但随着市场竞争。现在1.0的管子厚度应该在0.55-0.6之间。很简单,比方说。你0.65的管子20块1根。别人0.6管子卖18块。加工厂就会考虑利润选择0.6的。但材料厂里就会看0.6的管子好卖所以就都会做。这就是现在不锈钢材料行业的内幕
C. 不锈钢板厚度一般是多少
0.3mm
【不锈钢板】
不锈钢板表面光洁,有较高的塑性、韧性和机械强度,耐酸、碱性气体、溶液和其他介质的腐蚀。它是一种不容易生锈的合
金钢,但不是绝对不生锈。不锈钢板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的钢板,而耐酸钢板则是指耐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板。不锈钢板自20世
纪初问世,到现在已有1个多世纪的历史。
【选择要领】
不锈钢板一般是不锈钢板和耐酸钢板的总称。不锈钢板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的钢板,而耐酸钢板
则是指耐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板。不锈钢板自本世纪初问世,不锈钢板的发展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不锈钢板
钢板种很多,性能各异,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几大类。按组织结构分为马氏不锈钢板(包括沉淀硬化不锈钢板)、铁素体不锈钢板、奥氏体不锈钢板和奥氏体
加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板等四大类?按钢板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或钢板中的一些特征元素来分类,分为铬不锈钢板、铬镍不锈钢板、铬镍钼不锈钢板以及低碳不锈钢板、
高钼不锈钢板、高纯不锈钢板等。按钢板的性能特点和用途分类,分为耐硝酸不锈钢板、耐硫酸不锈钢板、耐点蚀不锈钢板、耐应力腐蚀不锈钢板、高强不锈钢板
等。按钢板的功能特点分类,分为低温不锈钢板、无磁不锈钢板、易切削不锈钢板、超塑性不锈钢板等。现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钢板的组织结构特点和钢板的化学成
分特点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分类。一般分为马氏体不锈钢板、铁素体不锈钢板、奥氏体不锈钢板、双相不锈钢板和沉淀硬化型不锈钢板等或分为铬不锈钢板和镍不
锈钢板两大类。用途很广典型用途:纸浆和造纸用设备热交换器、机械设备、染色设备、胶片冲洗设备、管道、沿海区域建筑物外部用材等。
1,不锈钢文具柜
无锡不锈钢板按制法分热轧和冷轧的两种,包括厚度0.5.10-885毫米72938的薄冷板和4.5-100毫米的中厚板。
要求能承受草酸、硫酸-硫酸铁、硝酸、硝酸-氢氟酸、硫酸-硫酸铜、磷酸、甲酸、乙酸等各种酸的腐蚀,广泛用于化工、食品、医药、造纸、石油、原子能等工业,以及建筑、厨具、餐具、车辆、家用电器各类零部件。
为了保证各类不锈钢板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硬度等力学性能符合要求,钢板交货前必须经过退火、固溶处理、时效处理等热处理05.10 88.57.29.38特别符号。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主要取决于它的合金成分(铬、镍、钛、硅、铝、锰、等)和内部的组织结构。
按制法分热轧和冷轧的两种,按钢种的组织特征分为5类:奥氏体型、奥氏体-铁素体型、铁素体型、马氏体型、沉淀硬化型。
不锈钢板表面光洁,有较高的塑性、韧性和机械强度,耐酸、碱性气体、溶液和其他介质的腐蚀。它是一种不容易生锈的合金钢,但不是绝对不生锈。
【性能】
1,耐腐蚀性
不锈钢板具有与不稳定的镍铬合金304相似的抵挡一般腐蚀的能力。在碳化铬程度的温度范围中的长时间加热可能会影响合金321和347在恶劣的腐蚀介质中的。主要用于高温应用,高温应用要求材料有强的抗敏化性,以防止在较低温度的粒间腐蚀。
2,高温抗氧化性
不锈钢板都具有高温抗氧化性,但是,氧化率会受暴露环境以及产品形态等固有因素的影响。
3,物理性能
金属的总传热系数除了取决于金属的导热系数外,还取决于其它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膜层散热系数、锈皮和金属的表面
状况。不锈钢能保持表面整洁,因此它的传热性比其它导热系数更高的金属更好。聊城三得利不锈钢提供八、不锈钢板的技术标准不锈钢板耐蚀性、弯曲加工性能
和焊接部位韧性、以及焊接部位的冲压加工性能优良的高强度不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具体说是把含C:0.02%以下、N:0.02%以下、Cr:11%以上
小于17%、适当含量的Si、Mn、P、S、Al、Ni,而且满足12≤Cr Mo 1.5Si≤17、1≤Ni 30(C N) 0.5(Mn
Cu)≤4、Cr 0.5(Ni Cu) 3.3Mo≥16.0、0.006≤C
N≤0.030的不锈钢板加热到850~1250℃,然后进行以1℃/s以上的冷却速度冷却的热处理。这样可以成为含体积分数12%以上马氏体的组织、
730MPa以上的高强度、耐蚀性和弯曲加工性能、焊接热影响区韧性优良的高强度不锈钢板。再利用含Mo、B等,可以显著提高焊接部位的冲压加工性能。
D. 不锈钢厚度一般分为多少和多少
不锈钢板标准厚度 :0.1/0.2/0.3/0.5/0.6/0.7/0.8/0.9/1.0/1.5/2.0/2.5/3.0/4.0/5.0/6.0/8.0/9.0/10/12/16/18/20/22/25/30mm。
(4)09厚不锈钢怎么样扩展阅读:
不锈钢(金属材料):
1.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
2.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而使他们的耐蚀性不同,普通不锈钢一般不耐化学介质腐蚀,而耐酸钢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一词不仅仅是单纯指一种不锈钢,而是表示一百多种工业不锈钢,所开发的每种不锈钢都在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性能。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弄清用途,然后再确定正确的钢种。和建筑构造应用领域有关的钢种通常只有六种。它们都含有17~22%的铬,较好的钢种还含有镍。添加钼可进一步改善大气腐蚀性,特别是耐含氯化物大气的腐蚀。
3.不锈钢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耐酸钢。实际应用中,常将耐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一定耐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耐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不锈钢方钢参考公式:不锈钢方钢重量(kg)=截面长度(mm)*截面宽度(mm)*长(m)*密度ρ(g/cm³)/1000。
资料来自:不锈钢 (金属材料)
E. 不锈钢板厚度标准
根据JBT4735-1997<钢制焊接常压容器>的第四页和第二十页的规定和计算公式,楼主这个工况最低取3mm壁厚,考虑储罐整体刚度,个人建议可选用5mm壁厚。
F. 金色不锈钢怎样加工的
彩色不锈钢着色原理
(1)不锈钢在化学着色液中经过表面氧化着色处理后,显示出各种色彩,并非形成有色的表面覆盖层,而是由于光的干涉所致。
(2)膜层厚度与显示色彩的关系 当不锈钢表面氧化膜的折射率n一定时,干渉色主要决定于氧化膜的厚度h和自然岂入射角度i。当垂直观看时,膜的厚度n与颜色的关系见表1。
表1 膜厚h与颜色的关系
序号 颜色 膜厚h(nm) 波长λ(nm)
1 蓝 80 450~480
2 金黄 110 580~600
3 玫瑰红 140 650~750
4 墨绿 190 500~560
5 柠檬黄 240 560~580
6 玫瑰红 260 650~750
实验证明,在有效着色范围内,膜层厚度随着着色进程进行而持续增长,最初薄氧化膜显示蓝色、棕色,进而膜为中等厚度显示金黄色、红色、后来膜为厚膜则显示绿色,共4种主色,加上中间色彩共约十几种色。
(3)表面氧化膜的成分改变的影响表面氧化膜的成分改变,就会改变氧化膜的折射率n的大小,即使表面厚度相同,干涉色的色彩也会发生变化。
不锈钢因科化学着色法
1972年英国国际镍公司欧洲研究和发展中心提出因科(Inco)工艺法。该工艺是将抛光后的不锈钢浸入80~90℃的铬酸—硫酸混合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表面生成不同厚度的氧化膜,由于光的干涉而产生不同的颜色。当溶液的组成和温度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稍有变化时,就不能得到重现性好的颜色。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因科公司在伊万斯(Evans)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控制电位差法,从此彩色不锈钢着色工艺走上了工业化的发展道路。目前因科技术专利已为英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十多家公司所采用,形成了规模生产。由于解决了一系列难题,终于使所获的彩色不锈钢具有色彩鲜艳,耐紫外线照射、耐磨、耐腐蚀和加工性能良好等突出优点。使得彩色不锈钢在1976年以后得到了真正的发展。在国外彩色不锈钢已成为有广泛实际应用的材料。一些国家的公司纷纷设基地投入生产,掌握因科工艺的生产商以最大的商业潜力建立起一整套的不锈钢表面挂饰、花样和色彩的应用。1980年英国克宁公司年产彩色不锈钢10万平方米,日本达到17万平方米(合1000t)处于彩色不锈钢生产领先地位。
1)因科法化学着色溶液组成和工艺条件
溶液成分:硫酸(h2SO4,d=1.84)490g/L
铬酸(CrO3) 250g/L
着色液温度 70~90℃
时间 随着浸渍时间的不同,产生的颜色顺序是:青铜色、蓝色、金黄色、红色和绿色。
着色的控制方法有下列两种
(2)时间控制着色法 将不锈钢浸在着色液中浸渍一定时间后,就能得到一定的颜色。如温度70℃时,着色15min可得蓝色,18min可得金黄色,20~22min可得紫色或绿色。这种根据时间控制的方法不能得到重复的颜色。这是因为着色溶液的温度稍微有些变化,控制不会很准确,而化学着色液的化学组成由于水分蒸发也可能有变化,这两个因素都能影响获得颜色的重现性。
(3)电位控制着色法 当不锈钢和铂电极同浸在着色液中,见图1不锈钢着色装置示意图,在不锈钢上连接电位记录仪,在铂电极上连上电位修正仪,在两者之间联上导线,由于不锈钢和铂电极电位不同,产生了电位差,随着不锈钢的着色过程化学反应,氧化膜的厚度逐渐增长,电位随着发生变化。在着色整个过程中,即测得着色电位一时间曲线。
电位—时间曲线上的B点表示不锈钢的电位达到最负点。B点称为起色电位。起色是指不锈钢表面开始出现黑色斑痕,说明已形成一层引起光干涉的氧化膜,开始向有色方向变化。从B点起色电位起,随着时间的延长,不锈钢电位逐渐下降到C点,C点称为着色电位。B—C=Δψ,称为着色电位差。
各种颜色的着色电位差Δψ如下:
蓝色 Δψ=8~11mv,膜厚0.09μm
黄色 Δψ=13.5~16mv,膜厚0.15μm
红色 Δψ=17.8~18.5mv,膜厚0.18μm
绿色 Δψ=20.8~21.6mv,膜厚0.22μm
某一电位差出现一定的颜色,此关系不随着色液的温度和溶液组成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可用控制电位差法进行着色的原因,此控制时间的重现性好,用着色电位差控制颜色的重现性是国际镍公司因科法的专利。
(4)不锈钢着色过程微机控制设备各种颜色相邻的电位差距很小,只有几毫伏,需用精密电压表(如TH—V数字电压表)才能分辨。这就给实际操作带来很大的不便,这要求仪器设备有很高精度和抗干扰性,否则仪器本身的误差就会导致控制出错。如果大批量生产,更要考虑采用微机自动控制。采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当达到某一电位差时,符合一定的颜色要求,即时发出指令,启动升降机,取出已着色的不锈钢。
目前我国与先进国家相比,主要差距是着色的电子监测设备。国外已将这种设备用于工业生产,可以得到重复的颜色,而国内尚未见报导使用,所以研制着色用电子监测设备是当务之急。
G. 不锈钢的厚度有哪些
不锈钢的厚度有:
1、不锈钢板有不同的分类,比如有的是冷轧型号,它的厚度有大有小,比如比较薄的是0.3~0.7毫米之间,稍微厚一些的达到了1.0、1.2、1.5毫米,再厚一些的是2.0、2.5、3.0毫米。
它的规格长宽会根据定制的需求不一样,尺寸小一些的,比如是1000×2000毫米,还有1200×4000毫米,稍微大一些的能够达到1500×6000毫米。
2、还有一种属于热轧的不锈钢板,厚度稍微大一些,基本上都能够达到3毫米以上,比如说中等尺寸是5毫米、6毫米、8毫米,稍微大一些的能够达到10毫米或者16毫米。
而这种不锈钢板的规格,长度有大有小,比如有1500毫米、1800毫米或者2000毫米,而它的宽度能够达到6000毫米。
3、还有一种类型属于中厚板,厚度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比如有18毫米、25毫米、35毫米、50毫米,最大的能够达到60毫米。
不锈钢板的分类:
1、按照厚度分类:可以分为薄板(0.2mm-4mm)、中板(4mm-20mm)、厚板(20mm-60mm) 、特厚板(60-115mm)。
2、按照生产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热轧钢板(经过加热炉加热成型的钢板)、冷轧钢板(经过冷轧工序生产的钢板)。
3、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桥梁钢板、锅炉钢板、造船钢板、装甲钢板、汽车钢板、 屋面钢板、结构钢板、电工钢板(硅钢片)、弹簧钢板、太阳能专用板 (海锐特钢)。
4、按钢种组织分类,可以分为奥氏体型(200 系列、300 系列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型(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铁素体型(409、430、434系列不锈钢)、马氏体型(403、410、414、416、)。
5、按照表面特征分类,可以分为银白色无光泽(不需要有表面光泽的用途)、光亮如镜(建筑材料,厨房用具)。
粗研磨/中间研磨/细研磨/极细研磨(建筑材料,厨房用具)、发纹研磨(楼房,建筑用材)、接近于镜面研磨(美术用,装饰用)、镜面研磨(反光镜,装饰用)。
H. 不锈钢的锅是厚的好还是薄的好啊
厚。不锈钢的锅由于成本的问题,不可能做得很厚,从耐用来说当然是厚的好。但从内传热的角度说现在容较好的不锈钢锅底都镶上一层几毫米的铝板。这样使用的传热效果就更佳更均匀。
而且要注意不锈钢会生锈,若长期接触酸、碱类物质,也会起化学反应,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溶解出来。因此,不锈钢餐具容器不应长时间盛放盐、酱油、菜汤等;
不应用以煎熬中药。此外,不用强碱性或强氧化性的化学药剂如苏打、漂白粉、次氯酸钠等洗涤不锈钢餐具容器,以免对产品产生腐蚀。
(8)09厚不锈钢怎么样扩展阅读:
不锈钢注意事项:
1、少开大火,用中小火做菜。
2、一般小炒用冷锅冷油,即冷锅放入菜后倒入食用油,盖上锅盖,再开中小火。待锅盖边缘有水蒸汽冒出时,就可放入调料搅拌。这样不会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
3、不要在空锅内放入食盐加热,也不要直接在冷水中放入食盐,正确的方法是在食物出锅前均匀撒入食盐。
I. 不锈钢板怎么区分好坏,有几个厚的
我们对不锈钢的鉴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不锈钢整材,其来源一般是钢厂订货或向国外进口以及社会超储积压的处理商品等。不锈钢材的来源不同,其鉴别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鉴别进口或钢厂订购的不锈钢材,一般只需根据进口或钢厂的质量证明书,核对钢材或包装上的标志即可。
质量证明书是供方对该批产品检验结果的确认和保证。所以质量证明书不仅说明材料的名称、规格、交货件数、重量和交货状态等,而且还必须说明规定的保证项目的全部检验结果。
同样,为了便于管理,避免混乱和防止因混乱而造成使用事故,生产厂在材料或包装上标出牌号、批号、状态、规格、数量和生产厂代号等标志。其标出的标志与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是一致的。常用的标志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种:涂色(在材料规定部位涂上表明其牌号的颜色)、打印(在材料规定部位打钢印或喷印,以说明材料的牌号、规格、炉罐号等,常用于厚钢板或大、中型型钢上)、挂牌(在成捆或成箱的材料上,悬挂标明牌号、批号、规格、数量等的标牌)。
不锈钢材的标志,一般采用打印和挂牌两种。
2.社会超储积压不锈钢材。根据超储积压时间的长短和保管的好坏,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超储积压时间不长,保管又好,处理单位不仅保存有原始质量证明书或抄件,而且钢材或包装上的标志俱全和清晰。对于这种不锈钢材的鉴别,同样只要根据质量证明书核对钢材或包装上的标志即可。
另一种是积压时间较长,保管又不完善,既无质量证明书,钢材或包装上的标志已不明显或脱落。对于这类不锈钢材的鉴别,主要是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向处理单位查阅原始单据。一般来说,发票等原始单据上都标注有钢号等。如无钢号记载,还须查阅当地当时的价格资料,以价格来判明钢号。这是比较有效的确定钢号的方法,但往往容易张冠李戴。因此,必须掌握对实物的鉴别方法。
实物鉴别,就是要在不明钢种(号)的情况下,根据商品(包括整材、余料、废料等实物)固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借助简单的器具,用感官来确定它是不是不锈钢和属哪一类不锈钢的具体方法。
应当指出,感官鉴别不能分清具体钢(种)号,只能基本上区别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三个大类,其鉴别办法如下:
色泽的鉴别
经过酸洗的不锈钢,表面色泽银白光洁:铬镍不锈钢色银白呈玉色;铬不锈钢色白稍灰光泽弱;铬锰氮不锈钢的色泽与铬镍不锈钢相似稍淡。未经酸洗的不锈钢的表面色泽:铬镍钢呈棕白色,铬钢呈棕黑色,铬锰氮呈黑色(这三种色泽是指氧化较重的色泽)。冷轧未经退火的铬镍不锈钢,表面银白有反光。
用吸铁石鉴别
磁石能基本区别两类不锈钢。因为铬不锈钢在任何状态下均能被磁石吸引;铬镍不锈钢在退火状态下一般是无磁性的,在冷加工后,有的会有磁性的。但含锰较高的高锰钢是无磁性的;铬镍氮不锈钢的磁性情况更为复杂:有的无磁性,有的有磁性,有的纵面无磁性而横面有磁性。因此说,磁石虽能基本区别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但不能正确区分一些特殊性质的钢种,更不能区分具体的钢号。
用硫酸铜鉴别
将钢材上的氧化层除去,放上一滴水,用硫酸铜擦,擦后如不变色,一般为不锈钢;如变紫红色,无磁性的为高锰钢,有磁性的一般为普通钢或低合金钢。
对于特殊性质的钢种,我们还需采取以下三种办法进行鉴别。
磨花鉴别
磨花鉴别是把不锈钢在砂轮机上磨,观其火花。如火花呈流线形,并有较多较密的节花,即为含锰较高的高锰钢或锰氮钢;如无节花即为铬钢或铬镍不锈钢。
退火法鉴别
冷加工的铬镍不锈钢,如有磁性,可取小块在火中烧红让其自然冷却或放入水中(退火),一般来说,经退火后磁性会显著减弱或完全消失。但有些铬镍不锈钢,如Cr18Ni11Si4AlTi钢和Cr21Ni5Ti钢,因钢中含有较多的铁素体元素,其内在组织有相当部分是铁素体。因此,即使在热加工的状态下也有磁性的。
化学定性法鉴别
化学定性法是鉴别有磁性的不锈钢中是否含镍的一种鉴别办法。其方法是,将小块不锈钢溶解于王水中,用净水将酸液冲淡,加入氨水中和后,再轻轻注入镍试剂。如在液面上浮有红色绒状物质,即表明不锈钢中含有镍;如没有红色绒状物质,即证明不锈钢中无镍(但由于不锈钢中含镍量低,一般只有百分之几,镍的含量不易显露或确定多少,一般须用标准样品实验多次后才能掌握)。
以上几种鉴别办法说明,用感管鉴别不锈钢,不仅要用几种方法综合试验,而且其试验结果只能确定某种类型的不锈钢,不能确定钢中含有哪几种合金元素和具体含量。因此说,感官鉴别的方法,目前是极不完善的,有的可能是错误的,还有许多的物理现象,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要正确区别不锈钢钢种的最好办法,是深入调查研究,请有关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判定。这是正确分清不锈钢钢种和质量的根本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不锈钢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