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不锈钢如何去应力退火,温度多少
回复2、3#,我基本同意2#的意见,对于不含稳定化元素ti、nb的钢奥氏体不锈钢,敏版化区一般在550~权850之间,为了不引起晶间腐蚀,消除应力的温度一般在500度以下。对于含稳定化元素ti、nb,v的钢奥氏体不锈钢由于稳定化元素的钉扎和细化作用,晶间腐蚀性明显减弱,可以在500~950℃消除应力。
焊接后再重新固溶当然可以,而且固溶态条件下的抗腐蚀能力最强,但是在使用时由于温度可能在敏化区之内,如果不进行一定试验研究,避开敏感性最强的温度,可能会造成工件的严重腐蚀,从而发生事故。一般来说,奥氏体不锈钢敏感性最强的温度为700~750度范围内。
② 3030不锈钢光亮退火温度是多少
3030不锈钢光亮退火温度,
温度范围为1040~1120℃。
③ 要使不锈钢钢丝变软退火温度应该是多少
球化退火,需要将钢丝奥氏体化,并保温数小时,钢丝温度920——950度,视钢丝直径大小及成分确定温度,仅供参考。
钢丝用途广泛,可以捆扎物品使用,也可以制造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或不锈钢丝绳钢绞线等等
④ 不锈钢退火达到O态需多少温度
不锈钢退火达到O态,
一般需要1050 oC以上,
就是固溶化的温度。
⑤ sus416不锈钢热处理温度工艺 淬火退火回火温度是多少
SUS416不锈钢,淬火,退火,回火温度分别是:
淬火500-600℃;
退火100-150℃;
回火200-540℃。
SUS416是日标马氏体不锈钢,内俗称不锈铁,具有一容定的耐腐蚀性,是不锈钢中易切性较好的钢种,执行标准:JIS G4303-2012
SUS416化学成分如下图:
⑥ 不锈钢316热处理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是多少
不锈钢316不能淬火加硬,退火温度是1030-1060°C,保温1小时。
⑦ 不锈铁430要多少温度才能进行光亮退火
不锈钢管退火是否光亮主要有以下一些影响因素:
1、退火温度是否达到规定温度。不锈钢热处理一般是采取固溶热处理,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谓的“退火”,温度范围为1040~1120℃(日本标准)。你也可以通过退火炉观察孔观察,退火区的不锈钢管应为白炽状态,但没出现软化下垂。
2、退火气氛。一般都是采用纯氢作为退火气氛,气氛纯度最好是99.99%以上,如果气氛中另一部分是惰性气体的话,纯度也可以低一点,但是绝对不能含有过多氧气、水汽。
3、炉体密封性。光亮退火炉应是封闭的,与外界空气隔绝;采用氢气作保护气的,只有一个排气口是通的(用来点燃排出的氢气)。检查的方法可以用肥皂水抹在退火炉各个接头缝隙处,看是否跑气;其中最容易跑气的地方是退火炉进管子的地方和出管子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密封圈特别容易磨损,要经常检查经常换。
4、保护气压力。为了防止出现微漏,炉内保护气应保持一定的正压,如果是氢气保护气,一般要求20kBar以上。
5、炉内水汽。一方面检查炉体材料是否干燥,初次装炉,炉体材料必须要烘干;二是进炉的不锈钢管是否残留过多水渍,特别管子上面如果有孔的话,千万别漏水进去了,要不然就把炉子气氛全破坏了。
要注意基本上就是这些,正常的话,开炉后应该退20米左右的不锈钢管就会开始发亮,亮得反光的那种。
⑧ 201不锈钢退火的温度是多高
201属于奥氏体不锈钢,其硬度主要来源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所以退火也称做消专应力退火,退火温属度介于1050℃~1100℃之间,低于1050℃退火进行的将不完全,高于1100℃产品表面会被逐渐破坏。
⑨ 不锈钢退火时退火机温度高点好还是低点好
不锈钢退火温度应该在700℃至900℃之间,保温3到4个小时随炉温冷却至400℃以下,然后出炉自然冷却。温度低了达不到目的,温度高了伤害钢材。
⑩ 304不锈钢如何退火
基本流程: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方式,将不锈钢温度快速升至1050度左右,随后,将其传送到氨分解气氛保护管道内,迅速冷却至100度以下,即可实现光亮退火。
304不锈钢退火方法包括:
1.
退火作业:将带钢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处于900℃至1000℃之间,持续时间为1分钟至3分钟,通板速度40mpm至70mpm;
2.
物理除磷:将经过退火处理的带钢进行表面氧化皮去除,物理除磷中首先进行破磷机破磷工艺,通过破磷机张力的张力拉伸,使带钢产生0.5±0.2%的延伸,使钢带表层氧化皮与不锈钢基体脱离;再通过抛丸机抛丸工艺,通过抛轮抛射至带钢表面,使带钢表层氧化皮被抛丸抛脱落带钢表面,抛丸之后带钢进入酸洗工艺;
3.
热退火酸洗作业:对经过物理除磷处理后的带钢进行酸洗,得到白皮不锈钢卷产品;
4.
冷轧再压作业:采用冷轧机组对酸洗后的带钢进行5‑13道次的轧制,最终轧制厚度为0.3mm至6.0mm;
5.
冷退火酸洗作业:对经过冷轧再压作业后的带钢在1100℃‑1200℃进行连续退火,退火时间为1分钟至3分钟,再通过电解,然后经过冷退火混酸酸洗,得到最终再压产品;最终产品性能:机械性能中,屈服强度200N/mm至350N/mm2,抗拉强度600N/mm至800N/mm2,硬度HV为150至200,金相等级7.0至9.0级;耐蚀性与成型性均满足标准。
参考资料
万方智搜.万方数据[引用时间201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