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不锈钢热处理的热敏感区是什么
应该说的是回火脆性区间,不同材料的脆性区间不同,有的材料还没有脆性区间。产生脆性的原因是由于一些元素可以产生低熔点共晶组织,晶界周围会融化。所以回火时要注意绕过回火脆性区间。
Ⅱ 敏化温度中的敏化的定义是什么
不锈钢材在冶抄金和制造过程中经受到袭热成型\焊接\热处理等温度超过300度的热作工艺,使得在晶界析出了碳化铬\GrN等,同时在晶界高铬相与晶粒临近的狭长地区产生了贫铬区,使不锈钢产生与提高了晶间腐蚀敏感性,不锈钢的这种受热过程叫敏化.
Ⅲ 什么是敏化处理
所谓敏化处理一般是指已经经过固溶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在500~850度加热,将Cr从固溶体中以碳化Cr的形式析出,造成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界腐蚀敏感性,这就是敏化处理,是用来衡量奥氏体不锈钢晶界腐蚀倾向的,即一种检测手段。
Ⅳ 什么是不锈钢的“危险温度区”
晶间腐蚀是局部腐蚀的一种。沿着金属晶粒间的分界面向内部扩展的腐蚀。主要由于晶粒表面和内部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以及晶界杂质或内应力的存在。晶间腐蚀破坏晶粒间的结合,大大降低金属的机械强度。而且腐蚀发生后金属和合金的表面仍保持一定的金属光泽,看不出被破坏的迹象,所以是一种很危险的腐蚀。通常出现于黄铜、硬铝合金和一些不锈钢、镍基合金中。不锈钢焊缝的晶间腐蚀是化学工业的一个重大问题。产生晶间腐蚀的不锈钢,当受到应力作用时,即会沿晶界断裂、强度几乎完全消失,这是不锈钢的一种最危险的破坏形式。晶间腐蚀可以分别产生在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HAZ)、焊缝或熔合线上,在熔合线上产生的晶间腐蚀又称刀线腐蚀(KLA)。
Ⅳ 关于奥氏体不锈钢钢敏化的问题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如下:
(1)对304不锈钢在650°C进行不同程度回的敏化后,在酸性氯离子溶答液中进行电化学试验,从极化曲线和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曲线可看出:随着敏化从0h增大到100h,材料腐蚀电位逐渐下降,腐蚀电流密度逐渐增大;但是当敏化时间增大到200h时,腐蚀电位有所提高,腐蚀电流密度下降;说明随着敏化时间的增大,材料的抗腐蚀性能下降,但是当敏化时间增大到一定范围后,材料的抗腐蚀性能又有所回升。
Ⅵ 什么叫不锈钢的敏化处理不锈钢常见的腐蚀类型有哪些
敏化作用:钢中的碳(通常含0.08%)与铬结合,在热处理过程中或在焊接过程中在晶界析出。形成的碳化物使晶界出现贫铬,并在晶界形成抗腐蚀薄膜同时发生局部的晶界腐蚀,降低了材料的耐应力腐蚀性。
Ⅶ 不锈钢的敏锐化测试能够说明该材料的说明特性
你所说的敏锐化测试是常说的敏化处理:18-8钢系列的奥氏体不锈钢在450℃~850℃(此区间常称为敏化温度)短时间加热,使其具有晶间腐蚀倾向。这是因为碳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很大影响。奥氏体不锈钢在经400℃~850℃的温度范围内(敏化温度区域)时,会有高铬碳化物(Cr23C6)析出,当铬含量降至耐腐蚀性界限之下,此时存在晶界贫铬,会产生晶间腐蚀,严重时材料能变成粉末。该方法一般只在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时采用,用来说明不锈钢的晶间腐蚀特性的。
Ⅷ 304到底不锈钢可耐多少度高温
最好是在800度以下,抄不般不超过600度,也看使用年限的和板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