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奥氏体不锈钢和304的区别是什么
奥氏体不锈钢和304不锈钢区别:
1.两者的特点不同。
304不锈钢是不锈钢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密度为7.93 g/cm,业内也称之为18/8不锈钢。耐高温800℃,加工性能好,韧性高。奥氏体不锈钢的特点:除了在氧化性酸介质中耐腐蚀外,如果含有Mo、Cu等元素,还能抗硫酸、磷酸、甲酸、醋酸、尿素等腐蚀。如果这类钢中碳含量小于0.03%或含有Ti和Ni,其抗晶间腐蚀能力可显著提高。高硅含量的奥氏体不锈钢对浓硝酸有良好的耐蚀性。
2.两者的用途不同。
304不锈钢适用于食品加工、储存和运输。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焊接性。板式换热器、波纹管、家居用品,汽车零部件(雨刷、消音器、模制品)、医疗器械、建筑材料、化学、食品工业、农业、船舶零部件等。304不锈钢是认可的食品级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工业、家具装饰行业和食品医疗行业。奥氏体不锈钢因其综合性能好、综合性能全面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3.两者的分类不同。
304不锈钢管的种类很多,包括无缝管和直缝焊接钢管,其次是结构和工业流体输送用304不锈钢管基本的分类。另一个是国标、日标、美标的划分。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是奥氏体和铁素体各占一半左右的不锈钢。当碳含量较低时,铬含量为18%~28%,镍含量为3%~10%。有些钢还含有合金元素,如钼、铜、硅、铌、钛和氮。
Ⅱ 奥氏体钢有什么特点
奥氏体钢是正火后具有奥氏体组织的钢。钢中加入的合金元素(Ni、Mn、N、Cr等)能将使正火后的金属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火电厂化水设备、蒸汽取样管常用的1Cr18Ni9、1Cr18Ni9Ti等钢均属此类。这类钢有较好的抗氧化和耐酸性能,能长期在540~875℃下工作,但容易产生晶界腐蚀的脆性破坏。
奥氏体钢的特点:
奥氏体钢主要用于过热器、再热器。所有奥氏体钢可以看作是由18Cr8Ni(AISl302)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为15%Cr、18%Cr、20%~25%Cr和高Cr高Ni类。15%Cr系列奥氏体钢尽管强度很高但抗腐蚀性能差应用较少。在普通蒸汽条件下使用的18%Cr钢有TP304H、TP321H、TP316H和TP347H,其中TP347H强度高,通过热处理使其晶粒细化到8级以上即得到TP347HFC细晶钢,提高了蠕变强度和抗蒸汽氧化能力,对于提高过热器管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外许多超超临界机组中得到了大量应用。
在TP304H基础上通过Cu、Ni、N合金化得到18Crl0NiNbTi(TempaloyA-1)和18CrgNiCuNbN(Super304H),强度得到了提高,经济性很好。20%~25%Cr钢和高Cr高Ni钢抗腐蚀和蒸汽氧化性能很好,但相对于强度来说价格过于昂贵,因而限制了其使用。新近开发的20%~25%Cr钢,包括25Cr20NiNbN(TP310NbN)、20Cr25NiMoNbTi(NF709)、22Crl5NiNbN(TempaloyA-3)和更高强度级别的22.5Crl8.5NiWCuNbN(SAVE25),通过奥氏体稳定元素N、Cu取代Ni,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和相对低廉的成本。
奥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是最近几十年不断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的一类钢。其中奥氏体不锈钢产量和用量约占不锈钢总产量及用量的70%,钢号也最多。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十分优良的材料,它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和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因而在化工、海洋工程、食品、生物医学、石油化工和其他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硬度偏低(HV200~HV250)、耐磨性较差,使用受到限制。Adcock是第一个研究钢中加入氮的作用的学者。
在1926年,由于战争导致镍的短缺,激发人们研究用氮取代部分镍来稳定奥氏体。由于高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相应的高性能材料。在奥氏体钢中加入氮,可以稳定奥氏体组织、提高强度,并且提高耐腐蚀性能,特别是耐局部腐蚀,如耐晶间腐蚀、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等。所以奥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Ⅲ 不锈钢的类别有几种,特点是什么
马氏体钢、铁素体钢、奥氏体钢等。另外,可按成分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等。
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 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 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
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
Ⅳ 奥氏体钢的性能特点
奥氏体塑性很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
奥氏体因为是面心立方,八面体间隙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碳。
所以其具有顺磁性,奥氏体的钢材则表现出无磁的特性。
由于其特殊的组织,在所有钢材中奥氏体的比容是最小的。
奥氏体比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材料膨胀系数更高,所以适用于制作膨胀灵敏的元件。
奥氏体的导热性很差,加工过程极易发生变形,所以一般只能进行慢速加工。
奥氏体具有较高的塑性和低的屈服强度,容易塑性变形加工成型。
常见的奥氏体钢材有HPM75、7Mn15、5Cr21、DG60、70Mn、50Mn等。
HPM75样图
力学性能:具有较高的塑性、低的屈服强度,容易塑性变形加工成型。可作为高温用钢。
更多与奥氏体无磁钢的问题都欢迎咨询我
Ⅳ 304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区别在哪里
304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特点不同:
1、304不锈钢的特点:304不锈钢是不锈钢中常见的一种材质,密度为7.93g/cm³,业内也叫做18/8不锈钢。耐高温800℃,具有加工性能好,韧性高的特点。
2、奥氏体不锈钢的特点: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果含有Mo、Cu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尿素等的腐蚀。此类钢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Ni,就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高硅的奥氏体不锈钢对浓硝酸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二、两者的用途不同:
1、304不锈钢的用途:适合用于食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 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可焊性。 板式换热器、波纹管、家庭用品(1、2类餐具、橱柜、室内管线、热水器、锅炉、浴缸);汽车配件(风挡雨刷、消声器、模制品),医疗器具,建材,化学,食品工业,农业,船舶部件等。304不锈钢为国家认可的食品级不锈钢。
2、奥氏体不锈钢的用途:广泛使用于工业和家具装饰行业和食品医疗行业。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全面的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三、两者的分类不同:
1、304不锈钢的分类:304不锈钢管的分类有很多种,首先是无缝管和直缝焊接钢管,其次最基本的分类是结构用304不锈钢管和工业流体输送用304不锈钢管。还有一个是国标、日标、美标等的划分。
2、奥氏体不锈钢的的分类: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是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Si、Nb、Ti,N等合金元素。
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
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Ⅵ 奥氏体不锈钢的特性
此类钢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果含有Mo、Cu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尿素等的腐蚀。此类钢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Ni,就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高硅的奥氏体不锈钢对浓硝酸具有良好的耐蚀性。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全面的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Ⅶ 奥氏体不锈钢有哪些显著特点
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此类钢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果含有Mo、Cu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尿素等的腐蚀。
此类钢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Ni,就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高硅的奥氏体不锈钢浓硝酸肯有良好的耐蚀性。
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全面的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Ⅷ 奥氏体不锈钢和316不锈钢的区别
一:牌号316ti不锈钢
二:化学成分
C:≤0.08 Si≤1.00 Mn≤2.00 P≤0.035 S≤0.030 Ni 11.00~14.00 Cr 16.00~19.00
Mo 1.80~2.50 Ti≥5*C%~0.70
三:应用范围应用领域:
316L不锈钢添加Mo,故其耐蚀性、耐大气腐蚀性和高温强度特别好,可在苛酷的条件下使用;加工硬化性优(无磁性)。高温强度优秀。316L不锈钢属于奥氏体不锈钢,不能通过热处理强化。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性、韧性和冷成型性及良好的低温性能。由于在Cr18Ni8的基础上添加了2%的Mo,赋予了钢良好的耐还原性介质和耐点蚀能力。在各种有机酸、无机酸、碱、盐类、海水中均有适宜的耐蚀性。在还原性酸性介质中其耐蚀性远优于304
四:概况
不锈钢耐腐蚀性能优于304不锈钢,在制浆和造纸的生产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的性能。而且316不锈钢还耐海洋和侵蚀性工业大气的侵蚀。在1600度以下的间断使用和在1700度以下的连续使用中,316不锈钢具有好的耐氧化性能。在800-1575度的范围内,zui好不要连续作用316不锈钢,但在该温度范围以外连续使用316不锈钢时,该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热性。316L不锈钢的耐碳化物析出的性能比316不锈钢更好,可用上述温度范围。在1850-2050度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退火,然后迅速退火,然后迅速冷却。,它具有耐高温、易加工、高强度化。316L不锈钢,不需要进行焊后退火处理。
Ⅸ 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特点是什么
双相不锈钢是指不锈钢中同时具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种金相组织结构的不锈钢。 一般双相钢是指马氏体(贝氏体)加上铁素体基体的组织.马氏体呈岛状分布在铁素体晶粒之间即: 10%~20%马氏体加铁素体组织.这种钢具有屈服强度低、延伸率高及形变硬化率高等特性有利于冷拔成型可以通过冷加工硬化提高强度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不锈钢一般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总称。不锈钢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的钢,而耐酸钢则是指耐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 不锈钢 自本世纪初问世,到现在已有90多年的历史。不锈钢的发明是世界冶金史上的重大成就,不锈钢的发展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不锈钢钢种很多,性能各异,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几大类。按组织结构分,分为马氏不锈钢(包括沉淀硬化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加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等四大类;按钢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或钢中的一些特征元素来分类,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铬镍钼不锈钢以及低碳不锈钢、高钼不锈钢、高纯不锈钢等;按钢的性能特点和用途分类,分为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高强不锈钢等;按钢的功能特点分类,分为低温不锈钢、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超塑性不锈钢等。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钢的组织结构特点和钢的化学成分特点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分类。一般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型不锈钢等,或分为铬不锈钢和镍不锈钢两大类。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是指不锈钢中既有奥氏体又有铁素体组织结构的钢种,而且此二相组织要独立存在,含量都较大,一般认为最少相的含量应大于15%。而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奥氏体+铁素双相不锈钢(习惯称α+γ双相不锈钢或双相不锈钢)多以奥氏体为基并含有不小于30%的铁素体,最常见的是两相各约占50%的双相不锈钢。双相不锈钢英文简写是DSS(Duplex Stainless Steel)。 由于具有α+γ双相组织结构,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不锈钢相比,α+γ双相不锈钢的韧性高,脆性转变温度低。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又保留了铁素体不锈钢的一些特点,如4750C脆性、导热系数高、线膨胀系数小、具有超塑性、有磁性等。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α+γ双相不锈钢的强度高,特别是屈服强度显著提高,且耐晶间腐蚀、耐应力腐蚀、耐腐蚀疲劳等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Ⅹ 马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特点是什么
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
马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3Cr13等,因含碳较高,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蚀性稍差,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耐蚀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弹簧、汽轮机叶片、水压机阀等。这类钢是在淬火、回火处理后使用的。
奥氏体 -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
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Si、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