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马氏体不锈钢与304的区别是什么
马氏体不锈钢的特点是强度好,硬度高,耐磨性好,但是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稍差一点,一般用于力学性能要求高,耐蚀性要求一般的地方。比如弹簧,轴承等地方。
304不锈钢的塑性更好,韧性好,冷热加工性能好,而且耐蚀性好,可以用于建筑装饰,食品工业,医疗器械等上面。综合性能更好。
具体要看使用的场合,不同的场合可以使用不同的不锈钢。
家用的不锈钢餐具一般可以分为430(18-0),304(18-8),316(18-10)三个等级。其中316不锈钢的耐用性更用,更抗蚀。不锈钢餐具上的代号13-0,18-0,18-8三种,代号前面的数字表示铬含量,后面的数字代表着镍含量。
食品级不锈钢是GB 9684-2011规定的不锈钢材料,其铅含量比一般不锈钢要低得多。所以马氏体不锈钢可以是食品级的,也可以不是,主要看制造工艺及用途。大多是采用的奥氏体不锈钢。
⑵ 不锈钢上印字怎么印
小字符喷码机完全可以满足要求。不知道具体喷印什么信息,可以说出要求,让喷码机厂家打样确认再安装比较科学。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⑶ 奥体式不锈钢与304不锈钢的区别是什么
304不锈钢是一种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ɣ-Fe,是钢铁的一种显微组织,是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结构。是一种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
⑷ 马氏体不锈钢是什么材质
马氏体不锈钢主要为铬含量在12%-18%范围内的低碳或高碳钢,其常用的牌号有1Cr13、3Cr13等,具有较高的轻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腐蚀性稍差,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耐蚀性呢个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
马氏体不锈钢
马氏体型不锈钢与普通合金钢一样具有通过淬火实现硬化的特性,因此可通过选择牌号及热处理条件来得到较大范围的不同的力学性能。
马氏体型不锈钢从大的方面来区分,属于铁-铬-碳系不锈钢,进而可分为马氏体铬系不锈钢和马氏体铬镍系不锈钢。
马氏体铬系不锈钢在淬火-回火条件下,增加铬的含量可使铁素体含量增加,因而会降低硬度和抗拉强度,但提高了可塑性。
⑸ 不锈钢能防核辐射吗
不锈钢不能防核辐射。
准备防辐射的材料,首先要知道辐射的种类。
自然界存在着三种射线:α(阿尔法)、β(贝塔)、γ(伽玛)射线。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Α、β、γ三种射线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他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
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又造成外照射。
针对辐射的种类,准备相对应的防辐射材料。
一、防护α射线
由于α粒子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因此,对于α射线应注意内照射,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和进食时,其防护方法主要是:
(1) 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2) 防止伤口被污染。
二、防护β粒子
β粒子、其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比γ射线弱,因此,β射线是比较容易阻挡的,用一般的金属就可以阻挡。但是,β射线容易被表层组织吸收,引起组织表层的辐射损伤。因此其防护就复杂的多:
(1)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以防皮肤表面的污染和辐射危害;
(2)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3)防止伤口被污染;
(4)必要时应采用屏蔽措施。
三、 防护γ粒子
γ射线穿透力强,可以造成外照射,其防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
(2)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因为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采取屏蔽措施。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屏蔽的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我们住的楼房对外部照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
⑹ 钢质防火门和不锈钢防火门有什么区别
两者之间没有区别。钢质防火门指的就是不锈钢防火门。
钢质防火门使用钢质材料(不锈钢材料)制作门框、门扇骨架和门扇面板,门扇内若填充材料,则填充对人体无毒无害的防火隔热材料,并配以防火五金配件所组成的具有一是指定耐火性能的门。
钢质防火门安装的留缝宽度必须严格控制。根据这些标准规范安装,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防火门的有效作用,消费者在雇佣施工单位时一定要在一旁监督,防止他们偷工减料等问题的发生,这样才能让防火门不会在发生火灾时造成人员的伤亡。
(6)玛式不锈钢是什么扩展阅读:
钢质防火门的相关介绍:
钢质防火门在安装过程中,考虑到门框的弯曲变形这个问题,要在门框宽度方向用木方支撑起来,门框下脚埋入地面下20mm,再将门框与墙体上的预埋件焊接。然后在门框上角的墙上开洞,灌注水泥、砂、膨胀珍珠岩(1:2:5)的混凝土,等混凝土凝固后就可以使用。
国家标准对防火门各搭接处的缝隙大小有明确要求:对钢质防火门,要求其扇与门框搭接不得小于10mm,扇与门框之间的两侧缝隙不得大于4mm。防火门安装完闭以后的缝隙不能过大,否则防火门的密闭性能难以保证,也难以体现其在火灾条件下抑制火灾及烟气蔓延作用。
⑺ 18/8不锈钢是什么意思
不锈钢“304”及其衍生牌号的标准化学成分(ID:5215396)
编者按:不锈钢牌号“304'’(S30400)是美国不锈钢标准(如ASTM标准)中的牌号名称,它是18―8型Cr-Ni奥式体不锈钢的典型牌号,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用途十分广泛,其产销量占到奥式体不锈钢的80%左右.对304及其衍生牌号,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不锈钢牌号标准ASTMA959-04和日本JIS、我国GB、国际ISO、欧洲EN等不锈钢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近期我国国内市场上出现了没有列入国内外标准的304衍生牌号(如304J5,含镍量只有4.3%),或者与日本JIS中的304J1、304J2名称相同但成分有出入的产品.对此,我们专门约请冶金材料标准专家伍千思写了这篇“不锈钢‘304’及其衍生牌号的标准化学成分”文章,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304及其衍生牌号的标准化学成分.我们希望,企业如果生产日本JIS板材标准中的304J1、304J2,成分、性能必须符合其标准要求;生产者和经销商必须向用户指明这些产品的特定用途(如适用于作一般耐蚀条件下用的通过冷加工成型的部件或制品),我们不主张生产和销售没有列入国内外标准的304衍生牌号产品,以避免给消费者带来误解和损失.
不锈钢牌号“304”(S30400)是美国不锈钢标准(如ASTM标准)中的牌号名称.在我国新制定的不锈钢牌号标准GB/T20878―2007中,与之对应的牌号是06Crl9Nil0(旧牌号为OCrl8Ni9).这个牌号是著名的18―8型Cr-Ni奥氏体不锈钢的典型牌号.由于它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用途十分广泛,因而其产量和消费量约占到了奥氏体不锈钢总量的80%左右.
304(06Crl9Nil0)钢的主要特性是:
具有优良的不锈耐腐蚀性能和较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对氧化性酸,如在浓度≤65%的沸腾温度以下的硝酸中,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对碱溶液及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亦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
具有优良的冷热加工和成型性能.可以加工生产板、管、丝、带、型各种产品,适用于制造冷镦、深冲、深拉伸成型的零件.
低温性能较好.在-180℃条件下,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都很好.由于没有脆性转变温度,常在低温下使用.
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可采用通常的焊接方法焊接,焊前焊后均不需热处理.
304钢也有性能上的不足之处:大截面尺寸钢件焊接后对晶间腐蚀敏感;在含c1―水中(包括湿态大气)对应力腐蚀非常敏感;力学强度偏低,切削性能较差等.
由于304钢有性能上的不足,人们在生产和使用中想办法扬长避短,尽量发挥发展它的优良性能,克服它的不足之处.于是,通过研究开发,根据不同使用环境或条件的特定要求,对其化学成分进行调整,发展出了满足某些特性使用要求的304衍生牌号.
表1列出了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不锈钢牌号标准ASTMA959―04中的牌号304及其衍生牌号与日本JIS、我国GB、国际ISO、欧洲EN等不锈钢标准中相应牌号的对照.表2一表6分别列出了相应标准中各牌号的化学成分.
从表1看出,ASTMA959―04中,304及其衍生牌号共有10个.日本JIS标准中亦为10个,但能与ASTM牌号对应的则是6个,其他4个牌号(SUS304J1、SUS304J2、SUS304J3、SUS304Cu)应该是JIS自己开发的304衍生牌号.
综观304及衍生牌号的化学成分,可以认为,所谓衍生牌号就是对304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某些调整,而产生了变异的304牌号.例如:
碳含量:降低或提高碳含量.304L为超低碳的304钢.降低碳含量可以改善耐蚀性能,特别是304钢对焊后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在满足力学强度要求的条件下,可用于制造大截面尺寸的焊接件.304H,将碳含量提高到0.10%,增加304钢的强度,并使奥氏体更加稳定,比304钢更适于在低温环境和无磁部件方面使用.
氮含量:加入氮元素.304N(SUS304N1)、XM-21(SUS304N2)、304LN等都是.由于氮的固溶强化作用,提高了304和304L钢的强度,且不显著降低钢的塑性和韧性,同时钢的耐晶间腐蚀性、耐点蚀和缝隙腐蚀性都有进一步改善.
铜含量:加入一定含量的铜.铜使奥氏体更加稳定.一方面可以提高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特别是对还原性介质(如硫酸)的耐蚀性更好;另方面则降低钢的强度和冷加工硬化倾向,改善钢的塑性.如S30430(06Crl8Nil9Cu3、SUSXM7)、SUS304J3(06Crl8Nil9Cu2)等,这些钢与304比,在较小变形力的作用下,可获得更大的冷变形,更适于冷镦、冷挤压作紧固件用或深冲、拉伸等用途.
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日本JIS标准中,304钢的衍生牌号有5个含铜,其中有3个牌号即SUS304Cu、SUS304J1、SUS304J2仅用于生产板带产品,而SUS304J1和SUS304J2两个牌号的化学成分,则在304的基础上作了较大调整(见表3),铬、镍含量都有所降低,Cr为15.00%~18.00%,Ni为6.00%一9.00%,还将Mn提高到3.00%或5.00%,Cu含量为1.00%一3.00%.这两个牌号有用锰或铜代镍的意思.这两种钢的板带可能是适用于作一般耐蚀条件下用的通过冷加工(如深冲、深拉伸变形)成型的部件或制品.(摘自《不锈―市场与信息》)
⑻ 不锈钢上面怎样印logo
不锈钢上面印logo,需要先准备一个不锈钢制品(下面实验准备了不锈钢水杯),大容量的电专池,电池的连接线属2根,半杯盐水,棉签,带有logo的胶布,不锈钢上面印logo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棉签的一头浸泡在盐水里面。
⑼ 什么企业需要用到不锈钢三通
不锈钢等径三通是三通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气、液化气、化肥、电厂、核电、造船、造纸、食品卫生、城建等行业工程的建设和检修。工业中对这种管件压力要求较高,压力可以达到600公斤,生活中水管压力较低,一般为16公斤。
⑽ 什么是马氏体不锈钢,有什么牌号
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典型牌号为Cr13型,如2Cr13 ,3Cr13 ,4Cr13等。淬火后硬度较高,不同回火温度具有不同强韧性组合,主要用于蒸汽轮机叶片、餐具、外科手术器械。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马氏体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铬钢和马氏体铬镍钢两类。根据组织和强化机理的不同,还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和半奥氏体(或半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等。
标准的马氏体不锈钢是:403、410、414、416、416(Se)、420、430、431、440A、440B和440C型,有磁性;这些钢材的耐腐蚀性来自“铬”,其范围是从11.5至18%,铬含量愈高的钢材需碳含量愈高,以确保在热处理期间马氏体的形成,上述三种440型不锈钢很少被考虑做为需要焊接的应用,且440型成份的熔填金属不易取得。
标准马氏体钢材的改良,含有类如镍、钼、钒等的添加元素,主要是用于将标准钢材受限的容许工作温度提升至高于1100K,当添加这些元素时,碳含量也增加,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在焊接物的硬化热影响区中避免龟裂的问题变成更严重。
性能
编辑
马氏体不锈钢能在退火、和硬化与回火的状态下焊接,无论钢材的原先状态如何,经过焊接后都会在邻近焊道处产生一硬化的马氏体区,热影响区的硬度主要是取决于母材金属的碳含量,当硬度增加时,则韧性减少,且此区域变成较易产生龟裂、预热和控制层间温度,是避免龟裂的最有效方法,为得最佳的性质,需焊后热处理。
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类可以通过热处理(淬火、回火)对其性能进行调整的不锈钢,通俗地讲,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这种特性决定了这类钢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在平衡相图中必须有奥氏体相区存在,在该区域温度范围内进行长时间加热,使碳化物固溶到钢中之后,进行淬火形成马氏体,也就是化学成分必须控制在γ或γ+α相区,二是要使合金形成耐腐蚀和氧化的钝化膜,铬含量必须在10.5%以上。按合金元素的差别,可分为马氏体铬不锈钢和马氏体铬镍不锈钢。
马氏体铬不锈钢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铁、铬和碳。图1-4是Fe-Cr系相图富铁部分,如Cr大于13%时,不存在γ相,此类合金为单相铁素体合金,在任何热处理制度下也不能产生马氏体,为此必须在内Fe-Cr二元合金中加入奥氏体形成元素,以扩大来说,C、N是有效元素,C、N元素添加使得合金允许更高的铬含量。在马氏体铬不锈钢中,除铬外,C是另一个最重要的必备元素,事实上,马氏体铬不锈耐热钢是一类铁、铬、碳三元合金。当然,还有其他元素,利用这些元素,可根据Schaeffler图确定大致的组织。
马氏体不锈钢主要为铬含量在12%-18%范围内的低碳或高碳钢。各国广泛应用的马氏体不锈钢钢种有如下3类:
1.低碳及中碳13%Cr钢
2.高碳的18%Cr钢
3.低碳含镍(约2%)的17%Cr钢
马氏体不锈钢具备高强度和耐蚀性,可以用来制造机器零件如蒸汽涡轮的叶片(1Cr13)、蒸汽装备的轴和拉杆(2Cr13),以及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零件如活门、螺栓等(4Cr13)。碳含量较高的钢号(4Cr13、9Cr18)则适用于制造医疗器械、餐刀、测量用具、弹簧等。
与铁素体不锈钢相似,在马氏体不锈钢中也可以加入其它合金元素来改进其他性能:1.加入0.07%S或Se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例如1Cr13S或4Cr13Se;2.加入约1%Mo及0.1% V,可以增加9Cr18钢的耐磨性及耐蚀性;3.加入约1Mo-1W-0.2V,可以提高1Cr13及2Cr13钢的热强性。
马氏体不锈钢与调制钢一样,可以使用淬火、回火及退火处理。其力学性质与调制钢也相似:当硬度升高时,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升高,而伸长率、截面收缩率及冲击功则随着降低。
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主要取决于铬含量,而钢中的碳由于与铬形成稳定的碳化铬,又间接的影响了钢的耐蚀性。因此在13%Cr钢中,碳含量越低,则耐蚀性越高。而在1Cr13、2Cr13、3Cr13及4Cr13四种钢中,其耐蚀性与强度的顺序恰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