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钢材含票价怎么计算 比如我买入钢材 含税价=4960. 那么不含税是多少钱
一、如果你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是17%,不含税单价:4960/1+17%=4239.31624元;
二、如果你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3%,不含税单价:4960/1+3%=4815.53398元。
注:根据你上述提问,可以肯定你是一般纳税人,可以取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发票时不含单价要保留小数点后五位数;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开票直接按含税价开具,就不要换算了。
B. 我卖给客户不锈钢管不含税18.7元,14个点的税,为什么财务是18.7除0.86,而不是18.7x1.14
根据《增值税条例》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适用税率为17%。当不含税价为18.7元时,专其价税合计为18.7+(属1+适用税率)即18.7x1.17=21.879元,其中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179元。当用价税合计计算不含税价占含税价的比重时18.7÷21.879后,约等于为0.8547.
你公司财务采取18.7除0.86,是采用不含税价占含税价的比重0.8547近似值来计算价税合计数,每一单位约有0.1348差异数(是便宜不是贵)。客户说你的算法不对是有道理的。
所以要知道增值税的计算原理,才能正确用不含税价计算出价税合计数。
C. 如何计算不锈钢价格
不锈钢的价格根据材质的不同而价格也不同,一般是按公斤来计算。
D. 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如何计算
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公式如下: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税率)。
根据题意,进货价格是1400元,税率是14%,如果卖2000元不含税,含税价格是2000*1.14=2280元;如果卖2000元含税,不含税价格是2000/1.14=1754.39元。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报价多为含税价,含的税一般是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以抵扣,国税可以做固定资产。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要不要开发票,要开发票的,就是含税价,一般的税率有16%,10%,4%,6%,25%,最常见的是16%的增值税。
(4)不锈钢不含税价格怎么算扩展阅读
各种增值税的计算公式:
第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第二,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第三,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E. 请问钢材的含税价和不含税价怎么算
如果是一般纳税人,不含税价=含税价/(1+17%)
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不含税价=含税价/(1+3%)。一般如果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格里面是不含税的,如果是普通发票,那么票上价格就是含税价格。
F. 含税与不含税的计算公式
含税价怎么算不含价?
不含税价的计算公式:
不含税的价格=含税价/(1+税率)。
含税价是包括税金在内的价。含税价包含的是增值税即零售价,部分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除了增值税也包含了消费税,但不包括价外费用,如包装,装卸费等,销售商开具的普通发票上的金额即为含税价而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为不含税价,因为增值税额单独列出一般情况下,零售、销售给小规模、个体纳税人、一并收入的价外款、货物包装押金都是含税价格。
公式一:
单价=货款+税额
公式二:
税额=货款*税率
将公式二代入公式一,则为:
单价=货款+货款*税率
单价=货款*(1+税率)
货款=单价/(1+税率)
所以,不含税的单价(货款)为:
0.95/(1+10%)
=0.8636(单价一般取四位小数)给客户开17%增值税票,实际要交给税务局8个点税,比如含税价是21640元,交8个点税是多少钱?
税价换算成不含税价格,即用含税价格除以1加其适用税率(17%)之和:
21640/(1+17%)=18495.73(元);
应纳增值税为不含税价格乘以适用税率:
理论应纳增值税(纳17个点税时):18495.73X17%=3144.27(元)
实际纳税(纳8个点税时):18495.73X8%=1479.6(元)
G. 钢材含税与不含税怎么计算
出售钢材,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6%,小规模纳税人3%
如果是一般纳税人:
含税价=不含税价×(1+16%)
不含税价=含税价÷(1+16%)
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
含税价=不含税价×(1+3%)
不含税价=含税价÷(1+3%)
H. 不锈钢槽钢含税价格与不含税价格
平时的报价都是含税的
I. 不含税价怎样算
增值税不含税价即价是不包括税金在内的价,不含税价即不包含增值税的卖价。
不含税价格的计算公式为:销售额(不含税)=含税销售额÷(1+税率)
例如:含17%增值税价为117,不含税价即是117/1.17=100
税金是100*0.17=17
J. 含税价和不含税价怎么计算
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不含税价=含税价÷(1+税率)。在日常生活中,报价就是含税的价,这个含税通常也是指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用来抵扣,国税可充当稳定资产。至于一件商品或产品是否含税价,也是要看买卖方签订的合同上的规定,然后再根据含税价税率对具体产品进行具体的税费计算。
含税价:含税价就是把不含税的价格乘以适用税率(通常是1+税率),该计算出来的价格就是将税收额也包含内的价格。含税价是成本、利润和税金三个部分组成的。含税价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叫做零售价,商家在经营商品时,所报出的价格一般是把税收金含在内的。消费者在购物消费的时候,要求商家开具发票的,就是含税价,其大部分都是增值税,适用的最频繁的税率也是16%。假若买一件衣服,如果600元卖出不含税,那含税价格就是600*1.16=696元。
食品公司张经理购买万事达货架公司一套货架。以400元一组单价购买购买。并要求开具增值税发票。(增值税税率为17%)。其中400元为不含税价格。公式为: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应纳销项税额那么含税单价=400*(1+17%)增值税税率分为四档: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征收率和零税率根据不同的税收税率不同,但公式不会变化。2018五月以后增值税调整为16%
实务中,虽然各市场主体的购销业务及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构成远比上述案例复杂得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增值税税率降低后,国家最终征收的税款必然是相应减少了,至于各市场主体如何分配因降低税率带来的减税红利,则受市场地位等诸多因素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降低16%、10%两档税率,可能导致适用6%税率的企业进项税额减少。为抵消这种影响,预计相关部门还将出台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采取加计扣除等增加税收抵扣的一系列配套措施,这都将带来一定程度的减税效应。可以根据具体相关情况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