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304不锈钢热处理工艺
1.304不锈钢管的热处理
将不锈钢管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使它慢慢冷却,称为退火。钢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发生相变或部分相变的温度,经过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退火的 目的,是为了消除组织缺陷,改善组织使成分均匀化以及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减少残余应力;同时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所 以退火既为了消除和改善前道工序遗留的组织缺陷和内应力,又为后续工序作好准备,故退火是属于半成品热处理,又称预先热处理。
2. 304不锈钢管的正火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钢全部转变为均匀的奥氏体,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的热处理方法。它能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渗碳体,对于亚共析钢正火可细化晶格,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对要求不高的零件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是比较经济的。
3.304不锈钢管的淬火
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很快放入淬火剂中,使其温度骤然降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急速冷却,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的热处理方法。淬火能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但要减少其塑性。淬火中常用的淬火剂有:水、油、碱水和盐类溶液等。
4.304不锈钢管的回火
将已经淬火的钢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再用一定方法冷却称为回火。其目的是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回火分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和低温回火三类。回火多与淬火、正火配合使用。
⑴调质处理: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⑵时效处理:为了消除精密量具或模具、不锈钢管零 件在长期使用中尺寸、形状发生变化,常在低温回火后(低温回火温度150-250℃)精加工前,把工件重新加热到100-150℃,保持5-20小时,这 种为稳定精密制件质量的处理,称为时效。对在低温或动载荷条件下的钢材构件进行时效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稳定钢材组织和尺寸,尤为重要。
㈡ 不锈钢可以淬火吗
不锈钢一般不淬火,做固溶处理。淬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含有碳的过饱和固溶体(马氏体),固溶处理起的作用也是固溶强化,但不锈钢里面的碳含量一般较低,而且碳含量越低,耐腐蚀效果越好。
㈢ 不锈钢可以淬火加强硬度吗
不锈钢是可以淬火的,但根据含碳量高低决定能否淬火,马氏体不锈钢可以。比如马氏体型不锈钢11Cr17(9Crl8),含碳量为0.9--1%。
奥氏体及铁素体不锈钢碳含量低,物理性能是没有磁性。这种用磁铁吸不住的不锈钢含碳低淬火效果差,即使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前的也是较软的,也就HRC20~30左右。
处理后能够达到HRC55左右。以下可以直接进行高频淬火提高硬度。
拓展资料:
不锈钢管淬火温度对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双相钢安排首要由铁素体和马氏体构成,又称马氏体双相钢。具有无屈从延伸、屈从强度低、抗拉强度高强度塑性匹配好等特色,有望变成石油行业胀大管制作的优选资料。双相钢的优良特性首要取决于马氏体形状和数量,而淬火温度对双相钢中马氏体的数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规划了合适的胀大管用双相钢的化学成分,研讨了淬火温度对双相钢安排和力学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淬火温度增加,马氏体体积分数逐步增加,然后致使屈从强度和抗拉强度增加。
从不锈钢花费的行业构成来看,汽车工业是当时开展*快的不锈钢使用范畴。我国家电行业是不锈钢使用潜在的大市场。此外,不锈钢在水工业、修建与构造业、环保工业、工业设备中的需求也将逐年上升。具体来看:
车辆/汽车工业:这是当时开展*快的不锈钢使用范畴。选用高强度不锈钢制作车体构造可大大下降车辆自重,增强车体构造的强度,用不锈钢做车辆的面板与装修部件可削减维护本钱。
㈣ 什么情况能使同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出现抗拉强度高,硬度相对低的现象
淬火,获得板条状马氏体,可大大提高抗拉强度和韧性;再作高温回火,释放淬火留下的内应力,并一定程度的降低硬度。
综合的叫(调质)
注意,不是所有的淬火工艺都能获得板条状马氏体结构的,
还有冷变形加工也可提高抗拉强度,再做退火处理,释放内应力,使变形时获得的纤维化组织稳定,并一定程度的降低硬度。
通俗的说,提高抗拉强度不提高硬度的方法,就是让材料获得纤维状结构,或细化晶粒(会一定程度的提高硬度)。
漏见!
㈤ 不锈钢烧红后材质会变软吗
你好,首先不锈钢任何材质烧红以后都会暂时性变软,奥氏体的不锈钢退火以后会使机械性能更好,延伸性提高;铁素体不锈钢淬火以后会使硬度提高!
㈥ 不锈钢经过高温热处理后有什么不同
不锈钢经过高温热处理后会改变金相组织结构。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放在一定的介质内加热回、保温、答冷却,通过改变材料表面或内部的金相组织结构,来控制其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改变的仅仅是材料的金相组织,而化学成分是没有变化的。
㈦ 不锈钢刀如何淬火
不锈钢刀淬火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种基本工艺。
退火
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冷却速度最慢)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
正火
将工件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组织更细,常用于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时用于对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为最终热处理。
回火
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71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这种工艺称为回火。
淬火
工件加热奥氏体化后以适当方式冷却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最常见的有水冷淬火、油冷淬火、空冷淬火等。
退火、正火、淬火 、回火是整体热处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与回火关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7)不锈钢淬火后释放什么扩展阅读
应用
淬火工艺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机械中重要零件,尤其在汽车、飞机、火箭中应用的钢件几乎都经过淬火处理。为满足各种零件千差万别的技术要求,发展了各种淬火工艺。如,按接受处理的部位,有整体、局部淬火和表面淬火;
此外,由于次货方法各有其特点及局限性,故均在一定条件下获得应用,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及火焰淬火。激光束加热和电子束加热是目前迅速发展着的高能密度加热淬火方法,由于其有一些其它加热方法所没有的特点,因而正为人们所瞩目。
表面淬火广泛应用于中碳调质钢或球墨铸铁制的机器零件。因为中碳调质钢经过预先处理(调质或正火)以后,再进行表面淬火,既可以保持心部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又可使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HRC 50)和耐磨性。例如机床主轴、齿轮、柴油机曲轴、凸轮轴等。
基体相当于中碳钢成分的珠光体铁素体基的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合金铸铁等原则上均可进行表面淬火,而以球墨铸铁的工艺性能为最好,且又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所以应用最广。
高碳钢表面淬火后,尽管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了,但心部的塑性及韧性较低,因此高碳钢的表面淬火主要用于承受较小冲击和交变载荷下工作的工具、量具及高冷硬轧辊。
㈧ 关于钢材淬火
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的目的:
1、提高金属成材或零件的机械性能。例如:提高工具、轴承等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弹簧的弹性极限,提高轴类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等。
2、改善某些特殊钢的材料性能或化学性能。如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增加磁钢的永磁性等。淬火冷却时,除需合理选用淬火介质外,还要有正确的淬火方法,常用的淬火方法,主要有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局部淬火等。
钢铁工件在淬火后具有以下特点:得到了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等不平衡(即不稳定)组织;存在较大内应力;力学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钢铁工件淬火后一般都要经过回火。
(8)不锈钢淬火后释放什么扩展阅读
1、模具钢单液淬火法
将模具钢或零件加热到奥氏体化后淬入水,油或其他冷却介质中,经过一定时间冷却(冷却到低于珠光体型转变温度区域或马氏体转变温度区域)取出模具钢空冷。由于模具钢冷却过程在单一冷却介质中完成的,称单液淬火法。
2、模具钢双液淬火法
模具钢淬火冷却过程是在两种冷却介质(最常用的是水,油)中配合完成的。使冷却过程较为理想,既在珠光体转变区域快速冷却,在马氏体转变区域缓慢冷却。
具体做法是,将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的模具钢或零件先淬入高温区快冷的第一种介质中(通常是水或盐水溶液),以抑制过冷奥氏体的珠光体转变,当冷却到00℃。
左右时,迅速取出转入低温区缓冷的第二种介质中(通常为油)。由于马氏体转变在较缓和的冷却条件下进行,可有效地缓解或防止变形和开裂,俗称水淬油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