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不锈钢板是怎么生产制造的
在原料选择好之后,不锈钢的生产制造过如下。
第一步是融化,即将原料在电弧炉中熔化版在一起。其次是权去除多余的碳元素,这是通过在AOD(氩氧脱碳)转化器中处理熔融金属来完成的。转化器通过注入氧-氩混合物来还原碳。在这个阶段,可以向AOD转换器添加诸如镍和钼等其它合金元素。当需要非常低的碳含量时,可以使用VOD(真空氧化脱碳)转化器。
接下来是调音,大多数不锈钢都有非常严格的质量要求。在调整过程甚至允许对化学成分进行微调。调整是当钢被缓慢搅拌以除去不想要的元素并提高稠度,同时将所需组成保持在温度限度内。
成型步骤是将钢水浇铸成形。这些形式可以是花纹(矩形),坯料(圆形或正方形),板,杆或管。
然后是进行热轧,即在高于钢的再结晶温度的温度下发生热轧。精确的温度取决于所需的不锈钢等级。不锈钢板被加热并通过高辊。布料和坯料形成棒和丝。板坯形成板,条和板。
如有需要还能进行冷轧,通常冷轧不锈钢板使用在需要非常精确的尺寸或有吸引力的表面处理。该过程发生在钢的再结晶温度以下。使用小直径辊和一系列支撑辊进行冷轧。
Ⅱ 不锈钢板是如何制造
不锈钢产品制造工艺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不锈钢产品的制造工艺原则,当产品使用在耐腐蚀要求很高的工况特殊时,在相应的产品制造工艺过程卡上再另行明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制造的奥氏体不锈钢和不锈复合钢零部件等产品的制造。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151管壳式换热器
HG20584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Q/AXL J 3013铆工管工通用工艺守则
Q/AXL J5010钢制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Q/AXL J0801压力试验和致密性试验工艺规程
3一般要求
3.1 不锈钢产品的制造应具备制造场地通风、清洁、文明生产条件。不锈钢材料及零部件应防止长期露天存放、混料保管。要求按时投料、集中使用、及时回收、指定区域存放保管。
3.2 工件存放制造场地应铺设防铁离子污染的专用地板或橡胶板。滚轮架上配挂胶轮。
3.3 防止在不锈钢表面踩踏。如果不可避免应穿没有铁钉的软底鞋并带脚套,过后应将表面擦扫干净。
3.4 使用工具,如铜锤、木锤、不锈钢铲或淬火工具钢铲等,尽量使工件不和铁器接触。磨削磨轮用纯氧化物制成。
3.5 材料标记用墨水或记号笔应不含金属颜料、硫、氯含量要≤25PPm.
3.6 防止磕碰划伤
钢板或零部件在吊运制作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钢板表面、设备及胎具的清洁,防止将焊豆、熔渣、氧化皮压入工件表面。
3.6.1 吊具应加铜垫,吊带首选尼龙吊带且为不锈钢产品零部件专用,绝不允许与其它碳素钢混淆,如用钢丝绳外套必须套胶管或用麻绳。
3.6.2 钢管切割应在锯床上铺垫木板或橡胶板,采用专用锯条。
3.7 除切割线外其余标记线不应使用“划针”划线及“冲子”冲孔。可使用硬色笔或记号笔。也可以使用不含金属颜料及硫氯含量小于25PPm的墨水划线作标记。
3.8 不锈钢零部件应尽量采用冷成形。当采用热成形时,材料不得与焦碳炉中焦炭接触,加热温度510~1150℃,热成形过程中加热次数中得超过二次。
3.9 板材应用剪切或等离子切割,等离子切割后的溶渣应清除干净。
3.10表面的磕碰划伤应修磨。板厚<10mm的打磨深度不超过0.3mm;板厚>10mm的打磨深度不超过0.5mm,且均不超过板材的负偏差。
3.11 不锈钢封头采购需要求供货商酸洗钝化后供货,表面质量符合7.4条要求。
4 焊接
4.1 焊前准备及施焊环境
4.1.1 焊条、焊剂及其他焊接材料的储存库应保持干燥,相对湿度不得大于60%。
4.1.2 当施焊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时,禁止施焊:
a)手工焊时风速大于10m/s;
b)气体保护焊时风速大于2m/s;
c)相对湿度大于90%;
d)雨、雪环境;
4.1.3 焊接温度应不低于5℃,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在常温下予热的焊件也应在焊口100mm范围内加热~15℃才能施焊。可用氧—乙炔焰预热。用表面温度计或试温笔检查予热温度。
4.2 焊口清理:等离子切割表面应用不锈钢丝刷或砂轮清理,焊前,零件坡口内及附近20mm范围内须用酒精擦去油污。
4.3 焊接过程
4.3.1与承压零部件相焊的焊缝必须经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在产品焊接过程中焊工必须按焊接工艺规程执行。
4.3.2 在不锈钢产品零部件上临时辅件焊接要求:应尽量避免在工件上焊临时性辅件,如需要则须用与母材相近材料焊接;定位焊、点焊、焊临时性辅件均应按产品焊接工艺规定执行。
4.3.3 不锈钢零部件或容器在进行焊接时,严禁将接地线直接搭在不锈钢工件上,须将接地线通过与工件同材质或相近材质制成的卡子与工件牢固相连以防打火。
4.3.4 定位焊、点焊、焊临时性辅件以及引熄弧板的去除严禁强行打掉,而应采用风铲或高速砂轮等机械方法去除。
4.4 焊缝表面的形状尺寸及外观要求
4.4.1不锈钢A、B类接头焊缝的余高按表一:GB150标准第10.3.3条款执行;
表一
单面坡口 双面坡口
e1 e2 e1 e2
0~10%δs 且≤3 δ≤1.5 0~10%δ2且≤3 0~10%δ1 且≤3
5 热处理
5.1 按图样规定进行整体或局部热处理,热处理按工艺要求外协。
5.2 受压元件用钢板冷成形后,如果变形率超过ε=15%时,应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加工应力,改善延性。
单向拉伸(如钢板卷圆)
ε=(δ/2Rf)×(1-Rf /Ro) ×100%
双向拉伸(如筒体折边、冷压封头)
ε=(1.5δ/2Rf)×(1-Rf /Ro) ×100%
式中:
ε----- 钢板变形率,%;
δ----- 钢板名义厚度,mm;
Rf ----- 钢板弯曲后的中心半径,mm;
Ro---- 钢板弯曲前的中心半径,对于平板Ro为无限大,mm;
5.3 冷成形封头可不进行热处理,热成形件必须进行热处理。
5.4 加热温度在1000~1150℃,热作终了温度≥750℃一般不进行热处理。
6 压力试验和致密性试验
6.1 压力试验用介质一般为水,水中氯离子含量≤25PPm。
6.2按图样要求进行致密性试验或氨渗透试验。要求方法按《压力试验和致密性试验工艺规程》。
7、表面处理
按图样要求,对不锈钢设备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7.1 需酸洗零部件表面质量要求
焊缝表面及其两侧的油污、焊渣、飞溅物必须清理干净。当油污严重时则用3-5%的碱溶液或清洁溶剂将油污清除,并用净水冲洗干净。
需作酸洗钝化处理的表面,其上的焊缝咬边、划伤、刻痕、飞溅损伤等缺陷应打磨圆滑,焊瘤应铲去或磨去。禁止用碳钢刷清理不锈钢表面。
表面附着的油漆,应采用化学方法(如用香蕉水)去除。
对不锈钢热加工件的氧化皮可用机械喷砂的方法清除,砂必须是纯硅或氧化铝。表面用砂轮打磨时应避免产生过热(回火)现象。
清除完毕用净水(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冲刷干净。不锈钢表面及焊缝用棉纱擦洗一遍。
7.2酸洗钝化处理,首次操作应先在小部件局部面上或类似的材料上作试验。
对制造完工后的不锈钢容器或零部件中钢零部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遭到腐蚀,应按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要求,对规定项目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酸洗、钝化预处理。
制定酸洗、钝化的安全措施,确定必须的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
7.3酸洗钝化操作
只有进行过预处理的容器或零部件才能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将钝化膏均匀涂刷于不锈钢表面和焊缝,涂层厚度1—2mm,焊接点涂层略厚。常温下保留1—3小时后清洗,清理焊接地方时,严重的热影响区可以使用不锈钢丝刷清理。全部干净后,用水清洗,确保不锈钢件表面冲洗干净,无残留痕迹。
对于热压封头或热处理件氧化物的表面,涂层2mm左右,滞留5-10小时后,用钢丝刷普遍刷一次,再用回丝或棉纱反复擦遍,全部干净后,用水清洗,确保不锈钢件表面冲洗干净,无残留痕迹。
酸洗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认真仔细,及时观察,防止容器表面腐蚀过重。
7.4酸洗钝化质量检测:
酸洗钝化后不锈钢表面不得有明显的腐蚀痕迹,不得有颜色不均匀的斑纹,焊缝及热加工表面不得有氧化色。钝化膜完整均匀,呈灰白的金属颜色。
表面残余酸性检验:
经表面处理完毕的不锈钢零部件,表面不得有残酸,检查时可将PH试纸蘸水贴在工件表面,试纸色不变红即为合格。
检验合格的零部件或容器应擦干或用压缩空气吹干。
容器和零部件经酸洗钝化后搬运吊装及存放时禁止磕碰划伤钝化膜。
7.5注意事项
酸洗钝化膏作业必须在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室内进行。
酸洗钝化处理,首次操作应先在小部件局部面上或类似的材料上作试验。
酸洗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认真仔细,及时观察,防止容器表面腐蚀过重。对碳钢零部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遭到腐蚀。
酸洗后不锈钢表面不得有明显的腐蚀痕迹,不得有颜色不均匀的斑纹,焊缝及热加工表面不得有氧化色。
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必须穿好耐酸服,带好手套,口罩与防护眼罩。在容器内酸洗,必须带上检查合格的防毒面具,并在专人监护下进行。
有热处理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零部件按图样要求进行热处理后,做酸洗钝化处理。
酸洗钝化膏要专人严加保管,要远离热源存放,处理后的残余物和废水要及时用石灰乳或电石糊中和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
请勿在强阳光下操作,防止不锈钢酸洗钝化膏晒干,影响钝化效果。
Ⅲ 弧形不锈钢U型包边是如何加工的
招牌中的不锈钢包边步骤:一、首先量好招牌尺寸,按尺寸做好招牌的角铁架;二版、需要加底权板(木板或锌铁皮、不锈钢等)按尺寸载好铺上角铁上;三、上钉子或镙丝在角铁上,并安装好挂墙壁的耳;四、按角铁宽度选择不锈钢角(25mm角铁对应25mm不锈钢),按长宽长度折角封四边(正面和侧面封);五、最后是到现场安装上墙壁了。
Ⅳ 不锈钢板加工工艺
有热轧和冷轧两种,但热轧要去氧化皮
Ⅳ 双曲面钢箱梁是如何加工出来的
双曲面钢箱梁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在组装平台上作出胎架外弧基准线,根据胎架图中外弧,隔板相交点与基准线的距离在平台作出胎架外弧曲线.同理,根据胎架图尺寸在平台作出胎架内弧线,道路中心线和内弧基准线,隔板线;②确定内,外弧胎架立柱的位置,道路中心线处胎架立柱应以隔板与道路中心线交点为中心;③将立柱底板与平台焊接,标出立柱中心;④计算出胎架立柱的高度;⑤制作胎架钢梁;⑥依次在底板上安装立柱和胎架梁;⑦在胎架梁上焊接板肋;⑧在立柱横纵向之间设立剪刀撑和斜撑.本发明与桥面线型坐标完全吻合,保证桥面线型达到设计要求,从而保证钢箱梁制作精度和施工质量,提高了钢箱梁施工速度.
Ⅵ 双曲铝蜂窝板怎么加工
双曲蜂窝板的制作成型工艺分两大类:
第一类为先制作成平直的铝蜂窝板,然后将铝蜂窝板裁切为所需的尺寸、靠模滚压成所需的双曲面板。第二类为先将蜂窝板的面板、铝蜂窝、背板分别裁切为所需的尺寸、然后涂胶、靠模冷压(或热压)成所需的双曲面板。参考网址: http://ceiling.cn.gongchang.com/news/383493.html。
Ⅶ 镜面不锈钢板是怎么加工的
不锈钢镜面板是用2B表面不锈钢板经超细研磨砂反复研磨,使其表面达到镜面效果。
Ⅷ 高质量镜面不锈钢板是怎样加工出来的
生产一张高品质8K不锈钢板,如果没有好的基材是根本不可能做得到。所以要做好的镜面不锈钢板损耗会很大;或要做极限的0.2-12mm的镜面不锈钢板对材料的要求更高。
在抛光设备方面,现在市场上的钢板抛光设备为追求生产效率,会把设备按原理去设计,想法是磨头越多,效果就会越好,速度就越快。曾经在设备厂家看到过一台正在安装的设备长达三四十米(磨头部份),磨头达196个有多,按四个一组,有49组。估计原设计者是计划一张板进去,到出来,就达到预期效果。其实不然。因为磨头的工作原理是高速转圈且左右横向摆动,如果磨头的压力不均匀,或在磨板的过程中有砂粒等杂质,造成的效果不言而喻,细想一下,这么多的磨头其中有一个磨头上面有砂子,那板出来才知道,但却找不到砂子是在哪里的。磨头花、磨头印、哈哈镜、凹陷就是这样来的。所以,用只有一个磨头的磨床是最容易控制的,但同时存在的制约就是效率偏低。成本较高;
工艺指的就是技术含量。要用什么磨头垫 酸、研磨材料,每家生产厂各有不同;研磨时间 工人的技术是否过关,这些涉及人为因素的东西换一个技术员就不同了,只是同一家厂里,把操作流程规定下来了,产品质量就会稳定。
严格的质检是保证了以上三点后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了。如果没有严格把关,那会产生大量的不合格品,所以在生产镜面不锈钢板的时候,是配置两位质量人员在把关质量,在加工的过程中、贴胶膜前都在挂有一排八支光管的检验平台下严格把关。(加工过程中和贴胶前都需要把板材拉到检验台上检验,故两位质检人员是足够的)
成品防护相信很多质量意识高的朋友们都觉得不是问题。但面对部份不负责任的人员的时候,你花了四五个小时做出来的一张镜面不锈钢板极有可能成为他的垫脚石。用来写字的地方。所以做好的成品就必须要进行贴双层胶膜(底层进口7C胶膜,外层国产7C胶膜进行保护),并装箱,贴上标识。以便出货。
如果能做到以上五点,基本上,一张高质量的镜面不锈钢板就完成了。
Ⅸ 不锈钢是怎么加工的
各产品由于用途的不同,其加工工艺和原料的品质要求也不同。
不锈钢制品的不同,其要求原料厚度公差也各不相同,象二类餐具和保温杯等,厚度公差要求较高,为-3~5%,而一类餐具厚度公差要求-5%,钢管类要求-10%,宾馆用冷柜用材厚度公差要求为-8%,经销商对厚度公差的要求一般在-4%~6%间。
同时产品内外销的不同也会导致客户对原料厚度公差要求的不同。一般出口产品客户的厚度公差要求较高,而内销企业对厚度公差要求相对较低(大多出于成本方面考虑),部分客户甚至要求-15%。
一、结构成分
不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最大不超过1.2%,有些钢的ωc(含碳量)甚至低于0.03%(如00Cr12)。
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材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Mo、Si、Cu等元素。
二、钢的编号和表示方法
1、用国际化学元素符号和该国的符号来表示化学成份,用阿拉伯字母来表示成份含量:
如:中国、俄国 12CrNi3
2、用固定位数数字来表示钢类系列或数字;如:美国、日本、300系、400系、200系;
3、用拉丁字母和顺序组成序号,只表示用途。
中国的编号规则
4、采用元素符号
5、用途、汉语拼音,平炉钢:P、 沸腾钢:F、 镇静钢:B、甲类钢:A、T8:特8、GCr15:滚珠。
Ⅹ 常见不锈钢钣金加工的工艺流程有哪些
根据钣金件结构的差异,工艺流程可各不相同,但总的不超过以下几点。
1、下料:下料方式有各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 剪床:是利用剪床剪切条料简单料件,它主要是为模具落料成形准备加工,成本低,精度低于0.2,但只能加工无孔无切角的条料或块料。 ②. 冲床:是利用冲床分一步或多步在板材上将零件展开后的平板件冲裁成形各种形状料件,其优点是耗费工时短,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适用大批量生产,但要设计模具。 ③. NC数控下料,NC下料时首先要编写数控加工程式,利用编程软件,将绘制的展开图编写成NC数拉加工机床可识别的程式,让其根据这些程式一步一刀在平板上冲裁各构形状平板件,但其结构 受刀具结构所至,成本低,精度于0.15。 ④. 镭射下料,是利用激光切割方式,在大平板上将其平板的结构形状切割出来,同NC下料一样需编写镭射程式,它可下各种复杂形状的平板件,成本高,精度于0.1. ⑤. 锯床:主要用下铝型材、方管、图管、圆棒料之类,成本低,精度低。
1. 钳工:沉孔、攻丝、扩孔、钻孔 沉孔角度一般120℃,用于拉铆钉,90℃用于沉头螺钉,攻丝英制底孔。
2. 翻边:又叫抽孔、翻孔,就是在一个较小的基孔上抽成一个稍大的孔,再攻丝,主要用板厚比较薄的钣金加工,增加其强度和螺纹圈数,避免滑牙,一般用于板厚比较薄,其孔周正常的浅翻边,厚度基本没有变化,允许有厚度的变薄30-40%时,可得到比正常翻边高度大高40-60%的高度,用挤薄50%时,可得最大的翻边高度,当板厚较大时,如2.0、2.5等以上的板厚,便可直接攻丝。
3. 冲床:是利用模具成形的加工工序,一般冲床加工的有冲孔、切角、落料、冲凸包(凸点),冲撕裂、抽孔、成形等加工方式,其加工需要有相应的模具来完成操作,如冲孔落料模、凸包模、撕裂模、抽孔模、成型模等,操作主要注意位置,方向性。
4. 压铆:压铆就本公司而言,主要有压铆螺母、螺钉、松不脱等,其是通过液压压铆机或冲床来完成操作,将其铆接到钣金件上,还有涨铆方式,需注意方向性。
5. 折弯;折弯就是将2D的平板件,折成功D的零件。其加工需要有折床及相应折弯模具完成,它也有一定折弯顺序,其原则是对下一刀不产生干涉的先折,会产生干涉的后折。 l 折弯条数是T=3.0mm以下6倍板厚计算槽宽,如:T=1.0、V=6 .0 F=1.8、T=1.2、V=8、F=2.2、T=1.5、V=10、F=2.7、T=2.0、V=12、F=4.0 l 折床模具分类,直刀、弯刀(80℃、30℃) l 铝板折弯时,有裂纹,可增加下模槽宽式增加上模R(退火可避免裂纹) l 折弯时注意事项:Ⅰ图面,要求板材厚度,数量;Ⅱ折弯方向 Ⅲ折弯角度;Ⅳ折弯尺寸;Ⅵ外观、电镀铬化料件不许有折痕。 折弯与压铆工序关系,一般情况下先压铆后折弯,但有料件压铆后会干涉就要先折后压,又有些需折弯—压铆—再折弯等工序。
6. 焊接:焊接定义:被焊材料原子与分子距京达晶格距离形成一体 ①分类:a 熔化焊:氩弧焊、CO2焊、气体焊、手工焊 b 压力焊:点焊、对焊、撞焊 c 钎焊:电铬焊、铜丝 ② 焊接方式:a CO2气体保护焊 b 氩弧焊 c 点焊接等 d 机器人焊 焊接方式的选用是根据实际要求和材质而定,一般来说CO2气体保护焊用于铁板类焊搠;氩弧焊用于不锈钢、铝板类焊接上,机器人焊接,可节省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和焊接质量,减轻工作强度。 ③ 焊接符号:Δ 角焊, Д、I型焊, V型焊接, 单边V型焊接(V) 带钝边V型焊接(V), 点焊(O), 塞焊或槽焊(∏),卷边焊(χ), 带钝边单边V型焊(V), 带钝之U型焊, 带钝的J型焊,封底焊, 逢焊 ④ 箭头线和接头 ⑤ 焊接缺失及其预防措失 点焊:强度不够可打凸点,强加焊接面积 CO2焊:生产率高,能源消耗少,成本低,抗锈能力强 氩弧焊:溶深浅,溶接速度慢,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具有夹钨缺陷,但具有焊接质量较好的优点,可焊接有色金属,如铝、铜、镁等。 ⑥ 焊接变形原因:焊接前准备不足,需增加夹具 焊接治具不良改善工艺 焊接顺序不好 ⑦ 焊接变形效正法:火焰效正法 振动法 锤击法 人工时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