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锈钢属于合成材料吗
不锈钢不属于合成材料,属于金属材料。
合成材料又称人造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其特质与原料不同,如塑料、合金(部分合金)等。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号称20世纪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它的登台大大地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B. 不锈钢是铁与什么物质混合制成的
不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最大不超过1.2%,有些钢的wC(含碳量)甚至低于0.03%(如00Cr12)。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才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Mo,si等元素。
C. 不锈钢的成分是什么
不锈钢的成分一般有碳,硅,锰,磷,硫,镍,铬。
含铬15%~30%。其耐蚀性回、韧性和可焊性随含答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属于这一类的有Crl7、Cr25Mo3Ti、Cr28等。
铁素体不锈钢因为含铬量高,耐腐蚀性能与抗氧化性能均比较好,但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较差,多用于受力不大的耐酸结构及作抗氧化钢使用。
(3)不锈钢主要是什么和什么合成的扩展阅读:
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碳常常被视为有害元素,这主要是由于在不锈钢的耐蚀用途中的一些条件下(比如焊接或经450~850℃加热)。
碳可与钢中的铬形成高铬的Cr23C6型碳化合物从而导致局部铬的贫化,使钢的耐蚀性特别是耐晶间腐蚀性能下降。
绝大多数不锈钢制品要求耐腐蚀性能好,像一、二类餐具、厨具、热水器、饮水机等,有些国外商人对产品还做耐腐蚀性能试验。
D. 不锈钢的主要组成元素是什么
不锈钢基本组成元素有碳、铬、镍,有的还加入钼、铜、氮等合金元素。
碳和合金成分的含量、种类与不锈钢的相组织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判定某一具体成分的不锈钢会具有何种组织结构,一种较简单的方法是借助于Schaeffler图。
种类
不锈钢材料有:不锈钢带、不锈钢棒、不锈钢板、不锈钢线、不锈钢管,产品牌号有:SUS310S、309S、316L、316、316Si、317、304、304L、309、305、314、303、321、301、202、201等。
在众多的工业用途中,不锈钢都能提供今人满意的耐蚀性能。根据使用的经验来看,除机械失效外,不锈钢的腐蚀主要表现在:不锈钢的一种严重的腐蚀形式是局部腐蚀(亦即应力腐蚀开裂、点腐蚀、晶间腐蚀、腐蚀疲劳以及缝隙腐蚀)。
这些局部腐蚀所导致的失效事例几乎占失效事例的一半以上。事实上,很多失效事故是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材而予以避免的。
E. 不锈钢是金属材料还是合成材料
A、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等其它物质,不是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B、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C、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硅酸盐材料,故选项错误.
D、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F. 不锈钢是合成材料吗
不锈钢不属于合成材料,属于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与合金,不锈钢是铁的合金,故属于金属材料。
2.合成材料又称人造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其特质与原料不同,如塑料、合金(部分合金)等。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号称20世纪三大有机合成材料。
G. 不锈钢是什么材料做的
不锈钢是一种防腐和耐高温的合金,它不容易生锈,这与它的组成有很大的关系。不锈钢的成分中除了铁以外,还有铬、镍、铝、硅等。钢加入铬等元素后,就能使钢的结构更均匀,从而改变钢的性能,这样腐蚀物入侵就变得困难,再加上不锈钢表面又附着一层氧化物保护膜,就像给钢铁穿上一件盔甲一样,自然就不容易生锈了。
最先认识到不锈钢具有抗腐蚀性能的是德国的两位科学家蒙纳茨和博尔斯特。蒙纳茨于1911年在德国获得了生产不锈钢的专利。然而说到不锈钢真正的发明者,蒙纳茨似乎比不上英国的冶金学家亨利·布雷尔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布雷尔利受英国政府军部兵工厂委托,研究武器的改进工作。那时,战争需要大量的枪支,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士兵们用的步枪膛极易磨损,而且容易生锈。于是,布雷尔利想发明一种不易磨损和生锈的合金钢。后来,他往钢中加入各种各样的元素,做了若干试验。但多次的试验都未获得理想的效果。有一次,他把铬掺入到炼钢的原料里,新材料出来后,外表亮闪闪,十分吸引人。他高兴地把这种钢制成了枪管。可惜,这种钢质地太脆了,在第一次射击试验中,它就“粉身碎骨”了。
布雷尔利在锈蚀的废铁堆中发现,大部分废铁都锈蚀了,只有几块掺入铬的钢管碎片仍然亮晶晶的。这一发现使布雷尔利十分惊喜,他急忙拾回这些“宝贝”详细研究。
亨利·布雷尔利经试验分析发现,这些铬钢任凭日晒雨淋也不易生铸,又不像一般钢铁一样“怕”酸碱。由于铬钢太脆、太贵,不能造枪管,于是布雷尔利把这种不生锈的钢介绍给了一家餐具厂,生产出各种不锈钢刀、叉等,使不锈钢顿时轰动了欧洲。1916年,布雷尔利取得不锈钢的专利,人们也尊称他为“不锈钢之父”。
后来,许多发明家也都做出过重要贡献。法国科学家吉耶和波特万发明了耐高温、抗震的奥氏体不锈钢,用于食品工业领域。1911~1914年,美国的丹齐发明了不锈钢中的另一大类——铁素体不锈钢。现在,不锈钢已发展成为一个合金大家族,品种不下数百种。
H. 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材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
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Mo、Si、Cu等元素。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最大不超过1.2%,有些钢的ωc(含碳量)甚至低于0.03%(如00Cr12)。
铬是奥氏体不锈钢中最主要的合金元素,奥氏体不锈钢的不锈性和耐蚀性的获得主要是由于在会质作用下,铬促进了钢的钝化并使钢保持稳定钝态的结果。
在奥氏体不锈钢中,铬是强烈形成并稳定铁体的元素,缩小奥氏体区,随着钢中含量增加,奥氏体不锈钢中可出现铁素体(δ)组织。
研究表明,在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中,当碳含量为0.1%,铬含量为18%时,为获得稳定的单一奥氏体组织,所需镍含量最低,约为8%,就这一点而言,常用的18Cr—8Ni型铬镍奥氏体不锈钢是含铬,镍量配比最为适宜的一种。
(8)不锈钢主要是什么和什么合成的扩展阅读
绝大多数不锈钢制品要求耐腐蚀性能好,像一、二类餐具、厨具、热水器、饮水机等,有些国外商人对产品还做耐腐蚀性能试验:用NACL水溶液加温到沸腾,一段时间后倒掉溶液,洗净烘干,称重量损失,来确定受腐蚀程度。
当今社会不锈钢制品在生产时一般都经过抛光这一工序,只有少数制品如热水器、饮水机内胆等不需要抛光。因此这就要求原料的抛光性能很好。影响抛光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原料表面缺陷。如划伤、麻点、过酸洗等。
②原料材质问题。硬度太低,抛光时就不易抛亮(BQ性不好),而且硬度太低,在深拉伸时表面易出现桔皮现象,从而影响BQ性。硬度高的BQ性相对就好。
③经过深拉伸的制品,变形量极大的区域表面也会出小的黑点和RIDGING,从而影响BQ性。
I. 不锈钢材料主要由哪些金属成份组成
不锈钢是以超过60%的铁为基体,加入铬、镍、钼等合金元素的高合金钢。
当钢中含回铬量超答过12%时,则钢在空气及稀硝酸中不易腐蚀生锈。原因是铬可在钢表面形成一层非常紧密的氧化铬膜,有效地保护了钢不受腐蚀。不锈钢中的铬含量一般都超过14%,但不锈钢并非绝对不生锈。在沿海地区或某些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当空气中氯离子含量较大时,暴露在大气中的不锈钢表面可能有一些锈斑,但这些锈斑只限于表面,不会侵蚀不锈钢内部基体。
不锈钢按照其组织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四种:
1、奥式体钢:抗锈蚀,焊接性和塑性好,但强度稍低,常用于制造化工容器及管道等,如304、316不锈钢,无磁性。
2、铁素体钢:抗锈蚀,强度稍高,常用于制造化工设备、餐具用具及建筑装饰构件等,如430不锈钢,有磁性。
3、马氏体钢:耐锈蚀,高硬度,常用于耐磨损件,有磁性。
4、双向不锈钢(奥式体+贴素体):是近代发展的新型不锈钢,耐蚀性非常优秀,价格高,主要用于化工设备,有磁性。
由此可见,在以上介绍的四种不锈钢中,除了奥式体钢没有磁性以外,其他三种不锈钢都带有磁性,因此用磁体来判别不锈钢的优劣是不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