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氮化环与传统的镀铬镀铬镀铬环相比有什么优点
镀铬环外边是亮的,安装在最上面;碳环是全黑色的,安装在中间;最下面是组合油环。头道环在顶部位置,镀铬是为了耐高温高压和减少摩擦。安装时注意环口有字的那面朝上(油环没有标志),环口要相互错开,并且开口不要对着进、排气门和活塞销方向。第二道是碳环,有标记的一面朝上(活塞顶端);第三个是刮油环,里面带有钢丝的,按在最下面的那个槽里。
⑵ 不锈钢和电镀不锈钢有什么区别
不锈钢和电镀不锈钢的区别在于:不锈钢是质地均匀的不生锈的合金钢;而电镀不锈钢是在不锈钢的表面再电镀一层不生锈的其它金属(如铬,镍,铜,金等),不仅有防锈性能,还能
改
善
其
钎
焊
性,减
少
高
温
氧
化,提
高
导
热
性
和
导电性
,在
制造弹簧或拉丝时改善润滑性,提高光洁度,具装饰性等。
不锈钢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酸、碱、盐等化学浸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而使他们的耐蚀性不同,普通不锈钢一般不耐化学介质腐蚀,而耐酸钢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介质腐蚀(酸、碱、盐等化学浸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而使他们的耐蚀性不同,普通不锈钢一般不耐化学介质腐蚀,而耐酸钢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
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最大不超过1.2%,有些钢的wc(含碳量)甚至低于0.03%(如00cr12)。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才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高可达28%。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mo、si等元素。在以含镍为主要成分的不锈钢中,镍含量达8—28%。
电镀不锈钢
1,电镀不锈钢的种类有:
(1)镀镍不锈钢;
(2)镀铬不锈钢;
(3)镀铜不锈钢;
(4)镀金不锈钢;
(1)镀其它金属的不锈钢。
2,电镀不锈钢的工艺是:
(1)镀前处理,包括脱脂,浸蚀(酸洗),活化;
(2)电镀;
(3)水洗。
⑶ 镀铬与氮化有何区别
我想也应该是氮化+氧化效果好于镀铬,至少基体结合力要强于镀铬
⑷ 模具氮化与镀铬那个更好
一般是氮化好。
模具氮化后氮化层比较耐用,使用一百万次后都没见过氮化层脱落。
镀硬铬的镀层比较容易脱落,一般几万次就会脱落,要退铬重镀。退铬四次后就很难再镀。
一般镀铬处理是模具做好后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达不到要求才用的应急处理方案。
⑸ 不锈钢钝化和镀硬铬有什么区别
1,不锈钢钝化液特点:
适用于不锈钢与双相不锈钢的本色钝化,为提高抗腐蚀能力而开发。属于材料本色钝化的一种新型优质产品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不锈钢钝化,钝化处理的原理我们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发生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会生成一种非常薄的(约1nm),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坚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钝态达到防腐防锈的目的。
不锈钢钝化液属于本色钝化,钝化后不改变工件表面的颜色和尺寸,没有油膜,处理前和处理后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的改变,主要适用于不锈钢200、300系列材料的钝化,钝化后能提高产品本身防锈性能的3-20倍。
2,镀硬铬是一种传统的表面电镀技术,已经应用长达70多年。镀铬层硬度高、耐磨、耐蚀并能长期保持表面光亮且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成本较低。长期以来,铬镀层除了作为装饰涂层外,还广泛作为机械零部件的耐磨和耐蚀涂层。电镀硬铬镀层技术常常用来修复破损部件。
但电镀硬铬工艺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镀铬工艺使用的铬酸溶液,会产生含铬酸雾和废水,而且还有其它一些缺点,如:硬度一般为800~900HV,硬度比一些陶瓷和金属陶瓷材料低,且硬度还会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镀铬层存在微裂纹,不可避免产生穿透性裂纹,导致腐蚀介质从表面渗透至界面而腐蚀基体,造成镀层表面出现锈斑甚至剥落;电镀工艺沉积速度慢,镀0.2~0.3mm厚的镀层往往需要2~3个班的时间,也不利于厚镀层的应用。
因此,研究领域一直努力寻找替代电镀硬铬的新工艺。已出现许多新工艺并得到应用和发展
⑹ 镀铬和镀镍的不锈钢有什么不同
镀锌外观银白色,对于铁基体而言是阳极性镀层,有较好的电化学保护作用。
镀镍外观银白偏黄,对于铁基体而言是阴极性镀层,且空隙率较高,所以单一镀层防腐性能不高。
镀铬分装饰铬和硬铬外观亮白偏蓝。
以上三种只是表面处理工艺,不锈钢是根本的材质不同。单从外观上来讲镀镍最接近不锈钢的色泽。
⑺ 镀铬与不锈钢的区别
1、特性不同
不锈钢:
(1)焊接性
对可焊性的要求随产品的使用而变化。一种餐具一般不需要焊接性能,甚至包括一些锅企业。但大多数产品都需要良好的原材料焊接性能,如二级餐具、保温杯、钢管、热水器、饮水机等。
(2)耐腐蚀性
大多数不锈钢制品都要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如餐具、厨具、热水器、饮水机等。一些外商也对产品进行了耐腐蚀性试验:用氯化钠水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将溶液倒出,被h干燥,称重失重,确定腐蚀程度(注)的含义:抛光产品时,由于砂布或砂纸中的铁含量,试验时表面会出现锈斑。
(3)抛光性能
在当今社会,不锈钢产品通常在生产中经过抛光处理。只有少数产品,如热水器和饮水机内衬,不需要抛光。因此,要求原材料的抛光性能非常好。
(4)耐热性能
耐热性能是指高温下不锈钢仍能保持其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
镀铬:
(1)镀铬的主要成分不是金属铬盐,而是铬酸,一种铬的氧化酸,属于强酸性电镀液。
(2)在镀铬液中,必须加入一些阴离子,以实现金属铬的正常沉积。
(3)镀铬液的分散能力很低。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应采用象形阳极或辅助阴极来获得均匀的镀铬层。对吊架的要求也更严格。
(4)镀铬要求阴极电流密度高,通常在20A/dm²以上,比普通镀铬高10倍以上。由于阴极和阳极释放大量气体,镀液电阻较大,电池电压较高。电镀电源要求大于12V,其它电镀电源要求小于8V。
(5)镀铬阳极采用不溶性阳极代替金属铬。通常使用铅、铅锑合金和铅锡合金。由于沉积或其他原因,镀液中铬的消耗量需要通过添加铬酸酐来补充。
(6)镀铬的工作温度取决于阴极电流密度,通过改变镀铬的工作温度与阴极电流密度的关系,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镀铬。
2、类型不同
不锈钢:
(1)铁素体不锈钢
它含有15%-30%的铬。其耐腐蚀性、韧性和焊接性随铬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它不锈钢。
(2)奥氏体不锈钢
它含有18%以上的铬、8%左右的镍和少量的钼、钛和氮。综合性能好,能承受各种介质的腐蚀。
(3)奥氏体 -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它含有18%以上的铬、8%左右的镍和少量的钼、钛和氮。综合性能好,能承受各种介质的腐蚀。
镀铬:
(1)镀硬铬(耐磨铬) 镀层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可延长工件使用寿命。
(2)镀乳白铬镀铬层呈乳白色,光泽度低、韧性好、孔隙低、色泽柔和,硬度比硬铬和装饰铬低,但耐蚀性高。
(3)镀松孔铬(多孔铬) 是利用铬层本身具有细致裂纹的特点,在镀硬铬后再进行机械、化学或电化学松孔处理,使裂纹网进一步加深、加宽。
3、成分不同
不锈钢:
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材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Mo、Si、Cu等元素。
镀铬:
(1)铬酐
铬酐的水溶液是铬酸,是铬镀层的惟一来源。
(2)催化剂
除硫酸根外,氟化物、氟硅酸盐、氟硼酸盐以及这些阴离子的混合物常常作为镀铬的催化剂。
⑻ 电镀铬,氮化钛,镍的不同用处。
模具型腔由于需要耐受比较苛刻的条件(数十万次的温度、料流冲击等),要求型腔表面硬度高、强度好,所以需要对型腔进行强化处理,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镍则性能上要差一些,但是电铸模具就使用镍做材料,模次要少很多。
⑼ 不锈钢氮化黑跟镀黑锌有什么区别
不锈钢氮化黑跟镀黑锌有什么区别
铁的黑色氧化专业点叫发黑处理回,也叫发蓝处理,是通过钝答化反应,是铁的表面产业致密的氧化膜,使铁和空气隔绝,起到防锈的作用.
镀黑锌是在铁的表面通过电镀的办法,产生锌层,锌的活性比铁的高,空气中的酸会先跟锌反应,来保护铁,镀完锌以后,在经过铬酸盐的钝化作用,产生黑色的钝化层,加强电镀锌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