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属 刀类不锈钢的退火温度分别是多少
304是1050到1100,420是800到870.不可能退到无硬度的水平。
Ⅱ 316不锈钢材料耐高温多少度
316不锈钢可耐高温的区间范围大致为1200-1300度,可在相对而言十分苛酷的条件下使用。
Ⅲ 不锈钢如何去应力退火,温度多少
回复2、3#,我基本同意2#的意见,对于不含稳定化元素ti、nb的钢奥氏体不锈钢,敏版化区一般在550~权850之间,为了不引起晶间腐蚀,消除应力的温度一般在500度以下。对于含稳定化元素ti、nb,v的钢奥氏体不锈钢由于稳定化元素的钉扎和细化作用,晶间腐蚀性明显减弱,可以在500~950℃消除应力。
焊接后再重新固溶当然可以,而且固溶态条件下的抗腐蚀能力最强,但是在使用时由于温度可能在敏化区之内,如果不进行一定试验研究,避开敏感性最强的温度,可能会造成工件的严重腐蚀,从而发生事故。一般来说,奥氏体不锈钢敏感性最强的温度为700~750度范围内。
Ⅳ 201不锈钢退火的温度是多高
201属于奥氏体不锈钢,其硬度主要来源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所以退火也称做消专应力退火,退火温属度介于1050℃~1100℃之间,低于1050℃退火进行的将不完全,高于1100℃产品表面会被逐渐破坏。
Ⅳ 304不锈钢如何退火
基本流程: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方式,将不锈钢温度快速升至1050度左右,随后,将其传送到氨分解气氛保护管道内,迅速冷却至100度以下,即可实现光亮退火。
Ⅵ 不锈钢等温退火温度及工艺是怎样的
楼上的回抄答太有意思了,概念很多是错误的,除2Cr13是马氏体不锈钢外,余下的全是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因含碳量高,所以可以象碳素钢或合金钢一样进行热处理,如调质处理以获得综合机械性能,如一定的硬度、冲击韧性等。而奥氏体不锈钢因含碳量低是不能通过热处理的方式来获得硬度的,要想获得一定的硬度只能是冷作硬化。但是为了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其它机械性能,如延展性、韧性是必须进行热处理的,通常叫作水韧处理,科学的叫法是固溶处理加时效处理,固溶处理是将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1050摄氏度以上,淬入水中(这就是为什么叫水韧处理的原因),以获得良好的延展性,以利于冷作加工,如拉伸。时效处理就是将经过固溶处理后的奥氏体钢加热到450~550摄氏度,保温一段时间,以提高其韧性和弹性。一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是联合使用的。
说什么拿去退火奥氏体就变成了马氏体是无稽之谈,因为这些组织是和碳含量有关的,奥氏体钢中只要不增加碳的含量就永远不会变成马氏体钢。
Ⅶ 要使不锈钢钢丝变软退火温度应该是多少
球化退火,需要将钢丝奥氏体化,并保温数小时,钢丝温度920——950度,视钢丝直径大小及成分确定温度,仅供参考。
钢丝用途广泛,可以捆扎物品使用,也可以制造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或不锈钢丝绳钢绞线等等
Ⅷ 对一般低碳钢去应力退火的温度是多少度
温度为500~650℃。
去应力退火的原理
多数情况下,金属或合金在工艺过程结束后,内部将保留一部分残余应力。残余应力除导致工件外形及尺寸发生变化外,其内部组织也随着变化,也导致金属的强度升高,塑性降低,逐渐失去了继续承受冷塑性变形的能力。
进行去应力退火时,金属在一定温度作用下通过内部局部塑性变形,使残余应力松弛而达到消除的目的。
(8)316不锈钢退火温度一般是多少扩展阅读
常用的退火工艺
(1)完全退火
目的是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和加工缺陷,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和冷塑性变形能力。用以细化中、低碳钢经铸造、锻压和焊接后出现的力学性能不佳的粗大过热组织。
(2)球化退火
用以降低工具钢和轴承钢锻压后的偏高硬度。将工件加热到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上20~40℃,保温后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的片层状渗碳体变为球状,从而降低了硬度。
(3)扩散退火
用以使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均匀化,提高其使用性能。方法是在不发生熔化的前提下,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并长时间保温,待合金中各种元素扩散趋于均匀分布后缓冷。
(4)不完全退火
加热温度在Ac1~Accm之间,冷却速度:在500~600℃以上时,碳钢是100~200℃/h,合金钢是50~100℃/h,高合金钢是20~60℃/h,主要用于过共析钢。
(5)焊后退火
选用纯Fe作填充金属对YG30硬质合金与45钢进行TIG焊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对退火前后的YG30/焊缝界面区的组织形貌进行分析。
Ⅸ 不锈钢316热处理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是多少
不锈钢316不能淬火加硬,退火温度是1030-1060°C,保温1小时。
Ⅹ 请问奥氏体不锈钢退火温度是多少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