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米格25要用不锈钢制作
米格25能拉出11.5G机动!
⑵ 前苏联的米格25为什么全身用不锈钢
米格-25大量采用了不锈钢结构,增强了装甲性能,同时也是米格-25的不足,高密度材料的采用给米格-25带来了更大的重量和更高的耗油量,在其突破3马赫高速飞行时油料不能支撑太久,而且结构本身的高重量也一定限制了其载弹量,因此,米格-25只是一架能够高速运行的战斗机,在真正的与同时代先进战斗机作战时仅仅有一定的速度优势,而这一点以在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场实战中被验证。
⑶ 为什么苏联用不锈钢制造飞机,有什么好坏
美国逼得美苏冷战时,美国研制出了高空高速的SR-71侦察机以及XB-70轰炸机,这两款战机对于当时的苏联而言,刺激程度相当之大。很有意思的
在中东战争中,米格-25在侦查以色列时遭到以空军空空导弹的袭击,导弹随之而出,而此刻以空军飞行员只见米格-25两个巨大的发动机开始高强度工作,以三倍音速加速逃离,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空空导弹愣是没能追上。
米格-25也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规避动作、诱导干扰都是扯淡,唯有速度快才是硬道理。
⑷ 米格25是不锈钢制造的,那么在2马赫为什么能和昂贵的钛合金一样稳定,
米格25是不锈钢制造的,但也有钛合金,如在机翼前端等关键部位。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网络一下,当年别连科叛逃后,美国人米格25后得出的结论。
⑸ 苏联造米格25为什么不用钛合金材料这能说明苏联国内稀土造不了钛合金或者是搞不到钛合金吗
苏联不缺钛,但要考虑综合成本。美军之所以只采购了187架最先进的F22,就是因为太贵了。原计划是要采购760架的。财大气粗的美军尚且如此,那经济实力一直要逊于美军的苏军,要能大批量采购某型飞机,也不得不压低采购价格,制造厂也就无法使用更好更轻的钛合金了。用不锈钢只是要压低成本。
⑹ 谁能介绍一下米格-25
是苏联在1960年代研制部署的一种高空高速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在冷战时期曾出口过叙利亚、伊拉克、印度等国家,至今仍活跃在这些国家的空军。
米格-25的研制主要是为了对付美国的研发中的XB-70轰炸机与A-12/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这种侦察机的最高速度同样达到3马赫,普通的截击机根本无法追上更遑论跟踪监视拦截,只有米格-25可以轻松的尾随在SR-71的后面随时监视其航向,并在其有不轨举动时提出警告。
米格-25在装备苏军初期由于其极高的性能参数,一直为西方世界所关注,西方甚至以此推测苏联的军用航空制造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直到1976年9月6日苏军飞行员别连科中尉驾驶米格-25飞机叛逃日本,西方世界才真正揭开了该飞机神秘的面纱。美日的技术专家把米格-25完全拆解后运到东京以北100多千米的百里空军基地,经过彻底的检查,该机70%的部件是不锈钢,虽然极限速度很高,但是技术性能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从整体性能上说仅仅相当于美国的F-4“鬼怪”战斗机,和美国当时正在研制的F-15“鹰”和F-16“战隼”战斗机更是相距甚远。
⑺ 米格25战斗机是什么材枓做的
米格-25战斗机选用的是塑性好、不易开裂和便于补焊的不锈钢 VNS-2、-4、-5,占机体结构重量的80%,其余 11%为高温铝合金 D-19 和 8%的钛合金。
⑻ 米格-25战斗机的材料选择
当“大米格”系列最初一种试验机 Ye-150 开始向马赫数 2.5 以上发起冲刺时,一个全新的障碍就已经开始横在了苏联人面前,那就是因高速飞行的机体与空气摩擦而产生高温所带来的“热障”。当 Ye-150 以马赫数 2.05 的速度飞行时,其机体表面温度已经达到摄氏 107°,而当 Ye-150 加大油门向马赫数 2.5 冲刺时,其机体表面温度达到了 200° 以上,而根据计算,如果它飞到马赫数 3,那么它的机体表面温度将达到 300°!高温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首先,我们知道,即使是高强度的铝合金,其熔点也只有 400-500°,而在 300° 的高温下,传统的铝合金蒙皮材料将变得比宣纸还要脆弱,如果再加上高速带来的巨大速压,那么此时的机体将只有变形一途。其次,在如此高温的环境下,机载电子设备如何运转?应该使用什么方式冷却?一大堆的问题摆在了格列维奇面前。
用什么材料来造机体?用钛吗?以当时苏联的技术能力,根本无法有效加工并生产符合制造新型歼击机的钛合金材料,那么,怎么办?
格列维奇最终确定的解决方案几乎让所有人瞠目结舌,不用硬铝,不用钛合金,用什么?米格-25 结构材料的80% 使用的是镍基合金钢!
即便在多年后的今天,笔者在最初得知米格-25 最终确认使用镍基合金钢这种材料来进行制造时,第一反应也是睁大眼睛突出舌头,半天无法恢复自如,虽然镍基合金钢的高温性能相当优异,在 400° 乃至以上的温度下也能保持足够的强度,但众所周知,钢的密度为 7.9 吨/m³,几乎是铝合金(2.7 吨/m³)的三倍。钛合金(4.5 吨/m³)的一倍多,采用这种材料的直接结果就是米格-25 重得出奇,其结构重量达到了 7.9 吨,空重达到了 19.6 吨,如此巨大的重量使得米格-25 即便安装了两台加力推力超过 10 吨的发动机的情况下,其起飞推重比也只有 0.6 左右,远远低于米格-21 的 0.8 左右,较低的推重比使得米格-25 在进行大过载机动时能量不足,直接影响了米格-25 的机动性。
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真的值得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世界的另一面。
当时世界上的另一个航空超级大国美国在发展自己的三马赫战机时,领先潮流的使用了钛合金来解决热障这一问题,然而,钛合金极高的加工难度使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席卷而来,先是洛克希德公司自行生产的钛合金发生了大面积不明原因的“氢脆”而使得巨额资金生产的材料全部报废,然后是钛合金奇高的加工难度使得机体的制造举步维艰,最终耗费了巨额资金和工时制造出来的机体强度仍然差强人意,最终使得“黑鸟”成为了专职的侦察机---极低的可用过载使得黑鸟在作为截击机时根本无法做强度稍大一点的机动,甚至连急速爬升这样的截击机必备的能力都没有!黑鸟的教训使得美国人后来在发展高空高速截击机样机时,也不得不回归到钢结构上,而在这个漫长的弯路过程中,付出的资金与时间的代价更是极其的高昂!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苏联人的务实精神和米高扬设计局的深思熟虑,镍基合金钢的机体结构虽然让米格-25 付出了巨大的重量代价,但却保障了米格-25 拥有足够的机体强度,使得其可以胜任在截击作战中经常遇到的诸如急跃升攻击,高速俯冲等战术动作,而且在做到这一切的同时,其成本还相当的低廉。而付出了高昂代价的美国“黑鸟”,除了获得了最大速度和飞行高度的优势以外,其低劣的机动性能几乎令人无法忍受,与此同时,低劣的机体结构强度更使得黑鸟在服役过程中拥有了高达 30% 的坠毁率,这一切使得黑鸟更像是一架技术验证机而不是实用的作战飞机,即便到了今天,如黑鸟一样使用几乎全部钛合金结构的战机依旧凤毛麟角---与闪耀着科技光芒的偶像派明星黑鸟相比,米格-25 更像是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实力派明星,土里土气却依旧具备着不俗的实力。
⑼ 前苏联的米格25为什么几乎全身都是用不锈钢
因为高速要耐高温,铝到了300度就没有强度了,容易解体,而钛合金工艺俄罗斯又不行,所以就采用了传统的的不锈钢。不锈钢耐高温,但是重量太大
⑽ F-15都无法拦截,米格-25究竟是怎样做到的
米格25是苏联装备的第二代截击机,这型截击机的各项参数令人十分震惊。特别是美国在使用F-15对米格25进行实验性质的拦截试验的时候,发现即使是自己家最新研制的F-15战斗机也根本无法对高速飞行的米格25进行拦截。米格25性能强大,之所以让米格25能够让F-15不能拦截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米格25在设计的时候,对速度属性非常重视。其次就是F-15本身就是美国军队在米格25震撼期定型设计的。最后就是F-15在设计的时候,重视的是综合性能,而米格25则是强调高空高速性能。
最后就是F-15在设计的时候,重视的是综合性能,而米格25则是强调高空高速性能。所以如果真的打一个比方来说,F-15是一个好学生,而米格25则是特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