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药可以放不锈钢杯吗
可以。
不锈钢在一百摄氏度以下是不会氧化与药反应。原则上药是不能用铁器盛放。
在选择煎药器具时,应注意三个条件:
1、器具容量大小应适中,方便药物浸泡和翻滚开煮;
2、容器要有盖,以防药性随水分蒸发和散失,确保药物溶解;
3、器具成分要稳定,不会与药液发生化学反应。因此,煎药效果最好的器具属瓦罐、陶器和沙锅,这些器具导热均匀、热力温和、保温长久、化学成分稳定。
(1)为什么不锈钢不能泡中药扩展阅读:
中药需要的火候和时间。中药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药物的性能而定。
一般来讲,解表、清热、芳香类药材宜大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煎十至十五分钟即可;滋补类药物需小火慢煎,时间宜长,煮沸后煎三十至四十分钟;其它类的中药一般煎半个小时左右。
煎中药时注意事项
一剂中药是由多味药物配起来的,凡注明“先煎”者需单独煎15分钟,然后将药物和药汁加到其他药中一起浸泡;
注明“后下”者需在药煎好前5~10分钟放入同煮(后下药物无须提前浸泡);用纱布袋或桃花纸包的药物属于“包煎”,
纱布袋或桃花纸袋无须拆除,直接放入锅中同煎即可;“冲服”的药物是用煎好的药液送服。一剂中药是一天的药量,一般需要煎两次。
煎头煎药时,将药物放入锅,抢水洗一下,洗完加冷水超过药面1~2横指,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大火煎沸,再用小火煎15~20分钟,取药汁,药渣留着煎二汁用。
㈡ 为什么不能用不锈钢锅熬中药
如果没有砂锅土锅,可以用不锈钢锅,只是不锈钢锅传热快,所以用其煎药的时候应注意经常搅拌,否则,药材粘在锅壁上,容易煎糊。
不锈钢煎药是不会减轻药效的。
㈢ 不锈钢锅为什么不能用来熬中药
没说不锈钢不可煲中药啊,药店和医院煲中药的机器就是不锈钢的,是不能用铁器煲中药,当然最好是用陶的或瓷的。
㈣ 不锈钢锅可以熬中药吗.
可以来。
煎药细节:
1.器皿工欲善其事自必先利其器,中药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锅或不锈钢器皿等,切忌铁、铝等易腐蚀器皿。
2.浸泡 如同打豆浆前需要浸泡黄豆一样,煎煮中药前,应先用冷水将中药浸泡1—2小时(除用醋、酒泡的药),要20分钟。
3.用水 煎药用自来水即可,水量要浸过药材表面1—3厘米。药材过多或易吸水的可适当增加。
4.火候 煎煮时先用武火(即大火)煮沸药液后,改用文火(即小火)慢煎。
5.锅盖 通常,刚开始煎药时须盖紧锅盖,待水沸时可用两根筷子撑起锅盖,留些缝隙让蒸气排出。有些中药含有挥发成分,如薄荷、藿香等解表类药物以及西洋参等贵重药材,煎煮过程中其有效成分易发散到空气中,则须盖着盖子熬。
煎中药,是指把抓回的中药放入砂锅里的一种煮食方式,可加入凉的饮用水,浸泡20~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物,将药砂锅放在炉火上用中火煎煮。
一般情况分两次煎煮,第一次煎煮后,把药液倒出150~200毫升,叫头煎药:然后,再加温水适量(若药渣放凉再煎煮时应放凉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叫二煎药。有时也可以再加水,煎煮第三煎,或是第四煎。这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
㈤ 用不锈钢保温杯泡一天的中药可以吗
不可以
把中药放在保温瓶中,冲入沸水后,中药材中的蛋白质、淀粉等会产生凝固现象,堵塞药材表面的毛细孔道,水分进不去,细胞不易破裂,即使破裂了,有效成分也会留在凝结的固体中,不易渗透出来;
而且保温瓶中的水温不断下降,随着水温的下降,一般的中药成分都难以溶出,即使刚冲入沸水时溶出的少量有效物质,也会形成沉淀。因此,用保温瓶泡中药不能使有效成分溶出,达不到治疗目的。
(5)为什么不锈钢不能泡中药扩展阅读:
中医对煎中药用的器具、水、火三个方面十分讲究,哪个环节做不好,都会对药效造成影响。特别是在选择煎药器具时,应注意三个条件:
1、是器具容量大小应适中,方便药物浸泡和翻滚开煮;
2、是容器要有盖,以防药性随水分蒸发和散失,确保药物溶解;
3、是器具成分要稳定,不会与药液发生化学反应。因此,煎药效果最好的器具属瓦罐、陶器和沙锅,这些器具导热均匀、热力温和、保温长久、化学成分稳定。
而金属器具容易和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反应,导致中药汤液变色,药效降低,甚至产生副作用。如山楂中含有鞣酸等,能与金属铁器具反应成鞣酸亚铁,被人体吸收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因此,应尽量避免用金属器具来煎中药。
㈥ 不锈钢保温杯可以泡中药吗
不锈钢杯子是可以泡中药喝的。现在熬药的电锅大部分的是,不锈钢的杯子
㈦ 煮中药为什么不能用不锈钢的器皿
中药的煎法
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中药的服法:
每天煎一剂,每剂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一般在饭后服为宜。
丸药一般每天服二次,服时最好将药烊开服用,便于吸收增强疗效。
未煎药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怎么熬中药,如何服中药?--ZT
怎么熬中药,如何服中药?
中药的煎煮是有一定要求的,具体有:
①每次将一剂中药饮片材料放入煲内,加入清水,观察加水能否浸满药面,不足时可稍加水量。
②一般浸泡半小时使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赶时间,此步骤可略去)。
③先用猛火煎至充分沸腾1-3分钟。然后收至小火,煎20-30分钟使之成一碗,用消毒纱布或咖啡格滤渣倒入杯内,温热服用。
④一次将药物煎好后,可以将首剂和再煎的药物混匀,以便药效均衡。
服药方法也是给药护理中重要的护理内容。清代徐灵胎曾指出:“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说明了服药方法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也确有因服药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此,在护理上必须正确执行各种服药方法。
①汤剂的服法大致分为4种:分服:即是将每天1剂中药,分2-3次等量分服。对老人小儿服药有困难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数或浓煎后服用。顿服:将1剂汤药1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连服: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给予大剂量药物的服用方法。意在短时间内,使体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
②中成药服服法一般分送服、冲服、调服、含化及喂服等。送服:是将药放入口内,用温开水或药引、汤剂送服。冲服:即将药物放入杯内,用温开水、药引等冲成悬混液后服用。调服:是将一些散剂用温开水或白酒、醋等液体调成糊状后口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均用此法给药。含化:是将丸、丹剂含在口中,让药慢慢溶化,缓缓咽下。如六神丸、喉症丸、救心丹等。喂服:本法主要用于婴幼儿、年老体弱或急危重症病人。是指将中成药溶成液状,逐口喂给病人的一种方法。
中医用药护理除了注意煎药和服药方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①服药温度:服药温度一般是指服用中药汤剂的药液温度或用于送服的、酒等温度而言。常有热服、温服和冷服之分。热服:是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常用于寒证。温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或送药的水等放温后再服用。一般汤剂均采用温服。冷服: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常用于热证。
②服药剂量:用药的剂量一般应该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决定。
③服药后应注意休息,观察药物效果,观察有不良反应。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药物,更须严密观察和记录。
④空腹服中药易胃肠反应,如腹鸣、便前腹痛、大便稀烂,故适于大便硬结或便秘患者。如有胃病,宜进食后一小时后服用。
⑤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应告诉中西药服用的方法的间隔时间。
⑥体虚、年老、胃寒易呕吐或儿童,药物可分两次服用(相距时间可酌情)。
⑦注意食物对药效的影响,中医历来有“药食同源”之说。这是因为药性和食性都有“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辛、甘、酸、苦、咸)相同内容和区别。同时某些食物本是药物,既可食用,又当药用。如大枣、莲子、桂圆、百合、山药、赤小豆、海带、甲鱼、桑葚、黑芝麻、峰蜜等。
既然食性和药性有共同的性味,凡是食性与药性相顺应,食物能增强药物的作用;食性与药性相反,食物便会降低药物的作用。
总之,食物的正确选择,对提高药物的疗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与用药同等重要的位置,饮食因素还可能对中药的吸收有多种多样的影响,要充分利用有利的食物因素来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妨碍吸收的因素。
㈧ 煮中药为什么不能用不锈钢的器皿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编撰的《关心健康 安全用药》手册解释:熬专煮中药汤剂,之所以不属能用钢、铁、锡等金属材料器皿,是因为这些金属元素本身也是中药成分之类,分别具有各自的性效与适用范围。用这样的器皿熬煮中药,恐与病情不合;在这些金属材料制成的器皿表面,常覆盖一层该金属元素与氧生成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极易与药液中的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轻则产生丧失原有药效的物质而降低疗效,重则产生有害于人体的物质而对肌体造成伤害。另外,中药材所含多数生物碱,必须与鞣质或其他有机酸结合生成盐,才能溶于水。铁既然与中药材所含的鞣质等发生了化学反应,势必会造成鞣质等的损失,从而影响了生物碱的利用度,降低了药物成分的浸出率。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危害人健康。
卫生部司建议;熬煮中药之所以要选用砂锅、砂罐。陶瓷,不锈钢和铜器等……等陶瓷器皿,主要是因其化学性能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再者,陶瓷器皿导热均匀,保温性好。
。。
㈨ 为什么中药不能放在不锈钢里
因为药物中所含的鞣制、苷类物质可与铁或铝发生反应,生成鞣制盐类,使汤剂颜色变黑或变绿,降低药物的疗效,甚至还可能改变药性,服用后不但不能达到治疗效果,还会加重病情。
比如,铁可以与地榆、诃子、苏木、石榴皮中起治疗作用的鞣质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产生黑绿色沉淀,使药汤有一股铁锈味,服用后引起恶心、呕吐。
此外,铁锅和不锈钢锅传热太快,煎药时要经常搅拌,稍不留神就容易糊锅。
注意事项:
煎中药要用砂锅,最好选用黑砂锅。
砂锅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化学性质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药时锅内的水分不容易蒸发,能很好地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使煎出的药液保持原有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砂锅骤然受热或受冷会产生裂纹。因此,刚煎过药的砂锅不要立即用凉水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