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磁化不锈钢
不锈钢形态分为三种: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其中铁素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都是带有磁性的,奥氏体不锈钢不带磁性,需要磁化的也是奥氏体不锈钢,如:304不锈钢等。
磁化不锈钢的方法:
1、冷加工:奥氏体不锈钢含有大量的铬和镍,使得铁在室温下呈现奥氏体状态,奥氏不锈钢经过冷加工处理,可以变成马氏体不锈钢从而被磁化,带磁性。
2、固溶处理: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固溶处理,即将钢加热至1050~1150℃,然后水冷或风冷,可以使得奥氏体不锈钢被磁化。
3、振动变形:不锈钢具有很强的韧性和强度,将不锈钢不停的弯折变形,不锈钢会在变形的过程中产生马氏体,带有磁性,被磁性。
不锈钢的特点:
1、不锈钢含有铬、镍等金属元素,且这些金属元素量大,所以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能,
2、不锈钢是碳铁合金,碳具很强硬度,所以不锈钢具有较高的硬度,
3、不锈钢含有铁金属,除了奥氏体不锈钢以外,其他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磁性,可以导磁,
4、不锈钢具有很强的韧性,一般情况下不会变形。
总结:不锈钢包括: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其中铁素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都是带有磁性的,可以轻易被磁化,奥氏体不锈钢本身不带磁性,可以通过冷加工处理使得稳定的奥氏体会变为不稳定的马氏体,从而带有磁性,被磁化。
㈡ 不锈钢在什么情况下导磁与不导磁
在一般人的来观念中,源都认为不锈钢没有磁性,这种观念并不完全正确,其实最广为大众所使用之304不锈钢的组织是沃斯田铁结构,加工退火后可去磁,其它像常用来制造刀具的麻田散铁系不锈钢和制造流理台面板之肥粒铁系不锈钢,则都是具有强磁性的。各系常用不锈钢之磁性分类大致如下:
(1).肥粒铁系:代表钢种SUS430、SUS409L Þ有磁性
(2).麻田散铁系:代表钢种SUS420J2 Þ有磁性
(3).沃斯田铁系:代表钢种SUS304、SUS304L、SUS316L Þ微磁性
300系磁性之主要来源有二:即δ-ferrite的残留和麻田散铁相的诱发。
肥粒铁系和麻田散铁系的不锈钢有磁性,退火后并无法消除磁性。加工后有磁性的沃斯田铁系不锈钢,在冷加工后,接着做消磁热处理可降低或消除磁性。
全手工编入,希望采纳
㈢ 不锈钢的导磁性好么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认为不锈钢是没有磁性的,并借助磁铁来鉴别不锈钢,这种方法很不科学。首先锌合金、铜合金一般都可以仿不锈钢的外观颜色,也没有磁性,容易误认为是不锈钢;而即使是我们目前最常使用的304钢种,在经过冷加工后,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磁性。所以不能只凭一块磁铁来判断不锈钢的真伪。
那么不锈钢的磁性究竟是怎么来的?
根据材料物理学的研究,金属的磁性来源于电子自旋的结构,电子自旋属于量子机械性能,既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在铁磁性金属中,电子会自动按照同一方向进行旋转,而反铁磁性金属材料中,一些电子按照规则的模式进行,而相邻电子则朝着相反方向或反平行自旋,但对于三角形晶格中的电子来说,由于每个三角形中的两个电子都必须按照相同方向自旋,因此自旋结构已经不存在。
通常来说,奥氏体不锈钢(以304为代表)是无磁性的,但是也可能带有弱磁性,而铁素体(主要有430、409L、439和445NF等)和马氏体(以410为代表)一般都是带有磁性的。
不锈钢里面有一些钢种(如304等)分类为“无磁性不锈钢”的是指其磁性指标低于某个值而已,也就是说,一般不锈钢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磁性。
此外,上面提到奥氏体是无磁或者弱磁性,而铁素体和马氏体是带磁性的,由于冶炼时成分偏析或热处理不当,会造成奥氏体304不锈钢中出现少量的马氏体或铁素体组织,这样304不锈钢中就会出现弱磁性。另外,304不锈钢经过冷加工,组织结构也会向马氏体转化,冷加工变形越大,马氏体转化越多,磁性也会越强。
想要完全消除304不锈钢的磁性,可以通过高温固溶处理恢复稳定奥氏体组织,从而消除磁性。
因此材料的磁性是由分子排布是否规则及电子自旋的同向性决定的,我们认为是材料的物理性能,而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则是由材料的化学成分决定的,是材料的化学性能,与材料是否有磁性无关。
从不锈钢发展前景来看,400系代替300系可谓大势所趋。而200系材料由于废钢回收面临着诸多困难,系非环保不锈钢,如果加大该钢种的使用,不利于整个不锈钢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现在很多有深谋远虑的大型企业都向200系说不,而将眼光投向了更具有发展潜力的400系不锈钢。
㈣ 为什么奥氏体不锈钢没有磁性
主要是内部组织结构。铁有两种晶体结构。纯铁在912C°以上是面心立方晶格,以下是体心立方结构。面心立方晶格的铁没有铁磁性。铁中加入碳后,这个晶格转变温度降到727C°。大量加入其它合金元素,这个转变温度甚至可以降到室温以下。这种在室温保持面心立方晶格的不锈钢,称为奥氏体不锈钢。这类不锈钢不具有铁磁性。与此对应的是在室温保持体心立方晶格的不锈钢,称为铁素体不锈钢或马氏体不锈钢。这类不锈钢具有铁磁性。
,不锈钢含有大量的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锈钢的装饰品、餐具、炊具已经进入许多家庭。不锈钢制品外观光洁、美观,不易污染、不生锈,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
不锈钢为什么在空气中耐氧化,而又耐酸碱腐蚀呢?这是因为不锈钢中除铁以外,还含有抗腐蚀性很强的铬和镍。铬的含量一般在13%以上,镍的含量也在10%左右。例如,有一种不锈钢的成分除铁以外,其他元素含量如下:
Cr(铬)17.0%~19.0%;Ni(镍)8.0%~11.0%;
C(碳)≤0.14%;Si(硅)≤0.80%;Mn(锰)≤2.00%;
P(磷)≤0.035%;S(硫)≤0.03%。
磁铁只是不吸部分类型的不锈钢,比如不锈钢里面的无磁奥氏体类型,而对于弱磁性的奥氏体和马氏体型、铁素体等则是吸引的.
奥氏体和马氏体等是常温下对不锈钢按组织结构分的类,通常使用较多的奥氏体型304材质冶炼和热处理合格的是不会带磁性的,但是一旦处理不当或者冷加工变形大就会带有微弱的磁性或者组织结构向马氏体转变而带有磁性,所以磁铁不吸部分不锈钢主要是内部组织结构的原因.但是不锈钢内部的铬会使铁基固溶体的电极电位提高和吸收铁的电子使铁钝化.所以有薄膜的作用,但是加入铬的目的是抗腐蚀,并且加入铬后的钢合金元素的结构又不同于纯钢,所以主要原因是内部结构而非元素!
㈤ 不锈钢能否导磁
个人答案: 当然能了,这不锈钢都是铁的合金。有铁当然就能被磁化!只是被磁化的强弱会不一样!
搜索到得答案: (1)只有奥氏体不锈钢(304、316等)不会被磁化,其它的不锈钢能被磁化,产生弱磁现象,如1Cr13等。
(2) 不锈钢有很多种类。不能被磁化的是奥氏体不锈钢,俗称18-8不锈钢。
其实理论上在磁场中任何物质都会被磁化,或多或少而已,比如磁化水。
另外物质离开磁场(去掉磁场)后,会有剩磁。奥氏体不锈钢剩磁几乎为0,但是普通碳素钢却剩磁很大。
具体的大家可以去看看材料学,有详细的说明。
㈥ 【求助】为什么奥氏体不锈钢没有磁性
另外,磁性转变温度和结构转变温度并不相等。comma(站内联系TA)奥氏体具有顺磁性。hehuan51888(站内联系TA)不能说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一般,奥氏体不锈钢里含有少量的铁素体相。奥氏体相没有磁性,铁素体有磁性,但是当铁素体含量越低,磁性越弱。所以单纯的用磁铁来验证不能说明问题。stanley_chou(站内联系TA)你是不是想知道什么导致的磁性啊wangyujia(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stanley_chou at 2010-10-11 19:36:07: 你是不是想知道什么导致的磁性啊 这个我知道,就是原子磁矩的排列问题。在低温下,铁素体中铁的磁矩按规则排列了,就产生了宏观铁磁性。而奥氏体却没有这样的转变,很奇怪。lkmilk(站内联系TA)只知道奥氏体转变温度在居里点以上 居里点以上就没磁性了wangyujia(站内联系TA)Originally posted by lkmilk at 2010-10-11 20:07:06: 大致看了看,应该是奥氏体的居里点降低了。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of Fe-Ni-Co alloys differ from the binary Fe-Ni alloys used in reverse martensite transformation investigations. Both anstenitic and martensitic phases are ferromagnetic with high saturation and Curie temperatures substantially above room temperature. 12 Conversely, in Fe-Ni alloys containing about 30 at. pct Ni, ferromagnetic saturation inction and Curie temperature are considerably reced in the austenite phase. 不锈钢是Fe-Cr-Ni,估计和Fe-Ni体系比较接近。 其面心立方结构决定了其为顺磁性 我找到原因了,并不是结构问题,而是居里点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