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回Ni 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答。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
B. 什么叫“奥氏体不锈钢”谢谢
不锈钢的分类多是以室温下的金相组织而命名的。我们知道纯铁的金相组织是铁素体。但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发明了铁碳合金:钢。调整钢的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就行成了上千种不同性质和特点的钢材,以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
奥氏体:
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0.77%,1148℃时可溶碳2.11%。奥氏体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奥氏体塑性好,是绝大多数钢种在高温下进行压力加工时所要求的组织。 那为什么在室温这种低温环境下也可得到奥氏体组织呢?原因就在于奥氏体不锈钢含有大量使奥氏体区扩大的合金元素Ni(镍),而镍抑制铁素体的产生,从而使得在室温下钢的金相组织成为奥氏体组织。此类钢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果含有Mo、Cu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尿素等的腐蚀。
铁素体:
铁素体是c溶于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F或者α表示。
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这类钢一般不含Ni(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到元素,这类钢具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这类钢存在塑性差、焊后塑性和耐蚀性明显降低等缺点,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马氏体:
马氏体是奥氏体通过无扩散型相变而转变成的亚稳定相,它是碳在铁中过饱和的间隙固溶体。其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高碳钢淬火后的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呈竹叶状;低碳钢淬火后的马氏体呈一束束相互平行的细长的条状。高碳马氏体硬而脆,低碳马氏体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马氏体不锈钢主要为铬含量在12%-18%范围内的低碳或高碳钢。根据Fe-Cr系相图,如Cr大于13%时,不存在γ相,此类合金为单相铁素体合金,在任何热处理制度下也不能产生马氏体,为此必须在内Fe-Cr二元合金中加入奥氏体形成元素,以扩大γ相区,对于马氏体铬不锈钢来说,C、Ni是有效元素,C、Ni元素添加使得合金允许更高的铬含量。在马氏体铬不锈钢中,除铬外,C是另一个最重要的必备元素,事实上,马氏体铬不锈耐热钢是一类铁、铬、碳三元合金。当然,还有其他元素,马氏体不锈钢具备高强度和耐蚀性,可以用来制造机器零件、医疗器械、餐刀、测量用具、弹簧等。马氏体不锈钢与调制钢一样,可以使用淬火、回火及退火处理。其力学性质与调制钢也相似:当硬度升高时,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升高,而伸长率、截面收缩率及冲击功则随着降低。
C. 奥氏体304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有什么区别
奥氏体304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区别:
1、金属元素含量的不同。版
含镍不低于权8个、含猛低于2的不锈钢板材才能够称之为奥氏体304不锈钢,含镍量的高低决定了耐腐蚀性能的高低。
奥氏体不锈钢含镍低于8个,耐腐蚀性能不强。
2、不锈钢鉴定剂的鉴定效果不同。
不锈钢鉴定剂是用来检测钢材含镍量区分是哪个系列的不锈钢。不锈钢鉴定剂一般在2-3分钟左右即可出效果,不同的颜色对应了不同型号的不锈钢材质。
3分钟内变红为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
如果3分钟内颜色无任何变化,底部颜色略微变深,这个才是正宗的304不锈钢。
3、磁性不同
304不锈钢在因冶炼过程中造成其化学成分波动或加工状态不同时可能出现磁性,另外304不锈钢经过冷加工,结构也会向马氏转化,冷加工变形度越大,马氏体转化越多,钢的磁性就越大。
奥氏体不锈钢属于奥氏体型,奥氏体型是无磁或弱磁性,是没有磁性的。
D. 什么是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
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
最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是Fe-Cr-Ni系合金(即美国的AISI300系);Fe-Cr-Ni-Mn系(即美国AISI200系);特殊奥氏体不锈钢等三种。
奥氏体是最密排的点阵结构,致密度高,故奥氏体的体积质量比钢中铁素体、马氏体等相的体积质量小。因此,钢被加热到奥氏体相区时,体积收缩,冷却时,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珠光体等组织时,体积膨胀,容易引起内应力和变形。
奥氏体的点阵滑移系多,故奥氏体的塑性好,屈服强度低,易于加工塑性成形。因此,钢锭,钢坯,钢材一般被加热到1100˚C以上奥氏体化,然后进行锻轧,塑性加工成材或加工成零部件。
一般钢中的奥氏体具有顺磁性,因此奥氏体钢可以作为无磁性钢。然而特殊成分的Fe—Ni软磁合金,也具有奥氏体组织,却具有铁磁性。
奥氏体导热性差,线膨胀系数大,比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平均线性膨胀系数高约一倍。故奥氏体钢可以用来制造热膨胀灵敏的仪表元件。
E. 什么是超奥氏体不锈钢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是属于高镍高钼而且含有铜、氮的奥氏体不锈钢,主要应用于苛刻的酸性介质中,在纯磷酸中表现最好。对点蚀和缝缝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开裂和一般性腐蚀都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F. 什么是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什么是镍基合金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回稳定的奥氏体答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G. 什么叫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一般指Cr-Ni不锈钢,如304,316等,这类不锈钢一般没有磁性,耐腐蚀性也好,不能热处理强化,加工后会产生一定的磁性。目前国内用的最多的就是304.
H. 什么叫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25%、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常见的304、加工用的303不锈钢都属于奥氏体不锈钢
I. 什么叫超级不锈钢
超 级 不 锈 钢
一、超级不锈钢的基本概念
1、超级不锈钢的涵义
20 世纪末,国内外都试制了不锈钢的“超级”牌号。不同文献对超级不锈
钢的定义不一,有的文献认为,高性能不锈钢也称超级不锈钢;有的文献认为,
高合金不锈钢称为超级不锈钢;有的文献认为:超级不锈钢也包括高性能的、有
特殊要求的一些合金含量较低的不锈钢,如超级304H 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等;有
的文献认为,超级不锈钢指耐点蚀当量PREN 值≥35(铁素体不锈钢)或≥40(奥
氏体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的高合金化高性能不锈钢;有的文献进一步认为,超
级不锈钢还应包括超高洁净度、超高均匀性、特细组织、特高表面质量、优异的
耐苛刻介质局部腐蚀性能、良好的工艺制造性能等涵义。
2、超级不锈钢的共同特点
■具有比四大类不锈钢更精细的特殊成份设计;
■具有超高结净度;
■具有超高均匀性(成份、组织和性能);
■具有在苛刻环境中比四大类不锈钢更优异的性能;
■具有良好的工艺制造性能;
■具有高的性价比;
3、超级不锈钢的界定
■超级不锈钢是不锈钢中的一类,即Cr含量为12-30%的铁基合金中的一类,
超级不锈钢中必含12%以上的Cr,但Cr含量通常≤30%;
■超级不锈钢不属于铁镍基耐蚀合金,因铁镍基耐蚀合金的含Ni 量>30%,
Ni+Fe≥50%;所以对含Ni的超级不锈钢而言,含Ni量一定≤30%;
■超级不锈钢在苛刻环境中必须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如抗点蚀等局部腐蚀性
能,以耐点蚀当量PREN=%Cr+3.3(%Mo)+16(%N)来表征。通常超级奥氏体不锈钢
和超级双相不锈钢的PREN 应≥40,超级铁素体不锈钢的PREN 应≥35。
对于特殊使用要求的超级不锈钢必须在关键性能的薄弱环节上有异常突破,
如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必须是可焊接的“软马氏体不锈钢”;超级高温级奥氏体不
锈钢必须突破600℃以上、300bar应力的蠕变问题等。
二、超级不锈钢的基本类型
超级不锈钢从不锈钢的四大基础类型出发,亦可分为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
超级铁素体不锈钢、
超级双相不锈钢
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四个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