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关于不锈钢固溶处理
1固溶后的晶粒相当于给于原晶粒来了一次再结晶,晶粒必然是会比固溶前大。
2强度和硬内度,容是因晶粒间的形状不规则性导致各晶粒之间的作用力,当然细化晶粒也可使作用力加强,相互间的作用面积增了吗,固溶后晶粒变大形状趋于圆滑规整,其相互间的作用力必将减小,所以强度肯定下降。
⑵ 对于不锈钢及镍基合金,为什么要在热弯后进行固溶处理
对于不锈钢及镍基合金,为什么要在热弯后进行固溶处理
316L不锈钢需要固溶处理。专
316不锈钢属管为奥氏体不锈钢,在加热时无变相,因此不能通过热处理强化,只能以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进行热处理:
1)固溶处理:其目的是使碳化物充分溶解并在常温下保留在奥氏体中,从而在常温下获单相奥氏体组织,使钢具有最高的耐腐蚀性能。
固溶处理的加热温度一般均较高,在1050-1100℃之间,并按含碳量的高低作适当调整。由于18-8不锈钢导热性很差,不仅要通过预热后再进行淬火加热,而且在固溶处理(淬火加热)时的保温时间要长。固溶处理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增碳。因为增碳将会增加18-8钢的晶间腐蚀倾向。冷却介质,一般采用清水。固溶处理后的组织一般是单相奥氏体,但对含有钛、铌、钼的不锈钢,尤其当是铸件时,还含有少量的铁素体。固溶处理后的硬度一般在135HBS左右。
⑶ 奥氏体不锈钢固溶热处理的作用是什么
奥氏体不锈钢在热加工过程中,可能晰出碳化物及σ相,降低奥氏体不锈钢版耐晶界腐蚀性能,因此通权加热到1050℃左右,使碳化物及σ相分觧,然后通过快速冷却,使奥氏体不锈钢恢复耐蚀性能.
另外,18-8CrNi型奥氏体不锈钢,在冷加工成形时,会产生变形马氏体组并具有磁性,同时降低耐蚀性能(特别对应力腐蚀敏感),为了消除变形马氏体,恢复耐蚀性能,亦必须进行固溶处理.
⑷ 304 不锈钢为什么必须进行固溶处理
304不锈钢固溶处理,可以改善钢和合金的塑性和韧性,为沉淀硬化处理作好准备。使不锈钢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不锈钢的固溶,并提高韧性及抗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或成型。
做固溶处理主要的目地是为了提高不锈钢螺丝的性能,尤其是不锈钢螺丝的耐腐蚀性能,通过固溶处理加热使碳化物溶于奥氏体中,并将此状态保留在室温,从而达到耐蚀性能的改善。
304不锈钢中最为重要的元素是Ni、Cr,但是又不仅限于这两个元素。具体的要求由产品标准规定。行业常见判定情况认为只要Ni含量大于8%,Cr含量大于18%,就可以认为是304不锈钢。
(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2%以上的铬。用于需要焊接的场合。较低的碳含量使得在靠近焊缝的热影响区中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而碳化物的析出可能导致不锈钢在某些环境中产生晶间腐蚀(焊接侵蚀)。
304不锈钢生锈原因:氯离子广泛存在,比如食盐/汗迹/海水/海风/土壤等等。不锈钢在氯离子存在下的环境中,腐蚀很快,甚至超过普通的低碳钢。
对不锈钢的使用环境有要求,而且需要经常擦拭,除去灰尘,保持清洁干燥。合金元素没有溶入基体,致使基体组织合金含量低,抗蚀性能差。
⑸ 奥氏体不锈钢管为什么进行固溶退火处理
将奥氏体不锈钢管加热到950-1150℃左右,保温一段时间,使碳水化合物和各种合金元素充分内均匀地溶解于容奥氏体中,然后快速淬水冷却,碳及其它合金元素来不及析出,获得奥氏体组织,称之为固溶处理.
那么奥氏体不锈钢管为什么要进行固溶退火处理?
1.使钢管组织和成分均匀一致,这对原料尤其重要,因为热轧线材各段的轧制温度和冷却速度不一样,造成结构不一致。
2.消除加工硬化,以利于继续冷加工。
通过固溶处理,歪扭的晶格恢复,伸长和破碎的晶粒重新结晶,内应力消除,钢管抗拉强度下降,伸长率上升。
3.恢复不锈钢管固有的耐蚀性能于冷加工造成碳化物析出,晶格缺陷,使不锈钢管耐蚀性能下降。固溶处理后钢管耐蚀性能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管而言,固溶处理的3个要素是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固溶温度根据化学成分确定。
⑹ 不锈钢为什么要固溶呢
奥氏体不锈钢在经400℃~850℃的温度范围内时,会有高铬碳化物析出,当铬含量回降至耐腐蚀性界限之下,答此时存在晶界贫铬,会产生晶间腐蚀,严重时能变成粉末。所以有晶间腐蚀倾向的奥氏体不锈钢应进行固溶热处理或稳定化处理。
固溶热处理:将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1100℃左右,使碳化物相全部或基本溶解,碳固溶于奥氏体中,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使碳达到过饱和状态。这种热处理方法为固溶热处理。
固溶热处理中的快速冷却似乎象普通钢的淬火,但此时的‘淬火’与普通钢的淬火是不同的,前者是软化处理,后者是淬硬。后者为获得不同的硬度所采取的加热温度也不一样,但没到1100℃。
⑺ 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之前硬度高,固溶处理之后的硬度低,是由于在高温加热时,大部分碳化物得到充分溶解。
⑻ 不锈钢的固溶处理的目的各是什么
奥氏体不锈钢的固溶处理。将钢加热到1050~1150℃后水淬,主要目的是使碳化物溶于奥氏体中,并将此状态保留到室温 ,这样钢的耐蚀性会有很大改善。
⑼ 不锈钢的固溶处理和钢铁的热处理有什么不一样啊
1.
由于不锈钢的导抄热性很差,所以固溶处理的保温时间较长,保温时间计算取值:1-2分钟/毫米。
2.
固溶处理的加热温度一般在1050-1150℃之间,含碳量偏低时取下限,偏高时取上限。
3.
不锈钢固溶处理的目的,就是使碳化物在高温下尽可能的溶于奥氏体中,并通过快冷把单相奥氏体组织保留下来,从而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
⑽ 不锈钢固溶处理的作用及原理
不锈钢固溶处理的作用:
主要是改善钢和合金的塑性和韧性,为沉淀硬化处理作好准备等。
使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或成型。
不锈钢固溶处理的原理:
固溶处理是为了溶解基体内碳化物、γ’相等以得到均匀的过饱和固溶体,便于时效时重新析出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的碳化物和γ’等强化相,同时消除由于冷热加工产生的应力,使合金发生再结晶。其次,固溶处理是为了获得适宜的晶粒度,以保证合金高温抗蠕变性能。固溶处理的温度范围大约在980~1250℃之间,主要根据各个合金中相析出和溶解规律及使用要求来选择,以保证主要强化相必要的析出条件和一定的晶粒度。对于长期高温使用的合金,要求有较好的高温持久和蠕变性能,应选择较高的固溶温度以获得较大的晶粒度;对于中温使用并要求较好的室温硬度、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的合金,可采用较低的固溶温度,保证较小的晶粒度。高温固溶处理时,各种析出相都逐步溶解,同时晶粒长大;低温固溶处理时,不仅有主要强化相的溶解,而且可能有某些相的析出。对于过饱和度低的合金,通常选择较快的冷却速度;对于过饱和度高的合金,通常为空气中冷却。
不锈钢固溶热处理:
碳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很大影响。奥氏体不锈钢在经400℃~850℃的温度范围内时,会有高铬碳化物析出,当铬含量降至耐腐蚀性界限之下,此时存在晶界贫铬,会产生晶间腐蚀,严重时能变成粉末。所以有晶间腐蚀倾向的奥氏体不锈钢应进行固溶热处理或稳定化处理。
固溶热处理:将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1100℃左右,使碳化物相全部或基本溶解,碳固溶于奥氏体中,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使碳达到过饱和状态。这种热处理方法为固溶热处理。
固溶热处理中的快速冷却似乎像普通钢的淬火,但此时的‘淬火’与普通钢的淬火是不同的,前者是软化处理,后者是淬硬。后者为获得不同的硬度所采取的加热温度也不一样,但没到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