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锈钢保温杯有毒吗
辨别保温杯可以从性能、密封性、材质、质量、附件方面判断。
看保温性能
保温杯的主要功能是保温,我们只需在保温杯内加满热水,拧紧杯盖,搁置2-3分钟后用手触摸杯子外表面,尤其是杯底。如果杯身和杯底发热,说明其内胆并非真空,保温性能不好。
看密封性
看内胆,一般内胆和外包装平齐,上下差不了20mm,如果晃动里面有沙子,或者别的东西的声音,那就证明,这个保温杯的质量很有问题了,再有看内胆的质量,一般表面光滑,无瑕疵的。
2. 用不锈钢水杯泡茶喝有毒吗
近日,有记者做了“不锈钢杯子泡茶试验”,说是用不锈钢杯子泡茶72小时之后,杯子出现了“腐蚀”。然后“专家解释”说不锈钢中含有铬,会释放到茶水中。因为铬是一种有毒重金属,于是得出结论“不能用不锈钢杯子泡茶,有毒!”。这一惊人的结论加上十分具有可操作性的“健康指南”,自然分外吸引眼球。
然而,这个试验以及解释,都完全不靠谱!
首先,记者仅凭自己的肉眼去判断“腐蚀”基本算是“先顶罪后查案”的方式。要腐蚀不锈钢,需要强腐蚀条件很长时间,才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腐蚀结果。而茶水接近中性,离子强度也很低,几乎不具有腐蚀性,更不可能在几十个小时内导致可见的腐蚀。实际上,食品生产中大量的设备都是不锈钢的,酸性更高、时间更长,如果几十个小时泡茶就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腐蚀,那么那些设备用不了多久就得更换了。最大的可能,是茶垢沉积在杯子上,被记者当作了“腐蚀”。
其次,“专家解释”如果不是被断章取义,就是专家没有表达清楚。不锈钢中的确含有铬,铬在理论上也有可能迁移到水中。但是,用于餐饮容器的不锈钢有国家标准,规定了在特定条件下的迁移量。那个容许的迁移量本身就远远低于可能危害健康的量,而现实中盛装的食物(比如茶水)远比国标测定时的“特定条件”要温和。也就是说,现实中正常盛装食物,即使会有铬的析出,也远远到不了“有害”的量。
很多媒体喜欢做一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试验”,得出惊人的结论。如果再提出“可操作性强”的生活指南,就更加吸引眼球。在这个“不锈钢泡茶有毒”的试验之前,还有过“燃烧面条”“茶水验尿”“冰块细菌”等等。每一个媒体自我设计得出惊人结论的试验,无一例外都被指出存在各种漏洞。
食品检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为食品的成分复杂,任何检测——即使在外行看起来很简单的检测,往往也都存在着很多可能干扰从而使结果存疑。食品中的各项指标,都有明确的标准方法。只有使用该标准方法得到的结果,才能用于讨论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如果不是法定方法——即使是科学研究中使用的“更先进”的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也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用于判定是否违规。
其次,如果要把实验结果用于判定是否合法,实验操作需要是专业检测人员。如果检测机构没有经过监管部门认证,即使是著名大学的研究人员其检测结果也不具有法律效力——这样的结果向社会公布,可能造成误导。
第三,“专家解释”必须要有实际测量值和法定标准值的比较才有意义。食物是如此复杂的体系,在如今越来越先进的检测技术下,检测出“有害成分”完全正常。离开了剂量来泛泛而谈“危害”,只具有吓唬公众的意义。
媒体愿意去用实际数据去报道新闻,本身值得鼓励。但是,数据的获取和解读,都需要很高的专业素养,不是记者们想当然就可以做到的。如果不能从取样、检测、数据解读的整个过程中,都获得专业人士的指导,仅仅凭着记者的“一腔热情”去想当然地做实验,只能得到没有意义的结果,和误导公众的结论
3. 不锈钢杯泡茶对身体有害吗
不锈钢是由铁铬合金再掺入镍、铂、钛等金属元素而制成的,长期使用不锈钢保温杯、炊具、餐具,会造成这些金属积蓄中毒,尤其是铬金属过量。
4. 用不锈钢的盆烧水喝有害吗
没有来害
不锈钢的水壶烧水没源有有害金属析出,用铝制品的有L2O3析出,长久喝了对人体就有一定的危害,但氧化铝较为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铝氧化后附在铝质的表面,它坚硬附着性强,所以没有太多的有害物质,用铝壶烧水,如果缩短烧水时间就会减少三氧化二铝的析出,不要一壶水炖上烧半天。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事情呢!
5. 用不锈钢的杯子喝水真的有毒吗
铁素体不锈钢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这类钢一般不含镍,有时还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到元素,这类钢具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这类钢存在塑性差、焊后塑性和耐蚀性明显降低等缺点,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炉外精炼技术(AOD或VOD)的应用可使碳、氮等间隙元素大大降低,因此使这类钢获得广泛应用。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是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Si、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典型牌号为Cr13型,如2Cr13,3Cr13,4Cr13等。碎火后硬度较高,不同回火温度具有不同强韧性组合,主要用于蒸汽轮机叶片、餐具、外科手术器械。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马氏体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铬钢和马氏体铬镍钢两类。根据组织和强化机理的不同,还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和半奥氏体(或半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等。
6. 用不锈钢泡水会有害健康吗
有害
在使用不锈钢厨具、食具时,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一、不可长时间盛放盐、酱油、醋、菜汤等,因这些食品中含有很多电解质,如果长时间盛放,不锈钢会与这些电解质起电化学反应,使有毒的金属元素被溶解出来
。二、切忌用不锈钢锅煲中药,因中药含有多种生物碱、有机酸等成分,特别是在加热条件下,很难避免不与之发生化学反应。
三、切勿用强碱性或强氧化性的化学药剂如苏打、漂白粉、次氯酸钠等进行洗涤。因为这些物质都是强电解质,同样会与不锈钢起电化学反应。
不锈钢是以铁铬合金为主掺入少量的镍、镉、钛等金属冶制而成,耐腐蚀、不生锈是它的特性,但使用不当,它也会释放出有害物质,损害人体健康。
7. 用不锈钢杯子泡茶有毒吗
近日,有节目报道称[1],泡茶会腐蚀不锈钢杯子,溶出铬危害人体健康。多家网络媒体转载了该节目内容,并冠以“千万别用不锈钢杯子泡茶!有毒!”的惊人标题,一时间引来了许多关注。
在节目中,记者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全新的不锈钢杯泡茶,放置72小时后,不锈钢杯的内壁出现“被腐蚀的痕迹”,由此便得出“不锈钢释放铬危害健康”的结论。而至于这个过程中究竟溶出了多少铬,节目中却没有给出检测数据。用不锈钢杯子泡茶,真的要担心铬带来的风险吗?这要从不锈钢的性质开始说起。
不锈钢大家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不锈钢制品,但这些“不锈钢”的性质并不是完全相同。严格来说,不锈钢是一类合金钢的总称,根据其结构和化学成分又可以细分为铁素体钢、奥氏体钢、马氏体钢、双相钢和沉淀硬化钢等等[2]。
奥氏体、马氏体之类的名词平时不常被提起,而“301钢”、“304钢”之类的名字更加为人所知。这些编号指的是AISI的钢牌号。不同编号的不锈钢性能特点各不相同,他们有的更耐腐蚀,有的更易成型,有的则强度更高。
不锈钢也会生锈
“不锈钢”这个名字会自然地让人们认为这种钢材不会生锈,而事实上,不锈钢并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它只是相对不容易发生锈蚀而已。
不锈钢的耐腐蚀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中铬元素的含量。当不锈钢中铬的含量达到12%时,在大气环境或氧化环境中,铬可以自发形成一层薄薄的钝化膜,阻止进一步的氧化与腐蚀,因此日常使用时一般不会生锈。但是,在遇到酸、碱、盐(碱性物质对不锈钢的影响相对较弱)等物质或者钝化膜被破坏的时候,腐蚀的情况还是可能发生。
不锈钢水杯泡茶会析出铬吗?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在某些情况下,不锈钢确实会被腐蚀,并导致部分铬溶出。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符合国家标准的不锈钢食具中铬的析出量极少,并不需要担心它影响人体健康。
考虑到铬(特别是六价铬化合物)的健康风险,世界各国都针对不锈钢食具中铬成分的迁移量制定有严格的规定。在中国的相关国家标准中规定,不锈钢器皿的铬迁移量应不超过0.4毫克/平方分米[3,4],而这个迁移量的测定方法是在4%的醋酸溶液中煮沸30分钟然后浸泡24小时。4%的醋酸溶液pH值约为2.5,将一块不锈钢丢在里面煮沸30分钟再浸泡24小时后,每平方分米表面迁移出的铬不应超过0.4毫克。
而与醋酸溶液不同,茶水只有非常微弱的酸性(茶水的pH根据种类和浓度各不相同,通常在5~7之间),对不锈钢的腐蚀作用也要小得多。假设用pH为5.5的茶水来做这样的浸泡实验,要想迁移出0.4毫克的铬,大约需要246个小时,也就是连续浸泡10天,这还得是在保证不锈钢表面没有钝化膜存在、反应一直发生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在实际情况中,茶水不会在不锈钢杯里沸腾30分钟,再考虑上钝化膜的因素,实际反应速度还会更慢。因此,只要你使用的不锈钢杯子是符合标准的产品,一杯茶别放太久(如果真把茶水放上好几天,发霉变质恐怕才是首先需要担心的问题),就不用担心迁移出的铬元素超标了。
对于不锈钢餐具和厨具在实际使用中的金属离子释放量,也有不少研究数据可以参考。有研究指出,与其他厨具相比,用不锈钢锅烹调的食物中铬与镍的含量有轻微上升,但食物中绝大部分的铬和镍依然来自食材本身,这一点轻微的上升也不会使日常摄入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5,6]。另一项研究发现,将酸性较强的腌柠檬(pH=2.6)在不锈钢餐具中放置数小时,释放到其中的铬含量约为1.31~2.47x10-10克/千克,而在餐具盛放牛奶、咖啡或茶时则没有检测到明显的重金属释放[7]。在对不锈钢电热水壶和咖啡机的检测中,也没有发现明显的铬离子释放[8]。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日常使用不必担心,但不锈钢制品确实不适合作为长期存放食品的容器,尤其不宜用来盛放盐、酱、醋等调味品。存放这些食品调料,还是用陶瓷或玻璃器皿比较好。(关于铬与人体健康,更多内容请看:铬的风险再认识;铬渣污染,修复处理难根治)
挑选不锈钢,小窍门靠谱吗?
在节目视频中还提到了一些挑选不锈钢制品的方法,例如利用不锈钢识别剂和磁铁来分辨不锈钢材料的好坏,这些方法又是否靠谱呢?
视频中的不锈钢识别剂其实就是一种元素分析试剂,将它滴在不锈钢制品表面,观察反应物颜色,再与标准卡片比较,可以初步判断不锈钢制品中的含镍量,由此鉴定不锈钢种类。然而,这种测试只能在一个大概的范围内鉴别某几种不锈钢,其鉴定结果不能直接代表不锈钢质量,只能作为参考利用磁性分辨不锈钢的“小窍门”也同样不可靠。视频中说到,磁性较弱的才是真正的不锈钢,而如果能将磁铁牢牢吸住,就说明它是冒充不锈钢的“不锈铁”(注:不锈铁是废钢、废铁回收处理的产物,其成本较低,耐腐蚀性比不锈钢差)。一般情况下,奥氏体(304钢)是无磁或者弱磁的,而铁素体和马氏体是带磁性的,但在冶炼的过程中,化学成分经常会出现微小波动或变化,而冷处理过程中的成分偏析会使得304不锈钢的组织结构中出现少量铁素体或马氏体[9],这些变化都可能使304不锈钢获得磁性。更甚者,在冷处理过程中的冷变形也会导致组织结构向马氏体转变,而且冷变形量越大,转变越多,这种情况下304不锈钢甚至会变成强磁性。另一方面,不锈铁经过脱磁设备处理之后,也可以轻松逃过磁铁的检验。由此可见,用磁铁来辨别不锈钢既有可能放过“坏人”,也有可能冤枉“好人”,实在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如何挑选不锈钢制品?
那么,不锈钢器具到底要怎么挑选呢?首先,要看材料。在常见不锈钢品种中,304钢是铬迁移量较少的一种,因此我们可以首选304钢制成的器皿。怎么判断是不是304钢?看编号。一般不锈钢制品上都会印有“18-0”,“18-8”之类的编号,前面的数字表示铬含量,后面的表示镍含量,“18-8”对应的就是304钢。不锈钢含镍量提高,其耐腐蚀性能也会随之提升[10]。
除了材料,还应该观察不锈钢制品的“长相”。如果表面存在缺陷,也会增加铬迁移的可能,因此最好选择外观无明显缺陷、表明平整且光滑、光泽度一致的产品。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选择正规厂家和品牌,远离“三无”产品。
8. 不锈钢杯子喝水的危害有哪些
截止2021年4月没有发现不锈钢杯子喝水有危害。
之前有记者做了“不锈钢杯子泡茶试验”,说是用不锈钢杯子泡茶72小时之后,杯子出现了“腐蚀”。
要腐蚀不锈钢,需要强腐蚀条件很长时间,才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腐蚀结果。而茶水接近中性,离子强度也很低,几乎不具有腐蚀性,更不可能在几十个小时内导致可见的腐蚀。实际上,食品生产中大量的设备都是不锈钢的,酸性更高、时间更长,如果几十个小时泡茶就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腐蚀,那么那些设备用不了多久就得更换了。最大的可能,是茶垢沉积在杯子上,被记者当作了“腐蚀”。
不锈钢中的确含有铬,铬在理论上也有可能迁移到水中。但是用于餐饮容器的不锈钢有国家标准,规定了在特定条件下的迁移量。那个容许的迁移量本身就远远低于可能危害健康的量,而现实中盛装的食物(比如茶水)远比国标测定时的“特定条件”要温和。也就是说,现实中正常盛装食物,即使会有铬的析出,也远远到不了“有害”的量。
(8)不锈钢喝什么有毒扩展阅读:
有危害的杯子
1、一次性纸杯或暗藏潜致癌物
有的纸杯生产厂家为使杯子看上去更白,加入大量荧光增白剂。而就是这种荧光物质可使细胞产生变异,一旦进入人体就会成为潜在的致癌因素;其次,那些不合格的纸杯一般杯身都很软,倒入水后容易变形,有的纸杯则密封性差,杯底容易渗水,这都很容易让热水烫伤手;更有甚者,当你用手轻轻触摸纸杯内侧,能感觉到上面沾着细细的粉末,手指的触摸处也会变成白色,这是典型的劣质纸杯。
2、塑料水杯最易藏污纳垢
塑料中常添加有增塑剂,其中含有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用塑料杯装热水或开水的时候,有毒的化学物质就很容易稀释到水中,并且塑料的内部微观构造有很多的孔隙,其中隐藏着污物,清洗不净就会容易孳生细菌。
3、五彩水杯易致重金属中毒
五彩水杯内壁涂有釉,当杯子盛入开水或者酸、碱性偏高的饮料时,这些颜料中的铅等有毒重金属元素就容易溶解在液体中,人们饮进带化学物质的液体,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4、金属材质水杯喝咖啡会溶出杂质
金属材质的杯子,如不锈钢等,价格较陶瓷杯子要贵。搪瓷杯构成中含有的金属元素通常状况下比较稳定,但在酸性环境下,有可能溶出,用于喝咖啡、橙汁等酸性饮料并不安全。
9. 不锈钢水杯,喝白开水对人体有害吗知道的专家请进,麻烦解释一下!!!!!!
*
【304】
304是钢材的一种种类,304不锈钢是按照美国ASTM(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生产出来的不锈钢的一个牌号,这种钢材的耐腐蚀性耐热性很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工与食品加工设备的钢材。
不锈钢防锈的原理是
向普通钢材中加入别的金属元素后形成致密氧化膜,隔绝氧接触,阻止继续氧化,防止生锈。
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2%以上的铬。304钢材中含有铬19%,含镍9%。所以耐腐蚀强。
304不锈钢化学成份:
C(碳)Si(硅)Mn(锰)P(磷)S(硫)Cr(铬)Ni(镍)Mo(钼)
【304钢材腐蚀】
如果使用环境中存在氯离子,会造成腐蚀,如食盐等等。不锈钢在氯离子存在下的环境中,腐蚀很快,甚至超过普通的低碳钢。
【不必担心重金属中毒】
重金属中毒是原子质量大于铜的一些金属元素在体内堆积而导致。不锈钢里所含元素除钼外,其他元素质量都小于铜,而Mo(钼)在304钢材中的含量最少。所以不必担心,不会重金属中毒。
我楼上的净瞎说,什么重金属污染?好好去查查元素周期表什么叫重金属。
放心把很多人都在用,不锈钢。即使质量不好,也就是耐腐性差一点,容易生锈而已,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喝水的东西还是买质量好一点的好,毕竟往身体里喝呢么。
【潮安县彩塘镇森发不锈钢制品厂】
你说的这个厂挺好的,就看你买的东西到底是不是它们那的了。
在网上有它的网站,上面他们的联系方式,
这是网址:www.Sen-wu.com " target="_blank">Http://www.Sen-wu.com
你购买的时候看清杯子的编号,保存好收据,如果在超市买保存好小票,你有问题可以和他们直接联系。
你买的是下面这个口杯把??呵呵我以前就有一个这样的,几块钱卖的,用了8年,后来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