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锈钢 304 中的 铁素体 含量 超标 是什么原因
首先应知道304不锈钢的供货状态是什么:也就是固溶热处理状态。
304不锈钢在专920~1050摄氏度固溶时,属钢材的组织会由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温度达不到,或时间不够,都会有铁素体残留;即造成铁素体含量超标。
㈡ 不锈钢中的“铁素体”指的是什么含铁量多少可成为“铁素体”
不锈钢中的“铁素体”,指的是碳溶解在a-Fe中的间隙固溶体,其溶碳能力很小,常温下仅能专溶解为0.0008%的碳,属在727℃时最大的溶碳能力为0.02%,它仍保持的体心立方晶格.常用符号F表示。
由于铁素体含碳量很低,其性能与纯铁相似,塑性、韧性很好,伸长率δ=45%~50%。强度、硬度较低,σb≈250MPa,而HBS=80。
所谓铁素体不锈钢.指的是在使用状态下以铁素体组织为主的不锈钢。它的含铬量在11%~30%,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至于不锈钢含铁量与它是否是铁素体不锈钢并无关系.铁素体不锈钢只取决于在使用状态下,它是否以铁素体组织为主.
㈢ 通过什么途径控制奥氏体不锈钢焊缝中铁素体的含量
焊接后通过高温热处理,特别是固溶处理,通过碳原子的扩散,能够降低铁素体含量。具体内可以参考容下面这篇文章。
http://wenku..com/link?url=_k1qqt8WcZdt28_
㈣ 怎样检测不锈钢铁素体含量
呵呵~~,铁素体是一种结晶组织。采用光谱仪只能分析化学成分,但是内这些成分具体形成容什么晶像是无法区别的。
不锈钢的铁素体测量有两种方式:
1.通过磁性铁素体测量仪可以测量,铁素体的含量。这种方法就是利用了铁素体的导磁性进行测量的。
2.通过微观晶像测量,在显微镜下数铁素体的区域。这种测量方法与取样的区域有较大的联系。而且,统计工作量较大,根据ASTM DesignationE562-08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铁素体含量。
㈤ 双相不锈钢为什么控制铁素体含量
A890/A890M面1.2条
做焊接评定跟客户沟通般都要求40-60%
㈥ 如何提高不锈钢焊缝的铁素体含量
那是肯定的,首先304是奥氏体不锈钢不错,但是里面也不是纯奥氏体组织,其里面也含有一定的回铁素答体,铁素体是有磁性的,另外。用来焊接304的不锈钢焊材比如E308-16(也就是普通所说的不锈钢A102)里面含有一定量的铁素体,并且焊接材料的焊缝中的铁素体要较母材的铁素体含量要较母材的要高,因为如果焊缝中的铁素体含量过低就会使的焊缝很容易开裂。因为铁素体可以打乱奥氏体的柱状晶的形态,从而提高抗裂性。因此,焊后肯定会有磁性。如果想焊后没有磁性,你就得选择无磁或低磁的308不锈钢焊材或者选择310焊材也就是不锈钢A402但是价格会比不锈钢A102高很多。
㈦ 奥氏体不锈钢中铁素体含量的标准
奥氏体不锈钢含铁量为68%~75%左右,不同的牌号奥氏体含铁量有所不同,因为不同的奥氏体含其他元素如铬、镍、碳、等比例不同,相对应铁元素比例也会有所变动.
㈧ 如何消除不锈钢中的高铁素体
什么是高铁素体??高温铁素体乎?? 如果要消除高温铁素体,2楼的方法不妥,实际上2楼的方法消除的是基体中未溶解铁素体(a铁素体),不是高温铁素体。块状的铁素体从形貌上来说似乎是a铁素体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基体中未溶解的a铁素体溶入奥氏体,在其后的淬火过程中转变为马氏体,但是加热温度继续升高,就会出现高温铁素体---得尔塔铁素体(抱歉,不会打希腊字母).温度越高,析出量越多.时间越长,析出量越多.
㈨ 为什么要控制双相钢铁素体含量
化工设备和石油加工厂通常要承受高温、高压,同时
要耐腐蚀
。外部环境要求所专用钢
材
即使在高温下也要
有足属够的耐腐蚀和耐酸性能。如果铁素体含量太低,
焊缝受热后容易产生裂纹;如果铁素体含量太高,焊
缝将丧失韧性和延展性。对于双相钢,如果铁素体含
量太低,焊缝受到张力或发生振动时容易破裂。
㈩ 不锈钢中控制铁素体的含量的合金元素主要有碳氮镍铜锰,控制奥素体含量的主要有铬钼硅铝铌钛,请问为什么
在不锈钢种,铁素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很好,有些特殊的地方为了得到铁素体不锈钢就要控制钢种元素的含量。奥氏体形成元素一般为Ni C N等,铁素体形成元素主要为Cr Mo Nb Ti Si等。为了得到铁素体,只有降低Ni等的元素含量。至于冶金里面是这么回事,这就要从金相方面分析了,这个我不是很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