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锈钢生锈了,是怎么回事
不锈钢并不复是一定不生锈制,只是在同一环境下比其它钢材的腐蚀速率低很多,有时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不是任何一种不锈钢,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耐腐蚀不生锈的。
不锈钢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层极薄而坚固细密的稳定的富铬氧化膜(防护膜),防止氧原子的继续渗入、继续氧化,而获得抗锈蚀的能力。一旦有某种原因,这种薄膜遭到了不断地破坏,空气或液体中氧原子就会不断渗入或金属中铁原子不断地析离出来,形成疏松的氧化铁,金属表面也就受到不断地锈蚀。
B. 通常条件下,不锈钢制品不易生锈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是物理性质,不是化学性质。因为化学性质,产生的新物质性质,不仅物理性质与原先物质性质不同,而且化学性质也不同。比如铁锈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和氧或都和铁原先的性质不同。
而不锈钢,即含有原先物质的物理性质,而且还含原先化学性质。另外更主要的是化学性质的不同物质的比例是恒定的,而不锈钢的不同物质的比例是可根据需要定的,所以不锈钢是物理性质,不是化学性质。
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碳常常被视为有害元素,这主要是由于在不锈钢的耐蚀用途中的一些条件下(比如焊接或经450~850℃加热),碳可与钢中的铬形成高铬的Cr23C6型碳化合物从而导致局部铬的贫化,使钢的耐蚀性特别是耐晶间腐蚀性能下降。
C. 不锈钢为什么会出现生锈现象
不锈钢( Steel)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而使他们的耐蚀性不同,普通不锈钢一般不耐化学介质腐蚀,而耐酸钢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
不锈钢的发明和使用,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科学家亨利·布雷尔利受英国政府军部兵工厂委托,研究武器的改进工作。那时,士兵用的步枪枪膛极易磨损,布雷尔利想发明一种不易磨损的合金钢。
布雷尔利发明的不锈钢于1916年取得英国专利权并开始大量生产,至此,从垃圾堆中偶然发现的不锈钢便风靡全球,亨利·布雷尔利也被誉为“不锈钢之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在战场上的枪支,总是因枪膛磨损不能使用而运回后方。军工生产部门命令研制高强度耐磨合金钢的布雷尔利,专门研究解决枪膛的磨损问题。布雷尔利和其助手搜集了国内外生产的各种型号的钢材,各种不同性质的合金钢,在各种不同性质的机械上进行性能实验,然后选择出较为适用的钢材制成枪枝。一天,他们实验了一种含大量铬的国产合金钢,经耐磨实验后,查明这种合金并不耐磨,说明这不能制造枪支,于是,他们记录下实验结果,往墙角一扔了事。几个月后的一天,一位助手拿着一块锃光瓦亮的钢材兴冲冲跑来对布雷尔利说:“先生,这是我在清理仓库时发现的毛拉先生送来的合金钢,您是否实验一下,看它到底有什么特殊作用!”“好!”布雷尔利看着光亮耀眼的钢材,高兴地说。
实验结果证明:它是一块不怕酸、碱、盐的不锈钢。这种不锈钢是德国的毛拉在1912年发明的,然而,毛拉却并不知道这种不锈钢有什么用途。
布雷尔利心里盘算道:“这种不耐磨却耐腐蚀的钢材,不能制枪枝,是否可以做餐具呢?”他说干就干,动手制作了不锈钢的水果刀、叉、勺、果盘及折叠刀等。
含铬15%~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属于这一类的有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铁素体不锈钢因为含铬量高,耐腐蚀性能与抗氧化性能均比较好,但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较差,多用于受力不大的耐酸结构及作抗氧化钢使用。这类钢能抵抗大气、硝酸及盐水溶液的腐蚀,并具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用于硝酸及食品工厂设备,也可制作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如燃气轮机零件等。
含铬不达标, 就会生锈
D. 不锈钢生锈是怎么回事
不锈钢为什么也生锈?
当不锈钢管表面出现褐色锈斑(点)的时候,人们大专感惊奇:认为属
“不锈钢是不生锈的,生锈就不是不锈钢了,可能是钢质出现了问题”。
其实,这是对不锈钢缺乏了解的一种片面的错误看法。不锈钢在一定的
条件下也会生锈的。
不锈钢具有抵抗大气氧化的能力---即不锈性,同时也具有在含酸、碱、盐的介质中乃腐蚀的能力---即耐蚀性。但其抗腐蚀能力的大小是
随其钢质本身化学组成、加互状态、使用条件及环境介质类型而改变的。
如304钢管,在干燥清洁的大气中,有绝对优良的抗锈蚀能力,但将它移到海滨地区,在含有大量盐份的海雾中,很快就会生锈了;而316钢管则表现良好。因此,不是任何一种不锈钢,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耐腐蚀,
不生锈的。
不锈钢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层极薄而坚固细密的稳定的富铬氧化膜(防护膜),防止氧原子的继续渗入、继续氧化,而获得抗锈蚀的能力。一旦有某种原因,这种薄膜遭到了不断地破坏,空气或液体中氧原
子就会不断渗入或金属中铁原子不断地析离出来,形成疏松的氧化铁,金
属表面也就受到不断地锈蚀。
E. 为什么不锈钢会生锈
所谓不锈钢只是其耐腐蚀的性能比较优越,不太容易被腐蚀而已。
1Cr13,2Cr13,相当于410,420钢。在常用钢材中4系列的钢,从严格意义上说不是不锈钢,只是马氏体铁素体不锈钢,最多只能称为不锈铁。所以其抗腐蚀性能是非常有限,是不可能和2系列,3系列的不锈钢相提并论的。
2系列的不锈钢,如202,204等等,其含镍量较低,价格便宜,但总体性能,不论抗腐蚀性或者强度等等,都比3系列要差很多。
3系列的不锈钢,可以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不锈钢,其抗腐蚀性比其他型号要优越的多,尤其是304以上牌号的不锈钢性能更好。
但是即使是3系列的不锈钢,在特定环境中依然会被腐蚀。如304在普通环境下可以保证5年以上不生锈,但是在盐雾试验中,很难坚持过168小时(7天);如果304做钝化处理,可以在盐雾试验中坚持到720小时(30天),但是也很难坚持更久。
所以所有的不锈钢都是相对的,要根据实际使用的环境和场合来综合考虑选择哪一款不锈钢。毕竟高规格的不锈钢价格相对别的牌号要贵很多,甚至要按倍数来计算。
另:
1Cr18Ni9Ti相当于321(略有差别),是3系列中最高得几个牌号之一,是奥氏体不锈钢,且是耐高温刚。其物理性能是非常优越的,无论是强度,还是抗腐蚀性。在普通环境下,要让1Cr18Ni9Ti生锈确实不容易。
#请楼上的朋友注意你的资料来源。
SUS304
对应的应该是0Cr18Ni9;
而1Cr18Ni9Ti是相当于316和321之间的规格,更接近于321,两者的含碳量是不同的。
严格意义上1Cr18Ni9Ti是不对应3系列标准规格的,所以我注明了略有差别。
我是一个机械设计工程师,我对我的所有文字负责,同时我也相信我桌上的《机械设计手册》,这些年来,成大先先生的这本书从来没有忽悠过我。
#同时请注意,含镍量固然是衡量不锈钢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上文也提到了,但是镍本身并不是抗腐蚀的。镍只是使不锈钢冶炼时更稳定的形成奥氏体,同时镍还对耐高温和加速硬化速率有帮助。真正使3系列不锈钢不锈的原因是奥氏体其稳定的晶相结构,而并非镍。
而对于钢铁而言,只有稳定适量的合金成分才能使材料的性能发挥到最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牌号的原因,并非镍含量越高越好。
F. 不锈钢为什么会生锈
不锈钢抄会生锈的原因袭是不锈钢在氯离子的环境中,会腐蚀的很快。
不锈钢里面的合金元素没有溶入基体,致使基体组织合金含量低,抗蚀性能差,而且里面也不含有钛和铌等材料,所以会出现晶间腐蚀的倾向,并且较低的碳含量也会导致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
不锈钢深加工或者加工产品研磨后,在产品表面发生线装或者点状的凹点痕缺陷。而且不锈钢成型品在研磨或者其他情况下,表面会产生像桔皮一样的形状的现象。
(6)不锈钢胶囊生锈这是什么性质扩展阅读:
3不锈钢在空气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不锈钢是具有美观的表面和耐腐蚀性能好,不必经过镀色等表面处理,而发挥不锈钢所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于多方面的钢铁。
代表性能的有13铬钢,18-8铬镍钢等高合金钢。从金相学角度分析,因为不锈钢含有铬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铬膜,这个膜隔离开与钢内侵入的氧气起耐腐蚀的作用。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2%以上的铬。
G. 不锈钢在什么情况下会生锈
不锈钢只是不容易生锈,而不是真的不会生锈,如果使用环境条件太差,就会生锈,比如强酸强碱类工作环境,有的不锈钢三个月就锈得不能用了。
H. 不锈钢不易生锈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所谓的不锈钢,是针对铁易生锈的情况进行了防锈处理,例如将铁中的碳含量降低,原电池的作用减轻,或是将铁的表面镀上防锈层都是一种防锈处理,而不锈钢好像是利用了某种合金技术。
I. 为什么有些不锈钢制品还会生锈呢是不是假的
不锈钢表面堆积着含有其他金属元素的灰尘或异质金属颗粒的附件,潮湿的空气中附件和不锈钢之间的冷凝液由一个微电池连接,引起电化学反应,保护膜受损,称为电化学腐蚀。不锈钢表面附着有机物液(如瓜菜、汤、痰等),有水产品时形成有机酸,长时间有机酸腐蚀金属表面。不锈钢表面附着酸、碱、盐类物质(如装饰墙壁的碱液、石灰水飞溅等),引起局部腐蚀。
因此,绝对不会生锈,不会生锈,但根据环境和介质(如酸性环境、碱性环境、海边环境等),不锈钢仍然会生锈。另外,不锈钢是一个大概念。不锈钢分为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等。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马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在常温潮湿的环境下也会很快生锈。
除了使用正确的材料防止不锈钢生锈外,还要不要放在潮湿、酸性、碱性、含卤(Cl、Br等)等环境中,使物体的外观保持干净和明亮。
J. 不锈钢生锈是什么原因呢!
不锈钢在一定的
条件下也会生锈的。
不锈钢具有抵抗大气氧化的能力---即不锈性,同时也具有在含酸、碱、盐的介质中乃腐蚀的能力---即耐蚀性。但其抗腐蚀能力的大小是
随其钢质本身化学组成、加互状态、使用条件及环境介质类型而改变的。
如304钢管,在干燥清洁的大气中,有绝对优良的抗锈蚀能力,但将它移到海滨地区,在含有大量盐份的海雾中,很快就会生锈了;而316钢管则表现良好。因此,不是任何一种不锈钢,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耐腐蚀,
不生锈的。
不锈钢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层极薄而坚固细密的稳定的富铬氧化膜(防护膜),防止氧原子的继续渗入、继续氧化,而获得抗锈蚀的能力。一旦有某种原因,这种薄膜遭到了不断地破坏,空气或液体中氧原
子就会不断渗入或金属中铁原子不断地析离出来,形成疏松的氧化铁,金
属表面也就受到不断地锈蚀。这种表面膜受到破坏的形式很多,日常生
活中多见的有如下几种:
1.不锈钢表面存积着含有其他金属元素的粉尘或异类金属颗粒的附
着物,在潮湿的空气中,附着物与不锈钢间的冷凝水,将二者连成一个
微电池,引发了电化学反应,保护膜受到破坏,称之谓电化学腐蚀。
2.不锈钢表面粘附有机物汁液(如瓜菜、面汤、痰等),在有水氧
情况下,构成有机酸,长时间则有机酸对金属表面的腐蚀。
3.不锈钢表面粘附含有酸、碱、盐类物质(如装修墙壁的碱水、石
灰水喷溅),引起局部腐蚀。
4.在有污染的空气中(如含有大量硫化物、氧化碳、氧化氮的大气
),遇冷凝水,形成硫酸、硝酸、醋酸液点,引起化学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