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锈钢管扩囗焊缝处会裂是什么原因
锈钢管扩口焊缝处出现裂缝,可能是焊接不牢固
⑵ Q345B无缝钢管裂纹原因
Q345B无缝钢管裂纹原因有:
第一、管坯(圆钢)的原因居多,内部含有较多的裂纹、夹杂、气包等。组织的不均匀是管坯的原因,注意选择执行管坯标准的,有一定规模的厂家生产的圆钢就行。
第二、穿孔的温度、工艺调整也不容忽视,若穿孔温度低、调整不当,也会造成毛管内部组织的撕裂。
第三、成品退火温度是合适的。穿孔加热温度1180~1230℃,偏低,这是中碳合金钢的温度,取1230-1250才合适。炉内时间一般在60min 以上。
无缝钢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输送石油、天然气、煤气、水及某些固体物料的管道等。钢管与圆钢等实心钢材相比,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是一种经济截面钢材,广泛用于制造结构件和机械零件,如石油钻杆、汽车传动轴、自行车架以及建筑施工中用的钢脚手架等用钢管制造环形零件,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简化制造工序,节约材料和加工工时,已广泛用钢管来制造。
⑶ 不锈钢开裂是为什么
2013.07.20来料来SUS303CU 8.05*2500 现*** *** *** 共发现3款部品 开裂 *** -01 77PCS *** -02(22 ) *** -02 683PCS 总计源782PCS 指责问题点 1,正常进料检验记录无法现场确认,***8月19日传至*** 2,领料单上未记录领料日期,无法追溯到是哪一天领取的材料 3,切条生产日报表显示2013年6月28日无班组长签名/未记录 炉号。 4,*** 入库(包装明细表)显示SUS303→炉号S57283 8.05*2500 7月1日入库24扎*27.45KG,填写人和品管都无人签名,无法推断 此批料是否经过品管确认合格才入库 5,*** 从8月17日起,凡送JANSUN SUS303材料,须提供性能 测试报告至IQC,IQC方可收料
⑷ 不锈钢304(无缝钢管)开裂!
小钢厂做的。小炉子的坯料做的,内有杂质。大厂的一般没此问题。
⑸ 无缝钢管裂缝砂眼较多,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就是质量问题,钢管的材质不好
⑹ 无缝钢管开裂的原因有哪些
钢管发生开裂的现象,会多很多种的怨言造成,例如圆钢的材质,穿孔的工序,热处理等等,选择的时候,最好问一下钢管公司,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厂家能够了解基本问题信息,并能有相应的预防措施,说明这个钢管公司以前也遇到过情况,就会有相应的处理方案,
⑺ 不锈钢材质焊接容易出现裂缝的原因都是什么呢
晶间腐蚀:根据贫铬理论,焊缝和热影响区在加热到450-850℃敏化温度区时在晶界上析出碳化铬,造成贫铬的晶界,不足以抵抗腐蚀的程度。焊接时就会出现裂缝。
应力腐蚀开裂:应力腐蚀开裂是焊接接头在特定腐蚀环境下受拉伸应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延迟开裂现象。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应力腐蚀开裂是焊接接头比较严重的失效形式,表现为无塑性变形的脆性破坏。
焊缝金属的低温脆化: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在低温使用时,焊缝金属的塑韧性是关键问题。此时,焊缝组织中的铁素体的存在总是恶化低温韧性。
(7)不锈钢无缝钢管有裂缝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奥氏体不锈钢通常在常温下的组织为纯奥氏体,也有一些为奥氏体+少量铁素体,这种少量铁素体有助于防止焊接热裂纹。
防止焊接裂纹措施:
尽量使焊缝金属呈双相组织,铁素体的含量控制在3-5%以下。因为铁素体能大量溶解有害的S、P杂质。
尽量选用碱性药皮的优质焊条,以限制焊缝金属中S、P、C等的含量。
采用低碳或超低碳的焊材,如A002等;采用含钛、铌等稳定化元素的焊条,如A137、A132等。
由焊丝或焊条向焊缝熔入一定量的铁素体形成元素,使焊缝金属成为奥氏体+铁素体的双相组织,(铁素体一般控制在4-12%)。
减少焊接熔池过热,选用较小的焊接电流和较快的焊接速度,加快冷却速度。
对耐晶间腐蚀性能要求很高的焊件进行焊后稳定化退火处理。
⑻ 不锈钢无缝钢管的常见缺陷有哪些
1、内折
特征:在钢管的内表面上呈现直线或螺旋、半螺旋形的锯齿状缺陷。
产生原因:
1)管坯:中心疏松、偏析;缩孔残余严重;非金属夹杂物超标。
2)管坯加热不均、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热时间过长。
3)穿孔区域:顶头磨损严重;穿孔机参数调整不当;穿孔辊老化等。
检判:钢管内表面不允许存在内折,管端内折应修磨或再切,修磨处壁厚实际值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通长内折判废。
2、内结疤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斑疤,一般不生根易剥落。
产生原因:
1)石墨润滑剂中带有杂质。
2)荒管后端铁耳,被压入钢管内壁等。
检判:钢管内表面不允许存在,管端处应修磨及再切,修磨深度不应超标准要求负偏差,实际壁厚不得小于标准要求最小值;通长内结疤判废。
3、翘皮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直线或断续指甲状翘起的小皮。多出现在毛管头部,且易于剥落。
产生原因:
1)穿孔机调整参数不当。
2)顶头粘钢。
3)荒管内氧化铁皮堆积等。
检判:钢管内表面允许存在无根易剥落(或在热处理时可烧掉)的翘皮。对有根的翘皮应修磨或切除。
4、内直道
特征:在钢管内表面存在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直线形划伤。
产生原因:
1)轧制温度低,芯棒粘有金属硬物。
2)石墨中含有杂质等。
检判:
1)套管和普管允许深度不超过5%(压力容器类最大深度0.4mm)的内直道存在。
慎独超查德内直道应修磨、切除。
2)边缘尖锐的内直道应修磨平滑。
5、内棱
特征:在钢管内表面存在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直线形凸起。
产生原因:芯棒磨损严重,修磨出不圆滑或过深等。
检判:
1)套管、管线管允许存在高度不超过壁厚道8%,最大高度不超过0.8mm不影响通径的内棱存在。超差应修修磨及再切。
2)普管、管线管允许存在高度不超过壁厚8%(最大高度为0.8mm)的内棱存在。超差应修磨及再切。
3)对L2级(即N5)探伤要求钢管,内棱高度不得超过5%(最大高度为0.5mm)。超差应修磨及再切。
4)边线尖锐的内棱应修磨平滑。
6、内鼓包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有规律的凸超且外表面没有损伤。
产生原因:连轧辊修磨量过大或掉肉等。
检判:按照内棱要求检判。
7、拉凹
特征:钢管内表面呈现有规律或无规律地凹坑且外表面无损伤。
产生原因:
1)连轧调整不当,各架辊轧速不匹配。
2)管坯加热不均匀或温度过低。
3)轧制中心线偏离,钢管与连轧后辊道碰撞产生等(注:此种原因2003.1提出,原理尚在探讨)。
检判:不超过壁厚负偏差,实际壁厚大于壁厚要求最小值的拉凹允许存在。超标的拉凹应切除。(注:拉凹严重发展即为拉裂,此种伤应严格检验)。
8、内螺纹(此缺陷只在机组产生)
特征:钢管内表面有螺旋状痕迹,多出现在薄壁管内表面,有凹凸不平的明显手感。
产生原因:
1)斜轧工艺的固有缺陷。在轧管机工艺参数调整不当时,这种缺陷更为突出。
2)变形量分配不合理,减壁量过大。
3)轧型辊型配置不当。
检判:钢管内螺纹缺陷深度不大于0.3mm,且在一定的公差范围之内。
⑼ 不锈钢焊接开裂的原因是什么
不锈钢是指主加元素Cr高于12%,能使钢处于钝化状态、又具有不锈钢特性的钢。奥氏体不锈钢的焊缝在高温(375-875 度)加热一段时间以后,常会出现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脆化。不锈钢焊接容易出现热裂纹,主要原因是:
1、奥氏体不锈钢的导热系数大约是低碳钢的一半,而线膨胀系数却大得多,所以焊后在接头中会产生较大的焊接内应力。
2、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成分如碳、硫、磷、镍等会在熔池中形成低熔点共晶。
3、奥氏体不锈钢的液、固相线的距离较大,共晶时间较长,且奥氏体结晶的枝晶方向性强,所以杂志偏析现象比较严重。
(9)不锈钢无缝钢管有裂缝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比较好,但在焊接过程中,奥氏体从高温冷却到室温时,随着C、Cr、Ni、Mo含量的不同,金相组织转变的差异及稳定化元素Ti、Nb的变化,焊接材料与工艺的不同,焊接接头各部位可能出现一些热裂纹、耐蚀性差以及焊接接头脆化等问题。
在焊接的持续加热过程中,0Cr25Ni20钢的焊接接头会发生σ相脆变,其在800~850℃温度下σ相析出的敏感性最大。加速σ相形成的元素有Mo、Si、Nb等,故在选择时应选择这些元素含量较低的焊材,还应适当控制焊接热输入,不预热、控制层温不过高,以减少高温停留时间。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如果不能有效避免焊接缺陷,焊后对这些缺陷进行返修时则极易出现焊接热裂纹,主要是奥氏体材料导热差,且返修处应力比一次焊接时应力大,多次返修则应力更大。
多层焊接时即使层间温度得到有效控制,焊接时输入的热量加上拘束应力,则足以在焊缝区或热影响区出现热裂纹,控制热裂纹的措施除了焊缝成形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温度和应力。
当温度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后,应力就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一点在多次返修易出裂纹特别是纵缝和环缝相交的丁字口附近最易出现,返修难度大,足以说明应力对热裂纹的影响,应严格控制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