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锈钢知识 > 为什么188不锈钢容易发生晶间腐蚀

为什么188不锈钢容易发生晶间腐蚀

发布时间:2021-03-07 15:56:31

『壹』 请用贫铬理论解释奥氏体不锈钢发生晶间腐蚀的机理

依据贫铬理论说明,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氧化性或弱氧化性介质中之所以发生晶间腐蚀,八成是由于加工或运用时受热不当引起的。所谓受热不当是指钢受热或缓慢冷却经过450~850 ℃温度区,钢就会对晶间腐蚀发生敏感性。

所以这个温度是奥氏体不锈钢运用的危险温度。不锈钢材料在出厂时现已固溶处理,所谓固溶处理就是把钢加热至1050~1150 ℃后进行淬火,目的是获得均相固溶体。奥氏体钢中含有少量碳,碳在奥氏体中的固溶度是随温度下降而减小的。

如0Cr18Ni9Ti,在1100 ℃时,碳的固溶度约为0.2%,在500~700℃时,约为0.02%。所以经固溶处理的钢,碳是过饱和的。

当钢材无论是加热或冷却经过450~850℃时,碳便可构成(Fe 、Cr)23C6 从奥氏体中分出而分布在晶界上。(Fe、Cr)23C6的含铬量比奥氏体基体的含铬量高许多,它的分出天然耗费了晶界附近很多的铬,而耗费的铬不能从晶粒中经过涣散及时得到补偿。

由于铬的涣散速度很慢,作用晶界附近的含铬量低于钝化有必要的的定量(即12 %Cr),构成贫铬区,因而钝态受到破坏,晶界附近区域电位下降,而晶粒本身仍坚持钝态,电位较高,晶粒与晶界构成活态———钝态微电偶电池,电池具有大阴极、小阳极的面积比,这样就导致晶界区的腐蚀。

(1)为什么188不锈钢容易发生晶间腐蚀扩展阅读:

预防措施

1 、调整焊缝的化学成份,加入稳定化元素减少形成碳化铬的可能性,如加入钛或铌等。

2 、减少焊缝中的含碳量,可以减少和避免形成铬的碳化物,从而降低形成晶界腐蚀的倾向,含碳量在0.04%以下,称为“超低碳”不锈钢,就可以避免铬的碳化物生成。

3、控制在危险温度区的停留时间,防止过热,快焊快冷,使碳来不及析出。

『贰』 为什么有的不锈钢要做晶间腐蚀试验有的不用

晶间腐蚀试验 是在特定介质条件下
检验金属材料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加速金属专腐蚀试验方法,
目的属是了解材料的化学成分、
热处理和加工工艺是否合理。
其原理是采用可使金属的腐蚀电位处在恒电位阳极极化曲线特定区间的各种试验溶液,
利用金属的晶粒和晶界在该电位区间腐蚀电流的显著差异加速显示晶间腐蚀。
不锈钢、铝合金等的晶间腐蚀试验方法在许多国家均已标准化。
各标准对试验细节均有详细规定。
所以要不要做试验主要看购进方或进口方的要求。

『叁』 不锈钢如何抗晶间腐蚀

你问的问题比较笼统,从我收藏的资料里给你复制来的,你看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晶间腐蚀出现于某些特殊的合金中,通常当它们在焊接或热处理期间加热到其敏感温度区时即可能会发生晶间腐蚀。晶粒间界是结晶学取向不同的晶粒间紊乱错合的界城,因而,它们是钢中各种溶质元素偏析或金属化合物(如碳化物和δ相)沉淀析出的有利区城。当诸如某些不锈钢合金加热到425-870℃,铬的碳化物即会在晶粒边界析出。导致碳化物附近出现贫铬区同时影响晶界区的钝化性。在特殊介质中,如硝酸或高温水中,可能出现低铬区的溶蚀现象。晶粒是以一种砂糖似的表面出现的。当用一取样器擦过时,它们很容易被擦掉。不锈钢和镍合金的晶间腐蚀可以通过采用低碳合金、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钛或铌,或利用稳定化退火来使之避免。晶间腐蚀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腐蚀破坏,它与一般选择性腐蚀不同之处在于,腐蚀的局部性是显微尺度的,而宏观上不一定是局部的。晶界上优先腐蚀,虽然外观上保持着金属光泽,但晶粒间渐渐失去联系以致晶粒脱落。晶间腐蚀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含碳量愈高,愈易产生晶间腐蚀。铁素体的存在可以防止晶间腐蚀,但晶粒度过大则会加速晶间腐蚀。焊前钢材的受热情况,若钢材受过550~850℃的预热,则易发生晶间腐蚀。焊接、使用过程中存在应力。在中等氧化性环境中易产生晶间腐蚀。为此,应选用稳定性好的低碳不锈钢,极低含碳量和较高钛、铌、钽、锆含量的焊接材料,但该种焊缝强度低且易产生热裂。

『肆』 不锈钢晶间腐蚀是什么意思

不锈钢晶间腐蚀就是晶粒间界是结晶学取向不同的晶粒间紊乱错合的界城内,因而,它们是钢容中各种溶质元素偏析或金属化合物(如碳化物和δ相)沉淀析出的有利区城。因此,在某些腐蚀介质中,晶粒间界可能先行被腐蚀乃是不足为奇的。这种类型的腐蚀被称为晶间腐蚀,大多数的金属和合金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都可能呈现晶间腐蚀。 参考http://www.jsxhhx.com

『伍』 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于晶界碳化铬沉淀引起的贫铬机理,也是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主要原因,而其他的内一些看容法也主要是与碳化物在晶界的沉淀有关。因此,在工业上行之有效的措施与防止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办法相似,也是三个方面:
(1)把碳含量和氮含量降到很低的含量,例如小于0.005%C,小于0.015% N;
(2)在700 -- 8001短时间回火;
(3)加人足够的钦固定钢中的碳和氮。
冶金厂生产Cr17钢时,冷轧前有时加热到9000C,随后在HNC0 -HF酸洗时发生晶间腐蚀。文献提出了消除这种敏化态的热处理制度,可供参考。

『陆』 1Cr18Ni9等不锈钢焊接接头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防止接头的晶间腐蚀

敏化效应,也就是贫铬
1,选用C低铬高一规格的焊条如309L
2,焊后热处理

『柒』 不锈钢工程上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防止晶间腐蚀

(1)降低钢中的抄碳量,使钢中袭合碳量低于平衡状态下在奥氏体内的饱和溶解度,即从根本上解决了铬的碳化物(Cr23C6)在晶界上析出的问题。通常钢中合碳量降至0.03%以下即可满足抗晶间腐蚀性能的要求。 (2)加入Ti、Nb等能形成稳定碳化物(TiC或NbC)的元素,避免在晶界上析出Cr23C6,即可防上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 (3)通过调整钢中奥氏体形成元素与铁素体形成元素的比例,使其具有奥氏体+铁索体双相组织,其中铁素体占5%一12%。这种双相组织不易产生晶间腐蚀。 (4)采用适当热处理工艺,可以防止晶间腐蚀,获得最佳的耐蚀性。文章来源:

『捌』 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

产生晶间腐蚀的不锈钢,当受到应力作用时,即会沿晶界断裂、强版度几乎完全消失,这权是不锈钢的一种最危险的破坏形式。晶间腐蚀可以分别产生在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HAZ)、焊缝或熔合线上,在熔合线上产生的晶间腐蚀又称刀线腐蚀(KLA)。不锈钢具有耐腐蚀能力的必要条件是铬的质量分数必须大于10~12%。当温度升高时,碳在不锈钢晶粒内部的扩散速度大于铬的扩散速度。因为室温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很小,约为0.02%~0.03%,而一般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含碳量均超过此值,故多余的碳就不断地向奥氏体晶粒边界扩散,并和铬化合,在晶间形成碳化铬的化合物,如(CrFe)23C6等。
数据表明,铬沿晶界扩散的活化能力162~252KJ/mol,而铬由晶粒内扩散活化能约540KJ/mol,即:铬由晶粒内扩散速度比铬沿晶界扩散速度小,内部的铬来不及向晶界扩散,所以在晶间所形成的碳化铬所需的铬主要不是来自奥氏体晶粒内部,而是来自晶界附近,结果就使晶界附近的含铬量大为减少,当晶界的铬的质量分数低到小于12%时,就形成所谓的“贫铬区”,在腐蚀介质作用下,贫铬区就会失去耐腐蚀能力,而产生晶间腐蚀。

『玖』 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晶间腐蚀的原因是什么

不锈钢主要的原抄因 有一些 下面不袭是全部 使用温度过高 在500-800度之间为不锈钢的敏化范围 容易发生晶间腐蚀. 另外在一些腐蚀介质的影响下 沿焊缝线 热影响区容易产生晶间腐蚀。主要原因是在不同条件下 C和Cr的形成化合物 破坏了不锈钢的耐腐蚀性

『拾』 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防止

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防止
晶间腐蚀是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过程中最危险的破坏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对晶间腐蚀产生原因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方法,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188不锈钢容易发生晶间腐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计量仪器设备有哪些 浏览:359
实验室氨气制造的吸收装置 浏览:717
机械表表芯如何拆 浏览:760
燃气灶前阀门叫是怎么回事 浏览:660
后驱轮芯轴承怎么换 浏览:812
油田自动收球装置 浏览:6
凯越更换仪表台大概多少钱 浏览:407
燃气自动熄火装置在哪里 浏览:588
机械碎石套什么定额 浏览:647
滚筒截割部传动装置 浏览:48
水龙头底下阀门开关怎么开 浏览:17
汽车上两个大仪表是什么意思 浏览:470
轨道牵引传动装置 浏览:186
机械伤害的后果是什么意思 浏览:663
热水器的塑料阀门怎么卸掉 浏览:608
暖气智能阀门有水珠 浏览:668
管道阀门有哪些品牌 浏览:29
忍3工具箱最新版 浏览:418
地热管道充水时阀门开关 浏览:59
什么牌子安检设备好 浏览: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