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博越怎麼樣值得買嗎
博越不錯,值得買,博越最大的優點是:空間大、動力響應積極、操控不錯、車型配內置高等容。
1、配置
因為它是一個高配版本,那麼它也配備了主動剎車功能,以及定速巡航自適應巡航功能,並且它還有盲區監測系統,配置可以說是比較全的。
注意事項:
1、如今信息發達,每一個人都很輕易的從網路上找到自己想要看的內容,那麼買車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課,了解該車型的優缺點、油耗、保養成本、指導價,也可以找一些評測來看。
2、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愛車是最好的,但是好車價格肯定不便宜,所以一定要在買車前充分考慮這個問題,根據自己的能力去選擇什麼價位的車。記住,沒有最好的車,只有最合適自己的車。
⑵ 立式攪拌機主要結構是什麼
答:一、抄立式攪拌機主要結襲構
常用的立式攪拌機主要由電機輪、電機、桶體、螺桿、出料口、清料口、皮帶輪、視窗、人梯、入口、電器箱、循環落料口、投料口等構成。
二、立式攪拌機的用途
1、塑料片料、粉碎料、塑料粒料、塑膠新舊料及添加色母攪拌均化等用途。
2、主要用於原料的混合,盤內採用聚丙烯板內襯或不銹鋼板,因此,不易粘料。耐磨損,採用擺線針輪減速機具有結構緊湊、操作方便、攪拌均勻、卸料輸送方便等特點。
3、配套用於有機肥設備生產線使用。
⑶ 古代的女子化裝工具叫什麼
1、鏡台:是古代女子的梳妝台,鏡台的下方還備有小抽屜,用以放置胭脂、妝粉、眉筆等化妝工具,外形大方,實用。也是女子出嫁的必備嫁妝,如同妝奩。
2、妝奩:是原指女子梳妝打扮時所用的鏡匣,是古人盛放梳妝用品的器具,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產生並流行開來,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歷史十分悠久。
在戰國秦漢時期,多為漆器妝奩,是名望貴族才能享有的。經過唐宋變革進入宋代平民社會以後,人們在追逐器物精美的同時,更加註重器物的實用性,這使曾經昌盛一時、適合席地起居的漢式漆奩逐漸演變成適合垂足而坐的多層套奩。隨著明式傢具的大發展,妝奩最終演變成了大型梳妝台和攜帶型梳妝匣。
3、花鈿:是古時婦女臉上的一種花飾。花鈿有紅、綠、黃三種顏色,以紅色為最多,以金、銀等製成花形,蔽於臉上,是唐代比較流行的一種首飾。花鈿的形狀除梅花狀外,還有各式小鳥、小魚、小鴨等,十分美妙新穎。
4、胭脂盒:是女子用來放胭脂、香粉的盒子,是古代女性閨房必備之物。漢代,當時女性不僅對胭脂製作方法、使用規范、香味成色有一整套嚴格流程,更對胭脂盒有著近乎偏執的審美趣味。正是在此時,開始出現了專門用來盛放胭脂水粉的玉石、琉璃胭脂盒。
唐代以後,胭脂盒的材質和製作工藝開始出現了豐富多彩的轉變,除了瓷器以外,鎏金錯銀珠玉螺鈿,雕鏤鑲嵌,各領風騷。明清胭脂盒可謂數千年胭脂盒歷史的巔峰,特別是貴族階層對盛放脂粉的器皿更是無所不用其極,這在《紅樓夢》中有所佐證。
5、螺黛:又叫「 螺子黛 」。是古代婦女用來畫眉的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螺子黛出波斯國 ,每顆值十金。
⑷ 汽車後備箱蓋飾板開孔緊急逃生沒有蓋子例子
現在都流行手動啟動,自動升空的逃生裝置啦,
全球的新潮流、大趨勢,
原文太長,這里只能夠張貼9999字以下,
對原文進行了大幅度的刪減。
歡迎匿名轉帖!!!!!!!!!!!!!!
俺在2009年的老帖子,翻出來,重新張貼如下:
還是提板磚上去有底氣,有威懾力現在與時俱進,安全錘有搗亂分子、擾亂社會治安的傾向關鍵詞:公交車 重慶 自燃 救援現在客車的每個窗口下面有一個小網兜,裡面裝有一塊磚頭,要素色的、本色的,不要花哨的,不要使用藝術裝飾過的磚頭,磚頭可以應急使用,也沒有人會去偷盜竊,這磚頭太沒有保存價值啦,比准備安全錘、小鐵錘要好多了,遇到火災的時候,用磚頭就可以敲開玻璃窗。 長途客車的乘客上車時每十人發放一塊板磚,指定××dang員、退伍軍人管理,除了可以敲玻璃逃生,在車上有歹徒的時候,還可以有組織地開展用於自衛反擊戰斗。 事實上,當人進入空氣污濁密封的空調公交車,活動能力就已經下降;一旦出現有害煙霧,人很快就會喪失意識、沒有自製能力、沒有認知能力、頭昏眼花、模模糊糊地不知不覺就倒下了,根本不具有戰斗性,這就是氣體中毒的基本特徵,也是最恐怖的作用,那裡像你這會兒坐在電腦前面,精神抖擻、意志清晰、目的明確、兇悍地、力度十足地去想到要去敲打玻璃。在擁擠、狹小的封閉環境中,一旦有煙霧,無論是白天黑夜都看不清周圍的物體、喪失方向感。現在流行的合成纖維紡織的服裝,一旦被火焰侵襲,就燒熔,黏度極大地粘附在人體上燃燒,致使人體極其痛苦,難以掃除身上的燃燒物,即使在消防器材作用下撲滅和身上的明火,熱容量大的塑料熔融物體依然繼續對人體產生巨大的傷害。所以擠公交車著裝,應盡量穿戴純棉布料,這在軍隊實戰實踐中早就有結論。現在大眾集中討論砸玻璃窗,實際上在那種環境下,混亂不堪、視線有障礙、要找到錘子就不容易啦,空間小,揮動錘子有極大地阻礙,尤其是小質量的錘子,需要揮舞的空間更大。何況國外早有錄像,爆發力強的黑人藉助吊環在空盪的車廂內懸掛在空中,以最佳姿態用腳狠命踹車窗,玻璃都紋絲不動,所以西方工業發達國家早就製造了儲能裝置來擊碎玻璃,這就從根本上防止了低成本的安全錘被盜的現象。如今各地在公交車發車前,都要在車廂各處檢查安全錘配置狀態,看看是否被盜,如果被盜就要及時補上,這樣的安全防範措施也太落後了,太老土了,也堅持不久,同時對司乘人員造成精神壓力和負擔。在許多年前電視報道國外有一種儲能裝置,一經觸發,就能擊碎汽車玻璃窗,也只是在意識清醒的時候才可能使用,在封閉的空間,瞬間到來的強大燃爆、濃煙、沖擊波很快就使人失去決策能力和視覺的搜索能力,公共汽車公司也要重罰擅自破壞玻璃的人,就像航空公司處罰擅自啟動充氣救生衣的乘客一樣。這草木皆兵,稍有風吹草動,就打碎車窗玻璃,要承擔擾亂公共秩序罪!損害公共設施罪!要追究法律責任!從廣為傳播的成都公交車大火錄像,可以知道即使在車頂打開了逃生窗口,也是火焰殺傷力最大的高溫射流通道,你想投身到那裡去嗎?能攀爬得上去嗎?所以,公共安全的保障,要依靠科技進步,要有工程技術的基礎,要立足於國內知識產權,要立足於國內資源和加工設備與工藝,至於安全保障裝置的成本,那是政府采購的項目。這幾十年來,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科研著實浪費了不少國家資源,應該在這些有重大社會影響的課題上做些有實際裝備價值的工作。過去的火車客車廂的玻璃窗可以由乘客自行打開,在玻璃窗的兩邊有拉手和聯動的鎖扣,國外也有長途客車的窗戶帶開啟拉手,對於目前大量使用的公交車,這樣改裝現有設計的車型,要改動車身,費用高、對車體損傷大,現實意義不大,而且上百人要及時從窗口爬出,再安全地跳下2到3米的地面,都不現實。能生龍活虎及時越窗的畢竟只能是臨近窗口的年輕人。對現有公交車的改造方向是將玻璃窗改裝為可以由乘客自行打開的方式,也同樣有弊端;擁擠不堪的車廂內空氣渾濁是常識,臨近車窗的司機、售票員、乘客,習慣於靜水樓台先得月,將附近的窗戶打開一點,在人牆中心地帶的乘客受到這個影響又敢怒不敢言,開窗也加重了汽車發動機的功耗、燃料消耗,提高了公交車的營運成本。對於尚未燃燒的可燃氣體感測器,也是幾十年前就國產化了,能在公交車上及時發出預警。現在人們討論事故乘客發現車內冒煙等等過程,其實,離子煙霧感測器是有悠久歷史的成熟產品,在改革發放初期,合資酒店的客房內就普遍安裝,它就能准確地、及時地報警,通過車廂內多個地點分布的同類型感測器,還能及時地確定勢態的發展、危險擴展地程度,就能及時地做出決策自動打開車門、播報引導乘客疏散的廣播,這些都是現有技術,成本也不高,配個低廉的單片計算機,普通大學生都能做呀。低成本的現有技術不採用,而要乘客人人自危,自己判斷、自行採取破壞行動,是與現實脫鉤落伍領導水平,時下稱為懶政。本人在20多年前就獨立設計製造過匯流排報警系統,當時核工業部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到過本人家裡,他們告訴本人,當時國內生產離子煙感報警器的主要是北京、西南的核工業部下屬企業,因為裡面要使用核同位素。當時就引進了國外技術和材料,以提高感測器的性能。這就可以引發了一系列的討論;各地公交車化巨資引入了車輛定位系統、實時視頻播放系統,都是在發達國家硬體、軟體平台上的普通應用,怎麼完全採用30年前純國產化半導體器件就能實現的車輛火災報警測量、決策處理裝置就拒絕採用?能徹底解決對群眾威脅、保障人們安全的傳統技術不考慮,熱衷於洋人的玩意就投入那麼多的公共資源?同時,私人轎車的音響裝修,已經到了發達國家都刮目相看的高度。在壓縮空氣壓力不足、電路故障、電池容量不足、車身受到擠壓、火焰破壞而變形的時候,司機啟動現有備用開門裝置也是無效的,要採用冗餘的多重主動開門裝置,這是普通而基礎的機械機構設計而已。在中國西南一帶軍工系統的企業,就長期向中國航天部門供應爆炸螺栓,這是使用聚能的高溫、高壓射流切割航天器的連接螺栓,有的設計是地面遙控切割空中飛行的航天器的結構件,達到自毀的效果(對結構保密、減少對地面的破壞、中斷火箭發動機的工作、使軌道避開地面重要的政治經濟軍事目標、改變墜落地點),都是使用火工器材。現代大型航空器的起落架就有冗餘的多重開啟裝置,當液壓的驅動無效,就改用壓縮空氣能量釋放出起落架;公交車的車門就應該有多重動力開啟結構,能在車體變形不大的情況下、在車門被變形的車體卡住、在車門被眾多乘車擠壓的狀態下,用火工器材的動力強行開門,就能及時疏散車上被困的乘客。這就是控制爆破技術,例如有的國家硬幣、有的菜刀,就是用控制爆破工藝,將不同性質的金屬板焊接在一起;這最早是軍事裝備、空間技術裝備材料的生產方法,在柔軟的地面上(不能在硬地面上炸)、在水池中,鋪設多層金屬板,最上面鋪設一層炸葯,引爆炸葯後就能實現爆炸焊接,爆炸加工後的金屬復合材料再到機床上碾壓整平。例如先進菜刀的中間是耐磨堅硬略脆的金屬材料,菜刀兩邊是相對較柔軟的金屬材料,在初次開刀刃後,就能長期保持刀口的鋒利,這就是自鋒利技術,是在使用過程中,菜刀的中間與兩邊磨損速度的差異而造成的本質特徵。在公交車外表面和內表面,每隔一米的水平距離增設一個開關,可以觸動開關強行開車門;為了防止一個人惡意或車內乘客擁擠誤觸發開關,要在空間距離相距一個人尺度以上的多個開關同時被按下,才能強行打開車門;在硬體設計製作上,充分採用冗餘、多重、防水、防火、防撞車損傷局部結構的措施;這不就比那些遇到緊急狀態,在車內外用人體、肢體、用腳踹、用臨時搜尋到的簡陋工具、用非專業破拆工具、用鐵砂掌、用硬氣功的頭顱撞擊車體玻璃窗的非規范方法要科學、要有效、要及時,無論是車體落水受到水的壓力、車體碰撞變形的時候,都能及時開辟逃生道路、迅速及時地疏散乘員。公交車的兩側面要用火工器材開啟的應急疏散門,車上內壁表面每隔一米水平距離安裝一個緊急呼喚按鈕,如果有三個以上的緊急呼喚按鈕被乘客同時按下,先強行制動車輛,然後就立即用控制爆炸方法炸開應急疏散門,乘客就直接大踏步順暢及時走出車廂,無須攀高跳窗。司機受到交通營運公司規章制度、自己飯碗崗位的限制,不敢率先停車,例如在橋樑上、在機關門前,決策錯誤可能被處罰以致丟失飯碗,也不排除司機突然意識喪失;而乘客集體電子投票決定砸窗、開門,法不治眾,對形勢判斷錯誤做出的自我保護性操作,交通營運公司對乘客的處罰追究就不可能施加在一個乘客身上,否則強大地社會、經濟、法律壓力將使某些乘客精神崩潰、家庭破裂。同時,也不給搗亂破壞分子以非法活動的空間。這項技術的獨到優點,是開辟的通道寬闊,受困的乘客出逃順暢,儀態得體,尤其是女生能保持臨危不亂的優雅淑女風范,這種救援裝置可以反復使用,能及時恢復車輛的營運,保障交通運營部門的經濟利益;而打破窗玻璃的方法相比之下就成本高、有破環性、有附加二次傷害、被破壞的玻璃窗不可再生、重新安裝玻璃費時費資源、不環保,沒有先進性,太原始,思維和技術手段老土,不值得提倡,現在都什麼時代啦?當下,帶鐵掌的皮鞋熱賣,涉及重磅勞保皮鞋、武術練功皮鞋,街頭特別是公交車站車前為臨上車的乘客皮鞋釘鐵掌補鞋攤檔、固定營業的專業皮鞋修理店生意火爆,就是為乘客提供隨身隱形攜帶的護身武器——用來踹玻璃窗呀。目前,已經帶旺了全金屬鞋底高跟鞋的生產和改裝業務。生產挎包背包的企業也不放過這個商機,將安全錘作為時尚的標准配置和裝飾掛物。採用貧鈾合金、鎢合金製造傘尖傘把的折疊雨傘取得美國、歐洲、日本發明專利,在國際市場上熱銷,兼顧防搶劫武器,國內銷售的同類商品則採用灌注鉛的廉價材質。鋼質皮帶扣熱辣開賣、採用全不銹鋼外殼的手機隆重上市、安裝硬質把手腳釘的公文包閃亮登場,紛紛用高密度硬質材料作為破拆汽車玻璃窗的慣性體。類似的技術應用之一,是在高速公路上相互碰撞的車輛起火的高級轎車群與載重汽車,當許多車輛相互擠在一起,燃起了熊熊大火,在偏僻的荒野中救援隊伍不能及時趕到現場,即使到達事故現場也被殘骸阻擋、運載到現場的滅火泡沫水流容量有限,及時施救的方法就用火工器材迅速切割車身與車頂之間的A柱,用控制爆破拋離車頂,用控制爆破將駕駛員彈射升空,在可操縱降落傘和動力裝置的協助下,選擇安全的降落場地。現在各國的汽車,已經在發展各種自動駕駛技術,這種主動避讓行人、主動防撞技術、自動駕駛已經實用化,就是用現代科學技術、工程手段從根本上大幅度減少汽車碰撞、汽車墮水等等事故。以上都是高等院校創新工程、挑戰杯比賽、教學實驗、畢業論文自主創新、原始創新的絕佳題材。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已收錄本文作為MBA教案、應急管理學院、政府決策備案都就此展開如何將突發社會危機變為社會前進動力、開拓新的商業空間的研究。本文純屬瞎掰、搞笑、調侃,切勿當真,博你一笑而已。蔣*述+卓書記,李*海*峰主任,胡-軍你們說呢?本人做事可是有系統、有科學依據、有理論、有實際、經受得起歷史的檢驗。本人偏微分方程考試合格,本人向日本院士展示過各種精巧的手工製造的創新傳動機構,日本某工業製造行業人士見到本人親手製作的下一代鍵盤,立即叫過去,進行攝影。本人撰寫的發明專利有授權的,本人撰寫的論文有在國際學術會議上正式發表多篇。
⑸ 激光切割機的組成部分
激光切割機系統由激光發生器、光束傳輸組件、工作台(機床)、微機數控櫃、冷卻器和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等部分組成。
1、機床主機部分:激光切割機機床部分,實現X、Y、Z軸的運動的機械部分,包括切割工作平台。用於安放被切割工件,並能按照控製程序正確而精準的進行移動,通常由伺服電機驅動。
2、激光發生器:產生激光光源的裝置。對於激光切割的用途而言,除了少數場合採用YAG固體激光器外,絕大部分採用電-光轉換效率較高並能輸出較高功率的CO2氣體激光器。由於激光切割對光束質量要求很高,所以不是所有的激光器都能用作切割的。
3、外光路:折射反射鏡,用於將激光導向所需要的方向。為使光束通路不發生故障,所有反射鏡都要保護罩加以保護,並通入潔凈的正壓保護氣體以保護鏡片不受污染。一套性能良好的透鏡會將一無發散角的光束聚焦成無限小的光斑。
4、數控系統:控制機床實現X、Y、Z軸的運動,同時也控制激光器的輸出功率。
5、穩壓電源:連接在激光器,數控機床與電力供應系統之間。主要起防止外電網干擾的作用。
6、切割頭:主要包括腔體、聚焦透鏡座、聚焦鏡、電容式感測器和輔助氣體噴嘴等零件。切割頭驅動裝置用於按照程序驅動切割頭沿Z軸方向運動,由伺服電機和絲桿或齒輪等傳動件組成。
7、操作台:用於控制整個切割裝置的工作過程。
8、冷水機組:用於冷卻激光發生器。冷卻水把多餘的熱量帶走以保持激光發生器的正常工作。冷水機組還對機床外光路反射鏡和聚焦鏡進行冷卻,以保證穩定的光束傳輸質量,並有效防止鏡片溫度過高而導致變形或炸裂。
9、氣瓶:包括激光切割機工作介質氣瓶和輔助氣瓶,用於補充激光震盪的工業氣體和供給切割頭用輔助氣體。
10、空壓機、儲氣罐:提供和存儲壓縮空氣。
11、空氣冷卻乾燥機、過濾器:用於向激光發生器和光束通路供給潔凈的乾燥空氣,以保持通路和反射鏡的正常工作。
12、抽風除塵機:抽出加工時產生的煙塵和粉塵,並進行過濾處理,使廢氣排放符合環境保護標准。
13、排渣機:排除加工時產生的邊角余料和廢料等。
激光切割機是將從激光器發射出的激光,經光路系統,聚焦成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激光束照射到工件表面,使工件達到熔點或沸點,同時與光束同軸的高壓氣體將熔化或氣化金屬吹走。隨著光束與工件相對位置的移動,最終使材料形成切縫,從而達到切割的目的。
激光切割加工是用不可見的光束代替了傳統的機械刀,具有精度高,切割快速,不局限於切割圖案限制,自動排版節省材料,切口平滑,加工成本低等特點,將逐漸改進或取代於傳統的金屬切割工藝設備。
激光刀頭的機械部分與工件無接觸,在工作中不會對工件表面造成劃傷;激光切割速度快,切口光滑平整,一般無需後續加工;切割熱影響區小,板材變形小,切縫窄;切口沒有機械應力,無剪切毛刺;加工精度高,重復性好,不損傷材料表面;數控編程,可加工任意的平面圖。
⑹ 古代工具的資料
http://group.hexun.com/technocracy/Discussion.aspx?articleid=1515048
http://group.hexun.com/technocracy/Discussion.aspx?articleid=1515048
最原始的勞動工具
製造與使用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本質性區別。有了工具,就意味著對自然的改造,意味著生產的開始。因此,人類的文明史,首先就是製造和使用工具的歷史。
那麼,人類最早創造的工具是什麼呢?是石器。
據推測,人類形成的過程中,在長期使用天然木棒和石塊來獲取食物和防衛時,偶爾發現用礫石摔破後產生的銳緣來砍砸和切割東西比較省力,從而受到啟示,便開始打擊石頭,使之破碎,以製造出適用的工具。
就世界范圍看,人類開始製造工具大約是在300萬年前。最早的工具大概沒有什麼標準的形式,一物可以多用。坦尚尼亞奧杜韋峽谷發現的最早石制工具,大約距今200萬年左右,其典型的石器是用礫右打制的砍砸器。
在舊石器時代製作石器最原始的辦法,是把一塊石頭加以敲擊或碰擊使之形成刃口,即成石器。打制切割用的帶有薄刃的石器,則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驟:先從石塊上打下所需要的石片,再把打下的石片加以修整而成石器。初期,石器是用石錘敲擊修整的,邊緣不太平齊。到了中期,使用木棒或骨棒修整,邊緣比較平整了。及至後期,修整技術進一步提高,創造了壓製法。壓制的工具主要是骨、角或硬木。用壓製法修整出來的石器已經比較精細。
到新石器時代,石器製造技術有了很大進步。首先,對石料的選擇、切割、磨製、鑽孔、雕刻等工序已有一定要求。石料選定後,先打製成石器的雛形,然後把刃部或整個表面放在礪石上加水和沙子磨光。這就成了磨製石器。
磨製石器與打制的石器相比,已具備了上下左右部分更加准確合理的形制,使用途趨向專一;增強了石器刃部的鋒度,減少了使用時的阻力,使工具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穿孔技術的發明是石器製作技術上的又一重要成就,它基本上可分為鑽穿、管穿和琢穿三種。鑽穿是用一端削尖的堅硬木棒,或在木棒一端裝上石制的鑽頭,在要穿孔的地方先加些潮濕的沙子,再用手掌或弓弦來轉動木棒進行鑽孔。管穿是用削尖了邊緣的細竹管來穿孔,具體方法與鑽穿相同。琢孔,即用敲琢器在大件石器上直接琢成大孔。穿孔的目的在於製成復合工具,使石制的工具能比較牢固地捆縛在木柄上,便於使用和攜帶,以提高勞動效率。
新石器時代的石器種類大大增多。早期遺址中大量出土的農業、手工業和漁獵工具有斧、錛、鏟、鑿、鏃、矛頭、磨盤、網墜等,稍後又增加了犁、刀、鋤、鐮等。
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工具的改進,增強了人們向自然界作斗爭的能力,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天地變得日益廣闊起來。但由於當時人們所能支配的物質只不過是石、木、骨、角和利用天然纖維簡單加工而成的繩索等,這就限制了工具的創造和發展。
最早的針
在舊石器時代(約170萬年~1萬年前)晚期,人們已會用獸皮縫制衣服,不再赤身露體了。縫制衣服,針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針,是在距今約18000年前山頂洞人的遺址中發現的骨針。
本世紀3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人遺址中,發現了一枚骨針。這枚骨針長82毫米,針身最粗處直徑3.3毫米,針身圓滑而略彎,針尖圓而銳利,針的尾端直徑3.1毫米處有微小的針眼。製作這樣的骨針,必須經過切割獸骨、精細地刮削、磨製以及挖穿針眼等多道工序,需要較高的製作工藝才能完成。這枚骨針,也是世界上目前所知最早的縫紉工具。
骨針在我國使用的時間非常久遠。直到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末期,我國才開始用鐵針縫制衣服,至於製造鋼針,則是鐵針出現1000多年後北宋時期的事情了。
最早的爐灶
爐灶是古代人們生火做飯的重要工具,至今,爐灶在我國農村的許多地區仍被廣泛使用著。傳說我國在黃帝時期就有了爐灶,但從我國用火有著久遠的歷史來推斷,爐灶的發明當在此之前。
我國目前最早的爐灶實物,系一種雙連式地灶,發現於距今約六七千年前的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其基本形式是:在地上挖兩個火坑,地面處兩坑相隔,地面下兩坑相通。其中一坑是進柴禾的地方,另一坑為出火之處。兩坑相通處的洞口,作用與後世的灶門相似,出火坑的作用則與後世的灶膛差不多。
這一爐灶的構造雖然簡陋,卻體現出相當科學的道理,比起在平地上點燃篝火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例如:兩坑相通,進柴處與發火處之間構設通道,可吸風拔火,柴火能較為充分地燃燒,從而提高了火的溫度;爐灶四周為土壁,火在坑中,火勢容易上揚,使得火力集中,人們可以較快地烤熟食物而又不致被火燒灼;火在坑中,聚氣蓄熱,燃後余燼亦可溫烤食物,提高了火的利用率;火燼留在灶膛內,能夠保存火種;等等。
爐灶的發明,使我們祖先在與大自然作斗爭以及走向人類文明的進程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最早的石磨
把谷、麥等的殼皮去掉並磨成粉,本是一項很繁瑣的勞動。據《世本》記載,春秋戰國之際的公輸般(即魯班)發明了石磨,使糧食加工變得容易多了。
1968年,在河北滿城漢墓中出土了一架距今約2100年的石磨,這是我國迄今所發現的最早的石磨。這架石磨系用兩塊厚重的圓形石盤組成,稱為「磨扇」。兩塊磨扇上下對合,其中央部位鑿有磨腔;上扇還鑿有填加糧食的孔道,孔道與磨腔相連。在兩片磨扇的對合面上,分別鑿成凸凹不平的鋸齒狀,稱為「磨齒」。下片磨扇的中心,安置一根向上突出的鐵制立軸;上片磨扇的中心,則鑿有能套在下扇立軸上的套孔。使用時,推動上扇的手柄使其旋轉即可。
石磨的上扇在作旋轉運動時,由於其磨齒與下扇的磨齒相互間咬合以及相錯,而形成很微小的升降運動,於是上下扇之間便出現了瞬息的齒隙,使加工的糧食通過上扇的孔道不斷進入磨齒。石磨在使用時,將杵臼的上下沖擊力改變為齒面摩擦力,將杵臼的間歇工作改變為連續工作。這樣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石磨的發明,是古代糧食加工工具的一大進步。
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石磨不斷加以改進。晉代,發明了水磨,以水力代替人力;同時又發明了連磨,這些發明,在當時的世界上均處於領先地位。
最早的弓箭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弓箭的國家。
在距今約2.8萬年前的峙峪(今山西朔縣峙峪村)人活動的舊石器晚期遺址中,發現過一些加工比較精細的小石鏃。它們是用堅硬而容易劈裂出刃口的薄燧石石片製成的,鏃的一端具有鋒利的尖頭,與尖端相對的底端兩側經過加工,形成鏃座,呈凹形,用以安裝箭桿。由於原始社會的弓和箭桿是易於腐爛的竹、木製作的,難以保存下來,所以這些小石鏃便是中國和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弓箭實物。
弓箭是人類在原始社會的一項偉大發明,它已具有馬克思所分析的機器的三個要素:(1)動力。人做的功(拉弦)轉化為勢能(拉開的弦),起了動力和發動機的作用。(2)傳動。拉開的弦收回,勢能轉化為動能,將箭射出,起了傳動的作用。(3)工具。箭鏃起了工具的作用,射到動物身上,等於人用石制工具打擊動物。
弓箭發明之後,人類既可以從較遠的距離獵獲陸地野獸,又能上射空中飛鳥,下取水中游魚,從而大大增強了同自然界做斗爭的能力。在火器發明之前,弓箭一直是人類得力的狩獵工具和作戰武器,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所說:「弓箭對於蒙昧時代,正如鐵器對於野蠻時代和火器對於文明時代一樣,乃是決定性的武器。」
弩是在弓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由於受到體力的限制,人拉開弓不能持久,為了延長張弓的時間,更好地瞄準,我們的祖先發明了弩。
弩主要由弩弓和弩臂兩部分組成,弓上裝弦,臂上裝弩機,兩者配合而放箭。弩臂為木製,前部有一個橫貫的容弓孔,弓固定於其中。弩臂正面有一條溝形矢道,是放箭的。能保證箭在發射後直線前進。《韓非子•說林》有「羿執鞅持桿操弓關機」的記載,其中的「桿」和「關機」都是弩上構件的名稱,桿是弩臂,關機是發矢的弩機。羿是傳說中黃帝時代的人,看來,弩可能在原始社會末期就發明了。現在所見到的最早的弩,是戰國時期的,當時已經有了比較進步的銅弩機了。
弩的使用,是先把弦拉開扣在弩機上,待捕捉到最有利的發射時機時,搬動「懸刀」(扳機),把箭射出去。最早的弩機只是起了「延時裝置」的作用,以後經過不斷改進,弩的性能越來越好,種類越來越多。例如,漢代弩機的「望山」上開始出現刻度,這相當於步槍的標尺,從而提高了射擊的准確性。這樣,弩既具備了「延時裝置」的作用。又具備了「瞄準裝置」的作用。此外,漢代還出現了能夠連續放箭的連弩。最初,弩也和弓一樣,只用一個人手臂的力。以後,出現了用腳蹬方式拉弦的弩;用絞車開弦的弩;至遲在北宋初年,又製作出把幾張弓合成一個弩的「床子弩」。
弩和弓相比,更利用瞄準,命中率高,射程遠,殺傷力大,是古代具有相當威力的遠射武器。如漢代最常用的六石弩,張力186千克,射程260米;北宋的宋子弩,射程可超過500米,這在當時世界上是很驚人的武器了。
我國發明和使用弩的時間,比西方要早得多。公元10世紀,古俄羅斯才出現弩,西歐則在11世紀末才出現弩。
艱難歷程
魯班的發明
魯班是我國春秋末年一位優秀的土木建築工匠,一位傑出的發明家。
魯班,姓公輸,名般。因為他是魯國人,「般」與「班」同音,古時通用,所以人們常稱他為魯班。魯班出生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人修橋築路蓋房舍,學得一手好技藝,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魯班的發明創造很多,據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許多工具器械不少是由他發明的。發明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鋸以後,魯班又琢磨起另一件事來:木材剖開後,怎樣才能使它平整光滑?於是他創造出了一種在木塊中間嵌上鋒利的刀的工具,推動它刨去不平整的木面。果然,不費大力氣,就把木材刨得非常光滑。這種工具就稱為刨子。
鐵鋸、刨子的發明和廣泛應用,使當時的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大大地促進了木工手工業技術的發展,這是魯班的一大貢獻。
據傳說,木工用的墨斗、鑿子、鏟子、曲尺等工具,也是魯班發明的。至今,有人仍稱曲尺為「魯班尺」。
魯班生活的春秋末年,戰爭不斷爆發。處於長江中游的楚國和居於長江下游的越國,經常發生爭斗。魯班南遊到楚國後,用自己的一雙巧手,為楚國的水軍設計製造了一種名叫「鉤拒」的水戰武器。這是一種前端裝有鐵制鉤子的長竿武器,它可以「拒」頂或鉤住對方進攻的船隻,從而在水戰中取得主動。魯班還創造了一種攻城器械——雲梯,既有鐵鉤又有梯階,還能自由升降,用來攻城非常方便。
魯班又是一位很高明的機械發明家。他製造的鎖,機關設在裡面,外面不露痕跡,必須藉助配合得很合適的鑰匙才能打開。魯班還改進過車輛的構造,製成了機動的木馬車。
在建築方面,魯班的貢獻也很傑出。傳說他曾用兩條魚和一碗飯,幫助工匠們解決了營造亭子中的難題。
一次,魯班路過一處建築工地,看到有個未完工的亭子和擱在一旁的梁和蓋。他打量了好一會,來到一位正在發愣的施工負責人張師傅面前問道:「是為這梁和蓋上不去而犯愁吧?」
張師傅嘆了口氣道:「可不是嘛,上面規定,要用這黃荊樹干做正梁,偏巧這黃荊樹干短了一截;要用這整塊紫砂石做蓋,這紫砂石太重,無法抬到正樑上去當頂,真不知怎麼辦呢。」
魯班聽了微微點頭,嘴裡喃喃地自言自語:「應該想個巧妙的方法才行……」
張師傅聽了大喜,說:「老人家,你有何高見?」魯班答道:「麻煩你了,我想先用頓飯。」
張師傅領魯班到家中,讓妻子給魯班端去了魚和蔬菜以及一大碗米飯,自己又去蹲在亭子邊冥思苦想。
約摸過了一頓飯光景,張師傅回到家中,一看人不見了,桌子上卻弄得亂七八糟:兩條魚被平放在兩只飯碗的口上,魚嘴被穿在一根筷子的兩端;桌子面上倒了一大堆飯,在飯堆上的四隻筷子,撐著那隻碗。
「這是怎麼回事?」張師傅一時呆住了……突然恍然大悟,興奮地喊起來:「我明白啦!這是教我用魚抬梁,土堆亭呵!」
張師傅根據魯班的「暗示」,在正梁兩端各接一木魚,以增加長度,又讓匠人挑土堆到亭柱旁去,直堆到只露出亭柱頭。然後讓大夥兒抬著亭蓋走上土堆,把亭蓋移上去,亭子終於上了梁、合了蓋。
你到過北京的故宮嗎?紫禁城四隅的角樓的結構,都是9根梁或18根梁、782條脊,據說這種結構形式的建築,最早也是由魯班設計的。
魯班一生有許多發明和創造,2000多年以來,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為「祖師」,受到尊敬和紀念。
餓漢的新想法
做飯的鍋,古已有之。然而,高壓鍋與普通鍋有何不同?它是誰發明的?這要從一個餓漢的遭遇說起。
300多年以前,法國青年醫生帕平被迫逃往國外。他沿著阿爾卑斯山艱難跋涉,打算去瑞士避難。帕平一路上風餐露宿,渴了找點山泉喝,餓了煮點土豆吃。
有一天,帕平走到一座山峰附近,他覺得餓了,於是找了一些干樹枝,架起篝火,又煮起土豆來。水滾開了幾次,土豆依然煮不熟真是奇怪。為了肚子,他無可奈何地把沒熟的土豆硬吃了下去。這件事給他的印象深極了。
幾年後,帕平的生活有了轉機,他來到英國一家科研單位工作。阿爾卑斯山上的往事,記憶猶新。他找來了許多參考書,查算了山的高度。一連串的問題在帕平腦子里翻騰:物理學上的什麼定律能夠解釋這個現象?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什麼關系?隨後,他又設想:如果用人工的辦法讓氣壓加大,水的沸點就不會像在平地上只是攝氏100度,而是更高些,煮東西所花的時間或許會更少。
可是,怎樣才能提高氣壓?
帕平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密閉容器,他要利用加熱的方法,讓容器內的水蒸汽不斷增加,又不散失,使容器內的氣壓越來越大,水的沸點也越來越高。可是,當他睜大眼睛盯著加熱容器的時候,容器內發出咚咚的聲響。帕平嚇壞了,只好暫時停止試驗,獃獃地坐在椅子上。
又過了兩年,帕平按自己的新想法繪制了一張密閉的鍋圖紙,請技師幫著做。另外在鍋體和鍋蓋之間加了一個橡皮墊,鍋蓋上方還鑽了一個孔洞,這樣一來,就解決了鍋邊漏氣和鍋內發聲的問題。帕平把土豆放入鍋內,點火,冒氣,10多分鍾之後,土豆就煮爛了。然而,他仍不滿足,煮雞行不行?煮排骨行不行?
1681年,帕平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隻壓力鍋——當時叫做「帕平鍋」。他邀請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們來參加午餐會。實際上是對壓力鍋進行「鑒定」。帶著高高白帽子的廚師,當著眾多神氣十足的紳士、爵士們,把一隻只活蹦亂叫的雞宰了,塞進壓力鍋里,然後架到火爐上。那些滿腹經綸的專家一杯茶還沒有喝完,一盤盤熱氣騰騰、香味撲鼻的清蒸雞,已經擺在他們的桌上了。哈哈!雞肉全爛熟了,雞骨頭也軟了。「這是在變魔術嗎?」這些老資格的、又愛挑眼的科學家們被折服了。從此,帕平和高壓鍋一起,名揚四方。
「高壓鍋只能用來煮吃的嗎?」帕平又自己向自己提出了新的課題。他去醫院、工廠、學校里調查,看看什麼地方還能應用高壓鍋。一個年輕的護士告訴帕平:為了把消毒布、針管、手術器械進行了滅菌處理,醫院里每天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和人力去煮,而且有時效果不理想。帕平聽了,眼睛一亮。一位老年的工程師告訴帕平:有許多化學反應,在常溫常壓下是難以發生的。如果有人造的高溫、高壓條件,那麼就可以合成很多新的東西……帕平聽了,心裡一動。這些,他都一一記在本上。後來,利用製造帕平鍋的原理,生產出了醫用消毒鍋、化工反應釜。帕平也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高壓鍋還可能有哪些用途呢?它還有可能值得再改造的地方么?讀者朋友,你們不妨也想一想!
漢代的幾案
我國傢具的歷史,真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從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里出土有榫卯結構的干欄式木屋算起,至少有7000年了。後來的甲骨文里也出現了「床」、「車」等傢具的名稱。
傢具的製作技藝在經濟相對發達的漢代,已經顯得比較成熟:有孟光「舉案齊眉」的那種食案;有「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足」的那種坐床;有詩人李商隱寫賈誼「可憐夜半虛前席」的那種坐席,還有書案、屏風、床前幾……。
1980年4月,在連雲港市花果山下的唐庄漢墓里出土了一件完整的漆案,長95公分,寬32公分,案的通身以藤黃、群青等顏色繪成整齊而精美的圖案。長方形桌面的兩端各有雕鏤成四條龍形的柱足,並用十分纖巧的榫眼投合以支撐桌面。八條游龍,那挺拔矯健的身姿,像是在吞雲吐霧的龍首,其生動和逼真,實在使人有呼之欲出的感覺。龍的嘴裡噴四道瀑布似的水柱,互相連接成飄逸的濃雲、翻騰的巨浪……其間還卧有一隻昂首的蟾蜍。俯身的龍、仰望的蟾,具有鮮明的漢代風格,使人想到漢代科學家張衡的「地動儀」上那龍、蟾雕塑的精湛製作!作為龍身的案面上還飾有鱗片的花紋,整個造形,儼如八條並駕遨遊的長龍!
這種漆案的使用,多放在坐床的前面,很像今天我國北方的炕桌,只是並不放在床的正中。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床前幾,既可以用來讀書、酌飲,也可以宴請嘉賓。描繪這種情景的畫面,我們可以在漢代繪畫中看到。
據《周禮》所記:當時的貴族可以使用很多的幾。依據身份等級的不同,有玉幾、雕幾、髹幾、素幾的區別。老人都離不開幾,所以古書中有所謂「居則憑幾,行則攜杖」的敘述。古人常以幾敬老,《禮記•曲禮上》說:「謀於長者,必操幾杖以從之。」——當時的幾、杖,被稱之為養尊之物。禮儀制度還規定:仲秋之夜,要向衰老的長者奉上幾、杖。
遼陽三道壕漢墓壁畫中的男子拱坐畫像上,有兩個形制相同的幾,一隻幾上放著毛筆和幅帛,一隻幾上放著有三隻小短足的食用小托盤。這說明,床前幾還可以當書桌,相當於書案、奏案、茶幾;也可以當飯桌。小托盤則被作為一種專供食用的小圓案。小案,有時也可作成方形、長方形。這種小案,正是《後漢書•梁鴻傳》中所說的那種可以「齊眉」的「舉案」。為人正直的梁鴻,回家以後,夫人孟光為他准備飯,放在案上並高高舉起,與眉毛一樣齊,獻食於梁鴻,成為歷史上夫妻相敬如賓的著名佳話——舉案齊眉。
食案,一般只供一人使用,如兩人以上合用,則屬於特殊的情況了。例如,燕國太子丹為了結交並激勵勇士荊軻去刺殺秦王,就「常與荊軻同案而食」。除了類似這種情況,即便是夫妻,也分案而食。如《東觀漢記》所述,劉玄皇帝的更始韓夫人嗜酒,與劉玄對飲時,即利用各自坐席前的書案。這種書案,就是那種可以放筆、墨、帛的憑幾,飲酒時則可以作食案。由於這種案的桌面一般很薄,當常侍官進來奏事時,被惹怒的韓夫人,竟然可以「起身抵破書案」。
十分考究的食案,往往「繆金錯玉」或「髹文繪彩」,顯得雍容而華貴。我們看到出土的圓食案內,放置著許多杯、勺、魚、肉,顯示出濃厚的生活氣息。山西大同江漢墓中發現的長方形案上,還有東漢和帝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的銘款,為傢具技藝發展史的研究提供了確鑿的標本資料。
經過長期實際使用的過程,幾、案的名稱和用途逐漸有了明確的區分。長方形、高足的案,則專作書桌,因為桌面的寬度正好與簡牘的長度相當。用繩子穿訂成冊的簡牘就是當時的書,放在這樣的書桌上,寫讀均很方便。小而短足的,則專作食盤,因為它移動容易,獻食方便。而「案」這個字,也多指書桌而言。由此而引伸出的詞彙如:「案牘文書、案卷材料、科試案首。書生激忿作「拍案而起」,辭賦家陸機安排文章的布局作「案部就班」;只供書齋內欣賞的劇本作「案頭劇」……
「幾」的形制,曾發生過很大的變化,由兩個曲足演變為四條直足,並逐漸向方桌過渡。1972年,河南靈寶東漢墓出土的一件綠釉陶幾,四條高腿,截面呈矩尺形,兩腿間作彎曲的弧線,已經接近於現代的方桌。這種陶幾,可坐,可憑,可放,可供。
漢代的幾案,有豐富的形制、精美的工藝、多彩的紋飾,它顯示了我國傢具技藝的優良傳統和燦爛的文明。
鎖和鑰匙的歷程
像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許多東西是西方文明的一樣,我們也理所當地然認為,鎖是中國人發明的,至少在4000年前就發明了。它基本上是一個可以插上和打開的插鎖,掛在門外,用以鎖門,用一個鐮狀的鉤子——鑰匙來開,埃及人改進了這種裝置,他們使鑰匙的插入部分有一些突起,跟鎖孔中的凹陷部分相匹配。羅馬人使用從埃及鎖演變出來的各種鎖,並把它們帶到了征服的歐洲各地。但是羅馬鎖的插銷較小,而且是用一個彈簧來壓鏡子。
中世紀擁有金錢和珠寶的貴族和商人等,不僅需要鎖和鑰匙來鎖門,而且還需要鎖保險箱、抽屜和衣櫃,這就刺激了工匠們的創造性。在中世紀,一般都是使用掛鎖,下插的鎖子為在樞軸上轉動的制栓所取代。另一項使撬鎖變得更困難的改進工作,是在鑰匙和鎖孔之間插入若干所謂的榫槽,鑰匙齒做得剛好能通過榫槽。
現代的鎖和鑰匙可以說以1778年的布拉默鎖為開端:這種鎖有六個滑子——帶凹槽的金屬薄片,在用鑰匙開鎖之前,得使滑子進入適當的位置。這種鎖的發明者是布拉默,他是當時頗有技術頭腦的英國人之一,發明的東西甚多,其中包括水壓機、抽水馬桶、印鈔機、造紙機和汽水機等。
此後出現了查布鎖:它是朴次茅斯的一個叫查布的小五金商於1818年發明的。查布後來建立了一個防火保險箱工廠。他對鎖的主要改進是加了個「探頭」,如果有人企圖撬鎖,探頭就把插銷固定起來。
美國人耶爾發明的耶爾鎖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使用。它是一種制栓鎖,鑰匙小而平,與鎖槽形成聯鎖。它的安全性在於鑰匙的形態變化無窮,實際上沒有兩把耶爾鎖是相同的,但是有一種萬用鑰匙能打開許多鎖,例如旅館的鑰匙就是這樣。此後又出現了鎖保險箱的暗碼鎖,如果不知道一系列數字組成的暗碼就打不開這種鎖。還有一種用來鎖保險庫的定時鎖,鎖里安有一兩只鍾,不到預定的時間打不開。
斧子的由來
最初的斧是手斧。開始的手斧是卵石,然後是略經修琢的石片(約公元前50萬年),再後就是舊石器時期晚期(約公元前25萬年)制工較精的燧石斧,製作方法是用石頭敲打燧石,以造成鋒利的刃口。人類這方面的進步,可以通過利基夫婦在坦尚尼亞的奧爾杜韋峽谷的發現進行探索——他們在那裡發現了175萬年以前的石器。
在近東我們發現了公元前3000年前的銅鑄的斧子。為了使斧子更快,鑄出後再進行反復鍛打。澆鑄上的一大改進是引進輔助型芯,使鑄出的斧頭有插斧柄的插口,這樣就不至像以前那樣用皮帶把斧頭捆在斧柄上了。
盡管近東到處都發現了斧,但看來人們並不喜歡拿它們當武器使用:蘇美爾人、波斯人和亞述人都用矛和弓作武器,而希臘人和羅馬人則選擇了劍和矛但雙斧這種華貴武器卻常常用於宗教儀式;它是米諾斯人的宗教象徵。據說迷宮一詞,就是從雙斧演化來的。人們還發現了用薄金屬板製作的雙斧。在特蘭西瓦尼亞東部的圖塔蘭已發現了有插孔的黃金斧(約公元前1800~1450年)。雖然米塞納肯斯曾執斧參戰,米諾斯人也曾用斧作武器,但黃金是不適於製作武器的,何況上面又飾有花紋,因此這種斧不是用來打仗的斧。在克里特島的馬利亞宮中已發現了一柄豹頭權杖和一柄灰片岩的戰斧。
荷馬筆下的英雄,除了《奧德賽》中的俄底修斯在游獵中使過斧以外,其他的都沒有使用過斧。荷馬描寫道:「俄底修斯表演游獵武藝,一箭射穿了幾乎是在平地上排成一條直線的雙頭斧的斧柄上的孔眼。確實曾有一個叫佩桑德的小亞細亞的特洛伊人使用過精製的、有長而光滑的橄欖木柄的青銅斧,但梅尼勞斯很快就制服了他。把斧子當作武器,是它不寶貴嗎?喜歡使用斧這種武器的是北方的一些部落,其中包括巴克特里亞人、法蘭克人、斯堪的納維亞人和英國人等最近有一位作家提出,在11世紀時,「只有撒克遜人和斯堪的納維亞人認為斧適合於任何一個節儉的鄉下人」,盡管以後斧變得高貴起來了。
⑺ 博風板的工程
在工程造價中:
A.5木結構工程 -工程量計算規則第4點:封檐板按圖示檐口外圍長度以延長米計算,博風板按斜長度計算,每個大刀頭增加長度500mm。
⑻ 博風板工程量計算中的大刀頭長是什麼啊
用於歇山頂和懸山頂建築。這些建築的屋頂兩端伸出山牆之外,為了防風雪,用木板回釘在檁條頂端,答起到遮擋檁頭的作用,這就是博風板。
大刀頭是博風板的一種形式,有的博風板有,有的沒有.
請參考《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問題解答(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