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古代測量天體坐標位置常用的儀器是
中國古代測量天體坐標位置常用的儀器是渾儀,它由瞄準待測天體的窺管、反映各種坐標系統的讀數環、支承結構和轉動部件等構成。當窺管對准待測天體後,就可以從多組環圈讀出天體的幾種坐標。
渾儀是以渾天晌銷說為理論基礎製造的。在古代,「渾」字含有圓球的意義。古人認為天是圓的,形狀像蛋殼,出現叢慎在天上的星星是鑲嵌在蛋殼上的彈丸,地球則是蛋黃,人們在這個蛋黃上測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因此,把這種觀測天體位置的儀器叫做「渾儀」。
渾儀的改進和完善
渾儀的改進和完善,經歷了一個由簡而繁,而又由繁而簡的歷程。從漢代到北宋,渾儀的環數不斷增加。首先增加的是黃道環,用以觀測太陽的位置。接著又增加了地平環和子午環,地平環固定在地平方向,子午環固定在天體的極軸方向。這樣,渾儀便形成了二重結構。
唐代起,渾儀又發展成三重結構。最外面的一層叫六合儀,由固定在一起的地平環、子午環和外赤道環組成,因東西、南北、上下6個方向叫六合,故名。第二重叫三辰儀,由黃道環、白道環和內赤宴鄭游道環組成,可以繞極軸旋轉。其中白道環用以觀測月亮的位置。最里層是四游儀。
北宋時,又增加有二分環和二至環,即過二分(春分、秋分)點和二至(夏至、冬至)點的赤經環。
② 測繪人員常用的儀器有哪些主要的用途又是什麼
常用的工程測量儀器有:
1、水準儀,它是為水準測量提供水平視線和對水準標尺進行讀數,主要功能是測量兩點間的高差,測高程,利用視距測量原理,還可測量兩點間的水平距離。
2、全站儀,全站儀在側站上一經觀測,必要的觀測數據如斜距、豎直角、水平角均能自動顯示,而且可在同一時間內得到平距、高差、點的坐標和高程。
如果通過傳輸介面把全站儀野外採集的數據終端與計算機、繪圖機連接起來,配以數據處理軟體和繪圖軟體,即可實現測圖自動化。全站儀一般用於大型工程的場地坐標測設和復雜工程的定位和細部測設。
3、經緯儀,是對水平角和豎直角進行測量,主要功能是測量兩個方向之間的水平夾角和豎直角,藉助水準尺,利用視距測量原理,還可測量兩點的水平距離和高差。
(2)查坐標用什麼儀器擴展閱讀:
在工程建設中規劃設計、施工及經營管理階段進行測量工作所需用的各種定向、測距、測角、測高、測圖以及攝影測量等方面的儀器。
1、長度測量工具;
2、溫度測量工具;
3、時間測量工具;
4、質量測量工具;
5、力的測量工具;
6、電流、電壓、電阻測量工具;
7、聲音測量儀器;
8、無線電測量儀器;
9、折射率和平均色散測量儀器。
最早在機械製造中使用的是一些機械式測量工具,例如角尺、卡鉗等。16世紀,在火炮製造中已開始使用光滑量規。
1772年和1805年,英國的J.瓦特和H.莫茲利等先後製造出利用螺紋副原理測長的瓦特千分尺和校準用測長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