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光譜分析儀器設備有那些
光譜儀的簡單分類
1可見分光光度計、紫外分光度計(UV)即利用不同物質在吸收紫外光能量的情況不同,從而可根據吸收光譜上的某些特徵波長處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別或測定該物質的含量此外,朗伯-比耳定律(Lambert-Beer)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組成:輻射源(光源)、色散系統、檢測系統、吸收池、數據處理機、自動記錄器及顯示器等部件。
用途:主要用於研究物質的成分、結構和物質間相互作用,在食品和環境以及醫葯等行業廣泛用於定性定量檢測。
品牌:美譜達、上海元析、島津、珀金埃爾默、上分、賽默飛、棱光技術、舜宇恆平
由高壓汞燈或氙燈發出的紫外光和藍紫光經濾光片照射到樣品池中,激發樣品中的熒光物質發出熒光,熒光經過濾過和反射後,被光電倍增管所接受,然後以圖或數字的形式顯示出來。
組成:光源、激發單色器:發射單色器、 樣品室、 檢測器
用途:對經光源激發後產生熒光的物質或經化學處理後產生熒光的物質成份分析,可應用於生物化學、生物醫學、環境化工等部門。
品牌:賽默飛、上海棱光、天津港東、天津拓普、上海三科
型號:F96系列、F97系列;F-380型、F-320型、F-280型;WFY-28型;970CRT型
3原子吸收光譜儀(AAS)儀器從光源輻射出具有待測元素特徵譜線的光,通過試樣蒸氣時被蒸氣中待測元素基態原子所吸收,由輻射特徵譜線光被減弱的程度來測定試樣中待測元素的含量。
組成: 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統、檢測系統
用途:因原子吸收光譜儀的靈敏、准確、簡便等特點,現已廣泛用於冶金、地質、采礦、石油、輕工、農業、醫葯、衛生、食品及環境監測等方面的常量及微痕量元素分析。
品牌:珀金埃爾默、島津、東西分析
4原子熒光光譜儀(AFS)5紅外光譜儀(IR)
FTIR-680傅里葉變換型6近紅外光譜儀(NIR)7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8光電直讀光譜儀(OES)9激光拉曼光譜儀(RAMAN)10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ICP)11火焰光度計12光柵光譜儀13光纖光譜儀
2熒光分光光度計(FLUORO)
⑵ 吸收光譜是什麼儀器測出
光譜分析儀可以測出。
⑶ 請問哪些儀器可測量可見光(如日光)的光譜是否有儀器可直接生成光譜圖請詳細列一下儀器名稱,謝謝~
紫外分光光度計 物質的吸收光譜本質上就是物質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長的光能量,相應地發生了分子振動能級躍遷和電子能級躍遷的結果。由於各種物質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間結構,其吸收光能量的情況也就不會相同,因此,每種物質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譜曲線,可根據吸收光譜上的某些特徵波長處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別或 測定該物質的含量,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礎。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據物質的吸 收光譜研究物質的成分、結構和物質間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基本操作 (1)通電---儀器自檢----預熱20min;
(2)用鍵設置測試方式:透射比(T),吸光度(A),已知標樣濃度方式(C)和已知標樣濃度斜率(K)方式;
(3)波長選擇:用波長調節旋鈕設置所需的單色光波長;
(4)放樣順序:打開樣品室蓋,在1~4號放置比色皿槽中,依次放入%T校具(黑體),參比液,樣品液1和樣品液2.
(5)校具(黑體)校"0.000":將%T校具(黑體)置入光路,在T方式下按"%T"鍵,此時儀器自動校正後顯示"0.000"
(6)參比液校"100"%T或"0.000"A:將參比液拉入光路中,按"0A/100%T"鍵調0A/100%T,此時儀器顯示"BLA",表示儀器正在自動校正,校正完畢後顯示"100"%T或"0.000"A後,表示校正完畢,可以進行樣品測定.
(7)樣品測定:將兩樣品液分別拉入光路中,此時若在"T"方式下則可依次顯示樣品的透射比(透光度)若在"A"方式下,則顯示測得的樣品吸光度.
3.2 7200型分光光度計使用方法(濃度測定)
7200型分光光度儀不僅可以測定未知樣品的透射比(T)和吸光度(A)這兩項基本操作,還可進行未知樣品濃度測定.
(1)在已知標准溶液濃度前提下,測定未知樣品濃度.
(2)在已知標准溶液濃度斜率前提下,測定未知樣品濃度.
備注:以上兩種濃度測定的方法請大家參照實驗教學教材課後自學
⑷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的儀器組成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儀由光源、單色器、吸收池、檢測器以及數據處理及記錄(計算機)等部分組成
普通紫外可見光譜儀,主要由光源、單色器、樣品池(吸光池)、檢測器、記錄裝置組成.為得到全波長范圍(200~800-nm)的光,使用分立的雙光源,其中氘燈的波長為185~395 nm,鎢燈的為350~800nm.絕大多數儀器都通過一個動鏡實現光源之間的平滑切換,可以平滑地在全光譜范圍掃描.光源發出的光通過光孔調製成光束,然後進入單色器;單色器由色散棱鏡或衍射光柵組成,光束從單色器的色散原件發出後成為多組分不同波長的單色光,通過光柵的轉動分別將不同波長的單色光經狹縫送入樣品池,然後進入檢測器(檢測器通常為光電管或光電倍增管),最後由電子放大電路放大,從微安表或數字電壓表讀取吸光度,或驅動記錄設備,得到光譜圖。
紫外、可見光譜儀設計一般都盡量避免在光路中使用透鏡,主要使用反射鏡,以防止由儀器帶來的吸收誤差.當光路中不能避免使用透明元件時,應選擇對紫外、可見光均透明的材料(如樣品池和參考池均選用石英玻璃).
儀器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光電倍增管、檢測器和光柵的改進上,提高儀器的解析度、准確性和掃描速度,最大限度地降低雜散光干擾.目前,大多數儀器都配置微機操作,軟體界面更貼近我們所要完成的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