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功能美容機的儀器使用操作方法
(1)將單極手術電極前端塑料套旋開,在旋開其中的金屬套,然後插入所選的治療觸頭,再依次旋緊金屬套和塑料套。
(2)將治療筆導線插入機上的輸出插孔。
(3)接通220V電源。
(4)打開電源開關,指示燈亮,聽到機內冷卻風扇轉動聲。
(5)旋轉調節旋鈕,可見電壓表指示在5-15V范圍。電壓指示大則輸出功率大,反之則小。
(6)根據治療需要,將撥動開關撥向「長火」檔或「短火」檔。
(7)根據治療的需要,需要腳踏開關時,將其插入「腳踏」插孔內。當不踩腳踏開關時,電壓表無指示,觸頭無輸出;當踩下腳踏開關時,電壓表有指示,觸頭有輸出,以此實現對輸出的控制。不需要腳踏開關控制時,拔出腳踏插頭,電壓表即有指示,將觸頭靠近人體組織時有輸出,遠離則無輸出,以手的動作實現對輸出的控制。
(8)單極電離子治療的初次操作者應用手握緊一塊新鮮豬皮或土豆,蘋果之類帶有適當導電水分的東西(若試驗品不接觸人體則輸出很弱,若接觸不緊密時則會在松動處產生火花,有刺痛感),將觸頭靠近或插入之,觀察輸出強度與電壓表指示的對應關系,體驗長火和短火的特點,練習治療手法,待手法嫻熟後方可對病人進行治療。
(9)治療中,當治療觸頭有玷污層時,會影響輸出強度,需要及時清除:可將觸頭對著人手握著的金屬物打火而燒除或用刀刮除。
(10)治療腋臭或作切割時,注意先檢查治療針頭,針頭若因融化而鈍圓時需要將其剪掉,針體上若有玷污層需要用刀刮凈。治療時進針應順勢而進,若太快扎入體內,會因無
間隙、無產生火花的過程而造成破壞力極弱。
(11)無論使用長火或短火,應使單極手術電極靠近而不是靠緊人體組織,應留有適當的空隙,熟練運用這個空隙才能充分發揮機器的效力。
(12)根據病種治療需要,選擇不同的單極凝固淡化治療頭,插入機上的其中一個單極凝固插孔。單極夾插入另一孔
(13)根據需要,將撥動開關撥向「長火」檔(時為凝固的強檔)或「短火」檔(同時為凝固的弱檔)
(14)單極凝固治療需要配合腳踏開關使用,要先將其插入「腳踏」插孔內。治療時先將美容觸頭均接觸到組織上,然後踩下腳踏開關,當觀察到組織發白時即可松開腳踏停止治療。隨著治療時間的增加,凝固層在加深,一般可達1~5mm的深度。一般3~9秒可完成治療。
(15)美容凝固治療的初次操作者應先取一段新鮮豬腸(或雞鴨腸)做試驗,體驗長火檔(即凝固強檔) 及短火擋 (既凝固弱擋) 的特點以及配合旋至各種功率大小 (表上指示5~15V之間) 的輸出情況,組織凝固時間不同、凝固范圍的大小也不相同,治療時可選擇短火檔及旋至表上指示6-10V,若觀察到組織出現發白太慢、功率不夠時,在逐步增加輸電壓,直到熟練掌握為止。
2. 儀器測量操作
(一)選擇測量參數
開啟筆記本電腦,打開主控軟體。
1.參數設置
點擊主界面工具欄上的 進行初始化參數設置。其初始化參數中灰色項不需要用戶設置(圖4-2-14)。
選擇 測量T1,則為T1模式,同時測量T1、T2;
不選擇測量T1,則為T2模式,僅測量T2;
選擇 大功率電源模塊,控制電源箱輸出不同的電壓;
選擇 發射控制模塊,控制大功率發射;
選擇 放大器模塊,控制信號放大倍數;
選擇 模塊,測量發射電流電壓;
選擇 信號採集模塊,測量核磁共振信號;
選擇 控制LC諧振。
各參數說明見表4-2-1。
圖4-2-14 主控軟體參數設置界面
表4-2-1 參數初始化表
續表
圖4-2-15 系統初始化界面
固定項:不可變或者不需用戶設置的參數。
2.數據保存路徑設置
點擊參數設置菜單的設置(圖4-2-15)。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進行保存路徑設置。該路徑將存放所有的實驗數據,並且為測量的每一個日期創建一個文件夾。如果不進行該路徑設置,數據將默認保存在控制軟體的安裝路徑下Result文件夾內(圖4-2-16)。
3.測量初始脈沖矩
所謂激發脈沖矩,就是激發時間與激發電流的乘積。而在未測量時,並不知道發射電壓與電流的關系,因此,初始設置均默認線圈為1Ω電阻,按電壓和電流數值相等來設置。設置激發脈沖矩實際上是設置不同激發脈沖矩需要的發射電壓。通常測量100m所需的激發脈沖矩(Ams)為320、400、563、611、749、926、1122、1601、2117、2508、3044、3658、4435、5551、6633、7800;對應的激發電流(A)為8、10、14、15、18、23、28、40、52、62、76、91、110、138、165、195。在所設置的電壓下,經過發射後測得的真正的發射電流應該與這些值相近。故在測量過程中應不斷地校正這些設置值。
圖4-2-16 主控軟體數據保存路徑設置
初始設置:點擊參數設置窗口右下角的脈沖矩,出現如下窗口(圖4-2-17)。
儀器控制軟體提供了一些脈沖矩序列,可以直接載入。點擊載入可載入不同的脈沖矩序列,通常選擇如圖4-2-18所示。
打開後,點擊右下的「保存」按鈕,然後退出。這種選擇只是參考。
(二)測量步驟
1.串口確認
再次確認參數設置及儀器連接正確後,點擊探測儀控制軟體主界面工具欄上的 按鈕(圖4-2-19)。
如果主界面的狀態信息里串口狀態燈變紅則說明串口已打開。
圖4-2-17 主控軟體設置激發脈沖矩界面
圖4-2-18 主控軟體載入激發脈沖矩
2.開啟系統
開啟電源箱的系統開關,觀察主控箱上三個指示燈的狀態。綠色為狀態燈,紅色為電源燈,藍色為通訊燈。如果電源燈不亮,請迅速關閉電源,檢查連線。
3.設備檢測
點擊探測儀主控軟體主界面的 在界面左上動態信息顯示里觀察,所有設備是否正常或在儀器狀態信息欄中查看各模塊指示燈是否變紅。以下提示信息表示正常(圖4-2-20)。
圖4-2-19 主控軟體打開串口
圖4-2-20 儀器模塊檢測
若存在不正常,則迅速關閉電源,檢查線路後,重新開啟電源並進行設備檢測。
4.放大器設置
點擊 後,如圖4-2-21所示。
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測儀放大器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在工頻干擾嚴重的地區使用的陷波器的放大器,選用此模式時,選中陷波器,濾掉了一部分干擾,但也帶來一定的失真。另一種是工頻干擾較小的地區使用的無陷波器的放大器,此時沒有選中陷波器。通常使用不含陷波器的放大器設置。
圖4-2-21 主控軟體無陷波放大器設置
無陷波器放大器設置說明:
中心頻率:與激發頻率相同。
末級增益:1~16可選擇,通常選擇1。
配諧電容:選擇和配諧電容箱相同容值項。
輸出電平:0:0V,固定。
信號頻率:與激發頻率相同。
Q1、Q2:8~20,通常選10、15。Q1和Q2相同。
參數輸入完成後,開啟電源,點擊下載,此時在增益和帶寬的顯示框內將顯示放大器倍數和帶寬,如果沒有數據返回顯示,再次點擊下載後無任何反應,則應立即關閉電源,進行檢查。
有陷波器放大器設置如圖4-2-22所示。
圖4-2-22 主控軟體陷波放大器設置
陷波器中心頻率:與拉莫爾頻率相近的工頻奇次諧波,即50Hz的奇次諧波。例如當地拉莫爾頻率為2320Hz,則此處應設置為2350Hz;如果為2390Hz,此處也為2350Hz,而不是2400Hz。
末級增益:1~16可選擇,通常選擇1。
配諧電容:選擇和配諧電容箱相同容值項。
輸出電平:0:0V,固定。
信號頻率:與激發頻率相同。
Q1:8~20,通常選擇10、15。
Q2:固定為64不變。
圖4-2-23 儀器運行
參數輸入完成後,開啟電源,點擊下載,儀器正常則將放大器參數顯示出來。
5.系統運行
點擊探測儀主界面的「儀器操作」菜單內的「系統運行」,系統開始運行(圖4-2-23)。
每次測量第一次運行時主要觀察點如下:
1)主界面上「運行監視」欄里的激發電壓是否和所設置電壓一致,務必注意可能的誤設置,如主界面「運行監視」里的激發電壓與預設值不符合或是該處電壓值超出300V,應立即點擊「儀器操作」里的「停止運行」。激發電壓非常高時應立即關閉系統電源,防止損壞儀器;
2)觀察參數信息內的激發頻率、疊加次數、放大倍數等信息是否正確;
3)運行信息:觀察運行信息動態顯示窗口,不出現通訊錯誤等提示表示正常。
運行完一次後,注意觀察以下信息(圖4-2-24)。
圖4-2-24 主控軟體測量信號顯示區
如圖4-2-24中數字信息顯示分別表示如下。
Pulse1/16:已經測量脈沖矩個數/總脈沖矩個數;
Bad0Good2:當前脈沖矩測量,已測量的壞點(超出設定的測量范圍)個數和好點個數。
Noise(nV):2.50E+03Signal(nV):2.4OE+03:根據雜訊和信號的最大幅度設定合理的測量閾值。參數設置窗口裡的測量閾值與主界面里的「測量閾值」相同,因此在儀器運行時,直接在主界面改變測量閾值即可,更加方便操作。設置值為雜訊和信號中最大值的3~4倍即可。當雜訊幅度超過10000nV時,該點將不能測量,雜訊太大。
MaxCurrent(A):9.52MinCurrent(A):9.51:電流的最大與最小值,主要注意最大值。根據最大值,估計電壓與電流的關系,校正激發脈沖矩。
運行疊加幾次,觀察圖中初始信號,如果信號的開始部分信號較後面的信號幅值高出幾倍,則說明信號受繼電器影響。根據信號顯示橫坐標估計信號受影響的時間。停止運行,在參數設置中,更改信號的採集起始時間,將原來的起始時間和估計的受影響時間之和作為採集起始時間的新參數進行設置。
6.脈沖矩動態改變操作
測量之前選擇的脈沖矩序列,是由默認線圈等效電阻為1Ω,從而電壓與電流取同樣數值而得到的。但在不同的地點測量時,通常線圈等效電阻不是1Ω,故在測量過程中會不斷地改變將要測量的脈沖矩的值。
實際上設定脈沖矩的電壓值就是間接設定測量時應該發射的電流值,且200A左右即能夠測量100m深的含水層。
實際脈沖矩的值=40ms×發射電流(A)
預設脈沖矩的值=40ms×激發電壓(V)
核磁共振測量是利用電流形成的磁場激發地下水中氫質子。因此,對不同深度地層的測量即成為發射不同大小的電流。而發射電流的大小取決於電源電壓,因此,要進行激發脈沖矩的改變,或是說對探測深度的改變,就是對激發電壓的改變。在不同的地點,由於電感的改變,或電纜接頭接觸電阻的改變,導致了同一電壓發射出不同大小的電流。故在測量過程中,要仔細觀察在發射不同電壓時,特別是電壓超過70V時的發射電流,計算或估計出發射200~220A電流時電壓的大小,從而校正最後幾個大脈沖矩,重新設置大激發脈沖矩的值。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可近似按線性關系處理。
在測量過程中.要將設置脈沖矩盡量地接近設計脈沖矩。一般在電壓110V、脈沖矩4400Ams時,即能夠准確判斷電壓電流關系。假設此時實際發射的電流已經為140A,這個脈沖矩的值已經為140×40=5600Ams,而初始設計的下一個脈沖矩為138×40=5520Ams,這兩個脈沖矩已經接近,那麼下一個測量的脈沖矩就應該調整為165×40=6600Ams。可以計算出發射165A的電流應該需要的電壓=165×(110V/140)。設置這個激發電壓即可。同樣計算出195A的對應電壓。將不合理的脈沖矩修正。
進一步改進,可以在一個測點測量前,先試發射若干次電流,測量這個電流,由軟體自動調整電源電壓設定值,以使其滿足發射脈沖矩對電流的要求。存儲這個電壓與電流的比率,由此決定該測點所有脈沖矩的電壓。
圖4-2-25 疊加次數設置
7.動態調整疊加次數
在實際測量過程中,由於信號的強弱和環境雜訊的變化,疊加同樣的次數得到的信噪比不一樣。為了追求可信的信號,需要信噪比達到一定的要求,而當信噪比達不到測量要求且雜訊大時,應該增加疊加次數。通常雜訊在80nV以下時,認為測得的信號可靠。疊加次數可在主界面中調整如圖4-2-25所示。
3. 常見儀器及功能有哪些
常見儀器的分類
(一)計量類
用於量度質量、
體積、
溫度、
密度等的儀器。
這類儀器中多為玻璃量器。
主要有滴定管、
移液管、量筒、量杯等。
(二)反應類
用於發生化學反應的儀器,
也包括一部分可加熱的儀器。
這類儀器中多為玻璃或瓷質燒
器。主要有試管、燒瓶、蒸發皿、坩堝等。
(三)容器類
用於盛裝或貯存固體、液體、氣體等各種化學試劑的試劑瓶等。
(四)分離類
用於進行過濾、分液、萃取、蒸發、灼燒、結晶、分餾等分離提純操作的儀器。主要有
漏斗、分液漏斗、蒸發皿、燒瓶、冷凝器、坩堝、燒杯等。
(五)固體夾持類
用於固定、夾持各種儀器的用品或儀器。主要有鐵夾、鐵圈、鐵架台、漏斗架等。
(六)加熱類
用於加熱的用品或儀器。主要有試管、燒杯、燒瓶、蒸發皿、坩堝等。
(七)配套類
用於組裝、連接儀器時所用的玻璃管、玻璃閥、橡膠管、橡膠塞等用品或儀器。
(八)其它類
不便歸屬上述各類的其它儀器或用品。
4. 全站儀使用方法
全站儀的基本操作與使用方法 :
1,水平角測量:
(1)按角度測量鍵,使全站儀處於角度測量模式,照準第一個目標A;
(2)設置A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0°00′00〃;
(3)照準第二個目標B,此時顯示的水平度盤讀數即為兩方向間的水平夾角。
2,距離測量:
(1)設置棱鏡常數
測距前須將棱鏡常數輸入儀器中,儀器會自動對所測距離進行改正。
(2)設置大氣改正值或氣溫、氣壓值
光在大氣中的傳播速度會隨大氣的溫度和氣壓而變化,15℃和760mmHg是儀器設置的一個標准值,此時的大氣改正為0ppm。實測時,可輸入溫度和氣壓值,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大氣改正值(也可直接輸入大氣改正值),並對測距結果進行改正。
(3)量儀器高、棱鏡高並輸入全站儀。
(4)距離測量
照準目標棱鏡中心,按測距鍵,距離測量開始,測距完成時顯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儀的測距模式有精測模式、跟蹤模式、粗測模式三種。精測模式是最常用的測距模式,測量時間約2.5S,最小顯示單位1mm;跟蹤模式,常用於跟蹤移動目標或放樣時連續測距,最小顯示一般為1cm,每次測距時間約0.3S;粗測模式,測量時間約0.7S,最小顯示單位1cm或1mm。在距離測量或坐標測量時,可按測距模式(MODE)鍵選擇不同的測距模式。
應注意,有些型號的全站儀在距離測量時不能設定儀器高和棱鏡高,顯示的高差值是全站儀橫軸中心與棱鏡中心的高差。
3,坐標測量:
(1)設定測站點的三維坐標。
(2)設定後視點的坐標或設定後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當設定後視點的坐標時,全站儀會自動計算後視方向的方位角,並設定後視方向的水平度盤讀數為其方位角。
(3)設置棱鏡常數。
(4)設置大氣改正值或氣溫、氣壓值。
(5)量儀器高、棱鏡高並輸入全站儀。
(6)照準目標棱鏡,按坐標測量鍵,全站儀開始測距並計算顯示測點的三維坐標。
全站儀幾乎可以用在所有的測量領域。電子全站儀由電源部分、測角系統、測距系統、數據處理部分、通訊介面、及顯示屏、鍵盤等組成。
同電子經緯儀、光學經緯儀相比,全站儀增加了許多特殊部件,因此而使得全站儀具有比其它測角、測距儀器更多的功能,使用也更方便。這些特殊部件構成了全站儀在結構方面獨樹一幟的特點。
全站儀,即全站型電子測距儀(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種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技術測量儀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功能於一體的測繪儀器系統。與光學經緯儀比較電子經緯儀將光學度盤換為光電掃描度盤,將人工光學測微讀數代之以自動記錄和顯示讀數,使測角操作簡單化,且可避免讀數誤差的產生。
因其一次安置儀器就可完成該測站上全部測量工作,所以稱之為全站儀。廣泛用於地上大型建築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測量或變形監測領域。全站儀與光學經緯儀區別在於度盤讀數及顯示系統,光學經緯儀的水平度盤和豎直度盤及其讀數裝置是分別採用(編碼盤)或兩個相同的光柵度盤和讀數感測器進行角度測量的。根據測角精度可分為0.5″,1″,2″,3″,5″,7″等幾個等級。
5. 誰知道實驗儀器的用途和操作規范
(1)燒杯
主要用途:①用作固體物質溶解、液體稀釋的容器。
②用作較大量試劑發生反應的容器。
③用於過濾、滲析、噴泉等實驗,用於氣密性檢驗、尾氣吸收裝置、水浴加熱等。
④冷的乾燥的燒杯可用來檢驗氣體燃燒有無水生成;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可用來檢驗
氣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常用規格有50mL、100mL、250mL等,但不用燒杯量取液體。
②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使其受熱均勻;加熱時,燒杯外壁應無水滴。
③盛液體加熱時,不要超過燒杯容積的
,一般以燒杯容積的
為宜。
④溶解或稀釋過程中,用玻璃棒攪拌時,不要觸及杯底或杯壁。
(2)燒瓶
主要用途:①可用作試劑量較大而有液體參加的反應容器,常用於各種氣體的發生裝置中。
②蒸餾燒瓶用於分離互溶的、沸點相差較大的液體。
③圓底燒瓶還可用於噴泉實驗。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使其受熱均勻;加熱時,燒瓶外壁應無水滴。
②平底燒瓶不能長時間用來加熱。
③不加熱時,若用平底燒瓶作反應容器,無需用鐵架台固定。
(3)錐形瓶
主要用途:①可用作中和滴定的反應器。
②代替試管、燒瓶等作氣體發生的反應器。
③在蒸餾實驗中,用作液體接受器,接受餾分。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滴定時,只振盪不攪拌。
②加熱時,需墊石棉網。
(1)集氣瓶(瓶口邊緣磨砂)
主要用途:①與毛玻璃片配合,可用於收集和暫時存放氣體。
②用作物質與氣體間反應的反應容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不能加熱。
②將瓶口與毛玻璃片塗抹一層薄凡士林,以利氣密。
③進行燃燒實驗時,有時需要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細沙。
(2)廣口瓶、細口瓶(瓶頸內側磨砂)
主要用途:①廣口瓶用於存放固體葯品,也可用來裝配氣體發生器(不需要加熱)。
②細口瓶用於存放液體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一般不能加熱。
②酸性葯品、具有氧化性的葯品、有機溶劑,要用玻璃塞;鹼性試劑要用橡膠塞。
③對見光易變質的要用棕色瓶。
(3)滴瓶
主要用途:用於存放少量液體,其特點是使用方便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立,以防液體流入膠頭。
②盛鹼性溶液時改用軟木塞或橡膠塞。
③不能長期存放鹼性試劑。
(4)啟普發生器
主要用途:固—液不加熱制氣體反應的反應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不可加熱,也不能用於劇烈放熱的反應。
(1)量筒
主要用途:①粗略量取液體的體積(其精度可達到0.1mL)。
②通過量取液體的體積測量固體、氣體的體積。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有10mL、25mL、50mL、100mL、200mL、500mL等規格的,量筒規格越大,精確度越低。
②量筒無零刻度。
③量液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要跟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6. 智能儀器的功能特點
隨著微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集成了CPU、存儲器、定時器/計數器、並行和串列介面、看門狗、前置放大器甚至A/D、D/A轉換器等電路在一塊晶元上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即單片機)出現了。以單片機為主體,將計算機技術與測量控制技術結合在一起,又組成了所謂的「智能化測量控制系統」,也就是智能儀器。
與傳統儀器儀表相比,智能儀器具有以下功能特點:
①操作自動化。儀器的整個測量過程如鍵盤掃描、量程選擇、開關啟動閉合、數據的採集、傳輸與處理以及顯示列印等都用單片機或微控制器來控制操作,實現測量過程的全部自動化。
②具有自測功能,包括自動調零、自動故障與狀態檢驗、自動校準、自診斷及量程自動轉換等。智能儀表能自動檢測出故障的部位甚至故障的原因。這種自測試可以在儀器啟動時運行,同時也可在儀器工作中運行,極大地方便了儀器的維護。
③具有數據處理功能,這是智能儀器的主要優點之一。智能儀器由於採用了單片機或微控制器,使得許多原來用硬體邏輯難以解決或根本無法解決的問題,現在可以用軟體非常靈活地加以解決。例如,傳統的數字萬用表只能測量電阻、交直流電壓、電流等,而智能型的數字萬用表不僅能進行上述測量,而且還具有對測量結果進行諸如零點平移、取平均值、求極值、統計分析等復雜的數據處理功能,不僅使用戶從繁重的數據處理中解放出來,也有效地提高了儀器的測量精度。
④具有友好的人機對話能力。智能儀器使用鍵盤代替傳統儀器中的切換開關,操作人員只需通過鍵盤輸入命令,就能實現某種測量功能。與此同時,智能儀器還通過顯示屏將儀器的運行情況、工作狀態以及對測量數據的處理結果及時告訴操作人員,使儀器的操作更加方便直觀。
⑤具有可編程式控制操作能力。一般智能儀器都配有GPIB、RS232C、RS485等標準的通信介面,可以很方便地與PC機和其他儀器一起組成用戶所需要的多種功能的自動測量系統,來完成更復雜的測試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