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雅典手錶是什麼檔次
網路里的我就不抄來了,可以告訴你的是雅典表的檔次要高於勞力士
『貳』 SANDEX是什麼品牌
SANDEX(三度士)是一家腕錶領域的品牌。
SANDEX公司選擇遠離鬧市搬遷至蘭德鴻(Le Landeron),蘭德鴻隸屬著名的手錶工業基地納沙泰爾(Neuchatel)州,風光優美。
同時也是知名的葡萄酒產區,是一座恬靜的田園小鎮,SANDEX的腕錶即誕生於此,每一位SANDEX製表技師皆經過長時間的專業培訓。
(2)航海儀器都有哪些品牌擴展閱讀:
1870年,客朗克·艾爾特納(Krank Eltner)於瑞士納沙泰爾(Neuchatel)成立三度士(SANDEX)公司,開始了SANDEX百年的鍾表航程。早期,SANDEX的業務以製作航海天文鍾為主,公司名稱SANDEX即是由重要的航海測量儀器六分儀(Sextant)轉變而來。
鍾表與航海事業的發展緊密相關,並互相推動促進。在人類的航天衛星科技出現之前,在極端惡劣的航海條件下,防震動和溫差的航海天文鍾,航海天文鍾是世界各國船隻配備的基本裝備,是最為重要的海上定位設備。SANDEX在航海計時設備領域累積的技術後來被其廣泛運用於腕錶製作領域。
『叄』 中國古代發明了哪些航海儀器
指南針
指南針一經發明很快就被應用到軍事、生產、日常生活、地形測量等方面,特別是航海上。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有一個逐漸發展過程。成書年代略晚於《夢溪筆談》的《萍洲可談》中記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載。文中指出,當時只在日月星辰見不到的時候才使用指南針,可見指南針剛開始使用時,使用還不熟練。二十幾年後,許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也有類似的記載:「惟視星斗前邁,若晦冥則用指南浮針,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針一躍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儀器了。不論晝夜晴陰都用指南針導航了。而且還編制出使用羅盤導航,在不同航行地點指南針針位的連線圖,叫做「針路」。船行到某處,採用何針位方向,一路航線都一一標識明白,作為航行的依據。
『肆』 航海儀器的概述
①航跡推算儀器。用於航跡推算。包括羅經、計程儀、自動操舵儀和航跡記錄器。羅經是供確定航向和觀測物標方位用的儀器。通常有陀螺羅經和磁羅經兩種,前者精確方便,後者簡單可靠。在海圖上劃出航線後,船舶就靠羅經指示方向航行。計程儀在海圖的航線上量取航行距離,用於測量航速和累計航程。自動操舵儀用作自動控制舵機以保持航向。航跡記錄器用作自動在海圖上進行航跡推算作業。其他還有一些常規的儀器,如兩腳規、計算器等。②陸標定位儀器。供沿岸航行船舶進行陸標定位用,主要有測方位用的方位圈等測方位儀器;測量物標距離用的測距離儀器;用於測量物標水平夾角用的測夾角儀器,如六分儀等;測水深儀器,如船用回聲測深儀等。③天文定位儀器。主要是在陸標看不見時,用以觀測天體定位,包括六分儀、天文鍾、星球儀、索星卡、天文計算器等儀器。其中六分儀和天文鍾是傳統定位儀器。④無線電定位儀器。它是船舶利用無線電技術定位的儀器,包括通用的測向儀、康索爾方位系統,羅蘭、台卡、奧米加、子午儀導航等雙曲線系統。此外,船上使用的航海儀器還有常規的水文、氣象測量等儀器、儀表。
『伍』 雅典手錶怎麼樣
雅典表(UlysseNardin)是由UlysseNardin於1846年創立的一個名表品牌,該品牌被譽為瑞士十大名表之一,雅典表(UlysseNardin)一直以來致力於把品牌打造成充滿活力與創新的品牌。雅典表(UlysseNardin)秉承著精湛的製表工藝和不斷的創新能力被眾人知曉,這也正是雅典表品牌的精神元素。
雅典表(UlysseNardin)至今已經走過了160年的輝煌路了,作為世界頂級名表,雅典在其恆久長遠、技術精湛的背景下,特殊的製表工藝及創新的能力已經成為其代名詞。雅典最初以航海鍾起家的,當然其製作的航海鍾是有史以來最可靠的航海儀器,成為世界50多個國家海軍的必備儀器,雅典以琺琅,人偶三問,奇想陀飛輪和無與倫比的天文三部曲等著稱,使其位列世界名表之頂級。
品牌創始初期是通過巴黎的中間人LucienDubois先生,將手錶出口到中美洲和南美洲。1860年,雅典表(UlysseNardin)獲得一個高精準度的天文調節器去量度其袋裝天文台時計。雅典表(UlysseNardin)憑借其優質工藝技術與機械創新的優良傳統在國際「舞台」不斷的榮獲獎項,這些榮耀也讓該品牌發展的更加輝煌。1983年,RolfW.Schnyder為首的投資集團收購雅典表廠。雅典表(UlysseNardin)在其160多年的製表歷程中,已被國際上認定是製造航海天文台表的專家、歷來最可靠及最准確的時計之一,品牌時計產品不斷的被全球收藏家所爭相珍藏。
友情提醒:
任何防水錶都不宜帶著接觸熱水、水蒸氣(如洗熱水浴、桑拿等);因為防水膠圈受溫度影響會熱脹冷縮出現空隙並加速老化從而引起進水和表內出現水凝結物,嚴重的將使機件損壞。盡量避免在溫度變化很大的環境中使用,溫差會使表內空氣中的水分凝結,從而引起進水和表內出現水霧凝結。如發生手錶內有霧氣,請盡快到專業的手錶維修部進行清洗及保養。手錶畢竟是精密儀器,請愛護使用。良好的使用習慣可以讓你的愛表壽命增長,陋習會讓愛表壽命縮短。
『陸』 航海儀器的介紹
航海儀器(navigational instruments),用於確定船位和保證船舶安全航行的各種儀器的統稱。主要是航行定位儀器,它分為航跡推算儀器、陸標定位儀器、天文定位儀器和無線電定位儀器4類。
『柒』 雅典表的品牌介紹
雅典表(Ulysse Nardin)創於1846年,至今已經走過了160年,作為世界頂級名表,雅典在其恆久長遠的背景下,精湛的製表工藝及創新的能力,已經成為其代名詞。雅典最初以航海鍾起家,其製作的航海鍾是有史以來最可靠的航海儀器,成為世界50多個國家海軍的必備儀器,雅典以琺琅,人偶三問,奇想陀飛輪和無與倫比的天文三部曲等著稱,使其位列世界名表之頂級。
歐克林博士是新一代雅典表的靈魂,歐克林博士憑借其卓越學識及對鍾表的熱忱,將基本的意念轉化為創意盎然的機械腕錶,不僅視鍾表設計為興趣,更研製出革命性殿堂級的伽利略星盤腕錶,令雅典在鍾表成就史上發出萬世的光輝。歐克林博士更進一步發揮其無窮的創意,研製出哥白尼運行儀腕錶及克卜勒天文腕錶,連同伽利略星盤腕錶,成為雅典的《時計三步曲》,這不僅是機械腕錶的一項卓越成就,更彰顯出雅典在物理及哲學上鍥而不舍的鑽研精神。
Ulysse Nardin於1823年1月22日在瑞士Le Locle出生。早年由其父Leonard Frederic親自傳授有關鍾表工藝的技術,後來跟隨當代鍾表大師威廉·杜布斯(William Dubois)學習。於1846年創立雅典公司。早期只有一個櫃位,其精密鍾表以始創者為名,顯出非凡的優質工藝技術,至今已有超過156年的歷史。
1862年雅典表於倫敦國際博覽會的《精密時計、袋裝天文台時計》組別中奪得最受尊崇的《榮譽大獎》,令Ulysse Nardin在國際的袋裝天文台時計領域上穩居領導地位。並於1878年其旗下的袋裝天文台表及航海天文鍾於巴黎環球博覽會中奪得金獎;1893年在芝加哥環球博覽會中展出一枚黃金與銀混合的精緻浮雕設計的天文台表,為藝術與科學的絕世結晶,在《航海及袋裝天文台時計》組別中榮獲金獎;雅典的位置航海天文台時計於美國華盛頓首府的海軍天文台測試中,奪得7項測試的首名。1915年在參加華盛頓首府海軍天文台測試的60枚天文台腕錶之中,雅典贏得冠軍。
1923年為紀念寶璣大師百周年忌辰,納沙泰爾天文台舉辦國際天文台時計比賽,Ulysse Nardin奪得惟一的冠軍大獎。1935年推出嶄新的24小時雙秒針高度精密袋裝計時秒錶,可精密計算至十分之一秒,適合運動計時,而且贏取不少獎項及金獎,確為其創新超卓成就的最佳證明。1975年納沙泰爾天文台發表最後一份有關天文台時計品質表現的正式報告。根據該報告指出,雅典於這段期間所獲得的證書,獎項包括:在已頒發的4504張機械航海時計證書中佔了4324張,相當於總數量的95%;獲得2411個獎項,其中1069個為冠軍大獎,包括4個系列的天文台時計獎項;於精密航海時計、袋錶、腕錶等組別中,獲得747項冠軍大獎;在納沙泰爾天文台的4個組別中,共獲得1816項冠軍大獎。
1985年推出以偉大物理學家及人類學家伽利略命名的伽利略星盤腕錶。雅典光芒再現,該腕錶更於1988年2月列入金氏世界紀錄;1988年推出哥白尼運行儀腕錶,以紀念這位波蘭天文學家;1989年推出首枚具有活動人偶的三問報時表——San Marco,限量製造,備有黃金、鉑金兩種選擇以及雙秒針分段計時秒錶Berlin。1992年推出克卜勒天文腕錶,以贊揚這位德國天文學家,並完成《時計三步曲》腕錶系列。
1994年於巴塞爾鍾表展中首次推出為旅遊人士設計的GMT±腕錶,1996年為志慶雅典廠150周年紀念,推出1846航海天文台腕錶,及以歐克林博士命名的嶄新Ludwig萬年歷腕錶;1998年為志慶Ulysse Nardin壽辰175周年紀念,推出單按鈕計時秒錶「Pulsometer」;1999年為紀念千禧年的新紀元來臨,雅典推出GMT±萬年歷腕錶,將雅典兩大獨特而專有的功能集於一身;2001年推出嶄新的Freak腕錶,一隻沒有時、分針、面盤、錶冠的7日能量儲存陀飛輪腕錶。2002年推出成吉思汗表——第一隻西敏寺大鵬鍾樂的陀飛輪四錘三問報時表;2003年推出第一隻結合問表打簧、兩地時間、倒數計時的SONATA響鈴表,並獲得國際創意及工藝大獎。
傳奇航海時代 原創品味象徵
雅典表創立於航海強權時代的19世紀(1846年),這樣特別的時空背景,讓擁有超過150年悠久歷史的雅典表和航海表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海權時代中,萬分的勇氣及毅力仍抵抗不了在大海中迷途的恐懼,航海家們除了依賴太陽及水平線辨認航向外,最需要的則是一隻絕對精準的天文鍾,用以計算航行方位。而以精準功能著稱的雅典航海天文台鍾,可計算至半秒之差,准確計算船隻在海上的經緯度。雅典表更自公元1878年以袋裝天文表及航海天文鍾於巴黎環球博覽會中奪得金獎,通過各種極端溫度的惡劣環境考驗,一舉奠定雅典表在航海表領域中的領先地位,全球超過50個國家指定雅典的航海天文台時計為海軍艦隊專業儀器。
為慶祝雅典表創廠150年,1996年推出這只1846年航海天文台表,以表彰在專業航海時計歷史中的非凡成就。此款腕錶獲得瑞士官方精密時計檢測機構(C.O.S.C.)認證,搭配UN-26自動上鏈機芯,最大特色在於十二點鍾方向浮凸式的動力儲存顯示盤,面盤沿襲百年前航船上所使用的雅典航海天文台鍾的直線配置,是雅典表著名的經典代表,小秒盤上的1846字樣,即是雅典表創立的年份,原創意味濃厚,也十分具有紀念意義。38mm玫瑰金錶殼,錢幣紋表圈,六點鍾方向有超大小秒針及放大日期顯示,面盤復古中帶著後現代極簡主義的品味,饒富趣味。每隻都有獨立編號,旋入式錶冠使得防水高達200米,藍寶石水晶玻璃,有黑色或白色表面,可搭配真皮表帶或獨特的親膚橡膠表帶,是每日最適合佩帶的實用級表款。
雅典GMT±兩地時間腕錶 在圓滿的左右找到時間轉換的理由
雅典表GMT±兩地時間系列腕錶,最大的特色在於其位於表側兩邊的快速調校時間按鈕,以人性化的出發點所設計的智能型功能,為雅典GMT±兩地時間腕錶贏得了「完美的時間演繹者」的贊美。
在指尖觸碰可及的方圓之內,在表側左右的方寸之間,找到時間轉換的理由。不需取下手錶,只需輕按左側(十點鍾方向)的(+)鈕,即可輕易前進一小時,輕按右側(八點鍾方向)的(-)鈕,則即倒退一小時,分針的運轉絲毫不受影響。時間的快速轉換只取決於手指的觸碰,在左右之間,掌握全世界原來在咫尺天涯。
專利「同水平大日期顯示窗」,更充分展現雅典表將智能創意發揮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上。以快速調校時間鈕調校當地時間時,大日期顯示窗會隨著跨越國換日線而自動調整顯示日期。
GMT±兩地時間腕錶無論在創新度及實用度兩項指針來看,堪稱是雅典表的人氣指數極高的經典款式。不銹鋼質材的大梯形時間指針與煙灰色的棋盤式表面,相互搭迭出內斂的硬派風格,而跳躍在十二點鍾及六點鍾位置的雕刻體阿拉伯數字時標,則調和為剛柔共濟的GMT±兩地時間腕錶。
GMT±兩地時間腕錶,防水100米,旋入式錶冠,抗磨損藍寶石水晶玻璃,18K玫瑰金及不銹鋼兩種質材,備有鱷魚皮表帶及不銹鋼帶兩種選擇。
『捌』 你知道哪些在古代航海中所用到的儀器和技術
天文航海技術
天文航海技術主要是指在海上觀測天體來決定船舶位置的各種方法。我國古代出航海上,很早就知道觀看天體來辨明方向。西漢時代《淮南子》就說過,如在大海中乘船而不知東方或西方,那觀看北極星便明白了。(《齊俗訓》:「夫乘舟而惑者,不知東西,見斗極則悟矣。」)晉代葛洪的《抱朴子外篇·嘉遯》上也說,如在雲夢(古地名)中迷失了方向,必須靠指南車來引路;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必須觀看北極星來辨明航向。(「夫群迷乎雲夢者,必須指南以知道;並乎滄海者,必仰辰極以得反。」)東晉法顯從印度搭船回國的時候說,當時在海上見「大海彌漫,無邊無際,不知東西,只有觀看太陽、月亮和星辰而進。」一直到北宋以前,航海中還是「夜間看星星,白天看太陽」。只是到北宋才加了一條「在陰天看指南針」。
明茅元儀輯《武備志》二百四十卷,卷末附有「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這就是著名的「鄭和航海圖」。圖上的航程地理,和明代祝允明(1460—1526)《前聞記》所記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鄭和末一次下「西洋」相合,推測這圖大概是十五世紀中葉的作品。「鄭和航海圖」已蜚聲中外,研究十五世紀中外交通史和航海技術史,都把這幅海圖作為重要的依據。
明末有些古籍記有「各處州府山形水勢深淺泥沙礁石之圖」,「靈山往爪哇山形水勢法圖」,「新村爪哇至瞞剌加山形水勢之圖」,「彭坑山形水勢之圖」等,這些圖都只保留了文字記載,原圖都失傳了。從這些海圖的文字說明看,當時海圖上都註明海上危險物(比如「有草嶼」、「有蘆荻」等),淺灘(比如「灣內淺可防」、「有泥淺」等),暗礁(比如「有沉礁在港口不可近」、「有沉礁打浪」等),沙州(比如「有沙礁」)以及岩石(比如「有老古石」、「有古老石岸」等)。這些和近代海圖上的要求大致符合。
清代前期保存下來的海圖,有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一幅,彩繪紙本,時代大約在康熙五十年到五十四年(公元1711年到1715年)間;有東洋南洋海道圖一幅,也是彩繪紙本,時代大約在康熙五十一年到六十一年(公元1712年到1722年)間。這兩幅海圖現在都保存在北京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