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已知兩個點的坐標,儀器隨意擺放,請問這樣怎麼在儀器上面操作急
增加點,輸入坐標,對准,測距,確定
4.如果還有已知點,那麼繼續第3步,但起碼要2個已知點
5.點擊「計算」,然後就會顯示測站坐標,OK。建站成功,可以進入測量模式,直角坐標測量,或者極坐標測量模式,
2. 全站儀怎麼校核
檢校儀器 需要嚴格要求儀器安平 且測量環境沒有大的震動。
確保儀器是整平的。補償器開關出於打開狀態。
儀器與目標架設距離需要一定距離,詳情查看說明書 好像是要求100米 切水平方向垂直角無限接近於90°為最佳。
3. 水準測量的校核方法
1.掌握水準測量的原理。
2.掌握水準儀、水準尺的結構及用法。
3.學會高差測量及高程計算的方法,掌握水準路線測量的方法。
4.學會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方法。
教學重點:1、水準測量原理
2、路線校核
3、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方法
教學難點:1、路線校核
2、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方法
教學資料:測量學教材、教學課件。
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
講授新課:
第二章 水準測量
高程是確定地面點位置的一個要素,水準測量是測定地面點高程的主要方法之一。
第一節 水準測量原理
一、水準測量原理
水準測量的原理是藉助水準儀提供的水平視線,配合水準尺測定地面上兩點間的高差,然後根據已知點的高程來推求未知點的高程。
如右圖所示,已知A點高程為HA,要測出B點高程HB,在A、B兩點間安置一架能提供水平視線的儀器—水準儀,並在A、B兩點各豎立水準尺,利用水平視線分別讀出A點尺子上的讀數α及B點尺子上的讀數b,則A、B兩點間的高差為
HAB= a-b (2—1)
如果測量是由A→B的方向前進,則A點稱為後視點,B點稱為前視點,a及b分別為後視讀數和前視讀數,兩點間的高差就等於後視讀數減去前視讀數。如果B點高於A點,則高差為正,反之,高差為負。
二、計算高程的方法
(一)由高差計算高程
B點(未知點)的高程等於A點(已知點)的高程加上兩點間的高差,即
HB=HA+HAB=HA+(a-b) (2—2)
(二)由視線高程計算高程
由圖可知,A點高程加後視讀數等於儀器視線的高程,設視線高程為Hi,即Hi=HA+a
則B點高程等於視線高程減去前視讀數,即
HB=Hi-b=(HA+a)-b (2—3)
(備註:利用課件採取啟發式教學手段,調動同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節水準儀和水準尺
4. 兩台儀器如何分析測量值之間的差異如何評價
不知道你要怎樣比較預測值和真實值,比如計算一下殘差值,或者計算一下均方誤差之類?在Linear Regression對話框,點Save按鈕,會出現Linear Regression: Save對話框,在Predicted Values(預測值)和Resials(殘差)欄都選Unstandardized,會在數據表中輸出預測值和殘差,然後你想怎麼比較都行。判斷模型是否有預測能力,其實就是模型檢驗,模型檢驗除了統計意義上的檢驗,還有實際意義上的檢驗,就是檢驗是否跟事實相符,比如收入與消費應該是正相關的,如果消費為被解釋變數、收入為解釋變數,如果收入的系數小於零,那肯定是不對的。統計意義上的檢驗,包括參數的T檢驗,方程的F檢驗,還要檢驗殘差是否白雜訊。檢驗模型是否具有外推預測能力,還可以這樣做:比如,你收集了一個容量為50的樣本,你可以用其中的48個樣本點估計模型,然後估計另兩個樣本點,把估計值跟實際值做一個比較。
5. 兩台儀器如何分析測量值之間的差異是否合格
呵呵
如果兩台儀器精度相同,就無法判別!
如同你有兩塊表,是如果不與廣播或電視或網路對時,你無法知道那一塊的時間是正確的一樣。
從數值傳遞的原理說,你只有與更高精度的儀器對比,才能知道哪一個儀器是合格的。這是計量傳遞的基本路徑。
6. 全站儀棱鏡桿水準泡怎麼校核
現在校正棱鏡桿氣泡基本用 標線儀來校正. 具體方法是:
* 標線儀
* 棱鏡桿 *標線儀
上面3個點是棱鏡桿及標線儀的位置,把標線儀的豎直線打開,棱鏡桿上放個棱鏡,讓棱鏡桿底下的尖對准2個紅外直線,然後調對中桿位置使對中桿和2條線同時豎直,然後直接調氣泡到中間位置就可以了.
如果沒有標線儀,也可以換成2台儀,全站儀或經緯儀都可以,把儀器調平,然後水平制動,上下轉動望遠鏡使望遠鏡十字絲對准棱鏡尖,然後順著桿上來對准棱鏡中心. 這沒有直接打2條線看著方便,但切實可行,祝你成功。
7. 工程支導線測量,三個控制點時怎麼校核
架儀器要用兩個點。架完了去測量第三個點來檢驗儀器架設是否正確
有全站儀就測坐標,只有經緯儀就測角度距離,角度距離和坐標可用三角函數互相轉換
8. 自動化儀表的校準點 是什麼意思
指對 自動化儀表進行校準的「點」
自動化儀表,是由若干自動化元件構成的,具有較完善功能的自動化技術工具。它一般同時具有數種功能,如測量、顯示、記錄或測量、控制、報警等。自動化儀表本身是一個系統,又是整個自動化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自動化儀表是一種「信息機器」,其主要功能是信息形式的轉換,將輸入信號轉換成輸出信號。信號可以按時間域或頻率域表達,信號的傳輸則可調製成連續的模擬量或斷續的數字量形式。
校準是依據校準規范或校準方法,為確定測量儀器所指示的量值與對應的由標准所復現的量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
比較法: 在規定的條件下,由提供約定真值的測量標准對被評定的測量儀器進行一定次數的測量或比較,有的情況下則是被評定測量儀器對給定的測量標准進行一定次數的測量。被評定測量儀器示值與測量標准提供的約定真值之差為示值誤差。
分部法: 根據被評定測量儀器的測量原理、結構,通過分析和試驗得到影響測量儀器示值誤差的參量,再對各個參量進行評定並加以綜合,得出被評定測量儀器示值誤差的控制范圍。 通常在不具備上級計量標準的情況下採用分部測量法。由於認識的局限性,對被測量儀器影響參量的分析可能不全面和不徹底。
組合法: 把被評定一台或多台測量儀器的多個示值,用不同方式組合起來,得到被測量之間以及被測量與給定的約定真值之間的函數關系,並列成若干方程式,然後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儀器示值的實際值或示值誤差。 在這里,約定真值是高等級或同等級測量標准器復現的量值,也可以是物理常量。
簡單通俗的說,校準就是檢查測量結果與已知的被測量之間的偏差程度。以直尺為例,就是拿尺子去量一個已經知道長度的東西,看量出來的結果和已知的長度是否一致。
由於自動化儀表的信號可以按時間域或頻率域表達。校驗只能針對特定的時間或頻率點進行。這個校準的時間或頻率點,就是校準點。
舉例來說,校準一台0-10A的電流表。實際上是不可能同時輸入0-10A的電流的,校準只能在輸入為 0A的時候,1A的時候……10A的時候進行,這個輸入為 0A的時候,1A的時候……10A的時候,就是校準點。
一般情況下,對於連續信號校準點取儀表量程的 2、4、5 等分點以及測量上限、測量下限,或開關動作點作為校準點。
9. 怎麼樣用兩台儀器的測試數據評價其穩定性
分別測六次,去掉最差值,然後對每台儀器進行平方和再開方運算,最大偏離值與均方根值的差可以確定其穩定性。
建議查閱國家實驗室認可方面的材料。
10. 中海達測繪儀器,怎麼樣使兩台儀器測量的數據基本一樣
那麼就要看您測試的具體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