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防爆輪胎 > 防爆胎176

防爆胎176

發布時間:2021-12-25 13:33:35

❶ 【車主點評:2018款 GLA200時尚型真實感受】

#選車理由 品牌的價值、超高的顏值、不錯的動力、耐看的內飾
#最滿意 顏值,霸氣的外觀、精緻的內飾,後期自己貼了戰斗灰的膜,看起來有點小轎跑的趕腳,而且戰斗灰超級耐臟;三幅帶換擋撥片的方向盤、運動座椅營造出運動車的氛圍;大輪轂加50的胎壁,235的輪胎寬度能夠給足信心;掀背轎車的造型, suv的離地間隙,能夠基本滿足道路
#最不滿意 前驅車,速度快了過彎有推頭現象,但這也是無法避免的;1.6T,7檔雙離合深踩油門的時候換擋稍顯不夠平順;為了保持彎道中的穩定,避震調校偏硬,加上防爆胎,在過坑窪或者減速帶的時候抖到你懷疑人生;
#空間 本人176CM,前排乘坐駕駛沒問題。後排乘坐空間較小,不過基本只是我跟媳婦兩人,關鍵。。。我又不座後面...而且也不是很小,正常坐姿完全富裕。
#外觀 顏值沒得說,前臉大星標,家族式設計,我在網上曾看到過有種說法,官方稱這種前臉是虎式設計,後來我仔細看了下,個人覺得那兩顆大燈造型還真有點像老虎眼,建議大家仔細看看;全車 LED燈光,鋪路效果還不錯,遠光嘛,足夠我射遠光狗了
#內飾 圓桶造型的儀表盤、圓形空調出風口、仿碳纖維材質、皮質方向盤都很不錯,一體式運動座椅,雖然稱不上柔軟,但是年輕時尚,我覺得自己能夠接受,後排么我沒坐過,就不說了,反正內飾越看越喜歡
#動力 1.6T,156匹馬力,平時基本用的自定義模式,比較合適,建議設置:方向盤普通,動力普通,自動啟停關閉,能耗 Eco,這套設置是我個人覺得最平衡的,既有不錯的動力響應,也兼顧了經濟性。這個車它只能作為家用代步車,想有跑車的感覺,請參閱 amg口碑,或者騎上公升級的摩托車,那才能帶你飛。再多說一句:在炫耀你的馬力時,請告訴我你能發揮出多少?
#操控 因為前驅的原因,我選擇打了4顆星,對於前驅車來說它的操控足夠好,方向盤精準,普通模式下油門響應也足夠迅速,避震調校的關系過彎很穩定(只要不是開飛車),但我有後驅情節,別問我為什麼不買寶馬3系等後驅車,因為我不是家裡的話事人;剎車稍微偏軟,真的有點軟, ABS介入稍微早了點點;還有,那該死的自動剎車
#舒適性 避震,平順性、空間稍微差那麼點意思,有車友說發動機聲音過大,其實我個人還挺喜歡的,特別是低速行駛的時候,稍微給點油還有那麼一點點哨聲,我覺得比較好聽,可能跟我平時喜歡騎四缸摩托車的原因有關,不過速度上了120以後,風噪比較大,明顯沒有轎車好,空調給力,打開以後分分鍾就製冷了,不過不是自動空調,其實無所謂,我個人可以接受
#油耗 高速上最低開到過5.9,還是在自動巡航、開空調的模式下;城市道路裡面就……基本10-12,可能也跟我自己的駕駛習慣有關,以前我開1.4自吸的起亞,平均都在10-14,所以我也習以為常了

❷ 【車主點評:男人的玩具 女人的工具 凱迪拉克CT4時尚型全國首提分享】

#選車理由 我是獵頭公司的合夥人,從小比較喜歡車。而且我愛好就是折騰車又有美系車情節,選車的時候主要會考慮一下有改裝潛力的車。可能大家覺得這款車面向的主要群體是90後甚至是95後的年輕群體,但是我作為一名85後並且也是孩子的父親可以負責的告訴大家這款車完全可以滿足我對於車輛玩具屬性的需求以及家庭對於車輛工具屬性的需求。
這是我家中的第三輛車,之前有兩輛車分別是ATS-L和718。我個人的駕車風格比較喜歡激烈駕駛,所以我對動力的要求比較高。而凱迪拉克的車動力表現基本上都是同級別最佳,所以讓我一直對這個品牌有所關注。另外就是外觀的需求,我個人認為凱迪拉克的車也非常符合男性的審美。
為什麼選擇凱迪拉克這個品牌,這就不得不說我之前的座駕ATS-L,開了4年了從素顏小白車到現在戰斗灰騷紅輪轂,也算小有成就(不喜勿噴個人喜好)。動力我也不用過多介紹,凱迪拉克動力秒殺同級別所有車,開了這么久也沒有什麼質量問題。所以這次家中需要添置第三輛車的時候毫不猶豫的選擇凱迪拉克,因為是老婆開所以不要需要太大空間的車,這樣老婆平時開起來倒車都會方便很多,所以選擇了凱迪拉克CT4。#最滿意 我是一個非常喜歡開車的人,對於車輛的駕控需求我是非常渴求的。而這款車較短的軸距以及出色的動力表現都是令我非常滿意的地方。
另外就是這款車的外觀,有的朋友說選車就像選女朋友一樣。如果一個女生你看著不順眼,那怎麼能和她相處下去呢?而這款車我也非常看中它的顏值,我覺得凱迪拉克的設計一直非常符合男性審美。大氣又稜角分明的設計感,讓人無法拒絕。#最不滿意 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空間了,後排空間非常局促。三個成年男性乘坐會比較擁擠,橫向/縱向還有頭部空間都只能說是剛剛好夠用。另外可能是後驅車的原因,後排中間地台凸起較高。所以乘坐的空間受到影響,舒適性也一般了。
原廠的顏色不夠個性以及40米的剎車距離,都促使我想要對我的這輛車做一個全方位的改裝。目前改裝大概花了六萬多,改裝清單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AX金屬橙改色膜 /液晶門把手 /轉向流水燈 /碳纖維前鏟 /蜂窩側飾板 /SF賽道黃金版絞牙避震 /19寸鍛造輪轂 /Brembo剎車套件 /全車高配音響升級 /原廠倒影 /64色大屏控制氛圍燈/電折耳 /鎖車自動升窗器 /定製三幅碳纖維運動方向盤加碳纖維換擋撥片/碳纖維杯架飾板/駕駛室拉手眼鏡盒 /原廠無線充電模塊 /盯盯拍x2s行車記錄儀/官方V1動力升級。
不得不提到的是剎車是非常值得改的,作為一台運動型轎車它的0~100m剎車有40米以上了。從車輛的安全性和美觀性來考慮,剎車套件還是非常值得考慮去升級的。我改了剎車卡鉗/剎車盤/制動液/鋼喉,一共花了5500多包括人工費,大家可以參考。
另外原廠的防爆胎輪胎容易鼓包並且舒適性差,換了普通輪胎以後不容易鼓包而且舒適性好一些。建議大家可以換倍耐力P0或者米其林PS4比較好,大概1000~1250元一條胎。我原廠的胎四條賣了2800,200多公里拆下來的。
建議大家如果喜歡改裝的話,等車型改裝成熟產品出來再去換。另外建議專車專用的改裝件,盡量不要選擇通用改裝件。#空間 選車的時候,空間不是我的第一需求。如果你很看重空間那可以直接轉彎去看CT5了,不用糾結相信我CT4絕對不是你要的款。這款車的前排空間表現還尚可,雖然算不上寬敞但也充裕。
但是這款車的後排空間真的不充足。乘坐兩個人還好,但是坐三個人的話會顯得局促。之前載過三個男生朋友坐在後排,身高都在176~178左右,空間非常局促。頭部/膝部基本都是沒有什麼富餘的空間。如果後排是載三個人,短途還能接受,長途會難受。#外觀 我還算是一個「顏控」,所以對車輛的顏值要求比較高。凱迪拉克改款後的大燈比較漂亮,整個車頭和中網的改變都非常帥氣。車身的尺寸比較緊湊,整體來看非常協調。
當時4s店看車的時候這款車是主推紅色,但是參考了CT5實車的顏色,覺得還是水墨灰這個顏色比較運動好看。另外我還自己改了色,改成了橙色。改色的原因是因為美版CT4的橙色比較好看,另外一方面改色膜就算是另一種顏色的隱形車衣可以保護車漆。所以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改色膜。#內飾 內飾簡約大氣,是我非常喜歡的那種風格。CT4內飾並不復雜也不華麗,可能美國人做車可能就不會太在意細節,比較大氣就可以了。
內飾材質用料非常扎實,按鈕質感也不錯。總的來說內飾是一個中規中矩的表現。我最喜歡的地方是這款車的車頂是黑色織物的材質,非常運動。天窗不是全景天窗,尺寸可以接受。#動力 動力是我最滿意的一個地方了,可以說買這款車主要也是因為它的動力是同級別里表現比較好的了。因為國六排放標準的實施,很多車的動力都開始出現閹割。但是CT4可以算是國六排放標準的車里,動力保存的較好的了。
參加過一次車友活動是去跑過上海天馬賽道,個人開下來覺得還行。賽道上的表現還比較滿意,避震有些偏軟,可能是考慮到了家用乘坐舒適性,沒有顛簸很明顯。當時去跑賽道的時候不是素車,改過卡鉗避震輪轂以及車身顏色,最終成績是1分25秒,比我之前的ATS-L差了五秒左右。當然我就是為了自己的感受,沒有在意成績。大家在馬路上還是不要飆車,安全第一。
 #操控 對於這款車的操控我也完全是可以打滿分的,動力方面雖然有閹割,但是變速箱的調教卻比我之前的ATS-L好了很多。頓挫感非常少,駕駛途中變速的時候很順滑。避震和懸架的調教風格是運動家用結合的,開起來很舒服且不是很軟的那種懸架。
後驅車的操控對於女司機來說也完全沒有問題,轉彎或者急踩油門的時候如果遇到濕滑路段有可能會打滑,但日常開不激烈駕駛的話沒有操控難度。#舒適性 駕駛的舒適性很好,座椅包裹性不錯。而且坐起來有足夠支撐性的同時,座椅沙發還比較軟,是我非常滿意的乘坐質感。隔音降噪的表現也是非常令人滿意的,車自帶的BOSE降噪系統可以抵消掉駕駛中的風噪胎噪。
但是這款車的後排由於空間的制約,後排乘坐舒適性只能說是正好夠用。#油耗 油耗我還是可以接受的,需要加95號的汽油。我的車是4月份提車到目前行駛了兩千六百多公里,所以還沒出磨合期的油耗大家就作為簡單的參考吧。
目前的高速油耗是百公里6~7L;城市路段油耗百公里最高不到12L。剛買完車的時候我經常地板油開車,百公里16L也開過。目前每天正常開的話百公里9~11L,一箱油大概是三百塊錢左右,可以行駛五六百公里。

❸ 320LiM提車及測評

雖然標題已經說明了結果,但根據慣例,都要先說說選車的前因後果。老婆是三年前開始學車的,科目一是兩次通過,其他都是一次通過,C1。然後准備給一台6年的比亞迪S6她練手(平時拿來運東西)。因為到時候肯定會有很多磕碰,甚至意外,撞了也不想修,不心痛。但老婆覺得太大,不喜歡。我建議買台飛度,夠小、耐用、保值、手動、不貴,簡直是為新手量身定做。老婆又不喜歡兩廂。又問了一下當時很火的10代思域。落地要14萬多,還沒有現車。這個價格拿來練手是有點奢侈了。最後找到了一台吉利金剛手動,落地不用5萬,太合適了。

合照留念

本人25年駕齡零事故,歡迎各位交流安全駕駛技術。

❹ 寶馬5系的外觀怎麼樣它的配置高嗎

優點:空間很大,特別是後排,腿能伸直,呵呵,搞個車震有空間

缺點:一輛50多萬的汽車,後排溫區都不是標配。後備箱關起來非常的困難,這是最掉價的行為了,開著輛寶馬用上全身的力氣去關後備箱。防爆胎的舒適性和靜音性有點差。

外觀:霸氣的天使眼,寶馬的外觀後頭率還是很高的,可耐我們這邊豪車太多,又加上平時車很臟,還是不起眼的。

內飾:黑色內飾唯一缺點,就是車頂不是黑色而是灰色。不過也是有利有弊,因為全黑比較壓抑,朋友新買的賓士新E,內飾全黑,車頂也是黑,個人感覺有點壓抑。但是全黑看上去更高檔一點。中控用料也被大家評論爛了。軟質塑料質感還算可以,至少不會降低檔次。算是及格以上,良好左右。

空間:空間絕對滿意的

油耗:我長期跑市區自己測了很多次百公里16.5個有,絕對不是劇烈駕駛我總感覺不正常,一般530在12個油左右。

舒適:感覺有點硬,應該是防爆胎的原因。高速150車里很安靜座椅很舒服很厚實。最遠去過一次哈爾濱1300公里感覺開下來不是很累,頸椎也不疼。開別的車300公里頸椎疼的要死。開寶馬坐賓士絕對有道理

❺ 【C 200 運動版 這車怎麼樣】

綜合感受 賓士C級的外觀整體的流線性,我非常的喜歡,尤其是側面看起來整個車子很修長,很精緻,當然了,車前臉的賓士大標也顯得非常的亮眼。
我身高176前排完全沒有問題,後邊坐三個人也不會覺得不舒服,家裡正常使用,一般就是我們一家三口用的比較多,偶爾父母會帶著一起出去遊玩,空間也是夠用的,儲物空間也挺多的,後備箱算中等吧,好在由於防爆胎不需要備胎原本放備胎的位置還有儲物空間可以放一些隱私物品。

2.0低功率還是夠用的,一檔換到二檔有一點頓挫但是速度起來之後還是比較平順的一般都是用c模式,車多等紅綠燈起步稍微有一點慢,s模式,就好很多了,動力隨叫隨到,油門響應也非常的快,s+模式,試過幾次,尤其是跑高速的時候會讓你體會到推背感。

操作方面只要掛入s檔方向盤會變重省油模式,感覺有一點虛位c模式很不錯,基本可以做到指哪打哪,我一般在市區里開的時候都是用c模式。
舒適性還可以座椅比較寬大包裹性也是挺好的,坐在上面比較舒適,減震效果也不錯,對細小的路面過濾的也很到位,隔音效果在市區里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跑高速的話,胎噪和風噪有點大。

內飾跟它的豪華品牌相呼應很有豪華車的感覺,用普通的材料點綴出豪華,中央區空調的按鍵可以按下,也可以抬起非常的有質感,反饋力度適中,中控台像瀑布一樣垂下來一直延伸到扶手箱這種整體感和對稱感也比較的巧妙絕倫,加了氛圍,燈的中控台,晚上開車非常的有感覺。

油耗的表現,跟個人的駕駛習慣包括路況有很大的關系,我一般開車比較穩,但是喜歡在市區里開車,現在百公里油耗在8.4個油。

空間
外觀
內飾
動力
操控
舒適性
油耗

❻ 寶馬5系525,520,528,530,535有什麼區別

寶馬5系車的區別在馬力和發動機上。
1.寶馬520:
寶馬520Li由寶馬出品,最大的特點是回搭載了直列6缸發動答機和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最大功率為177馬力。寶馬520Li最大的特點是搭載了直列6缸發動機和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最大功率為177馬力,峰值扭矩為230N·m。
2.寶馬525:
寶馬525Li驅動形式 前置後驅,最高車速(km/h) 233,理論油耗(L/100km) 9.4,排放標准 2494。最大功率(kW/rpm)160/6500最大扭矩(N·m/rpm)250/2750。
3.寶馬530:
寶馬530Li是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汽車,寶馬530採用直6汽油發動機,四氣門技術,雙凸輪軸可變氣門正時控制系統(Double-VANOS),數字式電子發動機管理系統(DME)技術。
4.寶馬535:
寶馬535Li搭載了排量3.0升雙渦管單渦輪增壓L6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 225kw(306Ps)/5800rpm,最大扭矩400Nm/1200~5000rpm。前後輪胎都是固特異Excellence245/45 R18 96Y尺寸的防爆胎,特點是敏銳的剎車性能以及最佳的綜合舒適性能。

❼ 朗逸plus比雅閣好嗎它落地116598元貴嗎

朗逸plus比雅閣好嗎?它落地116598元貴嗎?

朗逸車系在過去的十年裡一共賣出了超過350萬台,是中國緊湊級家用轎車之王。在上個月,更換MQB平台的朗逸Plus上市,更大的尺寸和全新的配置讓很多消費者耳目一新。不過隨著換代升級,新朗逸Plus相比老款同配置等級差了6000元,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哪款配置更值得購買。

而我們在更換輪胎的時候,要注意選擇正確的輪胎尺寸和適合的花紋,並且注意輪胎的生產日期。並且因為大部分的汽車輪胎配的都是橡膠氣門嘴,由於長時間的風吹日曬也會老化,開裂導致漏氣,橡膠氣門嘴建議每次更換輪胎的時候一同更換,也可更換為鋁合金材質的氣門嘴,不會老化,可以一直使用。在換好輪胎的時候最好做一次四輪定位,並且將胎壓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在新輪胎工作的前150KM路程中,要盡量避免急剎車等操作。

❽ 寶馬X2空間大嗎儲物空間怎麼樣

X2的內飾結合了BMW功能和堅固的人體工程學設計。但是造型也會受到影響,一些包裝也是如此。X2對於較高的駕駛員來說有點尷尬,而且能見度低得多。

這些控制項都是邏輯布局,很容易掌握。iDrive將按鈕保持在最低限度,很高興看到儀錶板中的經典模擬儀表,這仍然是業內最好的。

由於座椅靠背可能被中間車頂支柱部分阻擋,因此較高的駕駛員會發現順利進出X2有點棘手。奇怪的是,如果前排乘客不是太高,就更容易進入後座。

方向盤和駕駛員座椅均可提供充足的調節,尤其適用於較高的駕駛員。較短的司機也能找到一個舒適的妥協。M Sport方向盤易於握持,換擋撥片位置優越。

由於車頂線較低,空間有限,特別是可選的全景天窗。也就是說,6英尺以下的乘客不會有問題。後排座椅適合兩個成人或三個小孩,這對於這種緊湊型車輛來說是值得稱道的。

由於X2的運動外形,其可視性明顯低於其更實用的兄弟X1。向前看是好的,側鏡是一個不錯的尺寸,但厚側和後頂柱支撐著一些強大的盲點。後視也非常有限。
硬塑料散落在X2的內部,可能比我們想要的價格要高一些,但合身和表面處理一般非常好。
我們首先來看一看X2的尺寸大小吧,X2的尺寸是4379/1824/1560,從表面數據來看,X2的表現已經非常不錯了,在同級車中的空間表現不說是第一,也一定是前列。小編在車展的時候去親測過,小編的身高是176cm,體型的話是正常體型。坐在駕駛位,調整好駕駛姿勢,頭部仍然有1拳的空間,所以前排的空間是不用擔心的。而坐在後排,腿也有一拳兩指的空間,從駕乘體驗來看,X2的空間表現是非常好的。同時X2的儲物空間是同級車中表現最好的,X2的後排可以按照40:20:40的比例放倒,非常的靈活,對後備箱是一個極大的提升。寶馬X2的後備箱是470L的大容積,本來就能裝很多東西了,X2還設計了後備箱地板下儲物空間,這也讓X2的儲物空間變得更大了。對了,X2因為配備的防爆胎,所以也變相提升了後備箱的空間。

❾ 圓夢藍天白雲,補2019款寶馬1系提車+Alcantara方向盤作業

提車差不多大半年了,一直沒有發提車貼,一是我不喜歡拍照,二是我不喜歡發帖子,但想了很久畢竟是自己第一台喜歡的車,所以還是補發一下作業。
之前一直開的是雪鐵龍的世嘉,手動擋,由於當時沒錢,選了自己覺得性價比比較高的,一直開著代步也挺不錯。就在去年,家裡領導拿到駕照,然後就說她也想開車,然而手動擋沒法適應,故將買車提上日程。於是就開始了選車之旅。然後就是對同級別車進行對比: 賓士A200L:說實話,新款的賓士外觀內飾確實漂亮,但試駕後,除了外觀內飾其他真的全是槽點,外加價格問題,主要是我窮,然後放棄。 奧迪A3:A3其實領導挺喜歡,結果一上車刺鼻的氣味撲鼻而來,然後就是雙離合低速抖動,再加上與銷售談價格,很多配置都要選裝,價格也不是很美麗,然後待定。 寶馬1系:最後看的寶馬1系,其實我是寶馬粉,但是要聽家裡領導的,所以一開始沒有直接看1系,而且1系照片一開始看確實不怎麼樣,看到實車後發現什麼是賣家秀和買家秀區別,實車很漂亮,然後試駕,2.0T+8AT,動力確實比前2台猛太多,操控也好很多,然後心裡想就是他了。接下來和銷售談價格,銷售也很爽快,價格達到心理預期,當天果斷下定。 如果選擇1.5T三缸的118i,那我還是推薦你選A3 1.4T,三缸時間久了是真的抖,我朋友的三缸X1我試過。順便說一下有些鍵盤車神的問題,為什麼不選凱美瑞、天籟、雅閣之類中級車,第一,我不是中年油膩男,我需要有點駕駛操控感的車。第二,我家有兩台車,不需要滿載,而且我的朋友沒有140斤以上的胖子。第三,95%的時間就是我和家裡領導2個人坐,我要這么大來沒用。
提車當天素車
新車9點幾公里,還行
大燈很漂亮
尾燈也很漂亮,就是車燈太大了,有一點不協調
迎賓M銘牌
目前使用6000公里,聊一下用車心得. 1.低速堵車的時候會有頓挫,但是能接受。 2.由於用的是S001的防爆胎,胎噪確實有點大,性能確實不錯 3.油耗目前10個,重慶太堵了,上下班全在堵,周末出去玩還是堵,油耗確實下不去。 4.沒有後視鏡折疊,118i高配有,但是120i領先沒有,沒有搞懂廠家邏輯 5.關於後驅和操控:我朋友3系、3系GT還有5系我都開過,說實話城市市區道路真沒什麼區別,所有大家不用糾結鍵盤俠說的前驅和後驅。 6.空間其實不錯,前排調好座位,後排還有1拳的空間,本人176CM,64KG。
碳纖維升降裝飾
防踢門貼
碳纖維裝飾
碳纖維裝飾出風口,一鍵啟動紅色按鍵
鋁合金踏板
M迎賓燈
車頂貼黑膜
中網貼黑膜
牛角後視鏡
側面線條
大屁股
應該是45°吧
18寸輪轂
小哥哥縫ALcantara方向盤套
縫好的效果
正面
側面
右前
說是改裝清單,實際就是一些內飾外觀的小變化: 1.仿M4尾翼 2.防踢門墊 3.全包圍腳墊 4.全包圍後備箱墊 5.碳纖維裝飾:空調出風口,中控框,檔把,玻璃升降框 6.仿M2油門剎車踏板 7.牛角後視鏡 8.三段式前鏟 9.M車牌框 10.M氣門嘴 11.M迎賓燈 12.一鍵啟動紅色按鍵 13.ALcantara手縫方向盤套 14.AX車頂黑膜、雙腎黑膜
車是自己開的,不要在意旁人的眼光,選擇自己喜歡的才不後悔,現在每次停車,都還是會回頭望一眼自己心愛的小車,目前都只是一些裝飾件的小打小鬧,等過了原廠質保,再進行其他的升級,例如剎車盤、剎車卡鉗、絞牙避震等等,現在先享受原廠的車況。 PS:先就到這吧,謝謝各位耐心看小弟小學文化的文字和手殘的拍照水平,大家多多包涵。

閱讀全文

與防爆胎176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暖氣一開閥門多久會熱 瀏覽:152
依波機械表怎麼上發條 瀏覽:139
大眾途昂儀表盤怎麼看油耗 瀏覽:874
泄露檢測裝置 瀏覽:328
馬達軸承線存在什麼問題 瀏覽:989
機械台班費用如何計算 瀏覽:423
三輪車前輪軸承蓋眼大怎麼辦 瀏覽:81
永康廣博電動工具廠 瀏覽:307
水製冷是什麼意思 瀏覽:504
熱水器紅藍閥門怎麼開圖 瀏覽:261
修理閥門需要什麼資質 瀏覽:963
全自動氰化物蒸餾裝置報價 瀏覽:459
pvc管閥門怎麼更換 瀏覽:478
盧瑟福做的是什麼實驗實驗裝置有哪些 瀏覽:565
閥門閥頭指什麼 瀏覽:819
預作用報警裝置控制器接線圖 瀏覽:424
什麼是機械手錶 瀏覽:515
蹲便器感應閥門怎麼安裝 瀏覽:844
實驗室迴流冷凝器裝置圖6 瀏覽:553
電熱水器紅色閥門是什麼意思 瀏覽: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