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防爆輪胎 > 防爆胎22寸

防爆胎22寸

發布時間:2021-10-10 19:17:21

A. 寶馬x6改裝22寸防爆輪胎

寶馬x6改裝22寸防爆輪胎,都有的

我們是廣州易龍汽車的,專業包圍,排氣,輪轂

B. 315/30R22是什麼車上得輪胎

這種輪胎抄是改裝款輪胎吧,原型是295的胎面加寬到315,22寸一般都是那些高檔SUV車子改裝的尺寸,至於車子那就多了,好多改的,但原型都是20寸的21寸的輪胎改的,22寸是極限!這輪胎應該是進口的不就是防爆胎吧!路虎攬勝,X3 ,凱迪等!配套的車子還沒大見過,可能是我OUT了!

C. 普利司通20寸防爆胎多少錢

1000-2500不等 看輪胎大小寬度,20寸的2000,21寸2300,22寸2500 19以下沒了解過,我的車是21的

D. 絕對不容錯過,精彩的騰勢X提車作業!

先自我介紹一下,坐標南京,原來開的是一輛國產車,油耗高,提速慢,是以前的鹵素燈,夜間照明不夠,夜間開高速總是提心吊膽,出於安全性角度考慮決定購置新車。 需求明確: 外形、動力、內飾、內部空間、輔助功能盡量齊全,預算30,預算不高,要求不低。[嘻嘻] 從此開始了漫長的看車歷程。。。。。。
1.寶馬X1、X3 首先躍入眼簾的是寶馬和賓士,不為其他,只因為這兩家4S店坐落鼓樓科創園,離我家最近,數分鍾即到。 寶馬X1:外形可以,內飾一般,內部空間很驚艷,可以說是我看的所有的車輛里內部空間最大的一輛,後備箱空間平板下面還有一個負一層,可以把東西基本都放在裡面,寶馬都是防爆胎,沒有備胎。外形、內部空間合格,內飾一般,那就試駕吧!河西的4S店試駕車是油電混合版,1.5T三缸發動機,給我的感覺是動力一般,並沒有傳說中寶馬強力的動力感,而且價格最高,電池也只是剛剛踩著線50KM,掛個綠色車牌而已,並不能純電行使,只是在低速狀態下,由電力驅動行使,速度一旦超過多少碼,系統自動切換至油動力。感受一般,性價比不高。而且老公認為,三缸的發動機,不平衡,高速運行狀態下,抖動是個大問題。 後來,我們又去了大明路的4S店,那裡的試駕車是頂配的2.0T發動機,直接試駕。2.0T發動機果然有了寶馬的風范,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駕駛感受,動力響應很積極、快速,提速很快,後來看資料,百公里加速8.1s/100km,果然可以,但是車噪(風噪+胎噪)也很大,因為寶馬是防爆胎,車噪就是代價之一,車輛降噪功能也不是很好,另外,最基本的autohold 功能都沒有!!這一點真的很過分!!!這個功能連10萬元的國產車都有,可是寶馬非要減配掉,真的過分!有人說了,那頂配有抬顯啊!沒錯,寶馬X1的抬顯是標配,但是因人而異,對於我來說,天天紅綠燈,踩剎車是絕對避免不了的,我寧願用抬顯換自動駐車功能,還有人說了,那你可以加裝啊?對不起,寶馬加裝不了!!! 最後,算下來,寶馬X1裸車27萬+稅23900+保險10000+上牌3280+裝潢大禮包20800+盜搶險2000,到手價34.54萬! 作為備選之一! 對了,自動泊車功能,寶馬銷售一般都會用3系給你試,不要以為和其他車系的自動泊車功能都是一樣的,告訴你!!!完全不一樣,至少一個是近乎完全自動,一個是需要你自己一直用一個手指頭按著按鍵才可以。看上去差別不大,但是真正使用起來,還是挺大區別的。 後來又去試駕了X3,內飾提升了不少,可是空間依然沒有X1大,舒適感比X1好些,試駕的是中配,感覺動力沒有X1的頂配提速快,銷售說你慢著點,轉速都上5000了,可是就是這樣,提速還不如X1,總價到手也要45萬左右,個人感覺性價比不高!
白色不愧是寶馬的經典色
要我選,還是藍色有魅力
中控台中規中矩
內飾略顯寒磣了一些
後排座椅背部不可調節,座椅長度縮減,但是腿部空間杠杠的,無人可比!
後排地板中間也沒有凸起,很平坦
只要不是仙鶴腿,基本碰不到前排,就是長途坐得久了,會不舒服
後備箱雙層,空間巨大
全景天窗,不錯
剛開始看GLB的時候剛剛上市,4S店還沒有試駕車,等了幾個月試駕車來了,動力感覺一般,自動泊車功能倒是印象很深刻,幾乎和寶馬的3系一樣的方便快捷。初看GLB,覺得都還不錯,7座靈活應用,但是一旦看過GLC,區別就感覺出來了。GLC第一次看的是白色,外觀只是感覺不錯而已,第二次看的是灰色,高大上的驚艷感立刻油然而生,星河軌跡的前臉大氣沒話說,內飾質感棒棒的,內部空間略有缺陷,後排中間底盤有不小的凸起,動力試駕的是260,只能說一般般吧,沒有太多驚艷,估計300要好很多。 古人雲:「開寶馬,坐賓士!」還是很有道理的!許多細節還是很人性化的,比如副駕後排可以電動調節副駕座椅前後位置,等等,除了空間,內飾細節、舒適性比寶馬好太多。 算算總價,GLC 260豪華版,指導價422800,優惠力度不大,無鑰匙進入還需加裝,算下來總價近50萬。 再吐槽一下,寶馬和賓士的宣傳冊,寶馬的宣傳冊和其品牌嚴重不符,只能說比國產車單張宣傳彩頁好些,和合資車4張宣傳彩頁差不多,和賓士不能比。賓士的彩頁,可以說,打開彩頁,就有一種置身車里的感覺,全方位高清畫面,介紹詳細,圖文並茂,沒得話說!!!
新上市的GLB
外形感覺有點像途觀
內飾比X1要好一些
7座,三排可放倒
方向盤滿滿的高級感
換擋器也很有質感,帶一個滑鼠鍵盤
GLC,星河設計很喜歡
漂亮整齊的發動機
白色的GLC好像少了些什麼
後備空間足夠了
後排中間位置基本上只能坐小小朋友了
中控台,賓士一貫的設計風格,
後排空間尚可
皮質襯托出妥妥的高級感
賓士的內飾越看越愛看[可愛],比寶馬的內飾精細太多太多
打開賓士的畫冊,如同身臨其境一般
上面是寶馬,下面是賓士,沒有對比沒有傷害
賓士的圖冊很詳細
騎縫線彰顯高級感
像不像滑雪的滑道[偷笑]
第一眼看到灰色的GLC,一下就愛上了它[色][色][色] 灰色的金屬感,銀河系的前臉,大愛啊
老公老是在耳邊叨嘮「林肯」這個牌子,好吧好吧,那就一起去看看吧! 第一次去過年前,2019年12月的時候,林肯的冒險家還沒有上市,只有MKC,老樣子,看外觀,不錯!內飾,不錯!內部空間,可以!試駕了一下MKC,差點沒把我顛死,避震性將體驗感降低了不少,動力響應不驚艷!銷售說,預計2020年3月冒險家上市,預計售價尊雅版前驅優惠完27萬,尊雅版全驅優惠後29萬。 第二次去已經是3月底了,冒險家已經上市,外形和MKC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價格比之前銷售說的漲了不少,尊雅版前驅優惠後28萬,尊雅版全驅優惠後30.5萬,之前MKC避震性能差的缺點改了,但是CCD自適應懸掛系統也只有尊耀版全驅的頂配才有,難道其他版本還只能顛PP?唉!28萬裸車,算下來到手也要30.48萬。當然林肯也有喜歡的亮點,最喜歡的就屬林肯的鋼琴鍵掛擋,不用手掰來掰去的,直接像彈鋼琴似的,用手指輕按一下,就好了! 後來查詢一下林肯品牌,志勇在線說是小眾品牌,他的建議是:如果你家車子多,那麼買一輛林肯冒險家無所謂。這話說的。。。
林肯的冒險家
這個好像是林肯的MKC
林肯自動泊車需要用手指一直按著
發動機和賓士的比比看
中控台還行,最喜歡它的鋼琴鍵式的換擋按鍵,很方便,省去了掛擋
方向盤一般般吧
座椅在車門上調節,和賓士有點相像
內部空間可以的,後備箱兩側還帶照明燈和側窗
老公一個勁的說福特性價比高,這個好,那個好!好好好!那就去瞧瞧唄! 我們是年前去的,展廳里半天沒有銷售接待,好不容易喊來一個銷售,問了幾句,也不太懂啥,只是一個勁的說,該有的全有,這個價格沒得話說了!!!好吧好吧!外形,我忘記了!坐進去,只記得內飾是土黃色的,不喜歡,銷售說可以換。關門,聲音沒有高級感!喊來老公聽聽關門聲,他也不說話了,恩,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不能試駕,走吧!從此再也沒有來過。 進入領克展廳,介紹的是03,外形忘了,顏色說只有一個,橙紅色,功能嘛!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它都有,關鍵價格還很便宜!試駕了一下,不得不誇一誇領克的試駕專員,介紹起來真的很詳細,事無巨細,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佩服啊!來到一段無人小路,讓我們所有人系好安全帶,全力加速,猛踩油門,急速剎車,多少米急停,我忘了,只記得我們幸虧都寄了安全帶,要不然肯定飛出去。試駕專員還給我們演示了好多功能,這些功能換我來開,打死我也不敢試,功能是挺齊全,小年輕比較合適!
福特展廳裝修明顯要簡單很多
該有的功能都有了,但是塑料感大大的
橙色的皮質實在不喜歡
領克的顏色要耀眼啊
現在國產車也不錯了
內飾還不錯
幾乎全封閉式的發動機前蓋
來到奧迪展廳,外形中規中矩吧,內飾處處充滿了桑塔納的味道,別問我為什麼。坐在後排座椅,想下車,哎呀!好歹我也不胖啊,下個車咋這么費勁,好不容易下來,回頭看看,後門果然很小,要換成胖胖,那豈不是下不來了?!問問試駕,也沒有試駕!算了,算了!就此別過!
奧迪,感覺說不上來
後排胖胖上下車有點困難哦
在汽車園看車,就是有一點好,什麼品牌都離得近,拐個彎就到。話說福特,凱迪拉克都是一個老闆。本人對凱迪拉克還是有一定好感的,幾年前推薦好友買的凱迪拉克,現在她家都成凱迪拉克家族了。好感來源於之前的一部電視劇《一主二仆》,看過的人都知道,張嘉譯開的凱迪拉克的SUV帥呆了,那時候就好喜歡!現在看看,還是很喜歡它硬朗的外形。再看內飾。內飾一般般,功能也很簡單,好失望啊!試駕體驗,更是失望,動力一般!唉~
硬朗的外形我還是很喜歡的
很霸氣的感覺
方向盤一般般
中控台也太簡單了吧
門庭羅雀的感覺
後排空間也一般般
只有外形可以看看
試駕了一下,動力一般般,毫無特色,圖有了外形
近日見樓上鄰居買了一輛路虎,才想起來還有路虎,去看看。展廳里左捷豹,右路虎,都是這樣布置的。是不是有點左青龍右白虎的味道?同款型,捷豹的價格要比路虎便宜不少,不喜歡捷豹的豹子頭,不看了。路虎的發現運動版,無論從外形,內飾,我都還是很喜歡的,方向盤很穩重大氣,內部空間尚可,尤其是天窗,全景天窗,一整塊大玻璃啊,看起來很霸氣,雖然不能打開,但是我又不抽煙,想想不打開也行啊!要求試駕,大明路的4S店,為什麼這里特地提這個呢?別急,看了後面你就知道了!銷售告訴我,性能版5座是不帶AUTOHOLD功能的,全系都不帶,行駛的時候,我特地路邊停了下來,腳踩剎車,腳移開,車子不走啊,停住的,問銷售,銷售說可能是這輛試駕車加裝了AUTO HOLD功能吧,回去要查一查。好吧,心生疑惑,開回店裡。說實話,我還是很看中這個功能的,畢竟紅綠燈天天都要碰到,有了要方便很多。到店裡,我又特地問了銷售,銷售查過之後告訴我,試駕車也沒有加裝這個功能。那為什麼車子不踩油門就不走呢?銷售這時候回答我,這里,敲小黑板了!!!銷售回答我:「可能是車子太重了,畢竟車身自重,還坐了4個人,太重了,起步帶不動!」阿歐!!!這是大明路的路虎銷售回答的話唉!!!車里坐了4個人,太重了,4個人其中還有1個是孩子,1位女士,加上2個成年男人而已啊!!!這也算太重了???這個動力帶4個人都帶不動???這輛車還能買嗎???這位銷售的回答也太奇葩了吧??? 後來,我們之後來到板橋的汽車園再看路虎發現運動版,這里的銷售告訴我,全系標配AUTOHOLD 功能,好吧好吧!許多人說,路虎小問題多,銷售說,國產的路虎還好,進口的路虎小問題會有。這個回答和志勇在線說的一樣。 算算價格,裸車31萬+稅2.75+保險1+服務費7500+上牌3000+裝潢8800,總價36.68,板橋要比大明路優惠多一點。 但是這位銷售的回答讓我心裡涼涼的了!
路虎的外形我喜歡,但是白色是普通漆面
能把奇瑞2個字去掉嗎?[偷笑]
硬朗的線條感
真正的全景,但是不能打開
後排空間略顯局促,中間凸起,
後排空間還行吧
後來陸陸續續又去看過雷克薩斯、沃爾沃等等車子,要麼外觀比喜歡,要麼內飾不喜歡,都沒有入眼的。 此處略去一萬字[偷笑]
一日,再次來到河西利之星看GLC,這里的展車是白色,看過灰色再看其他都入不了法眼了! 爺倆逛逛,就逛到旁邊的一輛電動車上去了,看了半天,把我也喊去看。首先,外形,圓頭滑腦的,挺可愛的。內飾,處處都有賓士GLC的味道。銷售簡單給我們介紹了一番,內部空間挺大的,後排中間底盤是平的。7座,可以放倒。試駕唄!不試還好,一試不得了,這個提速著實驚人!!!銷售介紹,百米提速4.3秒,哇!我沒聽錯吧!?這個數據都快趕上賽車了,盡管我對賽車一竅不通。呵呵。[嘻嘻]車身高大,符合我們對高高的SUV的感覺,內部空間不錯,後排座椅還可以前後移動,我特地到第三排坐了整段路程,顛簸感尚可,空間也不是非常壓抑,腿部空間需要將二排座椅稍微前移一些就尚可了,畢竟坐5人的機會多,7人的機會微乎其微,三排座椅全部放倒,後備箱空間也很巨大了。第一次試駕,感覺不錯,印象頗為深刻。售價在30萬左右,免車輛購置稅,又可以省下一大筆銀子。 後來銷售通知,有什麼世界環境日,搞活動,可以去瞧一瞧,反正離得近,周末下午就去了。離得近的好處就是10分鍾就到。店裡的試駕車是紅色的,展車有紅色、灰色、藍色、白色。進一步了解,騰勢分為全電動和油電混動兩種車,每種又有4個版本配置,經典版以上配置大致相同,只是輪轂輪胎、車身顏色、前排腿托、記憶座椅幾個小細節不同,價格相差1-2萬不等,頂配續航多20公里,充電速度快一些。充電反正都是晚上充電,一夜快慢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樣的。大多數時候,一天30公里,續航80公里足夠了。老公仔細比較了一下經典版和運動版的輪轂,20寸和22寸區別,輪胎米其林和什麼牌子的忘了,22寸是扁平胎,20寸的米其林胎舒適性要高些,這一點,老公直接否定了頂配,說扁平胎容易壞,娃也說20寸的安全性高,(你一個十歲的娃這也懂?),盡管我很喜歡梅花造型、雙色的輪轂,但是遵從我家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運動版黑色邊框,全家都不喜歡,眼光一致,還是喜歡鋁合金邊框的顏色,這一點沒有異議。最後敲定了經典款。 心動動,老公在思量中最後交了定金。 雖然交了定金,但是說實話,我們並沒有確定就要買它,所以定金單上特地讓銷售備注下:定金可退。有這顆安心丸就放心了。
圓頭圓腦的騰勢,蠻可愛的!
側面看,梅花造型的輪轂很大氣
左看右看都好看[可愛]
電動尾門還帶自動感應功能,全了
三排放倒,後備箱空間杠杠的
木紋+皮質感,和賓士GLC一樣的高級感
發動機五顏六色的,應該是比亞迪的發動機
灰色大氣啊
藍色在陽光下有些像黑色
紅色很耀眼,只是配上綠色牌照有點。。。
看論壇里有網友說騰勢和比亞迪唐相比,都是比亞迪的技術,多個幾萬塊錢,不如買比亞迪唐,於是我們特地來到了比亞迪店一探究竟。動力估計差不多,只看了外形和內飾,自己比較吧。 咨詢比亞迪銷售,唐的頂配裸車優惠完也要27萬,價格毫無優勢而言。
比亞迪唐的前臉
build your dreams,比亞迪,
內飾中規中矩,少了賓士的高級感
輪轂也很普通,沒有了騰勢的打孔剎車盤
後備箱差不多
比亞迪和騰勢同色進行對比
比亞迪和騰勢的中控台,對比
銷售寫定金合同的時候,說要選擇一個顏色,我們都沒想好什麼顏色,銷售說:後面可以換,沒關系的!環視了展廳內的樣車,老公說你開的多,還是選紅色好看,那就先定紅色吧。老公特地讓銷售把可以選擇的紅色、白色、灰色、藍色幾輛現車的車架號、發動機號全部調出來抄下來,呵呵,講究的人又開始了。白色尾數834,紅色826,灰色911,藍色已售。 每個顏色的樣車,我都前後左右拍了照片,回家後仔細比較,征詢好友的意見。家有寶馬賓士的姐強烈建議不要買紅色,說紅色不保值。恩,需要考慮保值。再看看,以後可是要上綠色牌照的呀,紅配綠,哎呀!算了算了!那就白色灰色藍色里挑選吧,藍色有些別克商務車的感覺,老公首先否定掉了。那就剩下白色和灰色了,白色尾數834,他也不同意。問銷售,如果再等下一輛呢?銷售詢問過,即使現車讓給別人,再調來一輛來,車架號也是未知,不能控制,來了必須要,想想還是算了!未知系數太大,不可控,還是在現車里挑選現實些。這樣只剩下灰色了。 那段時間,沒事就在路上觀察白色和灰色的電動車,發現滿大街跑的白色電動車大多數都是打車公司的,特斯拉、蔚來等電動汽車綜合看來,還是灰色的大氣,有科技感。記得有一次,晚上在小區門口看見一輛黑色的蔚來,我們立即下車,圍著蔚來繞三圈,還趴在窗口朝車內張望,還好沒有被別人當作小賊。[偷笑] 糾結顏色的過程大概有半個月吧,最後通知銷售改灰色。這個期間,我帶2個朋友去試駕了一下騰勢,朋友提出了幾個疑慮,這個車畢竟小眾,以後的售後維護如何有保障?電池如何質保?續航能力如何,跑遠程沒有充電條件怎麼辦? 專業的銷售一一作答,騰勢的銷售、售後、維護保養都有賓士4S店負責,即便以後停產,如同SMART一樣,會負責到底。電池8年?萬公里質保,有問題直接更換。純電動續航500公里左右,混動經典續航80公里,頂配100公里,遠程SOC調至50%,加滿油箱,可以自充電,汽油車能跑多遠,騰勢也能跑多遠。哈爾濱、西藏都去實際試駕過,低溫情況下,對續航有一定影響,但是也是可以的。而且,遠程自駕游,還可以利用電池放電,燒熱水、吃火鍋、煮麵條等等,車載冰箱也可以的。朋友還提出了一個疑慮,方向盤的操縱感覺,不是非常明確。這一點,我試駕的時候也感覺到了,後來我仔細思考了一下,這是個仁者見仁的問題,男人偏愛操縱感,喜歡方向盤重一些;而我偏愛輕便感,轉動方向盤很輕松,適合我,車輛駕駛過程中調整方向的時候,方向感不是很明確,這一點,車道保持功能足以彌補,安全性能毋庸置疑。另外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再好的車以後都會更新換代,騰勢X以後也會變為二手車置換,保值率上的確不如汽油車,但是轉念一想,十年開下來,汽油車也需要5000-10000元左右的汽油費用,十年算下來也要5-10萬,這個燃油費用+車輛購置稅,和保值率也大抵差不多了。 看遍市場,30左右的汽油車,符合我們要求的還真沒有,騰勢標如果換成賓士大標,價格至少+10多萬,比如GLC。是要面子,還是要里子,這個看個人價值觀的選擇了。反正我們都過了要面子的年齡,自用舒適來得更重要一些。 終於,糾結的我們終於不再糾結了。 最後,騰勢X灰色911,敲定!
紅白藍灰,四色拼圖
同是白色,騰勢的漆面是珠光鋼琴烤漆,路虎的是本白普通漆面
賓士GLC,灰色大氣,白色像兩只翅膀
灰色的賓士GLC,和灰色的騰勢,兩種不同風格,都好看
白色的GLC,和白色的騰勢,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的高材生同事說白色騰勢完勝
最後糾結於白色和灰色
白色和灰色的PP
最後定稿灰色!
既然確定了,那就開始一系列的准備工作,充電樁安裝。首先要向供電公司申請,現在很方便,下載一個APP,准備好身份證、車位租用/產權證明、物業同意書,就可以在APP上申請了,沒兩日就來人實地勘測。其實我們早就看過了,我們家是新小區,地下車庫里各個樓棟在車位附近都配備了專門的充電樁電表,其他樓棟已有人安裝好了充電樁。很簡單,供電局來安裝一個電表,4S店聯系專人從電表箱放線管到指定車位,安裝充電樁,我家是直接安裝在牆壁上,我看論壇里還可以安裝在地面,只不過加裝一個立柱罷了。我覺得充電樁裸露在外面,不是很可靠,還是安裝在箱子里安全些,於是我又在網上訂購了一個特斯拉的專用電源箱,都是標准尺寸。我定的是經典版,原本只需要4KW,也就是4個平方的電線就夠了,30米內1788元,頂配的是6個平方,每平米+6元,想了想,萬一以後升級換代呢,還是直接放6個平方的電線一步到位比較好,一共37米,總共算下來2800元。 充電樁安裝完畢,就等著提車了。
小區車位附近直接預留了充電樁電表箱,方便了許多
可以安裝15個電表
工人師傅還是很專業的[強]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員,放心
電源箱是我自己在網上買的,其餘的空開,電線是他的
安裝完畢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別的車主安裝在地面上的充電樁
地面充電樁僅供參考
講究的人終歸是要講究的,算算黃道吉日,2010年5月10日周日提車,5月12日上牌。賓士4S店還給我們舉行了一個隆重的交車儀式,大屏幕打著「恭喜 *** 先生 喜提騰勢DENZA加入利之星大家庭」賓士4S店有一點好,所有費用不強制你交,所以我們就沒有繳納上牌費,自己去上牌的。 銷售說上牌只有板橋可以上綠色車牌,結果我們問了專業人士,江北車管所也可以的。那就去江北吧,人少。上午先辦了點其他事情,正好避開了早高峰過江的堵點,10點鍾過江車輛不是很多。坐高大的騰勢就是舒服啊,不一會就來到了車管所,直接拍照交資料,以為很順利,結果問我們購置稅交了嗎?不是免稅嗎?交警說,免稅也要去稅務局走流程,還是科巷的稅務局。暈,這點銷售怎麼沒說呢?這個點去一來一回,中午人家辦公再休息,辦好再回來,那今天就甭想把牌照辦好了,沒辦法啊!老公啟動車子,准備去科巷了!不急,先打電話給銷售,問問情況,是否可以網上辦理?一問,才知道,原來也可以網上辦理交稅的,趕快喊老公下車,再回到大廳坐下來操作手機。按照銷售給的鏈接,老公手機怎麼也打不開,暈!關鍵時刻,華為靠不住啊!還是用我的蘋果吧。蘋果很順利,全部辦理好,沒有回執,原來有小竅門,要在別的網頁找到辦理結果,還好還好,好事多磨啊!全部辦理好,再去找工作人員,江北車管所中午也有人值班辦理,真好,還不用排隊!! 工作人員說綠色牌照可以自己網上選號,第一輛車自己選牌的煎熬記憶猶新,我們怕麻煩,還是50拍1吧。中午沒人,不用排隊,直接拍,環視一圈,只有000**,09989,01971幾個號碼還不錯,有一個印象很深刻,00250,哈哈,您二百五,估計永遠不會有人選這個號牌吧!工作人員都說000**號,連貫起來的數字多,嗯,是的,還好記,**號汽油!呵呵!就它了!上牌0等待,完美!
利之星的交車儀式還是很用心的
美酒、綵帶、鮮花,准備妥當
大師算的日子果然好,母親節,店裡還准備了小禮物
交車儀式開始
美酒,你喜歡哪個?
南京利之星
綵帶飄起來
老公說這叫什麼打孔式剎車盤,用在專業賽車上的,代價不小
來個全家福
車管所上牌檢查車輛
屏幕跳起來,看到00250了嗎?哈哈
小騰在外面默默地等待,會給我上什麼號碼呢?
敲定啦,一百以內的號碼,很滿意!
上牌不用等,真好!
上牌完成!
功能太多,摸不清,還是貼上標簽吧!大家不許笑話我哦![偷笑]
倒車時回正方向盤也分不清,還是老老實實地貼上上下標簽,比較一目瞭然!出庫的360全景必不可少,車太大了,還不適應!
自己在網上買了這個,裝上很合適,和腳墊也很搭配。推薦!
後備箱也買了,裝上逼格瞬間提高,推薦!
紅白藍灰紫,五色頂配版本,從北到南,齊聚金陵!
妖妖的紫色[可愛]
沉穩的藍色
灰白紅藍紫,打卡南京地標——南京眼!
灰白紅藍紫,打卡南京地標——南京眼!
灰白紅藍紫,打卡南京地標——老門東!
灰白紅藍紫,打卡南京地標——中華門!
灰白紅藍紫,打卡南京地標——紫金山!
灰白紅藍紫,打卡南京地標——總統府!
灰白紅藍紫,打卡南京地標——中山陵!
灰白紅藍紫,齊聚金陵河西利之星店,打卡南京地標,准備出發!
灰白紅藍紫,齊聚金陵河西利之星店,打卡南京地標,准備出發!
灰白紅藍紫,打卡南京地標——河西保利大劇院!
灰白紅藍紫,打卡南京地標——大報恩寺塔!
灰白紅藍紫,打卡南京地標——新街口金陵飯店!
灰白紅藍紫,打卡南京地標——鼓樓公園!
灰白紅藍紫,打卡南京網紅打卡地——西橋!
可愛的小胖騰們![可愛][可愛][可愛][可愛][可愛]

E. 朗逸plus比雅閣好嗎它落地116598元貴嗎

朗逸plus比雅閣好嗎?它落地116598元貴嗎?

朗逸車系在過去的十年裡一共賣出了超過350萬台,是中國緊湊級家用轎車之王。在上個月,更換MQB平台的朗逸Plus上市,更大的尺寸和全新的配置讓很多消費者耳目一新。不過隨著換代升級,新朗逸Plus相比老款同配置等級差了6000元,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哪款配置更值得購買。

而我們在更換輪胎的時候,要注意選擇正確的輪胎尺寸和適合的花紋,並且注意輪胎的生產日期。並且因為大部分的汽車輪胎配的都是橡膠氣門嘴,由於長時間的風吹日曬也會老化,開裂導致漏氣,橡膠氣門嘴建議每次更換輪胎的時候一同更換,也可更換為鋁合金材質的氣門嘴,不會老化,可以一直使用。在換好輪胎的時候最好做一次四輪定位,並且將胎壓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在新輪胎工作的前150KM路程中,要盡量避免急剎車等操作。

F. 寶馬X5原裝輪胎是什麼規格是不是防爆

是防爆胎抄,規格:255/55R18 109V。

不同牌子不襲同型號的寶馬x5防爆輪胎價格也會不一樣。

防爆胎胎側壁比較厚,在胎側外面有明顯的字母標知識如「ZP」或「RSC」,寶馬的原廠防爆胎有五角星標志,普通輪胎在胎側外面沒有特殊字母的標記。

防爆輪胎在輪胎泄氣的情況下,車輛仍然可以80公里/小時的車速行駛80公里;如果駕駛者沒有爆胎後駕駛經驗(大多數人都沒有),可能會做到錯誤的駕駛動作(例如急剎車),這將導致車輛無法挽救的失控。

(6)防爆胎22寸擴展閱讀:

輪胎的壽命與氣壓有很密切的關系。胎壓過高、過低都會引發輪胎過度磨損,造道成爆胎。專如果駕駛員發現由於氣壓過高造成輪胎過熱。

絕對不允許採用放氣、向輪胎上澆冷水的方法來降低溫度,這樣做會加快輪胎的老化速度,大大降低輪胎的使用壽命。遇到這種情況只能屬停車自然冷卻降溫、降壓。對於胎壓過低,駕駛員要及時充氣,並檢查輪胎是否有慢撒氣現象,以便更換氣密性好的輪胎。

G. 心隨5動,伴5同行,寶馬X5 xDrive40i 提車兩周作業

2020年5月8號訂,5月18號提,40i尊享運動
輪胎寬的甚至讓人懷疑有沒有必要
夕陽余暉下的背影
汽車的第一屬性肯定是代步工具,但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好,你會對安全、舒適、科技等有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承載著車主社會地位的一定衍射。所以,多數人在適當的時候會換車,只是根據財力水平變化、工作生活性質、車輛技術發展、消費理念轉換等因素周期有所不同。 拿我自己來說,年齡屬於80後中第一梯隊,從農村靠上學走入城市,從零開始逐漸紮根。雖然沒混成成功人士,但隨著不斷的辛勤努力,收入越來越高。從事軟體行業,從小對科技很感興趣,對於汽車這種機械和電子的結合品自然是十分關注。
我以往的換車經歷,曾經在Q5L論壇《第5次買車,選擇Q5》中講過大概如下: 1.2008年初最低配大眾捷達,從0到1的突破; 2.2010年秋二手福特福克斯,變成了自動擋,有幸搶上個京牌; 3.2013年底基本款奧迪A6L,豪華品牌的初探; 4.2017年初給老婆購次頂配寶馬X1,結緣BMW; 5.2018年秋奧迪A6L換成Q5L,功能配置大幅提升; 點上圖可以鏈接到《第5次買車,選擇Q5》
Q5L是我很欣賞的車型,提車之後也很滿意,從動力輸出、懸掛舒適、科技裝備、音響效果、噪音控制,比我們前面的X1和A6L都有不少的提升,真的是一部好車。 遺憾就是當時頂配沒車,沒堅持選裝買了現車,缺少了我想要的ACC和座椅記憶、抬頭顯示、360全景。 2019年初春節去澳洲自駕游,租的車帶acc,體驗了幾千公里覺得非常有用。本想加裝acc、座椅記憶、360等,覺得改動太大影響安全,而且花那麼多錢,快趕上賣車的損失了。 然而最重要的換車原因是新一代X5驚現,這是我多年的理想之車。以前我能看上的配置定價要在120+,而這次定價遠低於上一代,頂配85基本包含的全部我想要的配置,這讓我燃起新的慾望。
轉出這個車真的有些不舍,只能安慰自己:轉出Q5的錢用來付X5的首付,相當於X5也是這台Q5價值的延伸,他依然與我同行。
剛換車時間太短,雖然惦念著要換X5,也不能那麼快下手,只是先關注,盼著等到個幾萬的降價,也平衡一下Q5L的虧空。 2019年國慶節,從青島自駕游回來,順路去天津空港看了看平行進口車,想看看是不是很便宜。了解到3.0低配確實便宜,但是沒什麼配置,如果我看上的配置,價格不低。算了一下那個差價沒能打動我,覺得那麼多錢都花了,便宜幾萬買個平行進口意義不大。 2020年春節假期,疫情剛剛開始的幾天,正好在日本。那邊的朋友正在考慮買車,從4S店租了一輛全新X5帶我們跑了趟富士山,連高速再山路都體驗幾百公里下來,覺得確實還不錯。噪音比X1小的不是一星半點兒,開起來路感非常舒適,這推動了我買這個車的意志,盡管日本朋友最終選了GLE。
日本的35d柴油版
日本是右舵,看著感覺也豪華
日本朋友最終選擇的GLE,比我晚提車四天,這張圖是實拍,去過東京的朋友會不會看著這地方眼熟?原因主要是日本人普遍覺得賓士更高級,其實同中國很多人(不評價)
經過一些經歷,逐漸想開:那麼多年的辛勤耕耘,在自己的領域幫助了很多人,也賺到了足以支持這個小目標的金錢,就應該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獎勵自己。 此外,隨著年齡的增加和事業圈的積累,覺得自己有基礎在今後賺到更多錢。能有輛理想座駕,也是一個內心中士氣的提升,會更有助於事業發展。這個事情老婆也逐漸也認同了(洗腦了半宿)。
核心PK的車型
在開了A6和Q5L之後,再提升級別,其實沒太多可選擇了。轎車我唯一感興趣的就是還有賓士S級,那應該是50之後考慮的。40~50這個年齡區間更適合的還是中大型SUV,出於我對配置的關注,都是僅考慮頂配車型。下面分別解讀一下,按最不可能到最可能排序: ★XC90:配置不錯,優惠力度大,缺陷就是2.0排量和比較傳統的人機系統; ★途銳:其實論配置參數和價格來說是真不錯,比後幾個車型至少便宜十幾萬,但是找不到豪華車的感覺,買了之後還是得想換車,還有曾經注冊過試駕活動但是沒4s店聯系我; ★Q7:中期改款後內飾換為最新一代,可外觀無感,在2019年末廣州車展我看完A6allroad從這個旁邊過去都懶得多看一眼。 ★卡宴:多人的夢想,可我從來沒喜歡過,覺得就是個換殼換標改調教的途銳(無知)。 ★A6allroad:這個車我鍾情很久,一直期待著新一代的上市,2019年11月廣州車展首發現場看到真車,覺得那叫一個完美。到2020年3月終於上市了,拿到國內的配置和價格,還是放棄了。配置太低需要大量選裝,需要等幾個月不說,大量選裝之後價格比X5少不了多少了,終究也還是A6。 ★GLE:多年來一直覺得不錯,新一代出來意料之中內飾跟E一樣已經審美疲勞,外觀有點兒太厚,感覺像麵包。拿頂配來說,帶了空氣懸掛和後排座椅可調,在有優惠的時候跟X5價格相當,算是有些競爭力。五一節我聯系認識的銷售問,受疫情影響優惠沒了,競爭力消失。賓士這個品牌在我心目中,做的車型太多了,心理感覺哪款車型都不是特投入。 ★Q8:在墨爾本的商場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覺得非常驚艷,國內上市後也試駕過,確實不錯的車,可惜定價太貴,能到8折性價比才合算。順便說一下為什麼不把優惠10萬的X6備選,就是實在受不了那個外觀,Q8還算是轎跑SUV里比較正經的。 ★X5:其實我並不鍾情寶馬這個品牌,從來也沒有過所謂藍天白雲夢。但從知道了這個車,就把它視為理想之車,在工作勞累煩躁的時候,打開汽車之家看看參數和照片,就覺得更有奔頭,盡管曾經覺得遙不可及。其實這個車也不完美,比如上下車不方便,後座不能調節。但是這次換代後,他的動力、他的外形、他的內飾、他的配置、他的操控、他的品牌、他的定價,是那麼的中庸,讓人挑不出什麼。 這樣說來,就是X5了。 另外一個增分項,寶馬是我們大客戶,我作為工作人員參加過很多的寶馬活動,認識寶馬公司一些人,分別在畢爾巴鄂、北京、倫敦見到全球主要高管親身,雖然他們不認識我,哈哈。別管怎麼說,跟這個公司還是有緣分的,但本文沒人給我一分錢啊。
自從確定選擇X5,就確定一定買頂配,低配選裝一是等得時間長,另外到換車出手的時候,選裝的費用基本是忽略的。 然後是顏色,優選白色或極地灰,後來同事提議炭黑也不錯,所以也加入了選項。 想想訂車至少要到兩個店做做對比吧,先去了家附近的店1,認識一個銷售還是老鄉,大概聊了個價格,無奈不當天交錢就不能給到最低價,我還沒去別的店問過也不能說當天就交錢啊。次日,就是5月8號去家附近另一個店2找以前買X1的銷售去看看炭黑實車,覺得顏色還可以,於是開始談價格。最終經過和店1電話聯系的PK之後,選擇在店2交款確定,有點兒對不住店1的老鄉銷售,但是這種PK總得得罪一個人。
其實店2的價格最終還是高,而且車出廠是22寸輪轂我也不是很想要,但是選擇這里最主要原因是一個情懷:2009年我剛來北京創業,辦公室就是眼前左二的樓,那時就一個人寫代碼開發程序,每當勞累的時候就看看窗下的寶馬4s店給自己鼓勁
原本以為月底到店,但提前來了,中間幾天經歷各種手續,5月18號來提車。這是看到他的第一眼,銷售正在給擦拭。
坐上來體驗一下,一切都是新的,行駛19km,可能有幾公里是在美帝的土地上
開出來了,正對著的樓18層一個窗戶就是我當年來京創業起步的地方
銷售也不確定ACC的功能,我出來第一時間試了一下,確實是5AU
由於前面開的車已經是比較好了,所以功能性提升並不是很大,但是我最為追求的「全速自適應巡航」真的很好用,有些超出預期。這個高級輔助駕駛,在高速或四環低於60公里時速時,基本實現全自動,從北四環到東四環四惠晚高峰時段基本只干預了一次,油門、剎車、方向盤完全不用碰,只要你眼睛得看前方。有空我寫個詳細總結規律的帖子。
今年5月好天氣真不少。
夕陽下霸氣的雙腎,炭黑和高亮的對比還不錯
雨過天晴,燈光閃耀
我糾結了不少時間的22寸輪轂,後來跟試駕車20寸防爆胎的對比,我這個明顯舒服。
從某寶買了一條備胎解決22寸輪轂的後顧之憂,放在後備箱下層是嚴絲合縫。在試裝備胎時還出了個意外,好在有驚無險,有空寫個帖子分享。
內飾科技感不錯,司機側能控制副駕駛的座椅,這個很人性化。
XXXXXX的檔把。
提車10來天,互聯駕駛功能終於開通了,與奧迪的各有所長。
液晶鑰匙和一個數字鑰匙,親測可用(另一把刀鋒鑰匙沒拍),液晶鑰匙總玩兒電池10天沒問題。
買輛百萬級別的車,對有些人來說可能就如同普通人吃頓飯,但對絕大多數普通人還是不小的開支。 於我而言開上這個車,不是為了向誰炫耀,只是對自己努力奮斗結果的一種證明。從小認為自己還算聰明,不玩兒游戲不打牌,不去吃吃喝喝,用自己的方式一直努力學習知識,積累人脈關系。 奮斗到40歲還平均每天工作14小時,應該用適當的方式獎勵自己的過去,並激勵自己持續努力創造更精彩未來。 只要堅持夢想,並為之努力,凡事皆有可能! 與堅持夢想者同行。

H. 【xDrive40i 尊享型 M運動套裝 這車怎麼樣】

#最滿意 動力最滿意,線性而綿密,渦輪遲滯小,震動小,幾乎感覺不到變速箱的存在。
#最不滿意 1.沒有48V輕混技術,這是最大的遺憾。我喜歡48V技術不是因為省油,而是因為它能省掉發動機前部帶動水泵、起動機的皮帶輪部件,能減少發動機動力消耗以及降低故障率,減少了易損件消耗,還有電子渦輪加持。 2.一千轉左右變速箱有拖拽感。 3.內飾和車機系統美觀度相比賓士有明顯差距。iD7的UI設計和自身iD6比還行,和MBUX感覺差了一代,iD8又享受不到。
#綜合感受 選擇X6的原因是寶馬是公路之王以及溜背運動造型。
#空間 因為沒有小孩,空間覺得完全夠用。後備箱空間更是足夠。
#外觀 22寸輪轂,選配的目的是避開防爆胎。防爆胎太重且硬,為了一項安全提升犧牲了太多,減輕簧下質量對操控提升簡單而直接。最愛的輪轂造型是中國市場沒上市的M50i的那款雙叉輪轂,過段時間定製一套這個造型的國鍛輪轂。輪胎耐磨系數280,正好符合我的要求,如果是220左右會更好。很多輪胎沒等磨完就到更換年限了,還不如軟一點抓地力好一點做到磨損和更換年限同時到。
#內飾 真皮儀錶板,推薦配置。選車時也找不到選了該配置的實車,只能對比圖片。真皮質感明顯增加,儀表台是天天開車面對的部分,質感好心情就好。
#動力 動力線性而綿密,運動模式下不給你任何遲疑,和賓士那種「不給你特別猛」的加速不一樣。渦輪車兩腳油門加速法讓你感受新的世界。
#操控 整體主動轉向,在乎操控必選項,國內的試駕車普遍沒有該配置,後來我找到了帶有該配置的奧迪Q8試駕車,印象深刻。狹窄通道里的車位能一把倒進去,轉彎時尾部靈敏,最直觀的感受是車頭轉向很快,掉頭時很容易」轉向過度「,要比普通車更早地回方向。
#舒適性 各個駕駛模式可以切換,我感覺寶馬的舒適模式還是挺「運動」的,如果有能調成日系車的舒適加模式就好了。
#油耗 目前4500公里,百公里12.2。

I. 【車主點評:駕駛感十足的寶馬5系提車一個月了】

#選車理由 當初一開始是看3.0T的A7,然後在價格上沒談好,剛好邊上有寶馬的4S店,就進去看看,當時4S在做優惠,X3M,M4,540i三輛車的價格都差不多,相差不會超過5萬,因為家裡有三輛SUV了,就沒有考慮X3M,在M4跟540做抉擇,後來考慮到偶爾要充當商務接待的需求,最後放棄了M4選擇540,也是不小的遺憾。#最滿意 3.0T的動力在日常駕駛的時候是完全夠用且過剩的,在街上從來不虛別人,要蹦就來蹦一下。油耗也是我滿意的這個地方,可能是我高速跑的比較多並且也總是開的比較平穩,油耗在6.2-6.7之間浮動,但是激烈駕駛的時候能達到20+駕駛感會比家裡的那輛邁巴赫來得好開,DSC全關油門一踩尾巴就能甩起來。#最不滿意 懸掛調節還是太硬,稍微有點不平就顛簸得厲害。後排空間也只能算夠用,成年人一拳半的空間,相較於長軸五系還是相差甚遠。#空間 前排的座位都挺大的,但是後排還是不太行,
後備廂容積:後備箱比一般轎車都大,22寸的箱子總的塞了三個,手扶箱還是太小,手套箱的空間算還說得過去#外觀 也就普通5系的模樣,沒有太多的突出點。喲自己換了輪轂,標配的液晶鑰匙除了吸引眼球以外,其實挺雞肋的。#內飾 寶馬內飾一直沒有太過於突出的地方。寶馬的氛圍燈顏色可選項還是跟賓士的64色沒辦法相提並論。新車的皮革味還是算挺濃的,開了快一個月還沒完全才散去。副駕駛頭枕的位置總是會有異響#動力 動力還是十足的,油門隨踩隨到,推背感也很明顯。舒適模式的時候動力就已經不虛街頭大部分車,運動模式下,野獸開始出籠。時速0-30之間,換擋頓挫還是十分明顯。#操控 方向盤隨打隨到,DSC全關運動模式一開給油就漂,自動泊車只能說是雞肋,一排停車位愣是檢測不到,有這個時間已經停完車了。提車第二天就出現方向盤電動調節故障,去檢查後說是設計問題,通病,車內超過50度方向盤調節就失靈。換了個原廠模塊。#舒適性 不知道是不是車身低的緣故,總感覺同樣是轎車,坐完540坐S級就感覺賓士的座椅車身都特別高。懸架調節還是偏硬,路況稍微不平感覺都十分的明顯。哈曼卡頓的音響效果還是可以的,但是可能因為防爆胎的緣故,胎噪的聲音還是蠻大的。#油耗 高速平穩開的時候油耗相比於普通2.0T的車還要低。高速油耗在6.2-6.7之間,在3.0T里算特別省油了,市區平均在11-12L,油耗也還能接受。

閱讀全文

與防爆胎22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放錯裝置設計及使用管理規定 瀏覽:982
奇駿換顯示屏後如何改儀表盤的時間 瀏覽:411
手機製冷器什麼品牌好 瀏覽:548
宏光車都用什麼軸承 瀏覽:275
鋼筋加工機械設備廠家有哪些 瀏覽:139
買進口軸承怎麼從山東發貨 瀏覽:119
軸承里孔50外空80是什麼軸承 瀏覽:175
史丹利全球電動工具領導者怎麼樣 瀏覽:364
泰拉瑞亞機械蠕蟲怎麼掉落 瀏覽:184
軸承608內外徑是多少 瀏覽:500
家用醫用器材都有哪些 瀏覽:517
勤和五金製品廠 瀏覽:97
騰訊視頻網頁端設備是什麼原因 瀏覽:413
小強電動工具廠家電話 瀏覽:326
山東省機械化種地多少畝合適 瀏覽:158
2常見的傳動裝置有皮帶傳動 瀏覽:35
磁性閥門鎖上的字母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724
零件超聲波清洗機怎麼選 瀏覽:129
湖南防雷裝置檢測機構 瀏覽:378
機械表上的星期怎麼調成中文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