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冷水機能效比是多少
冷水機的能效比是3.8。B. 製冷機組能效比=製冷量/壓縮機功率。能效比為6左右,這是否違背了能量守恆定律,請對此進行解釋。
能效比數值為6並不代表就違背了能量守恆定律。
能量守恆定律是對自然現象的客觀描述,肯定是正確的。
但這里的 能效比,指的是製冷機在消耗一定電力的情況下把熱量從一個區域轉移到另外一個區域的能力,也就是說消耗1倍的電力,可以實現6倍的熱量轉移,並不是產生或消耗掉6倍的熱量。
現實中實測能效比超過6的製冷機組有很多,最常見的是在離心機上面。
C. 空調1匹是多少瓦
1匹=735.5w
在空調設備中,1匹指給壓縮機輸入735.5W的功率所能產生的製冷量。與一般的功率單位匹意義是不一樣的。這里的1匹 是根據能效比算出來的。一般認為空調壓縮機的能效比平均值為3.4,則輸入735W的電能所產生的製冷量約為3.4 × 735.5W ≈ 2500W。
1P空調一般是功率在693--800W左右,適用房間面積在10-15平米,嚴格的說在12平米左右適宜。
空調匹數的選擇
買空調並不是匹數越大越好,一定要按房間面積來挑,合理的匹數在使用時的節能效果會比較出眾,對於面積狹小的房間,選擇匹數大的空調就是一種浪費,對於空間較寬敞的房間,匹數不夠則達不到理想的製冷制熱效果。
換算到房間面積,1匹空調適用房間10-15平方米,1.25匹適用10-19平方米,1.5匹適用16-26平方米, 2匹適用20-37平方米,3匹適用50-58平方米。
買空調要根據空間大小和實際居住情況來選擇。一般的選擇原則為:製冷時150-250W/平方米,制熱時250-350W/平方米,此外還需綜合考慮空間高度、層次朝向、密封性能和居住人口等因素。
D. 製冷壓縮機在不同製冷工況下的能效比有何差別單級與雙級壓縮又有何差別
1、工況不同壓縮機的能效比不同,例蒸發溫度越低能效比越小。2相同工況下單級壓縮能效比小於雙級壓縮。
E. 能效比和製冷系數的區別是什麼 謝謝
能效比和製冷系數的區別是:不同的定義、不同的計算公式、不同的價值觀不同。
一。不同的定義
cop:冬季供暖時,供熱量(w)與輸入功率(w)之比定義為循環性能系數cop(性能系數w/w)。
夏季,製冷量(w或btu/h)與輸入功率(w)的比值定義為熱泵的能效比(eer、w/w或btu/w.h)。
為了避免歧義,採用cop(energy efficiency ratio)來表示冬季熱泵循環的性能系數和夏季熱泵的能效比。
冷卻系數:cop(性能系數),是指每單位功耗可獲得的冷卻量。又稱製冷性能系數,是製冷系統(冰箱)的重要技術經濟指標。製冷性能系數大,說明製冷系統(冰箱)能效高。
這是一個與製冷劑類型和工作條件相關的系數。製冷性能理論系數可達2.5~5。因為這個參數是用同一單位的輸入輸出比來表示的,所以它是一個無量綱數。
2.不同的計算公式
cop:計算公式為:εs=q0/ne=q0/n0·ηs=ε0·ηs。
Q0:製冷系統所需製冷量(制熱量)
N0:製冷壓縮機理論功率
Ne:軸心國
ε0:理論冷卻系數(加熱系數)
ηs:總效率(絕熱效率)
cop值(製冷效率)實際上是熱泵系統可以實現的製冷量(制熱量)與輸入功率的比值。相同工況下,比值越大,熱泵系統效率越高,節能效果越好。因此,在比較製冷系統cop值之前,首先要確定各熱泵系統是否處於相同的工況下,然後進行計算和比較。
冷卻系數:wc=t2/(t1-t2)
T1:環境溫度
T2:製冷溫度
3、不同的價值觀
製冷系數ε是製冷量與壓縮機功率的比值。能效比(cop)是製冷量與整個冰箱功率的比值。冷卻系數的分母較大,小於cop。例如:冷卻機構的冷卻能力為800,冷卻功率為200,壓縮機功率為100。
(5)一般製冷壓縮機的能效比是多少擴展閱讀:
冷卻系數ε=800/100=8
能效比=800/200=4
能效比是指定製的製冷量與額定功率(功耗)的比值。
能效等級是反映空調產品能效差異的一種分級方法。根據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空調產品能效分為1、2、3、4、5五個等級。
網路-製冷系數
網路-能效比
F. 空調的能效比什麼意思
看來你還不太了解空調「能效比」這個概念
空調是利用「熱泵」的原理,利用機械能,讓熱量轉移。如在制熱運行,比使用電爐,多產生了幾倍的熱量。製冷也是一樣,也是好幾倍的能效比。
空調好不好,關鍵看"能效"。現在空調市場上"能效比"呼聲高漲,那麼,什麼是空調的"能效比"?
能效比就是一台空調用一千瓦的電能產生多少千瓦的製冷/熱量。分為製冷能效比EER和制熱能效比COP。例如,一台空調的製冷量是4800W,製冷功率是1860W,製冷能效比(EER)是:4800/1860≈2.6;制熱量5500W,制熱功率是1800W,制熱能效比COP(輔助加熱不開)是:5500/1800≈3.1。顯然,能效比越大,空調效率就越高,空調也就越省電。從學術上說,能效比是一個相對值,它隨空調運行的具體條件而變化。一般地說,環境溫度越高,空調的能效比就越低。但從產品標准上說,能效比又是一個絕對值。
據了解,目前,我國市場上空調平均能效比較低,僅為2.6。中國空調去年產量3165萬台,已佔全球總產量的50%以上。據估計,去年全球所銷售的空調,能效比低於2.8的約4000萬台中有3000萬台以上是中國生產的。國內市場上銷售的空調,平均每銷售100台,僅有3台能效比可以達到3.0。美國現行的空調能效標准頒發於2000年。根據該標准,輸出功率介於2300W到4100W,即小1匹到1.5匹的空調,能效比達2.8即為合格品;能效比達3.2即達到能源之星標准;而能效比低於2.8,不準在美國市場銷售。歐洲的能效標准,空調能效水平分為A、B、C、D、E、F、G共7個級別。其中A級最高,能效比為3.2以上;D級居中,介於2.8~2.6之間;E級以下屬於低能效空調。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空調處於歐洲E級水平。而在日本國內的空調器的能效比現在一般都在4.0~5.0左右。
目前,我國家用空調年耗電量已逾400億千瓦時,即使只將現有空調的能效比提高10%,全國每年至少也可節省37億千瓦時的電量,相當於一個中等省份城鎮居民全年的用電量。提高空調能效比的任務迫在眉睫。即將出台的空調能效國家標准,空調將按能效等級分為五級,一級為最高標准,能效指標3.4,五級為最低標准,能效指標2.6。以1.5匹壁掛式空調為例,其每小時最高耗電量不能超過1.35千瓦時,否則將不允許上市。在這種情勢下,空調行業將面臨洗牌。
要在這激烈的競爭中謀求生存,空調企業不得不尋求技術變革。許多空調企業紛紛打出"變頻"的旗子。什麼是"變頻"?
所謂的"變頻空調"是與傳統的"定頻空調"相比較而產生的概念。眾所周知,我國的電網電壓為220伏、50赫茲,在這種條件下工作的空調稱之為"定頻空調"。由於供電頻率不能改變,傳統的定頻空調的壓縮機轉速基本不變,依靠其不斷地"開、停"壓縮機來調整室內溫度,其一開一停之間容易造成室溫忽冷忽熱,並消耗較多電能。而與之相比,"變頻空調"變頻器改變壓縮機供電頻率,調節壓縮機轉速。依靠壓縮機轉速的快慢達到控制室溫的目的,室溫波動小、電能消耗少。而運用變頻控制技術的變頻空調,可根據環境溫度自動選擇制熱、製冷和除濕運轉方式,使居室在短時間內迅速達到所需要的溫度並在低轉速、低能耗狀態下以較小的溫差波動。
原來製冷能效比(EER)最高的是一款東芝開利空調,其製冷能效比為6.3。目前,科龍第四代雙高效空調以6.65的製冷能效比,刷新了世界最高的空調能效比紀錄。據悉,其在科龍實驗室測得的能效比最高值已超過7.0。這說明我國的空調行業發展還是頗具潛力的。
這樣來看,空調並不是費電,而是多作了奉獻。
G. 空調壓縮比是多少時能效最大
這個不一定。
空調壓縮機壓縮比和空調系統所設計的蒸發器、冷凝器的換熱能力大小和節流元件的規格有密切關系,這幾個構成一個整體,單獨拿出任何一個來說事兒都沒有意義。
一般來說,空調壓縮機的壓縮比控制在4左右是比較理想的,壓縮比過大或過小對製冷系統能效和能力的提升都沒有好處。
H. 水冷螺桿式冷水機組能效比多少
螺桿式冷水機分為三個系列。分別為水冷螺桿式冷水機組,風冷螺桿式冷水機組,低溫螺桿式冷水機組。
上海拓紛螺桿冷水機為你回答:
螺桿式冷水機分為三個系列。分別為水冷螺桿式冷水機組,風冷螺桿式冷水機組,低溫螺桿式冷水機組。
其能效方面體現在以下幾點中:
一、最高效的半封閉式壓縮機機組:心臟選用進口優質螺桿壓縮機,其5 :6超高效螺旋轉子壓縮機,比一般壓縮機能效高20-30%.運行體現可靠效率高、維護容易、精確的容量控制、應用范圍廣。
二、微機准確控制溫度機組:微電腦控制器採用:超大熒幕點陣液晶顯示,具有良好的全中文人機對話介面,實現全功能自動化控制;液晶顯示幕即時顯示機器工作狀況,精確監控組運行在最佳狀態,其輕觸面板密封好,防水,防塵,抗腐蝕,按鍵壽命長。分級與無極能量控制用於一般的空調系統,裝備有100%、75%、50%、25%分級能量控制系統.因此確保機組在部分負荷時發揮最大節能效比。但如需精確控制水溫,可按用戶要求,所有機型均可裝配無級能量控制。
三、運行效率高換熱器:採用了高效波紋管,外加高效的螺桿式壓縮機,保證了機組的高效率運行。最可靠的保護和輔助部件的效果。以低溫冷水機組為例具有下列部件以防止任何運轉故障:壓縮機保護設計時器、過電流繼電器、壓縮機電機溫感器、防凍結溫控器、視液鏡、油加熱器、壓縮機逆相保護繼電器、高,低壓保護,排氣高溫保護,安全閥,易溶塞等。
I. 請教壓縮機的能效比能效比:2.88和能效比4.1
空調壓縮機的能效比是在壓縮機所對應的國標規定的工況條件下測試的理論數值,這個工作工況條件跟空調產品的工況條件有較大的差異。
也就是說,標稱一定數值的空調壓縮機用在空調製冷系統裡面,即使是把製冷系統狀態調整到最佳狀態,實際能效比也很有可能達不到壓縮機所標稱的數值。
所以壓縮機廠家標注的冷量、功率、能效比等數值只能當作參考數據,不能作為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