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C如何判斷是否掃描到了一個有效的PCIE設備
正常的VENDORID值應該是0x104C
你可以把模擬器掛接到6678上讀一下。
根據讀取的值判斷。
B. 筆記本電腦硬碟怎麼分辨是否是pcie,求檢測方法
先明確幾個概念,M.2是介面類型,傳統硬碟sata也是一種介面類型;SATA和PCI-E是匯流排標准;NVMe為協議標准
筆記本硬碟介面目前分為3種, :
1 傳統sata口,目前已經是sata3 ,大多應用在2.5寸硬碟和光碟機介面上
2 MSATA口,在M.2之前,高端筆記本使用,具有比傳統sata較快的傳輸速率,此處就不上圖了,需要的話,搜一下就行
3 M.2介面。目前Intel推出的最新型介面。此介面類型下,數據可走兩種通道(匯流排),一是 sata匯流排,二是 pci-e匯流排。 其中pci-e匯流排下,又分為好多種速率,那麼我們現在經常所說的 NVME,是M.2介面下的 PCI-E通道裡面的一種協議。
最後總結一下: 同是M.2,也有PCI-E和SATA之分
M.2有兩種介面定義:Socket 2和Socket 3,Socket 2是支持SATA、PCI-EX2通道的SSD,Socket 3專為高性能存儲設計,支持PCI-EX4。至於socket是什麼這里就不多說了。網路一下就行。
樓主的問題是不是想問,M,2硬碟如何區分是不是pci-e的? 如果是NVME的,一眼就看出阿里了(介面一個缺口),如果是2個缺口的,就分為sata和pci-e兩種了,我沒什麼好方法,目前是按型號查參數,或者用crystal diskinfo 軟體查看速率,用速率是判斷。
參考圖文
C. 如何判斷m.2是pcie還是sata
直接用固態硬碟跑分的軟體跑分。如果能跑1000分以上肯定是走pcie通道的了,如果分數比較低就是sata通道的。
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早期的硬碟存儲媒介是可替換的,不過今日典型的硬碟是固定的存儲媒介,被封在硬碟里 。隨著發展,可移動硬碟也出現了,而且越來越普及,種類也越來越多。
相關信息:
硬碟在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行關掉電源。在硬碟工作的時候關掉電源,會導致硬碟的物理損壞,而且也會丟失數據。還有,在硬碟中有高速運轉的部件,如果一旦強行關機的話高速運轉的碟片就會突然停止,而在關機後又馬上開機的話,就更有可能造成硬碟的損壞。
所以在關機後不要馬上再次打開電腦。至少在半分鍾以後再打開。在硬碟工作的時候要盡量避免它的震盪,因為,磁頭與磁片的距離非常近,如果遭到劇烈的震盪會導致磁頭敲打磁片,有可能磁頭會劃傷磁片,也可能會導致磁頭的徹底損壞,使整個硬碟無法使用。
D. x86系統下怎麼看pcie設備
通過這個命令,我們可以看到每個槽位的詳細情況,可以看到Slot號和PCIE ID、以及Bus Address的對應關系。
結合lspci命令查看具體的Bus Address,可以進一步確認某一個槽位上的安裝的PCIE設備信息。
E. 在設備管理器里怎麼看主板上有沒有PCI-E插槽
用優化大師
系統信息檢測-處理器與主版-主版-主版插槽
F. 如何讀取PCIE設備
玩游戲時死機花屏的原因較多,一是顯卡自身的硬體問題,比如顯卡的顯存有輕微損壞、顯卡的做工用料不好或兼容性不佳,都會導致顯卡的電氣性能大打折扣,如出現這種情況最好用替換法進行確認。由於使用的是AGP8×顯卡,用戶還可以在BIOS里把顯卡工作速率調整為AGP4×試試,還有就是顯卡最好不要輕易超頻。另外,導致玩3D游戲時死機的原因還可能是顯卡散熱不佳,請認真檢查一下顯卡的散熱器是否正常。
一、驅動問題,這也是引起花屏的重要原因,多出現於更換顯卡驅動版本之後,也有可能是因為驅動文件損壞所導致。解決的辦法很簡單,重裝通過微軟WHQL認證的驅動,版本不必一味求新。花屏時首先要檢查的就是顯卡驅動,符合先軟後硬的原則。
二、溫度問題,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因為顯卡,處理器、內存甚至主板的晶元組溫度過高也會引起花屏,這樣的情況多發生於夏天,但是冬天時,如果散熱器脫落、風扇停轉,在室內也很有可能會出現硬碟溫度過高的情況,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建議打開機箱檢查一下各個散熱器的安裝情況,試著敞開機箱運行游戲,看看會不會再次花屏,故障消失或時間後延的話基本可以確定是溫度問題。
三、供電問題,包括電源和主板的AGP/PCI-E 16X供電,如果顯卡得不到充足的、純凈的電流,同樣有可能會出現花屏的情況。解決的辦法是先斷開光碟機、獨立音效卡等非必備硬體,降低整機負載後重試。
四、顯卡問題,原因非常多。有可能是顯卡的BIOS有缺陷,這個可以通過刷新VGA BIOS解決;也有可能是顯存損壞,這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個人沒有任何的解決辦法,此外,如果是核心損壞引起的花屏,顯卡基本上只能報廢了;有可能是金手指氧化了或灰塵過多,這是最幸運的,只要進行一下清理就可以了,氧化部分可以用橡皮去擦,再用無水酒精洗一下,故障就消失了;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就是顯卡上的電容,很多顯卡花屏就是因為電容而花的,有的廠家甚至因此倒掉了(著名的花屏之王耕升),近年來新興的顯卡廠家也因為節約成本採用了一些對溫度非常敏感的電容,一到冬天氣溫下降就花屏,理論上更換電容之後故障就排除了,但是建議還是和經銷商聯系更換或返廠維修事宜。
顯示器花屏是極其常見的故障,產生的原因有多種,不同的原因所產生的故障現象也有所不同,解決方法也各異。在文本方式下的花屏表現為字元混亂,在圖形方式下通常表現為圖形分層,由於受到內部或外部的干擾還會產生水平條紋。以下是一些心得和經驗,希望可以供大家參考。
1.顯示器產生水平條紋:其原因主要有兩種:
1)外部干擾,如顯示器的使用現場附近有電火花或高頻電磁干擾,這種干擾會使顯示器的顯示畫面產生白色的水平條紋。處理方法:避免在此種情況下使用顯示器;
2)內部干擾,這種干擾會使顯示器的顯示畫面出現黑色的水平條紋,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打開機殼檢查一下顯示器內部是否有接觸不良的地方,電源的輸出端或輸出變壓器等有無問題,因這種情況所產生的原因涉及到比較專業的技術,所以最好還是請專業人士給予修理為妙。
2.顯示器解析度設置不當引起花屏:當顯示器在WIN3.X和WIN95中解析度設置不正確時,啟動Windows時就可能出現花屏故障,即畫面分層、抖動、嚴重的甚至出現黑屏死機的現象。處理方法:進入WIN3.X的SETUP或進入WIN95的安全模式,重新設置顯示器的顯示模式即可。
3.顯示卡與中文系統沖突:此種情況在退出中文系統時就會出現花屏,隨意擊鍵均無反應,類似死機,處理方法:此時輸入"MODE C080"可得到解決。
4.顯示卡的主控晶元散熱效果不良:這也會產生花屏故障現象,處理方法:改善顯示卡的散熱性能。
5.顯存速度太低:當顯存速度太低以致於不能與主機的速度匹配時,也會產生花屏現象,處理方法:更換更高速的顯存,或降低主機的速度。
6.顯存損壞:當顯存損壞後,在系統啟動時就會出現花屏混亂字元的現象,處理方法:必須更換顯存條。
7. 病毒原因:在某些病毒發作時也會出現花屏,處理方法:用殺毒軟體殺毒即可消除。電容失效引起顯示器特殊故障的處理
假如一開機顯示就花屏的話則先檢查下顯卡的散熱問題,用手摸一下顯存晶元的溫度,檢查下顯卡的風扇是否停轉。再看看主板上的AGP插槽里是否有灰,檢查下顯卡的金手指是否被氧化了,然後根據具體情況清理下灰塵,用橡皮擦擦一下金手指,把氧化部分擦亮。假如散熱有問題的話就換個風扇或在顯存上加裝散熱片。或者進入BIOS,看看AGP的電壓是否穩定在1.5V附近。
假如是玩游戲、做3D時才花屏那麼在排除掉散熱問題後你可以先嘗試著換一個版本的顯卡驅動試下,因為有可能是顯卡驅動與程序本身不兼容的原因或驅動存在BUG造成的。
如果經過以上方法後顯卡還是花屏的話,則你可以嘗試著刷新顯卡的BIOS,去顯卡廠商的主頁看看有沒更新的BIOS下載。對於一些雜牌顯卡來說,你可以試下用大廠商的BIOS刷你的顯卡。要注意的是刷新BIOS是有風險的,而且以上方法都是基於你的顯卡在保修期外的情況,假如你的顯卡在保修期內,在排除軟體問題後還是盡快送修為好.
如果是在玩游戲、處理3D時才出現花屏、停頓、死機的現象那麼在排除掉散熱問題之後可以先嘗試著換一個版本的顯卡驅動試下,同時建議使用通過WHQL認證的驅動,因為顯卡驅動與程序本身不兼容的原因或驅動存在BUG可能性確實也是很常見的。針對部分顯卡還可以嘗試在主板BIOS里關閉AGP快寫( Fastwrites)以及邊帶定址(AGP Sideband)。
倘若上面方法均未奏效,那就只好重裝系統,在日常維護中通過重裝系統可以解決不少問題。安裝系統後還要按正確的順序來安裝驅動程序:WINDOWS XP SP2補丁--主板驅動--顯卡驅動--音效卡以及其他PCI設備驅動--外設驅動。當驅動安裝順序不正常時,也有可能產生一些問題,驅動的安裝順序與底層設備驅動、注冊表鍵值和Gart映射列表等都是有關系統的。
硬體方面:
首先確認一下啟動過程是否正常,假如一開機顯示就花屏死機的話則先檢查下顯卡的散熱問題,用手摸一下顯存晶元的溫度,檢查下顯卡的風扇是否停轉。再看看主板上的AGP/PCIE插槽里是否有灰,金手指是否被氧化了,然後根據具體情況清理下灰塵,用橡皮擦擦一下金手指,把氧化部分擦亮。假如散熱有問題的話就換個風扇或在顯存上加裝散熱片,或者進入BIOS看看電壓是否穩定。
對於長時間停頓或是死機、花屏的現象,在排除超頻使用的前提下,一般是電源或主板插槽供電不足引起的,建議可更換電源試一下。對於電源問題,目前DIY市場上很多品牌(包括目前比較響的幾個大品牌)的電源標稱300W,但實際輸出功率卻只有230W左右。很多顯卡已經屬於高頻率、高溫度、高功耗的產品了,對電源的要求也隨之加大。建議有條件的玩家們購買時注意查看計算實際輸出功率,最好不要買雜牌電源。也盡量不要圖便宜購買不到200元的機箱加電源。此外對於主板設計缺陷造成的顯卡插槽供電不足問題,可以嘗試在主板BIOS里加大0.1V的電壓。
如果經過以上方法後顯卡還是花屏的話,則你可以嘗試著刷新顯卡的BIOS,去顯卡廠商的主頁看看有沒更新的BIOS下載。對於一些雜牌廠商的顯卡來說,你可以試下用大廠商的BIOS刷你的顯卡。
G. 怎麼看我的主板支持PCIE幾X
1、首復先雙擊桌面圖標,啟動制魯大師。
H. 如何區分主板集成的PCI還是PCI-E網卡
AGP與PCI-E的區別和PCI-E介面與PCI介面的區別 1.
主要區別是帶寬不同,理論上PCI-E比AGP快4倍,因此在其他配置相同的情況下,同核心的PCI-E介面顯卡要比AGP介面顯卡明顯要快。至於快多少就要看廠商了。
PCI E的帶寬是agp 8x的2倍。
這里說的多少倍都是以pci為基準的。
pci e 為16x
2.
PCI-E比PCI要長, 金手指要多,PCI Express是Intel2001年推出的上、下行傳輸速率均能高達4GB/s的,採用了目前業內流行的點對點串列連接的PCI-E匯流排規格。包括X1、X4、X8以及X16。PCI Express卡支持的三種電壓分別為+3.3V、3.3Vaux以及+12V。用於取代AGP介面的PCI Express介面位寬為X16,雙向數據傳輸帶寬達8GB/s之多,遠遠超過AGP 8X的2.1GB/s的帶寬。PCI-E相比AGP而言最大的優勢就是數據傳輸速率,目前PCI-E顯卡以勢不可擋的趨勢迅猛發展,是中高端裝機用戶的首選。
PCI-E與PCI顯卡的區別:
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設部件互連標准)的縮寫,它是目前個人電腦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介面,幾乎所有的主板產品上都帶有這種插槽。PCI插槽也是主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機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可見其應用的廣泛性。
PCI是由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種局部匯流排。從結構上看,PCI是在CPU和原來的系統匯流排之間插入的一級匯流排,具體由一個橋接電路實現對這一層的管理,並實現上下之間的介面以協調數據的傳送。管理器提供了信號緩沖,使之能支持10種外設,並能在高時鍾頻率下保持高性能,它為顯卡,音效卡,網卡,MODEM等設備提供了連接介面,它的工作頻率為33MHz/66MHz。
最早提出的PCI 匯流排工作在33MHz 頻率之下,傳輸帶寬達到了133MB/s(33MHz X 32bit/8),基本上滿足了當時處理器的發展需要。隨著對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 的PCI 匯流排,後來又提出把PCI 匯流排的頻率提升到66MHz 。目前廣泛採用的是32-bit、33MHz 的PCI 匯流排,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應用於伺服器產品。
由於PCI 匯流排只有133MB/s 的帶寬,對音效卡、網卡、視頻卡等絕大多數輸入/輸出設備顯得綽綽有餘,但對性能日益強大的顯卡則無法滿足其需求。目前PCI介面的顯卡已經不多見了,只有較老的PC上才有,廠商也很少推出此類介面的產品。
PCI Express是新一代的匯流排介面,而採用此類介面的顯卡產品,已經在2004年正式面世。早在2001年的春季「英特爾開發者論壇」上,英特爾公司就提出了要用新一代的技術取代PCI匯流排和多種晶元的內部連接,並稱之為第三代I/O匯流排技術。隨後在2001年底,包括Intel、AMD、DELL、IBM在內的20多家業界主導公司開始起草新技術的規范,並在2002年完成,對其正式命名為PCI Express。
PCI Express採用了目前業內流行的點對點串列連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計算機匯流排的共享並行架構,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專用連接,不需要向整個匯流排請求帶寬,而且可以把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頻率,達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帶寬。相對於傳統PCI匯流排在單一時間周期內只能實現單向傳輸,PCI Express的雙單工連接能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和質量,它們之間的差異跟半雙工和全雙工類似。
PCI Express的介面根據匯流排位寬不同而有所差異,包括X1、X4、X8以及X16(X2模式將用於內部介面而非插槽模式)。較短的PCI Express卡可以插入較長的PCI Express插槽中使用。PCI Express介面能夠支持熱拔插,這也是個不小的飛躍。PCI Express卡支持的三種電壓分別為+3.3V、3.3Vaux以及+12V。用於取代AGP介面的PCI Express介面位寬為X16,將能夠提供5GB/s的帶寬,即便有編碼上的損耗但仍能夠提供約為4GB/s左右的實際帶寬,遠遠超過AGP 8X的2.1GB/s的帶寬。
PCI Express規格從1條通道連接到32條通道連接,有非常強的伸縮性,以滿足不同系統設備對數據傳輸帶寬不同的需求。例如,PCI Express X1規格支持雙向數據傳輸,每向數據傳輸帶寬250MB/s,PCI Express X1已經可以滿足主流聲效晶元、網卡晶元和存儲設備對數據傳輸帶寬的需求,但是遠遠無法滿足圖形晶元對數據傳輸帶寬的需求。因此,必須採用PCI Express X16,即16條點對點數據傳輸通道連接來取代傳統的AGP匯流排。PCI Express X16也支持雙向數據傳輸,每向數據傳輸帶寬高達4GB/s,雙向數據傳輸帶寬有8GB/s之多,相比之下,目前廣泛採用的AGP 8X數據傳輸只提供2.1GB/s的數據傳輸帶寬。
盡管PCI Express技術規格允許實現X1(250MB/秒),X2,X4,X8,X12,X16和X32通道規格,但是依目前形式來看,PCI Express X1和PCI Express X16將成為PCI Express主流規格,同時晶元組廠商將在南橋晶元當中添加對PCI Express X1的支持,在北橋晶元當中添加對PCI Express X16的支持。除去提供極高數據傳輸帶寬之外,PCI Express因為採用串列數據包方式傳遞數據,所以PCI Express介面每個針腳可以獲得比傳統I/O標准更多的帶寬,這樣就可以降低PCI Express設備生產成本和體積。另外,PCI Express也支持高階電源管理,支持熱插拔,支持數據同步傳輸,為優先傳輸數據進行帶寬優化。
在兼容性方面,PCI Express在軟體層面上兼容目前的PCI技術和設備,支持PCI設備和內存模組的初始化,也就是說目前的驅動程序、操作系統無需推倒重來,就可以支持PCI Express設備。
I. 怎樣區分PCI or PCI-E
打開機箱沒什麼吧,如果是品牌機,應該有詳細的介紹吧,如果是組裝機,就拆開看看,拆機箱沒什麼的。
簡單的區別方法:
1,如果是pci-e的話,插槽比較短,屬於迷你型。
2,如果是pci-e的話,插槽一般數量不會太多的,主要還是pci的。
3,pci-e的設備的緊手指比較少。
免責聲明:
如有錯誤,不負責任。
J. PCI和PCIE有什麼區別
1.PCI介面分為32bit和64bit兩種,32bit就是一般台式機使用的普通的pci介面,64bit介面比32bit介面長一些一般只出現在伺服器上。32bit和64bit都有5v和3.3v電壓兩種,5v電壓的是PCI2.1標準的時鍾頻率為33MHz,3.3v電壓的是PCI2.2標准以後出現的可以工作在66MHz的時鍾頻率上。
2.PCI E是INTEL提出的新一代的匯流排介面,PCI Express採用了目前業內流行的點對點串列連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計算機匯流排的共享並行架構,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專用連接,不需要向整個匯流排請求帶寬,而且可以把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頻率,達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帶寬。
3.相對於傳統PCI匯流排在單一時間周期內只能實現單向傳輸,PCI Express的雙單工連接能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和質量。PCI-E插槽是可以向下兼容的,比如PCI-E 16X插槽可以插8X、4X、1X的卡。現在的伺服器一般都會提供多個8X、4X的介面,已取代以前的PCI-X介面。
(10)如何判斷設備是pcie擴展閱讀:
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設部件互連標准)的縮寫,它是目前個人電腦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介面,幾乎所有的主板產品上都帶有這種插槽。PCI插槽也是主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機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可見其應用的廣泛性。
PCI-Express(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是一種高速串列計算機擴展匯流排標准,它原來的名稱為「3GIO」,是由英特爾在2001年提出的,旨在替代舊的PCI,PCI-X和AGP匯流排標准。PCIe屬於高速串列點對點雙通道高帶寬傳輸,所連接的設備分配獨享通道帶寬,不共享匯流排帶寬,主要支持主動電源管理,錯誤報告,端對端的可靠性傳輸,熱插拔以及服務質量(QOS)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