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轴承铸造 > 铸造时为什么导轨面要向下

铸造时为什么导轨面要向下

发布时间:2022-01-22 09:48:49

㈠ 铸造时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工件面为什么应朝下

铸造时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工件面应朝下,因为,浇注时杂质及气体比金属液密度小,易浮在上表面,形成铸造缺欠。

㈡ 机床导轨面在铸造时放冷铁和不放冷铁硬度差多少

这跟导轨厚度有直接关系。一般机床导轨厚度都超过100mm,铸造时不加放冷铁有HB160已经不错了。熔炼时加点合金如锰、铬等会好一点。在铸造时放冷铁HB170-180左右.

㈢ 铸件为什么要放在外面

为了消除精密量具或模具、零件在长期使用中尺寸、形状发生变化,常在低温回火后(低温回火温度150-250℃)精加工前,把工件重新加热到100-150℃,保持5-20小时,这种为稳定精密制件质量的处理,称为时效。对在低温或动载荷条件下的钢材构件进行时效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稳定钢材组织和尺寸,尤为重要。


时效处理:指合金工件经固溶处理,冷塑性变形或铸造,锻造后,在较高的温度放置或室温保持其性能,形状,尺寸随时间而变化的热处理工艺。若采用将工件加热到较高温度,并较短时间进行时效处理的时效处理工艺,称为人工时效处理,若将工件放置在室温或自然条件下长时间存放而发生的时效现象,称为自然时效处理。时效处理的目的,消除工件的内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改善机械性能等。


在机械生产中,为了稳定铸件尺寸,常将铸件在室温下长期放置,然后才进行切削加工。这种措施也被称为时效。但这种时效不属于金属热处理工艺。


20世纪初叶,德国工程师A.维尔姆研究硬铝时发现,这种合金淬火后硬度不高,但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硬度便显著上升,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沉淀硬化。这一发现在工程界引起了极大兴趣。随后人们相继发现了一些可以采用时效处理进行强化的铝合金、铜合金和铁基合金,开创了一条与一般钢铁淬火强化有本质差异的新的强化途径——时效强化。


绝大多数进行时效强化的合金,原始组织都是由一种固溶体和某些金属化合物所组成。固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在时效处理前进行淬火,就是为了在加热时使尽量多的溶质溶入固溶体,随后在快速冷却中溶解度虽然下降,但过剩的溶质来不及从固溶体中分析出来,而形成过饱和固溶体。为达到这一目的而进行的淬火常称为固溶热处理。



㈣ 普通车床车身浇注时,导轨面应该朝什么方向

普通车床车身浇注时,导轨面应该朝下。

由于浇注时炽热的金属液对铸型的上部有强烈的热辐射,引起顶面砂型膨胀拱起甚至开裂,使大平面出现夹砂、砂眼等缺陷。大平面朝下或采用倾斜浇注的方法可避免大平面的生产铸造缺陷。

㈤ 铸件大平面铸造时朝下,原因是什么

一、原因:

  1. 上部易出现气孔 ;

  2. 上面部分易受到金属的热辐射 ;

  3. 上面部分易出现夹砂 。

二、铸件的简单介绍:

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铸件应用历史悠久。古代人们用铸件作和一些生活用具。近代,铸件主要用作机器零部件的毛坯,有些精密铸件,也可直接用作机器的零部件。铸件在机械产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拖拉机中,铸件重量约占整机重量的50~70%,农业机械中占40~70%,机床、内燃机等中达70~90%。各类铸件中,以机械用的铸件品种最多,形状最复杂,用量也最大,约占铸件总产量的60%。其次是冶金用的钢锭模和工程用的管道、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工具。

三、图示:


㈥ 铸造时分型面的确定原则有哪些

铸型组元间的结合面为分型面若铸型是由上型和下型组成时则上下型各为一个组元。分型面选择原则:
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位于同一砂型内,或使主要加工面与加工的基准面处于同一砂型中,以防错型,保证铸件尺寸精度,便于造型和合型操作。若铸件的加工面很多,又不可能都与基准面放在分型面的同一侧时,则应使加工基准面与大部分加工面处在分型面的同一侧。
2.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量,最好只有一个分型面。这样可简化操作过程,提高铸件精度 (因多一个分型面,铸型就增加一些误差)
3.应尽量使型腔和主要型芯处于下型,以便于造型,下芯,合型及检验型腔尺寸。但下型的型腔也不宜过深,并力求避免使用吊芯和大的吊砂
4.应尽量选用平直面作分型面,少用曲面,以简化制模和造型工艺。
5.应尽量减少型芯和活块的数量,以简化制模、造型、合型等工序。
6.分型面应选在铸件的最大截面处,以保证从铸型中取出模样,而不损坏铸型。具体选择铸件分型面时,为保证铸件质量,应尽量避免合型后翻转砂型。一般应首先确定浇注位置,再考虑、分型面。对于质量要求不高的铸件,应先选择能使工艺简化的分型面,而浇注位置的选择则。处于次要地位。

㈦ 为什么加工铸铁件时,不要在机床导轨面上直接加油

车床加工铸铁类零件,车削屑为粉末状,在机床导轨面上直接加油容易粘带车削屑进入拖板缝隙,丝杠组,直接导致磨损加速.

㈧ 车床加工如图导轨,要想做到尽量完美无缝嵌合,画图时导轨与滑块的尺寸相同吗

材质不均匀,因为一般是铸造成型,所以材质中容易产生夹砂,气孔,疏松等铸造缺陷,导轨面若存在这些缺陷,对导轨的使用寿命和机床精度都是很不利的影响。
2、加工难度较大,因为这种类型的导轨一般是跟机床的主要部件例如底座、立柱,工作台,滑鞍等一体相连,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其形位公差,粗超度要求,时效处理,淬火处理等过程难以控制,从而导致零件的加工质量不能达到装配的要求。
3、装配难度大,“装配”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既要装也要配,而这个配的过程就是一个技术与体力相结合的过程,不是一般的工人可以完成的,需要技术相对数量,对机床整体精度都有相当把握的装配工人才能完成,同时还需要配备铲刀,平尺、角尺、方尺、百分表,千分表等相应工具才能完成。
4、使用寿命不长,这个只能是相对而言,在同样的保养和使用条件下,普遍的硬轨的使用寿命是小于线轨的使用寿命的,这和他们的运动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硬轨是滑动摩擦运行的,而线轨是滚动摩擦运行,从所受的摩擦力而言,硬轨所受的摩擦力要远远大于线轨所受的摩擦力,特别是在润滑不充分的情况下,硬轨的摩擦更甚。
5、维修成本过高,硬轨的维修无论在难度上还是维修成本上都远远大于线轨的维修,如果在铲刮余量不足的情况下,可能牵涉到将机床的大件全部拆散,从新做淬火处理和机械加工,更甚者可能会要重新铸造该大件,而线规只要更换相应的线轨即可,基本上不会很大的影响相关大件的使用。
6、机床的运行速度低,硬轨因为其运动方式和说承受的摩擦力过大,所以通常不能承受过快的运行速度,这和现在的加工理念是有一定的相违背的。尤其很多工厂的工人并不具备机床相应的保养知识,很多时候他们只知道使用机床,却很大程度的忽略了机床的保养,而机床轨道的保养是重中之重,一旦轨道润滑不充分,就会引起轨道烧死或者磨损过渡,这些对机床的精度而言都是致命的伤害。导轨滑块安装步骤如下:1、将导轨与滑块接口对准,轻轻推进去,下图中箭头所指的地方。2、推动滑块的同时,背后手扶着滑块的尾部。顶出滑块中的塑料块。下图中箭头所指的地方。3、直到塑料块脱落,滑块彻底进入导轨,露出导轨金属,安装完成。下图中箭头所指的地方。4、来回推动几下滑块,测试没有阻断即为成功。 0 2

㈨ 砂型铸造时铸型中为何要有分型面

分型面是指两两在闭合状态时能接触的部分.制造铸型时,为方便取出模样,将铸型做成几部分,其结合面称为分型面。举个例子:你要做一个铁棒,你要提前用木头或者其他材料做一个与铁棒一摸一样的模型,造型时要把这个摸样埋到砂子里,以留下其轮廓。然后把铁水浇进去,就可以成型了。问题就是只有把摸样取出来才能形成空轮廓,所以要分开砂型,取出摸样后在合起来,就是空轮廓。其结合面称为分型面。

㈩ 怎样确定铸件的浇注位置

浇注位置是指在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浇注位置的选择应在铸造方法确定后进行,应根据铸造方法、合金种类、铸件的结构和尺寸大小等来综合考虑。浇注位置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铸件的质量,应充分对比各种方案,最后选择最优的浇注位置。浇注位置的选择在总体上应有利于充型快速平稳、凝固顺序符合要求以及保证铸件质量。浇注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1)铸件中重要的加工表面应位于下部或侧立面以保证表面质量。

实践表明,浇注时密度较小的气泡、非金属夹杂物易于上浮而使铸件上表面在凝固后产生气孔和夹杂等缺陷,而下表面质量通常较上表面高。因此,铸件中重要的加工面通常位于下部或侧立面。当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必须朝上或重要加工面不止一条时,应加大除朝上和侧立面以外的重要加工面的加工余量,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在图中,图(A)和图(B)分别为机床床身和起重机卷筒的浇注位置。在图(A)中,机床床身的导轨面是关键部位,对致密度和组织均匀性要求较高,其浇注位置位于下部;在图(B)中,起重机卷筒的圆柱内外表面要求组织均匀致密,在浇注过程中的浇注位置位于侧立面。

(2)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以避免夹砂和夹杂缺陷。

在图中,此浇注位置对砂芯的放置操作比较困难,砂芯又为吊砂,但铸件的大平面朝下,可以保证大平面的质量,因此此浇注位置是合理的。为了保证铸件顺利补缩,此铸件可以采取倾斜浇注方法。

(3)应保证铸件的顺利补缩和充填。对于铸件壁厚不均的铸件,浇注位置的选择应首先考虑薄壁部位的充填和厚壁部位的补缩。可将厚壁部位放置在薄壁上方并对厚壁部位设置冒口便于补缩,对处于下部的厚壁采用冷铁或设置侧冒口以避免产生缩孔、缩松缺陷。对于较大的薄壁部分,应处于内浇道以下,从而利用较大的金属静压力得到较好的充填。如图所示,图(A)为较大的薄壁铸件的浇注位置,其薄壁位于砂型上部,不利于充填;图(B)的薄壁位于砂型的下部,其充填效果要比图(A)的方案好。

(4)尽量减少砂芯数量,保证砂芯定位稳固、下芯和检验方便,避免使用吊砂芯和悬臂式砂芯。

如图所示,图4的砂芯需要芯撑,浇注时砂芯易受到金属液流的冲击,难以稳固定位;图(C)的砂芯由下箱的芯座定位,不需要芯撑,浇注位置合理。(5)尽量使合型、浇注、补缩的位置一致。合型、浇注、补缩的位置不一致,在合型后翻转铸型容易导致砂芯的位置移动或掉砂,使铸型型腔破坏,甚至在浇注后造成跑火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应尽量使合型、浇注、补缩的位置一致。

铸件重要加工面的浇注位置

铸件大平面的浇注位置

利于充填的浇注位置比较

利于砂芯定位稳固的浇注位置比较

阅读全文

与铸造时为什么导轨面要向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 极速追杀1 浏览:593
机械采购有哪些 浏览:63
美国一部电影女主和陌生男人上床 浏览:738
维修煤气管道阀门必须办理 浏览:959
挂了机械硬盘关不了怎么办 浏览:843
汽车仪表盘不怎么亮是什么问题 浏览:992
老朗逸后轴承坏了怎么办 浏览:76
凹轮轴轴承一般是什么润滑方式 浏览:412
中国的货币铸造采用什么方式 浏览:351
小电影岛国网址哪里找 浏览:614
免费电影《咏春》 浏览:900
2q6||(w5 浏览:50
韩国电影一个女人开美容店, 浏览:501
奇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2
宁波皇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天然气阀门开关容易坏吗 浏览:343
好看的电影有哪些免费的 浏览:773
什么叫做机床投影 浏览:927
魅工具箱破解版183 浏览:14
铸造皮带轮工厂怎么申请 浏览:858